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11
1
作者 YANG YuZhang CHENG ZhiJie +6 位作者 LI WeiYa YAO Ling LI ZhanYang LUO WuHong YUAN ZengJian ZHANG Juan ZHANG Ju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79-1790,共12页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g Culture(7.8–7.0 ka BP) in the upper HRV, and then became a common subsistence economy in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5.0–4.0 ka BP)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how this mixed farming developed in the upper HRV after its occurrence, nor a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farm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Neolithic 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flotation and starch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from eight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r phase of the middle Neolithic in the regions of the Peiligang Culture, then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in the late Neolithic(6.8–5.0 ka BP), finally becoming the main subsistence economy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in the upper HRV.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HRV. Rice farming was the only agricultural system during the middle Neolithic, last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when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the middle HRV. Furthermore, although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 roles of rice, foxtail millet and broomcorn millet in the subsistence economy were not the same. In general, millet was more widely cultivated than rice in the upper HRV, but rice occupied the same or a slightly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HRV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ic and cultural variability duringthe Neolith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NEOLITHIC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原文传递
“稻蟹共生”生态农场案例研究分析
2
作者 赵曼丽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
辽宁省作为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在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我省盘锦地区国家级生态农场原粳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蟹共生”模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辽宁省作为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在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我省盘锦地区国家级生态农场原粳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蟹共生”模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便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的脉络和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场 稻蟹混养 低碳减排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妹娟 周念 +2 位作者 章家恩 向慧敏 梁开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鸭稻共作和水稻混种均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但能否将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即通过不同水稻品种混种与稻田养鸭的叠加,进而产生"1+1>2"的生态效应和生产效益,是一项值得加以实践和探讨的课题。为探明多品种水稻混作养鸭这类复... 鸭稻共作和水稻混种均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但能否将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即通过不同水稻品种混种与稻田养鸭的叠加,进而产生"1+1>2"的生态效应和生产效益,是一项值得加以实践和探讨的课题。为探明多品种水稻混作养鸭这类复合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的应用可行性,本试验设置了水稻单作常规种植(施药施肥)、水稻单作养鸭、水稻单作空白对照(不养鸭不施肥药)、水稻品种混作常规种植(施药施肥)、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和水稻品种混作空白对照(不养鸭不施肥药)6种种植模式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双季稻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早晚季水稻生长期间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低于水稻品种混作常规种植处理,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以水稻单作空白对照处理的最高,总体上,混作处理比单作处理平均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种植双季稻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种植模式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稻米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较其他处理高,且垩白粒率较其他处理低。综合表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模式更有利于改善田间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稻米的品质,故此模式可为优质健康稻米生产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水稻品种混作 土壤养分动态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水稻遗存在陕西华县东阳遗址的发现与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夏秀敏 殷宇鹏 +1 位作者 许卫红 吴妍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水稻何时传入黄河中游并扩散至关中地区,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华县东阳遗址是关中地区仰韶早中期的过渡性遗存(ca. 5900-5600 cal. BP)。本文借助植硅体分析,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探...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水稻何时传入黄河中游并扩散至关中地区,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华县东阳遗址是关中地区仰韶早中期的过渡性遗存(ca. 5900-5600 cal. BP)。本文借助植硅体分析,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探讨了东阳遗址水稻的栽培和利用情况,并尝试分析水稻在关中地区出现的动因及传播过程。研究显示,东阳先民在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同时,已经开始少量的栽培水稻,稻粟兼作的种植模式在此时出现。本研究发现的东阳遗址水稻遗存是目前关中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指示了水稻至少在距今5800年时传入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关中稻作获得较大发展,至龙山晚期则鲜少发现。该研究刷新了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最早的水稻遗存记录,为进一步了解稻作起源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东阳遗址 关中地区 传播 稻粟兼作
下载PDF
陕西省蓝田县新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钟华 杨亚长 +1 位作者 邵晶 赵志军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共8页
新街遗址是一处位于渭河流域,灞河东岸黄土台地的聚落遗址。该遗址从仰韶时代晚期延续至龙山时代早期,又以仰韶晚期的遗存为主。对新街遗址开展的系统浮选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稻、小麦、大豆和大麻六种农作物以... 新街遗址是一处位于渭河流域,灞河东岸黄土台地的聚落遗址。该遗址从仰韶时代晚期延续至龙山时代早期,又以仰韶晚期的遗存为主。对新街遗址开展的系统浮选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稻、小麦、大豆和大麻六种农作物以及其他可鉴定的植物种子还包括狗尾草、野燕麦、野大豆、胡枝子、草木樨、藜、酸模叶蓼、委陵菜、异型莎草、一把伞南星、水棘针等。新街遗址出土的农作物中,粟、黍和水稻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都很高,而又以粟为最,这种农作物组合体现了新街遗址所在地区的旱稻混合农业经济模式。小麦、大豆遗存在新街遗址亦有少量的发现。通过对杂草种子组合分析,可以发现,以狗尾草、藜为代表的旱地杂草的数量远高于野大豆、异型莎草等湿地杂草,这一方面可能与当地粟作农业的大规模种植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新街遗址稻作的田间管理达到了一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遗存 浮选 农作物 旱稻混合农业
下载PDF
低度养生米酒的混合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余美丽 陈力 +2 位作者 朱超 宋娇娇 刘海波 《酿酒》 CAS 2021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以糯米、薏米、小米、桂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薏米添加量、小米添加量、甜酒曲接种量、发酵时间对米酒感官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其进一步优化,得到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甜酒曲接种量0.3%,发酵时间60h,糯... 以糯米、薏米、小米、桂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薏米添加量、小米添加量、甜酒曲接种量、发酵时间对米酒感官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其进一步优化,得到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甜酒曲接种量0.3%,发酵时间60h,糯米70%、薏米25%、小米5%、桂花2%。该工艺条件制备的米酒呈微黄色、桂花香雅致、甜酸适口、营养保健,是对传统米酒的改良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薏米 小米 桂花 混合发酵
下载PDF
河南舞阳张王庄遗址仰韶早期先民食物的淀粉粒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易文文 魏兴涛 +4 位作者 杨玉璋 姚凌 蓝万里 张小虎 张居中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7-878,共12页
黄淮西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不同考古学文化与农业模式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区域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仍不甚了解。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张王庄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早... 黄淮西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不同考古学文化与农业模式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区域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仍不甚了解。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张王庄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早期54件陶器和13件石器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仰韶早期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旱地农作物粟、黍虽然已在人类生业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采集获取的各类野生植物资源包括薏苡属、小麦族、莲藕等仍是人类食物主要组成,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农业种植。与此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至迟不晚于距今6000年的仰韶早期阶段,粟、黍两类旱地作物已传播至黄淮西部的低纬度地区并成为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从而在整个黄淮西部形成以粟、黍为主,水稻为辅的稻-粟兼作农业。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黄淮西部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的科学证据,对认识黄淮西部史前农作物传播与农业结构演化的具体时空过程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王庄 仰韶早期 淀粉粒 植食资源 稻粟兼种
下载PD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iets in Gouwan site,Xichuan,Henan 被引量:15
8
作者 FU QiaoMei JIN SongAn +3 位作者 HU YaoWu MA Zhao PAN JianCai WANG ChangS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614-620,共7页
This paper undertook the C and N stable isotopic analysis of human bones unearthed at the Gouwan site in Xichuan,Henan,to reveal the human diets and to explore the lifestyle of hum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m... This paper undertook the C and N stable isotopic analysis of human bones unearthed at the Gouwan site in Xichuan,Henan,to reveal the human diets and to explore the lifestyle of hum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e.The contribution of rice to human diets was almost equal to that of millet in this site though millet agriculture i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 for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On the other hand,the comparison of C and N stable isotopes in different cultural periods clearly indicates changes in millet and rice agriculture.Humans mainly depended on agriculture and gathering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I. Millet agriculture,livestock rearing,and fishing were enhanced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II.Mill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ed steadily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III.After that the mixed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e developed further.In addition,rice agriculture spread to the north in the climate suitable fo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phases.In the Qujialing Culture period,under a colder climate,the rice farming was not dominant,though the Qujialing Cultur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人类 网站 饮食 河南 稳定同位素分析 仰韶文化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淮河中游地区商代农业研究——以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为例
9
作者 赵珍珍 何晓琳 靳桂云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2014~2016年发掘区)商代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显示,农业是先民主要的生计活动,聚落周围的野生植物资源可能作为食物的补充。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台家寺遗址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为辅,另有少量黍和小麦。以台家寺遗址为基础...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2014~2016年发掘区)商代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显示,农业是先民主要的生计活动,聚落周围的野生植物资源可能作为食物的补充。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台家寺遗址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为辅,另有少量黍和小麦。以台家寺遗址为基础的区域研究显示,淮河中游地区在商代延续了稻粟兼作的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家寺遗址 商代 农业 稻粟兼作
原文传递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河南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玉璋 李为亚 +3 位作者 姚凌 程至杰 张居中 信应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ia italica)、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莲属(Nelumbo)以及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磨盘、石磨棒表面附着淀粉粒种类的多样性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多种需要碾磨或脱壳的植物果实或块根块茎.粟、水稻、小麦族及栎属等淀粉粒的同时发现也表明,农业种植和采集是唐户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此外,根据粟的淀粉粒在实验选取样品表面普遍出现的情况,同时结合邻近的贾湖遗址植物考古和生产工具研究结果来看,以粟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已成为唐户先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唐户遗址 裴李岗文化 淮河上游 稻旱混作 生业模式演变
原文传递
安徽蚌埠钓鱼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娟 杨玉璋 +3 位作者 张义中 程至杰 张钟云 张居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3-405,共13页
通过对安徽蚌埠钓鱼台遗址2014~2015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及西周春秋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水稻(Oryza sativa)、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 通过对安徽蚌埠钓鱼台遗址2014~2015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及西周春秋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水稻(Oryza sativa)、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5种农作物以及其他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酸模属(Rumex)等植物种子,此外还发现了少量来自栎属(Quercus)、菱属(Trapa)和枣属(Ziziphus)等植物的硬果核壳.实验结果显示,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农作物有水稻和粟两种,并可能开始种植大豆.量化统计结果表明,水稻是遗址最主要的农作物,粟的比重相对较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农作物除水稻和粟外,还发现了小麦、大豆和黍,从而形成新的"五谷俱全"的作物结构,其中水稻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但小麦异军突起,其地位仅次于水稻,粟类作物和大豆处于从属地位.综合分析本地区同时期其他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该地区龙山时代晚期和西周春秋时期,淮河干流南北的农业结构有明显差异,淮河以北的黄淮平原上水稻与旱地作物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相近,而在淮河以南地区,水稻占据明显的优势.同时,不同纬度位置考古遗址的农作物结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水稻的比重自纬度较高的皖北地区到纬度较低的淮河以南不断上升,而粟、黍和小麦这些作物的比重则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应与不同纬度地区水热条件不同直接相关.此外,从该地区目前发现的小麦遗存来看,龙山时代晚期,小麦已在鲁南山地以南的山前地带分布,至岳石文化时期,传播至黄淮平原北部,且最迟不晚于西周早中期,小麦的分布已跨过淮河干流,传播至江淮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台遗址 龙山时代晚期 西周至春秋时期 炭化植物遗存 稻-旱兼作农业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居中 陈昌富 杨玉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共11页
本文通过对稻(Oryza sativa)作和粟(Setaria 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 本文通过对稻(Oryza sativa)作和粟(Setaria 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农业初始阶段即已奠定。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模糊地带—稻粟混作区。该区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呈现南北摆动的动态变化状态。水稻的北进、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传播等丰富了黄河流域的作物结构,加上起源于本地区的粟、黍(Panicum miliaceum)、豆(Leguminosae)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在南方长江流域,采集经济的比重则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逐渐降低,形成了有别于华北地区且比较稳定的以稻作为主、渔猎采集并重的生业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 发展稻粟混作区 淮汉文化带
原文传递
稳粮增收 绿色发展 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养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西瑞 《河南水产》 2017年第5期1-2,29,共3页
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本文介绍了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并提出规划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 稳粮增收 生态种养 稻渔共生
原文传递
江苏沭阳万北遗址2015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2 位作者 甘恢元 林留根 张居中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研究采用浮选法对万北遗址2015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万北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稻作为主、粟黍为辅的稻旱兼作农业,商周时期新增了大麦和小麦。万北遗址出土的菰属... 本研究采用浮选法对万北遗址2015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万北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稻作为主、粟黍为辅的稻旱兼作农业,商周时期新增了大麦和小麦。万北遗址出土的菰属籽粒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菰属遗存,为古代中国利用菰提供了新证据。长期依赖菰属、菱属、芡实等水生植物是万北先民植食资源利用的显著特点。以稻作农业为主是淮河下游(苏北)地区原始农业区别于海岱文化区其他区域的显著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采集与原始农业相互补充、在不同时期可能此消彼长,共同为万北先民提供必需的植食资源。研究结果对揭示淮河下游(苏北)地区史前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生业模式及农业结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北遗址 大汶口文化 菰属 稻旱兼作
原文传递
湖北房县计家湾遗址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洁 唐丽雅 +2 位作者 史德勇 罗运兵 赵志军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188,共9页
房县计家湾遗址是鄂西北地区重要的遗址,浮选结果显示,计家湾先民实行的是典型的稻旱混作农业经济。随着屈家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水稻(Oryza sativa)一度成为次于粟(Sataria italica),但优于黍(Panicum miliaceum)的农作物;西周时期可... 房县计家湾遗址是鄂西北地区重要的遗址,浮选结果显示,计家湾先民实行的是典型的稻旱混作农业经济。随着屈家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水稻(Oryza sativa)一度成为次于粟(Sataria italica),但优于黍(Panicum miliaceum)的农作物;西周时期可能受到北方考古学文化的强烈影响,粟、黍是绝对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结构中的弱势部分。这体现了计家湾遗址所在的鄂西北地区是黄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南下、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北渐的交汇之地,农业生产结构受到考古学文化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家湾遗址 稻旱混作 炭化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安徽宿州杨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5 位作者 袁增箭 张居中 余杰 陈冰白 张辉 宫希成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利用浮选法获取了杨堡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战国晚期--汉代的炭化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黍所占比重较小;岳石文化时期,粟的比重上升,与水稻的地位相当,同时小麦... 本文利用浮选法获取了杨堡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战国晚期--汉代的炭化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黍所占比重较小;岳石文化时期,粟的比重上升,与水稻的地位相当,同时小麦和大豆出现,且小麦初具规模,黍的比重较小;到了战国晚期--汉代,粟和小麦成为主要作物,水稻的地位明显下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以杨堡遗址为代表的淮河中游地区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实行多种作物的种植制度,并不断发展;稻-旱混作农业模式在这里长期延续并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对揭示淮河中游地区古代人类生业模式及农业结构演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堡遗址 大汶口文化晚期 岳石文化 战国晚期—汉 多种作物种植 稻旱混作
原文传递
四川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宝墩文化先民牙本质序列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易冰 刘祥宇 +3 位作者 原海兵 胡耀武 陈剑 周志清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6,共11页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当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相关。然而,该群体的个体牙本质序列的同位素数据(δ13C:-19.6‰^-15.0‰)较骨骼更高,显然这是因为C4类食物(粟黍作物)在其先民断奶过程和童年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个体牙本质序列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趋势,显示总体上先民的断奶行为在2.5~4岁之间完成。这一研究成果,为探讨稻粟混作区的粟作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向南方传播和扩散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古城 牙本质序列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稻粟混作区 粟作农业
原文传递
河南漯河四处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兼论淮河上游南部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农业结构
18
作者 程至杰 张雨欣 +3 位作者 张居中 杨玉璋 袁增箭 朱振甫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4,共7页
本文以漯河地区四处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寺疙瘩、凌云台、善德、大悲寺)调查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的农业结构。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大豆属、小麦5种农作物,狗尾草属、马唐属等旱地... 本文以漯河地区四处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寺疙瘩、凌云台、善德、大悲寺)调查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的农业结构。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大豆属、小麦5种农作物,狗尾草属、马唐属等旱地与荒地杂草。量化分析显示漯河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的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辅,普遍伴出少量稻、大豆,可能出现小麦。综合已公布的研究资料,认为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上游广大区域内的农业结构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龙山时代晚期 农业结构 植物考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