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rce localization with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for spherical microphone arrays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青华 钟强 庄启雷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To improve localization accuracy, the spherical microphone arrays are used to capture high-order wavefield in- formation. For the far field sound sources, the array signal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plane wave deco... To improve localization accuracy, the spherical microphone arrays are used to capture high-order wavefield in- formation. For the far field sound sources, the array signal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plane wave decomposition. The spatial spectrum function is calculated by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MVDR) to sca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e peak values of the spectrum function correspond to the directions of multiple sound sources. A diagonal load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ill-conditioned cross spectrum matrix of the received signals. The loading level depends on the alleviation of the ill-condition of the matrix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inverse calculation. Compared with plane wave decomposition method, our propose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can acquire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better estimation for multiple sound source directions, especially in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localization spherical microphone arrays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MVDR) plane wave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Improved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for efficient and robust non-uniform undersampled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 blade tip timing
2
作者 Ruochen JIN Laihao YANG +3 位作者 Zhibo YANG Shaohua TIAN Guangrong TENG Xuefeng CHEN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65-181,共17页
The noncontact blade tip timing(BTT)measurement has been an attractive technology for blade health monitoring(BHM).However,the severe undersampled BTT signal cau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blade vibration paramete... The noncontact blade tip timing(BTT)measurement has been an attractive technology for blade health monitoring(BHM).However,the severe undersampled BTT signal cau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blade vibrati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nd fault feature extraction.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of the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for blade natural frequency estimation from the non-uniformly undersampled BTT signals.First,based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general data acquisition model for BTT and the antenna array model in DoA estimation,the circumferentially arranged probes on the cas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non-uniform linear array.Thus,BTT signal reconstruction is converted into the DoA estimation problem of the non-uniform linear array signal.Second,MVDR is employed to address the severe undersampling issue and recover the BTT undersampled signal.In particular,spatial smoothing is innovatively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estimation of covariance matrix of the BTT signal to avoid ill-condition or singularity,while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Lastly,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testing are employ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behave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especially under a lower signal-to-noise ratio condi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severe undersampling problem of BTT signal induced by physical limitations,and has a strong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B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 tip timing(BTT)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 undersampled blade health monitoring(BHM)
原文传递
基于SRM模型的宽带MVDR快速算法研究
3
作者 何宪文 温东阳 +1 位作者 董永峰 李智忠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29,共4页
为满足潜艇等水下航行器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更高实时性要求,在经典的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时域解析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SRM(Spiked Random Matrix)的协方差逆运算的快速估计算法。首先对宽... 为满足潜艇等水下航行器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更高实时性要求,在经典的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时域解析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SRM(Spiked Random Matrix)的协方差逆运算的快速估计算法。首先对宽带信号进行时域解析信号的构造,依据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然后通过对快拍信号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进行调整和处理,实现精确的协方差矩阵的逆运算估计,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求逆运算,尤其适合多传感器和快拍样本受限的环境。仿真实验和海试数据证明,提出的算法波束指向性能更优,信号处理复杂度更低,随着阵元间距数的增加,性能获得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信号 SRM模型 MVDR 快速算法
下载PDF
车载毫米波雷达多径假目标分析与消除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晶月 吴佩仑 +2 位作者 陈家辉 郭世盛 崔国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车载毫米波雷达存在的多径假目标干扰真实目标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以实现真实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城市道路多径场景的电磁传播路径并建立回波模型,然后应用恒虚警率检测方法及最...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车载毫米波雷达存在的多径假目标干扰真实目标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以实现真实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城市道路多径场景的电磁传播路径并建立回波模型,然后应用恒虚警率检测方法及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测角定位算法得到目标的初始定位结果,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多径假目标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并将初始定位点迹与多径假目标进行匹配消除,保留了真实目标定位点迹。实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假目标定位点,获得真实目标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毫米波雷达 多径消除 目标定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
5
作者 王天琪 杨祥国 +2 位作者 晏园 刘成龙 张金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数自适应地调整不同频率分量对角度谱函数的贡献,增加泄漏声源占优的时频域权重;此外,引入基于时频稀疏性的分频带处理,使各子频带内存在一个主导声源能量占优,抑制低频段噪声能量的积累同时避免高频混叠现象。通过软件仿真计算以及实验验证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可以实现气体泄漏源的精准定位,定位结果的最大误差在3.5°以内。相比传统算法,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低采样点数下有更高的稳定性、抗噪能力及准确率,可为气体泄漏定位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泄漏定位 波达方向估计 阵列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双基地阵元级数据融合的声源定位算法
6
作者 李秀坤 王集 于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7-2013,共7页
针对双基地声呐系统中,利用几何关系构建定位方程求解定位方式在多目标时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本文利用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目标定位算法。利用双基地系统中目标时延和方位的耦合关系,将接收数据近似地表示成广义方位估计的模型,实... 针对双基地声呐系统中,利用几何关系构建定位方程求解定位方式在多目标时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本文利用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目标定位算法。利用双基地系统中目标时延和方位的耦合关系,将接收数据近似地表示成广义方位估计的模型,实现对时延和方位的同时补偿,将定位问题转换为空间谱估计问题。通过添加虚拟源的方式改进了经典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权值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旁瓣更低的增强型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使得该算法在多目标情况下也不存在定位模糊现象,从而可以省去后续的数据关联等步骤。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方位估计的双基地定位算法,本文利用双基地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的算法在单目标和双目标情况下获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定位误差较经典方法低5 dB。数值仿真和分析展示了本文所提方法在双基地声呐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声呐 声源定位算法 空间谱估计 数据融合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 定位方程 旁瓣抑制 自适应加权
下载PDF
改进爬行动物搜索算法的线阵波束形成研究
7
作者 李泽林 栾晓明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方法在已知先验信息的情况下抗干扰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爬行动物搜索的波束形成方向图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设置合适的适应度函数,迭代寻找最优权值,并利用其实现对方向图的控制。首先采用Sobol序列对...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方法在已知先验信息的情况下抗干扰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爬行动物搜索的波束形成方向图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设置合适的适应度函数,迭代寻找最优权值,并利用其实现对方向图的控制。首先采用Sobol序列对种群初始化方法进行改进,获得更均匀的种群初始分布;其次,改进进化因子提高该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为了增强抗干扰性能,对适应度函数进行改进,使方向图旁瓣更低。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该算法可以获得更深的零陷并将其准确的对准干扰来向,同时降低峰值旁瓣电平,提高了对干扰的抑制能力,使得元启发式算法在波束形成领域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爬行动物搜索算法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零陷深度 进化因子 Sobol序列 适应度函数 峰值旁瓣电平
下载PDF
基于频控阵雷达的一种最差环境下干扰抑制
8
作者 陶馨珂 廖艳苹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28-234,共7页
为了解决频控阵雷达的距离与角度耦合特性,形成能量聚集的点状波束,并且提高频控阵雷达的抗干扰能力,需要考虑到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为此,在频控阵雷达接收模型基础上,推导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 为了解决频控阵雷达的距离与角度耦合特性,形成能量聚集的点状波束,并且提高频控阵雷达的抗干扰能力,需要考虑到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为此,在频控阵雷达接收模型基础上,推导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波束形成算法,形成点波束能量聚集效果,在干扰抑制的基础上,针对旁瓣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最差性能优化算法(worst-cas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WCP)的凸优化改进方法,形成点波束的同时降低旁瓣能量并且进行干扰抑制。区别于传统频偏优化的点波束形成方法与MVDR算法,通过在角度维度与距离维度上的独立分析发现,改进的方法可以在角度维与距离维降低旁瓣能量,干扰抑制效果更好。将该算法分别在均匀线阵和圆形频控阵中应用,圆形阵列增加了一个俯仰角维度,更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控阵 点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 凸优化 干扰抑制 圆形阵列 最差性能优化算法 自适应波束
下载PDF
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恩明 黎远松 +2 位作者 陈新华 余华兵 孙长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损失MVDR波束形成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波束形成 方位分辨力
下载PDF
干扰环境下用于GPS接收机的波束形成算法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庄学彬 崔晓伟 +1 位作者 陆明泉 冯振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0-574,共5页
以GPS抗干扰接收机为背景,研究了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的波束形成算法MVDR和PI的抗干扰性能,分析了算法实现中由于协方差矩阵以及DOA估计误差所带来的性能损耗以及应用场合。在ULA阵和不同干扰信号DOA环境下,利用GPS软件信号源对算法进... 以GPS抗干扰接收机为背景,研究了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的波束形成算法MVDR和PI的抗干扰性能,分析了算法实现中由于协方差矩阵以及DOA估计误差所带来的性能损耗以及应用场合。在ULA阵和不同干扰信号DOA环境下,利用GPS软件信号源对算法进行仿真并分析了算法对SINR的影响。仿真验证了MVDR和PI对压制性宽带干扰的抑制能力。另外给出了算法输出SINR受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距离"影响的性能曲线,从而评估干扰源对GPS信号的影响,并为接收机定位解算中的星座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以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失真响应 功率倒置 波达方向 信干噪比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阵列和MVDR算法的声发射定位 被引量:9
11
作者 赛耀樟 姜明顺 +2 位作者 隋青美 路士增 贾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12-3017,共6页
基于光纤光栅(FBG)传感器网络构建了声发射检测系统,并提出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构建的系统由7个FBG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线阵列,采用未经平坦的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边缘滤波实现信号解调。利用Shannon小波变... 基于光纤光栅(FBG)传感器网络构建了声发射检测系统,并提出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构建的系统由7个FBG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线阵列,采用未经平坦的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边缘滤波实现信号解调。利用Shannon小波变换从频散复杂的声发射信号中提取窄带信号,并基于MVDR算法扫描整个监测区域获取空间谱。根据空间谱函数计算输出值,并将计算的输出值作为像素值。最后,通过提取空间谱中的最大值的坐标确定声发射源的位置。在LY12铝合金板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400mm×400mm的区域内,声发射定位的最大误差为9.4mm,平均误差为7.2mm,耗时小于3s。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定位精度,是一种声发射源定位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定位 光纤光栅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 Shannon小波变换
下载PDF
单个压差式矢量水听器MVDR波束形成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绪虎 陈建峰 +1 位作者 韩晶 金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439,共6页
从矢量水听器和声压阵两个角度,研究了单个二维压差式矢量水听器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波束形成的优化技术。针对压差式矢量水听器半径波长比大于0.1时,利用它进行方位估计性能恶化的问... 从矢量水听器和声压阵两个角度,研究了单个二维压差式矢量水听器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波束形成的优化技术。针对压差式矢量水听器半径波长比大于0.1时,利用它进行方位估计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单个压差式矢量水听器MVDR波束形成处理方法。仿真和湖上试验的结果表明:修正的压差式矢量水听器MVDR处理方法对阵元间距的变化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在半径波长比小于0.1时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在半径波长比大于0.1的一定范围内依然具有良好的方位估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压差式矢量水听器 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下载PDF
基于MVDR的阵列信号波束域预处理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游鸿 黄建国 徐贵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基于常规波束形成(CBF)的波束域方法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存在方位不定强干扰源时多目标方位估计(DOA)失效的问题,提出采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波束域预处理算法。该算法根据阵列接收数据自适应调整阵元权值,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干... 针对基于常规波束形成(CBF)的波束域方法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存在方位不定强干扰源时多目标方位估计(DOA)失效的问题,提出采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波束域预处理算法。该算法根据阵列接收数据自适应调整阵元权值,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干扰源方位形成零陷,从而减小干扰对波束输出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靠近波束覆盖区域的强干扰源对波束转换增益的影响有限。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波束域处理方法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方位估计 波束域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下载PDF
基于频谱幅度起伏特性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启明 王宣银 杜栓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42-2645,共4页
该文将非线性后置处理思想引入至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空间能量谱计算中,并给出其实现方法,即最终空间能量谱通过将各窄带阵列输出结果取倒数并求和得到,它不需要阵列噪声和目标信号的任何先验信息,只要阵列噪声的频谱在频段间的... 该文将非线性后置处理思想引入至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空间能量谱计算中,并给出其实现方法,即最终空间能量谱通过将各窄带阵列输出结果取倒数并求和得到,它不需要阵列噪声和目标信号的任何先验信息,只要阵列噪声的频谱在频段间的幅度起伏大于目标信号的频谱幅度起伏,该方法就能取得较常规处理方法更好的信号检测性能。根据最优信号检测理论,初步验证了非线性后置处理方法的性能,并利用仿真和实际数据进一步检验了其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后置处理方法的处理增益较常规方法提高约3.5dB-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非线性后置处理
下载PDF
匹配场定位强干扰抑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处理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胜家 韩东 +1 位作者 李晓 张春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86-1593,共8页
针对强干扰条件下的弱目标定位问题,提出强干扰抑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匹配场处理技术。其原理是约束对所探测方位的响应为1,以及对强干扰方位的响应为0,同时使输出能量最小。建立了相应的最优化问题,推导得出处理器的闭式解。通过弱目... 针对强干扰条件下的弱目标定位问题,提出强干扰抑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匹配场处理技术。其原理是约束对所探测方位的响应为1,以及对强干扰方位的响应为0,同时使输出能量最小。建立了相应的最优化问题,推导得出处理器的闭式解。通过弱目标位于强干扰正下方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干比情况下,该方法较常规处理器以及对角加载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处理器有更高的目标探测性能,在信干比接近0时,可消除旁瓣所引起的虚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场处理 强干扰抑制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垂直阵定位 水声信号处理
下载PDF
多噪声环境下可懂度提升的助听器语音增强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金龙 曾庆宁 +1 位作者 龙超 谢先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60-2164,共5页
为改善助听器等设备在嘈杂环境中的使用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宽带波束形成后置改进维纳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利用频域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在对双耳正前方的语音进行增强的同时,抑制其它方位噪声,将增强后信号用改进... 为改善助听器等设备在嘈杂环境中的使用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宽带波束形成后置改进维纳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利用频域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在对双耳正前方的语音进行增强的同时,抑制其它方位噪声,将增强后信号用改进的维纳滤波算法进一步处理。仿真过程采用实际双耳采集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语音增强方法可在多噪声和低信噪比环境下取得良好的可懂度提升,获得相对较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助听器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麦克风阵 双耳听觉
下载PDF
脉冲噪声环境中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劲 刘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方法假定噪声服从对称α稳定(SαS:Symm et-r ic-αstab le)分布,首先定义分数低阶阵列响应,然后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 VDR)提出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 本文提出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方法假定噪声服从对称α稳定(SαS:Symm et-r ic-αstab le)分布,首先定义分数低阶阵列响应,然后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 VDR)提出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 rM VDR).理论上证明了当阶数小于噪声特征指数的一半时,分数低阶阵列输出功率有界.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F rM VDR波束形成器在高斯噪声和非高斯脉冲噪声环境中性能都优于M VDR和其他有关的基于分数低阶矩的波束形成器,是一种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自适应波柬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对称α稳定分布
下载PDF
基于舷侧阵的MVDR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辉 王昌明 +1 位作者 焦君圣 何云峰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针对鱼雷舷侧阵的方位估计,研究了阵元域MVDR波束形成算法,此算法较常规波束形成算法在分辨能力上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阵元域MVDR是对阵元域的信号直接处理,计算量较大,在低信噪比时分辨能力下降,限制了其在声纳系统上的应用.文章提出... 针对鱼雷舷侧阵的方位估计,研究了阵元域MVDR波束形成算法,此算法较常规波束形成算法在分辨能力上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阵元域MVDR是对阵元域的信号直接处理,计算量较大,在低信噪比时分辨能力下降,限制了其在声纳系统上的应用.文章提出的波束域MVDR(BMVDR)波束形成算法就是为了克服阵元域MVDR的缺点.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表明BMVDR算法的性能优于MVDR与常规波束形成(C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常规波束形成 波束域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舷侧阵
下载PDF
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业才 陈小燕 王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6-1652,共7页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滤波处理,该波束滤波根据每个频段上混响时间不同的特性对频域阵列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后,将波束形成算法分别应用到高低频中,以提高混响抑制的精度;再由频域阵列信号的组合功率谱进行维纳后置滤波以抑制混响,由麦克风阵列接收到混响信号的直达波和反射波之间不相关性及麦克风阵列接收信号的空间信息解决维纳滤波器的精确估计问题;最后由逆短时傅里叶变换恢复出时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混响抑制具有明显的改善;且在混响时间600 ms条件下语音增强系统的PESQ值提高了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混响 维纳后置波束形成 房间冲击响应
下载PDF
采用随机矩阵理论的水声阵列SMI-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拓 王英民 张立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8,54,共5页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用随机矩阵特征值的极限性质实现样本协方差矩阵噪声的抑制,以达到类似对角加载能够实现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的效果。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对角加载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且当快拍数一定,而信噪比由小变大时,该方法可以达到与对角加载MVDR技术相当的性能;当信噪比设为定值,快拍数由小变大时,其与对角加载技术具有相同的DOA估计成功概率变化趋势,且在小样本情况下,此方法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随机矩阵理论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样本协方差矩阵 波达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