1
|
微型小说理论研究的缺失 |
刘文良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2
|
希尼尔微型小说中的华人形象 |
袁龙
胡银萍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3
|
接受美学视界中的当代微型小说 |
许娟莉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2
|
|
4
|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微型小说英译中意义空白的填补 |
陈丹
宋梅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5
|
香港微型小说的抒情叙事与市民心态 |
袁龙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6
|
马宝山微型小说点评 |
张伟
|
《阴山学刊》
|
2019 |
1
|
|
7
|
“小小说里有个大世界”——西江作家群代表作家黄自林访谈录 |
钟世华
|
《梧州学院学报》
|
2012 |
1
|
|
8
|
刘国芳小小说的情节结构类型 |
谢春荣
黄来明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9
|
论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色彩 |
肖向明
郑娜珠
|
《惠州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0
|
彭晓玲小小说论 |
张春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1
|
当代微型小说文体的界定与论争 |
刁丽英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2
|
试论克拉夫琴科《母亲的来信》之艺术魅力 |
张红梅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3
|
小小说手法:杂文的另一种抒写 |
米文佐
贾晓霞
|
《甘肃高师学报》
|
2010 |
0 |
|
14
|
有种姿态叫反拨——大众文化负面效应中的小小说独特审美研究 |
张春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9 |
0 |
|
15
|
“百花园”与小小说文体特征的形成 |
刘宏志
|
《中州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6
|
一种值得期待的文体——2007年度小小说创作透视 |
卢翎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7
|
中国当代小小说的鸟瞰和探幽——评张春《中国小小说六十年》 |
吴培显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8
|
站在当下的高度——试析《当下小小说》 |
龙钢华
文艳
|
《阴山学刊》
|
2011 |
0 |
|
19
|
那样的月白风清——范子平小小说论 |
李建东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07 |
0 |
|
20
|
从关联理论探析仿译在微型小说作品标题中的应用--以《译趣坊·世界微型小说精选》为例 |
张白桦
王晶晶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