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发性结直肠癌、腺瘤组织中hMLH1和突变型p53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崇海 曲玲 +4 位作者 赵清喜 李杰 郭春霞 刁春艳 王德仙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hMLH1和p53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45例大肠腺瘤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切片进行hMLH1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1)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hMLH... [目的]探讨hMLH1和p53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45例大肠腺瘤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切片进行hMLH1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1)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hMLH1蛋白阴性表达和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11例(18.3%)和32例(53.3%),hMLH1蛋白阴性表达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与否和患者的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2)大肠腺瘤患者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腺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3)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18.2%,2/11)低于阳性表达组(61.2%,30/49)(P<0.05)。[结论](1)大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是沿染色体不稳定途径发生,其中抑癌基因p53的突变起重要作用。同时,一定比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存在错配修复基因的缺陷,并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2)大肠腺瘤组织中有一定比例的hMLH1蛋白阴性表达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提示hMLH1和p53基因的突变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基因 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新全 李惠翔 +3 位作者 高冬玲 郑湘予 尹玉慧 张云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应40例正常组织及26例不典型增生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应40例正常组织及26例不典型增生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57.6%和45%,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肿瘤组织均低于正常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阳性者年龄较阴性者大(P<0.05)。结论错配修复缺陷早期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hMLH1蛋白可能抑制和延缓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不典型增生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庹新兰 白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 35 % ,hMSH2...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 35 % ,hMSH2阳性表达率为 2 8.6 % ,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hMLH1及hMSH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LH1及hMSH2表达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5 6例肺癌组织中分化程度低者PCNA标记指数高于分化程度高者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PCNA标记指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hMLH1及hMSH2阴性表达者的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hMLH1及hMSH2阳性表达者 (P <0 .0 1) ,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PCNA标记指数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丽影 郑湘予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ESCC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ESCC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4%,58.1%及88.7%,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3%,51.6%及91.9%,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54.8%及35.5%,3种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hMLH1、hMSH2阳性表达者P53的阳性率均低于hMLH1、hMSH2阴性表达者。结论:ESCC组织中存在hMLH1与hMSH2的低表达及P53的高表达,3者可能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P53
下载PDF
胃黏膜上皮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温爽 刘天卿 +1 位作者 李梅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39-540,543,共3页
[目的]探讨hMLH1蛋白表达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及用于胃癌预警的可能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6例胃癌患者的癌(癌组)与癌旁黏膜上皮(癌旁组)的hMLH1蛋白表达情况并与34例非肿瘤患者(正常组)胃黏膜上皮进行比较,分析该蛋白在细... [目的]探讨hMLH1蛋白表达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及用于胃癌预警的可能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6例胃癌患者的癌(癌组)与癌旁黏膜上皮(癌旁组)的hMLH1蛋白表达情况并与34例非肿瘤患者(正常组)胃黏膜上皮进行比较,分析该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部位与病变的关系。[结果]癌组和癌旁组及正常组hMLH1蛋白的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5/106)、50%(53/106)和26%(9/34),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hMLH1蛋白在核、浆中同时表达阳性率为38%(40/106)显著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的17%(18/106)和15%(5/34)(P<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hMLH1蛋白在细胞核中出现高表达可能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的组织学预警标志,而其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同时高表达对胃癌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胃癌 hmlh1基因
下载PDF
胃癌和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桂珍 刘希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093-2097,共5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6000二步法检测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8例胃腺瘤性息肉、5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hMLH1基因...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6000二步法检测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8例胃腺瘤性息肉、5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hMLH1基因蛋白表达.结果:hMLH1基因蛋白主要表达于黏膜上皮的细胞质内,少量表达于细胞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上皮细胞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0%)明显高于胃腺瘤性息肉及胃癌旁组织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62.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 9.741,P=0.02).hMLH1基因蛋白在胃癌细胞的表达率为72.41%,与前四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58例癌旁组织中,21例(36.2%)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7例(63.8%)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二者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相近,但明显低于非胃癌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阳性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85,P=0.02).结论:hMLH1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分子事件,对h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访、监测,可能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胃肿瘤 腺瘤性息肉 胃炎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谷建琦 董青 +3 位作者 关晶 程璞 张英怀 贾志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HI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HI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完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HIT、hMLH1和hMSH2的阳性表达率(46.4%,47.8%,55.1%)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77.5%,77.5%,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HIT、hMLH1和hMSH2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肠腺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小燕 黄缘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小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MLH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MLH1蛋白表达率在小肠腺癌组(66.7%)低于癌旁正常组(9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小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MLH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MLH1蛋白表达率在小肠腺癌组(66.7%)低于癌旁正常组(9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失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是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分化程度越低,hMLH1失表达越明显。结论小肠腺癌中存在MMR基因的缺陷,hMLH1基因可作为判断肿瘤分化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1 错配修复基因 小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维新 徐江 +2 位作者 赵瑾 蒋金芳 梁卫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蛋白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27例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蜡块标本22例,共49例标本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涎腺多形性腺瘤瘤旁正常组织...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蛋白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27例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蜡块标本22例,共49例标本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涎腺多形性腺瘤瘤旁正常组织、涎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42.86%、96.3%和85.19%及90.91%和86.36%。hMSH2及hMLH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均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hmlh1蛋白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楠 徐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740-742,共3页
探讨hMLH1、hMSH2、p53和PCNA在OSCC中的表达关系及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MLH1、hMSH2、p53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4种基因产物在OSCC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其中,中-低分化癌中的... 探讨hMLH1、hMSH2、p53和PCNA在OSCC中的表达关系及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MLH1、hMSH2、p53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4种基因产物在OSCC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其中,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癌;hMSH2、p53和PCNA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高于无转移者。hMLH1与p53/PCNA表达,hMSH2与p53/PCNA,p53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性。hMLH1、hMSH2、p53和PCNA的异常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4种蛋白有助于判断OSCC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P53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庹新兰 何雁铭 +1 位作者 陈琼霞 肖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 LH 1、hM SH 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hM LH 1、hM SH 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 LH 1的阳性表达率为35%,hM SH 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 LH 1、hM SH 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hM LH 1、hM SH 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 LH 1的阳性表达率为35%,hM SH 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hM LH 1及hM SH 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 LH 1及hM SH 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M LH 1及hM SH 2基因的缺陷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其分化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hMLH1 hMSH2和突变型p53表达及临床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白霞 孙红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MLH1、hMSH2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68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1例中hMLH1、hMSH2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MLH1、hMSH2和突变型...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MLH1、hMSH2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68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1例中hMLH1、hMSH2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MLH1、hMSH2和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阳性组中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阳性组中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突变型p53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突变型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基因微卫星变异检测
13
作者 吕新全 李惠翔 +3 位作者 张云汉 高冬玲 尹玉慧 张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微卫星变异。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40例食管鳞癌、40例正常及26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所在区域的3个微卫星位点D3S1561、D3S1289及D3S1448进行检测,分...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微卫星变异。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40例食管鳞癌、40例正常及26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所在区域的3个微卫星位点D3S1561、D3S1289及D3S1448进行检测,分析其微卫星不稳定(MSI)及杂合性缺失(LOH)状况。结果: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三个位点的MSI总阳性率为65.0%,高于在癌组织的30.0%(P<0.05);前者的LOH总阳性率为7.6%,与后者的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的MSI及LOH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MSI及LOH的r分别为0.623和1(P均<0.05)。结论:错配修复缺陷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过程,且是早期分子事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hMLH1基因的LOH并非一个常见和重要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不典型增生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微卫星不稳定 杂合性缺失
下载PDF
hMLH1-93G/A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张丽莉 曹俊 +3 位作者 沈卫东 朱浩 沈永华 邹晓平 《胃肠病学》 201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hMLHl是DNA错配修复(MMR)系统的重要成员,在DNA复制过程中识别和修复错配碱基,其基因多态性对散发性结直肠癌(CR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目的:探讨hMLHl启动子区-93G/A基因多态性与CRC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0月... hMLHl是DNA错配修复(MMR)系统的重要成员,在DNA复制过程中识别和修复错配碱基,其基因多态性对散发性结直肠癌(CR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目的:探讨hMLHl启动子区-93G/A基因多态性与CRC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0月的CRC患者312例,纳入同期正常对照300例。抽提所有人选者外周血白细胞DNA.以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hMLHl启动子区-93吲A基因多态性。结果:CRC组患者hMLHl-93G/A各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对CRC组行分层分析示DukesCA期患者的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MB期患者(60.5%对48.1%,P=0.004;39.8%对23-3%,P=0.015),淋巴结转移者的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0.5%对49.1%,P=0.010;39.5%对25.O%,P=0.031)。结论:hMLHl启动子区-93G/A基因多态性与CRC的发生无关,但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可能与CRC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错配修复 基因 hmlh1 结直肠肿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型 等位基因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庹新兰 白明 +1 位作者 刘丽江 陈琼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35%,hMSH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35%,hMSH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hMLH1及hMSH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LH1及hMSH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56例肺癌组织中,p53阳性率为51.8%,分化程度低者p53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高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p53阳性率无差别(P>0.05);hMLH1及hMSH2阴性表达者的p53阳性率高于hMLH1及hMSH2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p53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分化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Ⅲ期鼻咽癌组织中hMLH1与p5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6
作者 徐澍 胡赟 张维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错配修复基因家族成员hMLH1和p53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58例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标本。结果58例鳞癌组织中,hMLH1阳性率为79.3%,有颅底侵犯者为71.8%,显著低... 目的探讨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错配修复基因家族成员hMLH1和p53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58例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标本。结果58例鳞癌组织中,hMLH1阳性率为79.3%,有颅底侵犯者为71.8%,显著低于无颅底侵犯者的94.7%(P<0.05)。hMLH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5a生存期无关。p53阳性率为65.5%,有颅底侵犯者为74.5%,显著高于无颅底侵犯者的47.4% (P<0.05)。p53表达在生存期≥5a者为31.6%,显著低于生存期<5a者的82.1%,P<0.05。结论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有颅底侵袭的患者更易出现hMLH1阴性表达和p53的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而降低。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hMLH1与p5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蛋白 P53蛋白
下载PDF
TCDD暴露对小鼠在位子宫内膜hMLH1表达的影响及其甲基化程度的研究
17
作者 朱芳 崔照领 +2 位作者 宫心鹏 尚素霜 张香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胚胎期至成年期氯代二恶英(TCDD)暴露后小鼠子宫内膜组织、hMLH1的表达及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方法选60只C57BL/6雌性小鼠以2:1与30只C3H雄性小鼠随机合笼交配,见到阴道栓为受孕当日,60只已孕... 目的探讨自胚胎期至成年期氯代二恶英(TCDD)暴露后小鼠子宫内膜组织、hMLH1的表达及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方法选60只C57BL/6雌性小鼠以2:1与30只C3H雄性小鼠随机合笼交配,见到阴道栓为受孕当日,60只已孕母鼠于受孕第8天(胎儿期)以鼻饲法暴露TCDD,且被随机分为对照组(TCDD:0μg/kg)及实验组(TCDD:3μg/kg),实验组所产雌性子鼠于出生后21天(青春期)再次分别暴露TCDD,每组均选12只雌性子鼠(体重6.40±0.20g),依据暴露剂量分为A组:0μg/kg,B组:3μg/kg,C组:10μg/kg。实验各组于出生后49天(成年期)再次暴露TCDD(3μg/kg),出生后70天再次给予TCDD 3μg/kg同时行子宫内膜移植术构建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术后3、6、9周各组再次追加暴露TCDD(3μg/kg),术后12周脱臼处死雌性子鼠。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位内膜组织中hMLH1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 SP)方法检测各组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程度。结果 hMLH1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0.561,P>0.05),但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表达高于B组(t=3.056,P<0.05),B组表达高于C组(t=2.228,P<0.05)。各组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比较:对照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339,P>0.05),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低于B组(χ~2=4.444,P<0.05),而B组低于C组(χ~2=6.316,P<0.05)。结论自胚胎期至成年期持续暴露TCDD有可能使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发生超甲基化改变,导致hMLH1在组织中表达下降,从而影响成熟期子宫内膜的错配修复基因的功能,这些可能促进了成年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二恶英 在位内膜 错配修复基因1(hmlh1) 超甲基化
下载PDF
口腔粘膜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
18
作者 徐江 彭心宇 潘晓琳 《农垦医学》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粘膜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6例正常口腔粘膜、27例口腔粘膜白斑和5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粘膜白斑和...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粘膜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6例正常口腔粘膜、27例口腔粘膜白斑和5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粘膜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ML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38%(4/26)、48.15%(13/27)和41.07%(23/5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08%(6/26)、55.56%(15/27)和50.00%(28/5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LH1、hMSH2表达异常可能与口腔粘膜白斑癌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hMLH1、hMSH2蛋白对口腔粘膜白斑的恶变潜能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 口腔粘膜白斑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下载PDF
EphA2、hMLH1、hMSH2 mRNA在新疆维吾尔及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骉飞 李惠武 +6 位作者 庞作良 李卉 田勍 陈艳 郭文佳 李秀梅 王洪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3635-3639,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因EphA2与hMLH1、hMSH2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维吾尔族和30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与食管远隔无癌组织中EphA2与hMLH1、hMSH2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因EphA2与hMLH1、hMSH2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维吾尔族和30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与食管远隔无癌组织中EphA2与hMLH1、hMSH2 mRNA的表达.结果:EphA2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1,P=0.005),EphA2的差异表达率为56.7%(癌组织大于远隔无癌组织),EphA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民族有关(P<0.05);hMLH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3.3%)低于远隔无癌组织(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0,P=0.003),hMLH1的差异表达率为75.0%(远隔无癌组织大于癌组织),hMSH2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609),hMSH2的差异表达率为81.7%(远隔无癌组织大于癌组织),hMLH1和hMSH2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EphA2的表达与hMLH1、hMSH2两者之间成负相关.结论:基因EphA2、hMLH1、hMSH2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共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高发人群普查和筛查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错配修复基因 EPHA2 hmlh1 HMSH2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安城 刘希双 杨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散发性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hMLH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黏膜组... 目的:通过研究散发性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hMLH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黏膜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逆转录PCR(RT-PCR)检测两种组织中hMLH1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hMLH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4.082,P<0.01),hMLH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18例(30%),其癌旁黏膜组织中未发现有甲基化.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hMLH1mRNA表达阴性的21例病例中,17例(81%)发生甲基化,而hMLH1mRNA表达阳性的39例中仅有1例(2.5%)发生甲基化,hMLH1mRNA表达降低与甲基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χ2=8.0182,P=0.0046).结论: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缺失密切相关,是导致hMLH1基因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 甲基化 hmlh1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