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1
《Women of China》 1994年第6期23-26,共4页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is China’s first overall law aimed at guaranteeing minors’ rights and interests. We will introduce this law to our readers in this issue.
关键词 PRO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原文传递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Continued from last issue)
2
《Women of China》 2002年第6期65-66,共2页
Chapter Ⅴ Judicial Protection Article 38 In respect of delinquent minors,the policy ofeducation,persuasion and redemption shall be implementedand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education as the main method andpunishment as ... Chapter Ⅴ Judicial Protection Article 38 In respect of delinquent minors,the policy ofeducation,persuasion and redemption shall be implementedand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education as the main method andpunishment as the subsidiary shall be uph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ed from last issu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原文传递
论延安文艺的人民性
3
作者 刘鑫 张楠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3-65,87,共4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确立了以人民为主要表现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创作价值取向,明确了延安文艺的人民本位立场。文艺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向工农兵普及与提高,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确立了以人民为主要表现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创作价值取向,明确了延安文艺的人民本位立场。文艺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向工农兵普及与提高,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以新秧歌剧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延安文艺的人民性,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大众化 人民性
下载PDF
传承与重构:从“人民性”到“新人民性”——以《讲话》精神的文学史流变为视角
4
作者 张继红 刘金凤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1-87,F0003,共8页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也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文艺的灵魂和生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性”成为贯穿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概念。新世纪“底层文学”对底层民众以及弱势...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也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文艺的灵魂和生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性”成为贯穿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概念。新世纪“底层文学”对底层民众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注,确证了以文学的方式重述人民作为历史主体性的意义,彰显了“新人民性”的正义价值,这是对延安文艺“人民性”内涵的传承与重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资源,《讲话》所开创的“人民性”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传承和流变,为“人民性”的当代价值呈现提供了阐释的可能性。因此,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构《讲话》精神之于新世纪“底层文学”中“新人民性”价值的当代意义,是探寻“人民文艺”乃至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流变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性” “新人民性” 精神流变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东北民族师范教育探究
5
作者 郑志达 王香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9期49-55,共7页
民族师范人才的培养是振兴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东北地区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建国初期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东北地区在民族师范学校建设、学生... 民族师范人才的培养是振兴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东北地区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建国初期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东北地区在民族师范学校建设、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加大力度,培养了大批师范人才,为东北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东北少数民族 师范教育
下载PDF
宣示与规定:1949年前后延安文艺丛书的编纂刊行——以“北方文丛”与“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辑出版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40年代编辑出版的多种延安文艺丛书,不仅宣示并完成了延安文艺及其艺术传统的建构与历史叙述,同时又通过与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目的的结合,"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及其国家美学规范与文类秩序...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40年代编辑出版的多种延安文艺丛书,不仅宣示并完成了延安文艺及其艺术传统的建构与历史叙述,同时又通过与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目的的结合,"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及其国家美学规范与文类秩序。其中,1949年前后由周而复和周扬等分别主编的"北方文丛"与"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集中体现出了当时的延安文艺丛书编辑理念、选题准则和意识形态目的等历史特征,以及有意识通过丛书汇集及其"经典化"的文学史叙述,建构延安文艺及其"新的人民的文艺"资源与规范等文化实践功能,并在延安文艺文献史料辑佚、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及"副文本"研究等方面,成为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础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文丛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延安文艺 文学史料
下载PDF
从新时期“人民性”讨论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9,共6页
新时期文艺观的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反思和批判“阶级斗争工具论”开始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逐步反思了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最终,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习近平... 新时期文艺观的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反思和批判“阶级斗争工具论”开始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逐步反思了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最终,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过吸收、借鉴,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从而把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提到了新时代的新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开辟了道路,为中国文艺的全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文艺为人民服务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中国文艺不仅要继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中国化,为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服务,而且要继续努力实现《共产党宣言》的“世界文学”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造福于世界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新时期 人民性 阶级性 以人民为中心 文艺观
下载PDF
文艺的突围与话语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段吉方 沈文秀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3,共9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形式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也展现了文艺突围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艰难探索的过程,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系统化、共识性理论方略的追求,但由于理论论争不彻底等因素,影响了话语表现的不同意见。但从思潮史、理论史的角度而言,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的孕育,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迈进仍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大众化 文艺人民性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滕新才 王孔敬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
新中国建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党推行了一系列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该政策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深... 新中国建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党推行了一系列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该政策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下载PDF
“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由于《人民文学》所担当的历史重任,它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气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同当代文学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一样,现实主义在《人民文学》上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它所期待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是干预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仅是昙花一现。它不仅见证了17年时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在实践着自己确立的文学观念、文学范式,引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它在审美气质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艺术的坚守为其审美带来的影响,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仍然值得加以研究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当代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审美风格
下载PDF
国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飞 吴大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学术吸引力不仅限于国内学界,国外的一些学者对其也颇感兴趣。文章对国外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评析了这类研究存在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 国外 中国少数民族 习惯法 研究
下载PDF
历史文献中的沙人--少数民族支系研究之一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察,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支民族群体——沙人的情况。沙人自称"布雅衣",在西南边疆地区以武力著称,游移于边境两端,有的为边疆安定之患,有的成为土兵、土练,为安定中国西南边疆做出了贡献...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察,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支民族群体——沙人的情况。沙人自称"布雅衣",在西南边疆地区以武力著称,游移于边境两端,有的为边疆安定之患,有的成为土兵、土练,为安定中国西南边疆做出了贡献。有的沙人还迁入了今越南、老挝、缅甸境内。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不同地方的沙人被分别归入壮族和布依族。对历史上沙人的情况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壮族和布依族的形成过程及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和现在的多民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人 文献 少数民族支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明光 元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4-68,共5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仍然保留有原来的传统和习俗;另一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仍然保留有原来的传统和习俗;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许多外民族的东西。研究和正视各民族婚姻家庭的变迁、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婚姻家庭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婚姻 变迁 变通规定 习惯法
下载PDF
英雄形象塑造与十七年《人民文学》的爱情叙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海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作为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集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文学风貌。透过十七年间《人民文学》的英雄塑造和爱情描写,我们发现,通过“大众化”、“典型化”以及“两结合”等一系列叙事策略的转型,解放区文艺的创作原则和... 作为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集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文学风貌。透过十七年间《人民文学》的英雄塑造和爱情描写,我们发现,通过“大众化”、“典型化”以及“两结合”等一系列叙事策略的转型,解放区文艺的创作原则和叙事范式得以确立,并在之后的文学实践中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人民文学》 英雄形象 爱情叙事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恒 马业康 马歆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5-78,共4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举国体制为基础发展全民体育的全民健身计划经历了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全民健身条例》的进化,同时,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本文在分析、讨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 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举国体制为基础发展全民体育的全民健身计划经历了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全民健身条例》的进化,同时,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本文在分析、讨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条例》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背景的考查,包括相关社会环境及思想背景,分析其与本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全民健身
下载PDF
民族情结与开放情怀——论重庆土家族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学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6,共6页
重庆土家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小说创作群体。重庆土家族小说作家的创作各有特色,却又表现出民族情结与开放情怀的共同特点:就民族情结而言,他们的优秀之作不但表现了土家族的风物风... 重庆土家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小说创作群体。重庆土家族小说作家的创作各有特色,却又表现出民族情结与开放情怀的共同特点:就民族情结而言,他们的优秀之作不但表现了土家族的风物风情和性格心理,而且在语言上也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就开放情怀而言,他们表达了土家人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变革欲求,对民族性中的负面因素进行了冷峻的解剖和批判;他们继承了土家族文学中居于主流地位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却又没有固步自封,而是进行了艺术方面的多元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文学 土家族作家群 小说创作 民族情结 开放情怀
下载PDF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研究——以广西为实证研究样本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堃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144,共4页
围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基本内容体系,结合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对广西中越边境8县(市)的乡镇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家庭情况、收支状况、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深... 围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基本内容体系,结合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对广西中越边境8县(市)的乡镇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家庭情况、收支状况、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现状与成效,以期为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 抽样调查 因素分析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高脚竞速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文燕 王振 李勇 《凯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17-12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群众基础、竞技水平、训练水平、训练基地建设等方面,对黔东南地区高脚竞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高脚竞速项目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男子100 m、男女200 m和男子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群众基础、竞技水平、训练水平、训练基地建设等方面,对黔东南地区高脚竞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高脚竞速项目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男子100 m、男女200 m和男子2×200 m项目潜力较大,项目训练水平低,场地器材紧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高脚竞速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再现少数民族:官方媒体中的少数民族形象建构——基于《人民日报}30年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1979~2010)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人民日报》近30年来关于少数民族的报道总体数量偏少,侧重于告知信息。《人民日报》通过"中立"为主的立场,重点关注少数民族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生产方式方面的报道。在报道中多采用事实叙述的方式,采用肯定成就、... 《人民日报》近30年来关于少数民族的报道总体数量偏少,侧重于告知信息。《人民日报》通过"中立"为主的立场,重点关注少数民族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生产方式方面的报道。在报道中多采用事实叙述的方式,采用肯定成就、民族团结、样板号召等策略,使得少数民族在报道中总体呈现出开放发展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媒体 《人民日报》 少数民族 形象建构
下载PDF
文学的传播与经典的诞生——传播学视野中的《班主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宗刚 田仁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之作,这不仅与小说的思想深刻有着关联,而且还与小说发表后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关联。《班主任》之所以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之作,恰是缘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刘心武及其《班主任》从作家的个...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之作,这不仅与小说的思想深刻有着关联,而且还与小说发表后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关联。《班主任》之所以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之作,恰是缘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刘心武及其《班主任》从作家的个体体验和个人书写,升华为于一个时代的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心武 《班主任》 《人民文学》 伤痕文学 传播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