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多能系统低碳优化
1
作者 潘超 郭晨雨 +2 位作者 刘继哲 王锦鹏 孟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多能系统的未来发展,基于多能流交互拓扑,研究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IES灵活协同调控。考虑电-氢混合储能影响,构建以经济成本、风光使用率和碳排放量为多评价指标,研究多能流的多能调控策略。基于多能流的碳排信... 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多能系统的未来发展,基于多能流交互拓扑,研究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IES灵活协同调控。考虑电-氢混合储能影响,构建以经济成本、风光使用率和碳排放量为多评价指标,研究多能流的多能调控策略。基于多能流的碳排信息,提出电-氢混合多能系统碳流倒推方法,利用多能流的碳流拓扑辅助多能调控决策。通过对实际电网的仿真,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对系统综合效益的改善效果,研究源-荷-储互动特性,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系统 电-氢混合 低碳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碳排放和总拥有成本的公交车队更新优化
2
作者 沈金星 刘沁鑫 +2 位作者 郑长江 刘坤 马昌喜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探索电能和氢能源作为常规公交替代燃料的优势和潜力,确定公交车队更新时序的优化方案,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综合考虑碳排放和总拥有成本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基于柴油、天然气、油电混合、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5种动力类型... 为探索电能和氢能源作为常规公交替代燃料的优势和潜力,确定公交车队更新时序的优化方案,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综合考虑碳排放和总拥有成本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基于柴油、天然气、油电混合、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5种动力类型公交的运营数据,分析了电力结构、制氢方式、车辆购置成本和氢能源使用成本的不确定性对车队更新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公交车是当前公交车队更新的最佳选择;在现有的车辆技术水平和制氢方式情景下,不宜选择氢燃料电池公交;在蓝氢或绿氢得到大规模商业化之前,不建议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全面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不同情景和预期目标下确定公交车队的更新优化方案,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车队更新 生命周期碳排放 总拥有成本 混合整数规划 替代燃料 电动公交 氢燃料电池公交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浅析
3
作者 刘其武 高卓然 +5 位作者 胡亚琼 曾悦 张蓝仪 张学军 李庆勋 肖海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1-2214,2220,共5页
针对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重点调研了变压吸附、膜分离及电化学氢分离技术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应用于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方案:具有占地和成本优势的快速变压吸附提纯技术,适宜处理小规模掺氢天然气,在氢能产业发展近... 针对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重点调研了变压吸附、膜分离及电化学氢分离技术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应用于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方案:具有占地和成本优势的快速变压吸附提纯技术,适宜处理小规模掺氢天然气,在氢能产业发展近中期阶段可以成为研究重点;碳分子筛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成本低和产品氢纯度高的优势,针对氢能产业发展远期阶段的大规模应用开展布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掺氢天然气在分离提纯前的预处理,需重点关注低碳烃和硫的脱除,应分别考虑对后续工艺稳定运行的影响和能耗大小;分离提纯后的非氢气体回注管网,应重点关注气源管线的压力和避免非氢气体压缩以降低氢气分离提纯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氢气 变压吸附 碳分子筛膜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混氢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制氢优化配置
4
作者 岑增光 耿斌 +3 位作者 高明海 姜泓辰 唐雨荻 舒石泷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和天然气混氢技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碳排放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前景。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计及天然气混氢及跨季节存储的P2H优化配置方法。... 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和天然气混氢技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碳排放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前景。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计及天然气混氢及跨季节存储的P2H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梳理了含氢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框架和能量流动关系,建立园区内部能源生产、转换与存储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以设备的年化投资成本、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年度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优为目标,提出P2H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文中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比较了电解槽投资成本、混氢体积分数上限以及经济性和低碳性成本权重系数变化对规划运行结果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可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系统整体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电制氢(P2H) 天然气混氢 碳交易 跨季节储氢 可再生能源消纳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小型玻璃熔窑天然气掺氢燃烧及其对熔窑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唐远东 王乃帅 +4 位作者 龚财云 祝思忠 潘再勇 李萍 唐永晟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4年第10期28-35,共8页
节能降碳是我国当前重要的能源战略,天然气掺氢燃烧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在小型玻璃熔窑中以掺氢天然气作为燃料,探究不同掺氢比例的燃烧特性及其对熔窑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改变现有窑炉供气管道结构以及燃... 节能降碳是我国当前重要的能源战略,天然气掺氢燃烧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在小型玻璃熔窑中以掺氢天然气作为燃料,探究不同掺氢比例的燃烧特性及其对熔窑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改变现有窑炉供气管道结构以及燃料总流量的情况下,随着天然气中氢气(H_(2))体积分数由0增加至25%,燃烧火焰的长度及覆盖面减小,火焰峰值温度升高,火焰中的氢氧根(OH^(-))浓度增大;因此,天然气掺氢燃烧对熔窑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耐火材料、火焰喷枪的耐高温和抗碱性能要求更高。在熔窑特性方面,随掺氢量的增加,炉温与玻璃液面的吸热量先升高后降低,掺氢的体积分数为20%时炉温最高,较不掺氢时升高了20℃;烟气中二氧化碳(CO_(2))体积浓度占比随掺氢比增大而降低,掺氢比例为25%时相比于不掺氢工况降低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氢燃烧 玻璃熔窑 燃烧特性 熔窑特性 节能降碳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和混合燃烧特性的氢混燃机精细化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谢敏 叶佳南 +3 位作者 何知纯 何润泉 刘明波 宁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19-4339,共21页
随着混氢天然气技术发展,氢混燃机成为未来电-混氢天然气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节点。为此,该文分别对混氢天然气网和氢混燃机进行特性分析,并搭建考虑多气体组分混合的混氢天然气网与氢混燃机耦合架构。从多学科信息融合角度出发... 随着混氢天然气技术发展,氢混燃机成为未来电-混氢天然气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节点。为此,该文分别对混氢天然气网和氢混燃机进行特性分析,并搭建考虑多气体组分混合的混氢天然气网与氢混燃机耦合架构。从多学科信息融合角度出发,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和系统热力学分别对氢混燃机的碳排放和混合燃烧出力特性精细化建模,并基于实例参考范围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将氢混燃机模型应用到优化调度中,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计及城市配电网、混氢天然气网以及用户单元内部运行约束,建立电-混氢天然气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耦合混氢天然气系统的某实际城市配电网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转气的天然气网掺氢运输和本地储氢供应均能有效提高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其风电利用率之差不超过2.12%,但前者的总运行成本比后者少4.31%,能够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的同时有效促进用户侧低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氢混燃机 碳排放 混合燃烧 阿伦尼乌斯方程 系统热力学 城市综合能源系统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和气网混氢的气电耦合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宇玄 高栋梁 +3 位作者 陈一鸣 周步祥 陈阳 臧天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共10页
针对气电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问题,气网混氢、碳捕集、电转气均是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碳交易机制也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因此,本文构建了含富液罐和贫液罐的碳捕集电厂模型,结合电转甲烷技术模型,灵活回收利用系统中的CO_(2);... 针对气电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问题,气网混氢、碳捕集、电转气均是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碳交易机制也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因此,本文构建了含富液罐和贫液罐的碳捕集电厂模型,结合电转甲烷技术模型,灵活回收利用系统中的CO_(2);同时,构建了气网混氢技术模型提高能效,并考虑气网混氢时节点热值变化约束,以奖励式碳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为目标函数;最后基于改进的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和IEEE 39节点电力系统模型开展算例测试,结果显示综合考虑碳捕集、气网混氢和奖励式碳交易机制能提高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水平,同时调节碳价和奖励系数能灵活调节系统碳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液式碳捕集 气网混氢 电转气 低碳经济调度
下载PDF
贫燃预混燃烧室混氢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威 王玉静 +1 位作者 刘世铮 李名家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7-11,65,共6页
为加快实现碳中和,传统化石燃料燃气轮机逐步向含氢气燃料转型,因此需要掌握燃料中氢气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影响,为燃气轮机燃氢化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以国内某型现役低排放燃气轮机燃烧室参数与结构为例,采用氢气甲烷混合燃料燃烧,研... 为加快实现碳中和,传统化石燃料燃气轮机逐步向含氢气燃料转型,因此需要掌握燃料中氢气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影响,为燃气轮机燃氢化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以国内某型现役低排放燃气轮机燃烧室参数与结构为例,采用氢气甲烷混合燃料燃烧,研究混氢比例对燃烧室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氢气体积占比低于30%时,燃烧室喷嘴无回火;燃料中氢气占比由0增加至30%,燃烧室总压损失升高11%,NOx排放(@15%O_(2)干基)升高31%,火焰筒上游区域温度略有升高,燃烧效率升高,出口温度场均匀性几乎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燃烧 预混燃烧 燃氢改造 绿色能源 低碳燃烧 低排放燃烧 燃气轮机 燃烧室
下载PDF
掺氢条件下的燃气轮机调压站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军辉 《南方能源建设》 2023年第3期135-142,共8页
[目的]随着“双碳”目标的进展,利用光伏和风电制取绿氢成为一个热门和前沿的方向。氢气利用产业中的燃气轮机掺氢燃烧,是氢转化成电能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调压站介于管网和燃气轮机前置模块之间,主要功能是将燃气轮机燃料调整到满足燃... [目的]随着“双碳”目标的进展,利用光伏和风电制取绿氢成为一个热门和前沿的方向。氢气利用产业中的燃气轮机掺氢燃烧,是氢转化成电能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调压站介于管网和燃气轮机前置模块之间,主要功能是将燃气轮机燃料调整到满足燃气轮机所要求的温度和压力。随着燃气轮机采用天然气掺烧氢气作为燃料,有必要研究调压站在新的边界条件的系统配置,为后续燃气轮机掺氢燃烧提供工程用可实施解决方案。[方法]通过GT Pro软件的模拟计算,给出F级燃气轮机在燃用掺氢天然气条件下燃料需求量,结合F级燃气轮机前置模块对燃料的压力和温度的要求,给出混合器的推荐位置,混合后管道的材质选择和流速选择,及相关阀门选型时需关注的问题。[结果]文章给出了燃气轮机掺氢燃烧时,调压站的混合器设计位置、管道材质选择、管径选择和阀门选型相关注意事项。[结论]在使用掺氢天然气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时,受氢气物理特性与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甲烷的物理特性存在很大差别,需要在腐蚀、防爆等因素上给予特别考虑,在调压站系统中的调节阀前设置混合器,有助于为燃气轮机前置系统提供符合压力和温度要求的燃料,而混合器后的管道、阀门在尺寸上根据混合气体的物理特性,选择相应的尺寸及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燃气轮机 天然气掺氢 调压站 混合器
下载PDF
炼化企业“油产化”加工流程与低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肃青 赵建炜 +1 位作者 王金兰 姜玉娜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5-11,共7页
以20 Mt/a原油最大化生产化工品为例,对“油产化”的加工路线和降碳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常减压+加氢裂化+催化裂解+蒸汽裂解+丙烷脱氢”加工路线,20 Mt原油可以生产芳烃产品768.27万t、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二烯)669.61万t,... 以20 Mt/a原油最大化生产化工品为例,对“油产化”的加工路线和降碳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常减压+加氢裂化+催化裂解+蒸汽裂解+丙烷脱氢”加工路线,20 Mt原油可以生产芳烃产品768.27万t、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二烯)669.61万t,化工品总产量达到原油加工量的76%,实现了最大化生产化工品;方案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19%,高于行业基准值,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采用绿电、绿氢和核能供热供电以及热泵技术等降碳措施后,碳排放量最终可降低到7 Mt/a以下,契合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低碳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油产化 低碳排放 氢气及燃料 化工原料 产品结构 综合能耗 经济效益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CeO_2-ZrO_2 mixed oxides prepared by two different co-precipitation methods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梅 崔梅生 +2 位作者 张娜 龙志奇 黄小卫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1-256,共6页
A series of cerium zirconium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two co-precipitation methods using magnesium hydrogen carbonate (MHC) and mixed ammonia-ammonia hydrogen carbonate (AAHC) as precipitant respectively. The... A series of cerium zirconium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two co-precipitation methods using magnesium hydrogen carbonate (MHC) and mixed ammonia-ammonia hydrogen carbonate (AAHC) as precipitant respectively. The crystal structure, BET surface area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ed cerium zirconium mixed ox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Bru- mauer-Emmett-Teller (BE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echniques. The reduction-oxidation behavior and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OSC) performance were also studi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and oxygen pulse chemical adsorption methods. The XR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erium zirconium mixed oxides obtained by both methods possessed struc ture of cubic solid solution phase. The fresh surface area calcinated at 600 ℃, aged surface area after 1000 ℃and OSC at 500 ℃ of cerium zirconium mixed oxides were determined to be 89.337, 34.784 ma/g, and 567 pmol O2/g for MHC method and 122.010, 46.307 m2/g, and 665 pmol O2/g for AAHC method,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ium zirconium mixed oxide magnesium hydrogen carbonate mixed ammonia-ammonia hydrogen carbonate co-pre-cipitation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氢气和一氧化碳在混二甲苯中的溶解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亮富 赵玉龙 +1 位作者 吕朝晖 张碧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在1立升的高压机械搅拌釜中,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在80~160℃,0.5~5MPa的范围内,测定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在混二甲苯中的溶解度。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变大,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氧化... 在1立升的高压机械搅拌釜中,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在80~160℃,0.5~5MPa的范围内,测定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在混二甲苯中的溶解度。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变大,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氧化碳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与它们在间二甲苯中的溶解度相比,在混二甲苯中的溶解度是较小的.此外,使用正规溶液理论的Prausnitz-Shair方法对它们的溶解度进行了估算。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在二甲苯中的溶解度的估算值与实验结果较相符。氢气由于临界温度较低,没有合适的估算式,故用实验回归的公式结合Prausnitz-Shair方法中的其它公式进行估算,估算值与实验值大体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一氧化碳 混二甲苯 溶解度 甲醇 合成
下载PDF
光合产氢混合菌群的碳源代谢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全国 张相锋 +2 位作者 王毅 杜金宇 荆艳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57,共5页
以红螺菌科光合产氢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瓶培养实验,研究不同碳源对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有效利用乙酸和丁酸快速增殖和产氢,其中以乙酸最佳,促使光合产氢混合菌群增殖的最佳乙酸浓度为80mmol/L,... 以红螺菌科光合产氢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瓶培养实验,研究不同碳源对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有效利用乙酸和丁酸快速增殖和产氢,其中以乙酸最佳,促使光合产氢混合菌群增殖的最佳乙酸浓度为80mmol/L,最佳产氢浓度为40mmol/L。光合产氢混合菌群利用乳酸增殖产氢的能力较低,而乙醇则对其表现为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光合细菌 混合菌群 碳源 代谢
下载PDF
碳氮源对光合细菌混合菌群产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宝臣 张国欣 +2 位作者 侯博 李睿 邵姝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13,共4页
碳源和氮源是产氢光合细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与光合细菌菌株产氢能力相关。以从花园土壤中富集分离出来的光合细菌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在血清瓶中于30℃下采用厌氧培养方式间歇培养8天,分别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 碳源和氮源是产氢光合细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与光合细菌菌株产氢能力相关。以从花园土壤中富集分离出来的光合细菌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在血清瓶中于30℃下采用厌氧培养方式间歇培养8天,分别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及其浓度变化对光合细菌产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源种类对光合细菌产氢能力有显著影响,与氮源相比,碳源对产氢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草酸铵。最佳碳氮源组合为葡萄糖和谷氨酸钠组合,葡萄糖和谷氨酸钠浓度分别为3g/L和1g/L时,产氢量和最大产氢速率分别达41.35mLH2/(L-培养基)和0.328mLH2/(L-培养基·h)。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产氢光合细菌生长的营养生理奠定了基础,对大规模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混合菌群 产氢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Ni,Mn改性的ADM催化剂用于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华瑞 李德宝 +3 位作者 杨成 李文怀 戴立益 何鸣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3-607,共5页
通过Ni,Mn对ADM催化剂进行改性,考察了其低碳醇的合成性能。结果表明,在较温和的条件(T=573 K,p=10.0 MPa,GHSV=5 500 h-1)下,Ni/Mn/ADM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合成醇活性和选择性,总醇的选择性达到76.22%。对助剂Ni,Mn的研究表明,Ni可有效... 通过Ni,Mn对ADM催化剂进行改性,考察了其低碳醇的合成性能。结果表明,在较温和的条件(T=573 K,p=10.0 MPa,GHSV=5 500 h-1)下,Ni/Mn/ADM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合成醇活性和选择性,总醇的选择性达到76.22%。对助剂Ni,Mn的研究表明,Ni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Mn起到分散Ni组元的作用,有利于Ni组元发挥CO插入功能形成C2+OH,提高C2+OH的选择性。经初步测试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尾气中COS为催化剂中硫的主要流失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混合醇 K改性的硫化钼催化剂 催化剂 一氧化碳加氢
下载PDF
氢气和一氧化碳在混二甲苯中的传质系数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亮富 盛清涛 +2 位作者 吕朝晖 赵玉龙 张碧江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 1 L表面进气式高压机械搅拌釜中 ,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 ,在不同的温度 ( 353K~ 433K) ,气体压力 ( 1 .0 MPa~ 5.0 MPa)下研究了 H2 和 CO在混二甲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 .结果表明 ,H2 和 CO在混二甲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均随温度的升... 在 1 L表面进气式高压机械搅拌釜中 ,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 ,在不同的温度 ( 353K~ 433K) ,气体压力 ( 1 .0 MPa~ 5.0 MPa)下研究了 H2 和 CO在混二甲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 .结果表明 ,H2 和 CO在混二甲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CO在混二甲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大于 H2 的体积传质系数 ,但数量级是相同的 .同时随着搅拌速率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一氧化碳 混二甲苯 体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甲基二乙醇胺-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CO_2和H_2S的溶解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宏建 张慧鑫 张成芳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采用自吸式搅拌鼓泡反应釜,系统测定了CO2和H2S在甲基二乙醇胺(MDEA)与乙二醇(EG)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表明,与MDEA质量分率30%的水溶液相比,CO2在非水MDEA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降幅度较大;而H2S在非水MDEA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仅略... 采用自吸式搅拌鼓泡反应釜,系统测定了CO2和H2S在甲基二乙醇胺(MDEA)与乙二醇(EG)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表明,与MDEA质量分率30%的水溶液相比,CO2在非水MDEA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降幅度较大;而H2S在非水MDEA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仅略有降低。在MDEA浓度一定的情况下,CO2和H2S的溶解度均随着混合溶剂中水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水含量变化对CO2溶解度的影响尤为显著。采用改进的Kent-Eisenberg简化模型,将气液平衡体系的非理想性归集于表观平衡常数K1和K2中。通过单一H2S-MDEA或CO2-MDEA体系的溶解度实验数据,由最小二乘法数据回归得出表观平衡常数K1和K2表达式,由模型计算得到的CO2和H2S酸气平衡分压平均偏差分别为4.59%和6.19%,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乙醇胺 乙二醇 混合溶剂 溶解度 二氧化碳 硫化氢
下载PDF
CO_2加氢合成甲醇CuO-ZnO-TiO_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云鹏 贾丽华 +1 位作者 孙德智 郑钟植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并流浆态沉淀法制备了CuO-ZnO-TiO2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SEM、ED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ZnO-TiO2催化剂为平均孔径3.7436nm的介孔材料,CuO在催化剂上的分散性较好,还原温度较低。... 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并流浆态沉淀法制备了CuO-ZnO-TiO2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SEM、ED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ZnO-TiO2催化剂为平均孔径3.7436nm的介孔材料,CuO在催化剂上的分散性较好,还原温度较低。在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2.0MPa、反应空速2100h-1、H2和CO2摩尔比为3:1的条件下,CO2加氢合成甲醇效果较好,甲醇选择性为19.68%,甲醇产率为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TiO2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合成 并流浆态沉淀法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气态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混合碱中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被引量:7
19
作者 段旭川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8,共4页
建立了带有气态二氧化碳发生技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通过在线连续混合稀盐酸和含无机碳的样品溶液,使样品溶液中的无机碳形成气态二样化碳被测定。分别测定混合碱原样中的无机... 建立了带有气态二氧化碳发生技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通过在线连续混合稀盐酸和含无机碳的样品溶液,使样品溶液中的无机碳形成气态二样化碳被测定。分别测定混合碱原样中的无机含碳量和原样品经120℃加热1 h后的无机含碳量,通过计算,从而获得样品中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样品分析结果与常规的化学滴定法的分析结果有很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进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固体混合碱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下载PDF
碳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庆 左海军 +1 位作者 高德强 张蓓蓓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1年第1期82-89,共8页
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是指由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等)与草本植物在空间上有机结合(长期或短期)形成的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复合的植被生态系统。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林草复合系统植物生长、分布及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是指由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等)与草本植物在空间上有机结合(长期或短期)形成的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复合的植被生态系统。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林草复合系统植物生长、分布及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分析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林草复合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对高效利用林草自然资源、提高林草植被生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意义。碳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存在于天然水体和植物组织中良好的示踪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系统和定量地阐明林草复合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植物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利用格局,揭示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等。文中概述稳定同位素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植物水及蒸发水等)中的应用以及碳稳定同位素应用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国内外进展,指出了当前在这些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植被与水循环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其应用前景。未来研究重点是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系统地分析和量化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林草复合系统水循环过程和碳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复合生态系统 氢氧稳定同位素 碳稳定同位素 水循环过程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