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idence for the independent divergence of vertebrate and high C/G ratio invertebrate mitochondria from the same origin 被引量:1
1
作者 Kenji Sorimachi Teiji Okayasu +2 位作者 Shuji Ohhira Ichio Fukasawa Nobuhide Masawa 《Natural Science》 2012年第7期479-483,共5页
The examination of organelle nucleotide contents across a range of groups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evolutionary history. We compared the nucleotide contents of a large number of vertebrate and high C/G ratio invertebr... The examination of organelle nucleotide contents across a range of groups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evolutionary history. We compared the nucleotide contents of a large number of vertebrate and high C/G ratio invertebrate mitochondria in both coding/non-coding regions and complete strands. For most nucleotides tested, high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re obtained;when plotted with lines of best fit, G and T contents formed a cuneiform, and C and A contents overlappe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vertebrate and high C/G ratio invertebrate mitochondria descended independently from the same ori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 GENOME mitochondria NUCLEOTIDE contents VERTEBRATE INVERTEBRATE
下载PDF
飞行前后意大利蝗飞行肌及能源消耗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窦洁 张若燕 +4 位作者 刘敏 钱雪 肖宏伟 Roman Jashenko 季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1-1726,共6页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具有长距离迁飞行为,并常给迁入区造成严重损失。若要提高对其监测预警和防控水平,就需要掌握其飞行肌结构特征,分析其体内能源物质积累与飞行消耗的动态,因此本研究比较了意大利蝗吊飞前后飞行肌肌节长...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具有长距离迁飞行为,并常给迁入区造成严重损失。若要提高对其监测预警和防控水平,就需要掌握其飞行肌结构特征,分析其体内能源物质积累与飞行消耗的动态,因此本研究比较了意大利蝗吊飞前后飞行肌肌节长度、肌原纤维直径和线粒体含量差异及飞行不同距离虫体内糖原和甘油酯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吊飞组与未吊飞对照组雌虫之间、雄虫之间线粒体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意大利蝗雌成虫飞行超过2.8km后糖原消耗最多,为11.15mg·g^(-1),雄虫飞行2.1~2.8km时消耗最多,为16.10mg·g^(-1)。雌、雄成虫均在飞行距离大于2.8km后甘油酯消耗最多,分别为61.69和69.75mg·g^(-1)。意大利蝗飞行同时消耗糖类和脂肪两类能源物质,且雌雄成虫分别飞行超过2.8km和2.1~2.8km时糖原利用效率最大,飞行超过2.8km后甘油酯利用效率最大。本研究得出吊飞组个体能改变自身的飞行肌结构来适应飞行活动;且飞行过程中意大利蝗能同时利用糖类与脂类,糖类能快速产生能量以供起飞与短距离飞行,随后主要消耗甘油酯供长距离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线粒体含量 飞行肌 能源物质 利用效率
下载PDF
南方鲇不同组织间线粒体代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闫玉莲 谢小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9,共8页
采用人工繁殖的同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在7.5、10、12.5、17.5、22.5、27.5、32.5、35和37.5℃条件下测定其心脏、肾脏、肝脏、脑和白肌的线粒体呼吸率、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活性,以检测不同组织... 采用人工繁殖的同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在7.5、10、12.5、17.5、22.5、27.5、32.5、35和37.5℃条件下测定其心脏、肾脏、肝脏、脑和白肌的线粒体呼吸率、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活性,以检测不同组织线粒体的含量及代谢特征的差异性。在27.5℃下,南方鲇心脏、肾脏、肝脏、脑和白肌线粒体状态3呼吸率分别为69.94、30.98、32.36、18.89和7.34 nmol O2/min.mg;CCO活性分别为676.54、327.46、294.34、153.23和65.73 nmol O2/min.mg。统计检验表明,状态3呼吸率和CCO活性均表现为:心脏显著高于其他4种组织(P<0.05),白肌则要显著低于其他4种组织(P<0.05),肾脏和肝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脑(P<0.05)。试验测定了以上5种组织的柠檬酸合酶(CS)活性来表征组织中线粒体含量。在27.5℃条件下CS的活性则分别是17.93、7.20、8.42、6.12和1.35 U/mg,心脏显著高于其他4种组织(P<0.05),肝脏、肾脏和脑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白肌(P<0.05)。在7.5℃—32.5℃范围内,南方鲇的心脏、肝脏、肾脏、脑和白肌5种组织的线粒体状态3呼吸率和CCO活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高温端,心脏中这两种代谢指标开始出现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在低温端(7.5℃—10℃)和高温端(35℃—37.5℃),各组织线粒体呼吸率RCR值多数小于4,在37.5℃下的心脏和7.5℃下的白肌的RCR值分别低至1.76和1.85。研究结果提示,南方鲇不同组织间线粒体含量可以由CS活性作为间接指标进行比较,而各组织间线粒体含量及其代谢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心脏表现出高含量、高代谢能力和低的耐受高温能力;白肌为低含量、低代谢能力和低的耐受低温能力;肝脏、肾脏和脑表现为中等含量、中等活性和较高的耐受极端温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呼吸率 线粒体含量 细胞色素C氧化酶 柠檬酸合酶 南方鲇
下载PDF
京尼平苷及其体内代谢产物京尼平对HepG2细胞毒性的比较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任艳青 田宇柔 +4 位作者 李琛 何颖娜 麻景梅 牛丽颖 王鑫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55-1761,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京尼平苷(geniposide,GS)及其体内代谢产物京尼平(genipin,GP)的Hep G2肝细胞毒性,进一步明确中药栀子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并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S与GP的细胞毒作用;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中锰-超氧... 目的通过比较京尼平苷(geniposide,GS)及其体内代谢产物京尼平(genipin,GP)的Hep G2肝细胞毒性,进一步明确中药栀子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并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S与GP的细胞毒作用;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二乙酸-2',7'-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高内涵细胞分析技术(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进行多参数细胞毒性(细胞数量、核尺寸及形态、核DN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分析。结果 GS(20~1 000μmol·L^(-1))对Hep G2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P>0.05),50μmol·L^(-1)GP可明显抑制Hep G2细胞增殖(P<0.05),IC50值为(450.00±26.15)μmol·L^(-1);GS对胞内Mn-SOD、CAT、GSH、ROS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GP孵育细胞后,引起胞内Mn-SOD、CAT活性明显下降,GSH含量明显降低,并可明显增加ROS的生成(P<0.05或P<0.01);50、500、1 000μmol·L^(-1)GP可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升高细胞膜通透性(P<0.05或P<0.01),500、1 000μmol·L^(-1)GP组还可观察到明显的核固缩以及核荧光强度的升高,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P<0.01),1 000μmol·L^(-1)GS对上述细胞毒性参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GP是栀子致肝细胞毒性的直接物质基础,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线粒体损伤与细胞凋亡是GP引起肝毒性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京尼平苷 京尼平 药物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细胞凋亡 高内涵分析
下载PDF
健脾活血袪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嘉 刘友章 +1 位作者 陈美仁 吴海斌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6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运用改良CCL4-酒...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运用改良CCL4-酒精综合法造肝硬化腹水大鼠模型。提取肝线粒体进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测定。结果:模型组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均明显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经过干预后健脾活血袪湿方能升高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其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其中健脾活血袪湿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袪湿方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检测中,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含量、ATP酶活性检测中,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袪湿方能引起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的表达升高,缓解肝线粒体损伤,改善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作用,维持肝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袪健脾活血 湿方 肝硬化腹水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ATP含量 ATP酶活性
下载PDF
亚细胞特定区域化线粒体含量是否与肌纤维类型、饮食干预有关?
6
作者 耿国强 梁祎珩 +3 位作者 Rasmus Jensen Joachim Nielsen NielsØrtenblad 邱俊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1,共8页
目的:亚细胞特定区域化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与功能表达相关,但亚细胞特定区域下的线粒体含量与肌纤维类型及饮食干预的关系尚不清楚。研究探讨亚细胞特定区域化线粒体(肌原纤维间线粒体、肌膜下线粒体、总线粒体)的含量与不同肌纤维类型的... 目的:亚细胞特定区域化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与功能表达相关,但亚细胞特定区域下的线粒体含量与肌纤维类型及饮食干预的关系尚不清楚。研究探讨亚细胞特定区域化线粒体(肌原纤维间线粒体、肌膜下线粒体、总线粒体)的含量与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关系,并探究短期饮食干预对肌细胞亚细胞特定区域线粒体含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名无训练经历的业余锻炼者。在依次接受3种不同的短期饮食(依次为混合饮食、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后,分别进行75%最大摄氧量强度的功率自行车耐力力竭测试,在运动前、运动中每隔一个小时、运动后即刻对受试者的股外侧肌部位进行肌肉活检,根据受试者在3种不同饮食干预影响下的不同运动表现(112±22 min vs.69±18 min vs.150±30 min),每位受试者在3次测试中分别被采集3条、2条、4条,共9条肌纤维。使用体视学方法分析并计算特定亚细胞定位的线粒体含量。结果:Ⅰ型肌纤维中肌原纤维间(intermyofibrillar,IMF)、肌膜下(subsarcolemmal,SS)线粒体含量显著多于Ⅱ型肌纤维(P<0.001),Ⅰ型肌纤维中总线粒体含量多于Ⅱ型肌纤维(P<0.001)。IMF、SS及总线粒体含量和其对应的z线宽度均具有显著中度正相关(P<0.001,R_(Total)=0.44;P<0.001,R_(IMF)=0.42;P<0.001,R_(SS)=0.37)。此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相比于其他两种饮食干预,耐力测试的力竭时间显著更长(P<0.001)。3种不同方式的短期饮食干预下,无论快肌还是慢肌,不同区域的线粒体含量及总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型肌纤维中线粒体总量多于Ⅱ型肌纤维,且在肌细胞微观特性视角下,亚细胞不同区域下分布的线粒体(IMF和SS线粒体),均呈现出在Ⅰ型肌纤维中的分布含量多于Ⅱ型肌纤维的状态;不同肌纤维的总线粒体含量为Z线宽度作为区分快慢肌的判断方法提供了更直接的数据支撑;不同糖原储备的短期饮食干预下,长时间亚极量运动至力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但运动表现的差异与亚细胞特定区域化线粒体含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含量 亚细胞定位 肌纤维类型 饮食干预
下载PDF
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的构建
7
作者 王佳 马丽媛 +2 位作者 母春兰 刘春莲 焦海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L^(-1)GSH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处理TM3细胞1 h组(RSL3-T组)和3μmol·L^(-1)i FSP1处理TM3细胞24 h组(i FSP1-T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hen-Green-SK荧光探针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e2+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 根据MTS法选择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与T组相比,H_(2)O_(2)-T组ROS水平、MDA和LPO含量均上升(P均<0.001)、SOD活性下降(P <0.001);细胞内Fe2+含量上升(P<0.01),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比,H_(2)O_(2)-T组细胞内LPO、Fe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_(2)O_(2)-T组细胞线粒体变小皱缩,嵴减少,外膜破裂,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似。结论 H_(2)O_(2)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物 线粒体 Fe^(2+)含量
下载PDF
线粒体细胞外囊泡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8
作者 韩玥 刘博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4,共14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衍生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纳米囊泡,在细胞和组织间传递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核酸、代谢分子等。线粒体细胞外囊泡(mitochondrial contents-containing EVs,mitoEVs)是近期发现的EV新亚型...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衍生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纳米囊泡,在细胞和组织间传递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核酸、代谢分子等。线粒体细胞外囊泡(mitochondrial contents-containing EVs,mitoEVs)是近期发现的EV新亚型,以线粒体组分为主要内容物,如线粒体DNA、线粒体RNA、线粒体相关蛋白质及损伤的线粒体颗粒或活性线粒体。MitoEVs外排有助于维持自身细胞的线粒体稳态、恢复靶细胞的代谢状态及参与免疫微环境调节。MitoEVs携带的生物学信息可能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靶点,其中的活性线粒体成分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潜在效用。综合而言,对mitoEVs的形成机制、功能及提取鉴定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可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开发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外囊泡 线粒体细胞外囊泡 线粒体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血停跳液中最适钙离子浓度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金光春 崔苍海 +2 位作者 金基焕 李香善 宋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1999年第7期20-22,共3页
本文采用离体兔心灌注模型,观察用不同Ca2+浓度的血停跳液(07、08、09、10、11、12、13mmol/L)灌注心脏后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发现Ca2+浓度为11mmol/L和12mmol/L的... 本文采用离体兔心灌注模型,观察用不同Ca2+浓度的血停跳液(07、08、09、10、11、12、13mmol/L)灌注心脏后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发现Ca2+浓度为11mmol/L和12mmol/L的停跳液组,其心肌含水量、线粒体钙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超微结构损伤最轻。说明在低温状态下,血停跳液中Ca2+浓度11~12mmol/L为最适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停跳液 钙离子浓度 心肌含水量 线粒体
原文传递
卵胞质移植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帅 陈志恒 +5 位作者 马才启 梁云浩 王慧 杨丽 姜煜 孙玲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对于卵子质量差的患者治疗是当今辅助生殖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卵胞质移植(ooplasmic transfer,OT)的应用旨在为卵子质量差导致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提高胚胎发育潜能。该技术通过移植少量的有益供体卵胞质,纠正受体卵母细胞的缺陷,... 对于卵子质量差的患者治疗是当今辅助生殖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卵胞质移植(ooplasmic transfer,OT)的应用旨在为卵子质量差导致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提高胚胎发育潜能。该技术通过移植少量的有益供体卵胞质,纠正受体卵母细胞的缺陷,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发育能力。本文对OT过程中,重构胚的线粒体功能、线粒体DNA异质性、细胞凋亡的调节、细胞分裂、表观遗传修饰、卵胞质内容物、mRNA等因素产生变化的机制进行综述,并对OT技术在辅助生育应用中的优势及弊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质移植 线粒体 卵胞质内容物 凋亡 表观遗传修饰 辅助生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