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薄荷脱毒苗低成本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文申 周恒苍 +1 位作者 付晏昆 周宇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低成本下薄荷脱毒苗的快繁技术。[方法]以脱毒野薄荷试管苗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配制不同培养基,对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的薄荷脱毒苗继代、生根及移栽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浅层液体培养继代增殖系数、根长、根数、... [目的]探讨低成本下薄荷脱毒苗的快繁技术。[方法]以脱毒野薄荷试管苗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配制不同培养基,对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的薄荷脱毒苗继代、生根及移栽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浅层液体培养继代增殖系数、根长、根数、生根率均优于固体培养;来源于浅层液体培养生根的薄荷脱毒苗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来源于固体培养基的脱毒苗;与固体培养基相比,采用浅层液体培养可节约成本57.44%,同时减少大量用工。[结论]以30 g/L食用白糖代替蔗糖、以凉开水代替蒸馏水的浅层液体培养更适合于脱毒薄荷种苗的大量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薄荷脱毒苗 快繁技术 低成本 浅层液体培养
下载PDF
北宋钱荒的内在成因新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生春 李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5,共11页
学界对北宋钱荒的研究往往认为,钱价低于铜价所造成的铜钱的熔化、外流和窖藏等是导致钱荒的主要原因。但若从北宋时宏观货币供求和微观经济运行来探讨北宋铜钱体系下的物价变动及货币供给问题,会发现单一铜铸币制度是北宋钱荒的根本原... 学界对北宋钱荒的研究往往认为,钱价低于铜价所造成的铜钱的熔化、外流和窖藏等是导致钱荒的主要原因。但若从北宋时宏观货币供求和微观经济运行来探讨北宋铜钱体系下的物价变动及货币供给问题,会发现单一铜铸币制度是北宋钱荒的根本原因。而技术落后导致铜钱铸造成本高,使得北宋政府自身货币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北宋社会日渐增长的货币需求,则是这一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决策者们试图通过打破单一铜铸币制度,铸造铁钱、发行纸币和使用贵金属等方式解决货币供给不足问题,但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荒 小额货币 铸币成本 铜钱购买力
原文传递
金代利通监铸钱铅料与成本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海峰 陈建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0,共5页
利通监是金代一处重要的铸钱监,是大定通宝的生产地之一。通过分析河北曲阳燕川遗址出土的金属冶炼遗物,并结合文献记载,认定其应为金代利通监的坩埚炼铅遗物。通过坩埚炼铅遗物与金代定窑烧造废弃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坩埚与金代定瓷技术... 利通监是金代一处重要的铸钱监,是大定通宝的生产地之一。通过分析河北曲阳燕川遗址出土的金属冶炼遗物,并结合文献记载,认定其应为金代利通监的坩埚炼铅遗物。通过坩埚炼铅遗物与金代定窑烧造废弃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坩埚与金代定瓷技术特征的比较,认为利通监可能直接利用了定窑原料和窑炉制作坩埚并开展冶铸活动,显示了当时当地陶冶关系的紧密。通过进一步考察文献及其技术水平,认为利通监需要自行经营铜事铅事、坩埚成本高等原因,导致其铸钱成本增高,因而运行艰难,是其最终停止铸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通监 定窑 铸钱原料 铸钱成本
原文传递
乾隆初滇省代京铸钱失败原因浅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德泰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70,共9页
文章通过对乾隆初年滇省代京铸钱之具体情况的考察,认为滇省代京铸钱是清政府为扭转铸钱严重亏损而采取的一项铸币政策。但滇省代京铸钱较之京局直接鼓铸反而增加了铸钱成本。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后,清政府铸钱开始盈利,但这并非滇省代京... 文章通过对乾隆初年滇省代京铸钱之具体情况的考察,认为滇省代京铸钱是清政府为扭转铸钱严重亏损而采取的一项铸币政策。但滇省代京铸钱较之京局直接鼓铸反而增加了铸钱成本。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后,清政府铸钱开始盈利,但这并非滇省代京铸钱所致,而是清政府对云南铜矿实行垄断经营、压低铜价,即钱局使用滇铜鼓铸的结果。实际上,在使用滇铜为原料的前提下,京局直接鼓铸较之滇省代京铸钱更能节省成本,这是清政府停止滇省代京铸钱的基本原因。同时也说明清政府于乾隆初年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存在着决策性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云南 铸币政策 铜价 铸钱成本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