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再到“MITSEIN”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鹏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2,共8页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主体性问题。首先对"主体性"概念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当下讨论主体性概念主要有四个维度:主体与客体、主体即实体、主体论的局限性、绝对主体概念的可能性。其次阐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主体性问题。首先对"主体性"概念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当下讨论主体性概念主要有四个维度:主体与客体、主体即实体、主体论的局限性、绝对主体概念的可能性。其次阐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文化哲学逻辑:多主体文化世界的形成、主体间的文化承认的诸阶段、文化主体间性的规则与世界秩序。最后,从主体间性到MITSEIN:从关系概念是怎样到实体概念的?现代文化主体间性对全球生活世界的公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从"共在"的生命哲学的高度推进对主体概念的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mitsein 文化哲学
下载PDF
Heideggefs Conception of Being-with (Mitsein) and His Simple Designa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Black Notebooks
2
作者 JIN Xip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6年第3期415-429,共15页
Despite Heidegger insists that Being and Time cannot be read as a kind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such interpretation still holds in some aspect, for in it, the main content is a special kind of phenomenology of life,... Despite Heidegger insists that Being and Time cannot be read as a kind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such interpretation still holds in some aspect, for in it, the main content is a special kind of phenomenology of life, even be called repeatedly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Being in general. The project of establishing an ontology of Being in general was ultimately never carried out. What Heidegger provides in Being and time is nothing but a phenomenology of life. It is peculiar that love and friendship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life is deliberately ignored. Such a deficiency of Heidegger, namely lacking love and friendship in fundamental ontology of Dasein, is probably the reason for his political fallacy during the II-World-War, notorious political mistake in his recent published Black Noteboo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menology of life I and we mitsein (Being-with) simple designation LOVE Heidegger's political fallacy Binswanger's idea of love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思想的伦理学蕴含——以《存在与时间》和《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建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
海德格尔常常受到这样一种批评,即其思想缺乏伦理学的维度,而一些看到了其思想蕴含着伦理学资源的研究者,视野又往往局限于他的后期作品,从而只突出了他前后期思想间的差异却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事实上《,存在与时间》中的共在概念即... 海德格尔常常受到这样一种批评,即其思想缺乏伦理学的维度,而一些看到了其思想蕴含着伦理学资源的研究者,视野又往往局限于他的后期作品,从而只突出了他前后期思想间的差异却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事实上《,存在与时间》中的共在概念即潜在地蕴含着伦理学意义,根据海德格尔对共在的规定,人们针对世界的认识和行动即蕴含着某种原初的伦理意味;而且,本真共在的内涵超越了某些学者理解的哲学人类学层面,与存在论层面的真理和自由紧密相关。另外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格尔构想了一种本源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的特征在于重视生活体验和对伦理的践行。通过对这两部著作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海德格尔的前后期伦理学思想间既有侧重点的差异,又有一以贯之的共同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共在 自由 居留 实践
下载PDF
虚拟现实:从“此在”走向“共在”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世甫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9-55,共7页
"虚拟现实"是奠基在辩证法之上的,它是超越物理世界的"第二现实",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质变。在其中,"此在"通过交互作用、沉浸性和意识具体化走向"共在",由此,开创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虚拟现实"是奠基在辩证法之上的,它是超越物理世界的"第二现实",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质变。在其中,"此在"通过交互作用、沉浸性和意识具体化走向"共在",由此,开创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途径,实现了人类本质力量的历史性飞跃,成为人类迈向自由和解放的新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此在 共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下载PDF
文学言语的存在论根基——“语言学转向”后的文学语言问题之应对
5
作者 范永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72-76,共5页
在"语言学转向"的哲学背景下,特别是在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下,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文论使文学语言失去了生活和诗意的根基。本文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理论,从"此在-生存"、"... 在"语言学转向"的哲学背景下,特别是在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下,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文论使文学语言失去了生活和诗意的根基。本文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理论,从"此在-生存"、"共在-交往"、"存在-超越"三个层面,为文学言语的现实性、生命感、交往性、诗意性、超越性等特点寻得本体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言语 存在论 “此在-生存” “共在-交往” “存在-超越”
下载PDF
他人是自我的地狱?——《达洛维夫人》主体间性思想探析
6
作者 毛靖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69-73,共5页
作为一部多声部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展现了多个人物的意识流"对话"和他们之间的"共在"关系。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看,这部小说不仅表现了外部的主体间性,而且还刻画了内部的主体间性,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个人... 作为一部多声部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展现了多个人物的意识流"对话"和他们之间的"共在"关系。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看,这部小说不仅表现了外部的主体间性,而且还刻画了内部的主体间性,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主体的独立性和交互性,以及主体内部的多维度的独特看法,反映了伍尔芙超越唯我论的主体间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共在 主体间性 内部主体间性
下载PDF
从《理智之年》看“自由之路”上的身份焦虑
7
作者 江锦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萨特在小说《理智之年》中展现了个人要实现自由所面临的身份焦虑,并揭示了焦虑的根源所在,表明了他在二战后对自由的崭新理解,即强调"行动"在"自由之路"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理智之年》 自由 身份 时间 共在
下载PDF
学生合作的道德意蕴和现实困境
8
作者 赵晓莹 鞠玉翠 《基础教育》 2012年第6期93-101,共9页
教育领域对合作的呼唤,不仅是对教育实践中学生之间种种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更是对哲学研究中从主体走向主体间性思想范式转换的呼应。对学生合作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学习或活动组织形式上,还需要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认识学生合作的... 教育领域对合作的呼唤,不仅是对教育实践中学生之间种种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更是对哲学研究中从主体走向主体间性思想范式转换的呼应。对学生合作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学习或活动组织形式上,还需要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认识学生合作的精神实质和道德意蕴:作为一种道德的合作意在促进学生成为自为的人,使之意识到他人的共在,通过真诚、开放的对话,建立纯粹的交往关系,走向本真。这些理解和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审视现实中学生合作真实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合作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合作 自为的人 共在 交往
下载PDF
海德格尔眼中的大众文化
9
作者 董志刚 张春燕 《兰州学刊》 2007年第6期171-173,共3页
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大众是一个重要的论题,但他是以一种存在论的现象学方法去揭示现代生活中大众的现身和存在状态的,即“共在”,从而在哲学层面上对大众予以定义。也因为大众本身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现代生活中文化的状况及其本质,即,“... 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大众是一个重要的论题,但他是以一种存在论的现象学方法去揭示现代生活中大众的现身和存在状态的,即“共在”,从而在哲学层面上对大众予以定义。也因为大众本身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现代生活中文化的状况及其本质,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大众文化 共在 价值
下载PDF
从“共在”到“共/与”——让-吕克·南希对海德格尔共在思想的批判性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琦 许海洋 李杰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234-247,261,共15页
在将"共在"阐释为此在在世存在的基本方式之后,海德格尔却在后期思想中转向了对"民族""命运"等概念的阐释。对这一转向的解释是南希建构自己共同生存论的问题起点。在南希看来,海德格尔的"共在"... 在将"共在"阐释为此在在世存在的基本方式之后,海德格尔却在后期思想中转向了对"民族""命运"等概念的阐释。对这一转向的解释是南希建构自己共同生存论的问题起点。在南希看来,海德格尔的"共在"概念无法解释此在代劳或筹划其他此在之生存的可能性,即使具有共同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存在论境域,此在也始终无法操持他人的存在。同时,"向死存在"的存在论规定也无法回答将死未死时此在的生存状态,因为那时此在回归到本己的生命状态而拒绝了与他人共在的本质性特征。南希将海德格尔的"共在"概念彻底还原为"共/与",将它作为此在与他人彼此外展、相互分享的前提性条件,从而将"共/与"构建为南希本人共同生存论的基本原则。在某种意义上,南希对海德格尔"共在"思想的重读,既是一种解构,同时也是一种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在 共/与 海德格尔 让-吕克·南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