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诗文集形成问题新探——兼论其与公集、清谈集之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钱志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集部的形成与发展,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但由于文献的缺乏,此问题一直处于模糊认识之中。历来认为别集始于东汉,但对现存文献的研究表明,别集始于魏晋之际,且是从史部中派生出来的。通过对晋宋两代以集名书情况的集中考...
集部的形成与发展,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但由于文献的缺乏,此问题一直处于模糊认识之中。历来认为别集始于东汉,但对现存文献的研究表明,别集始于魏晋之际,且是从史部中派生出来的。通过对晋宋两代以集名书情况的集中考察,特别是对一些一向被忽略的重要文献信息(如鲍照《松柏篇序》中提到的《傅玄集》)的文献价值的发掘,可让我们窥探到早期别集的传播情况。而对晋宋清谈集、群体唱和的文人宴集与集部形成与流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探讨,则是研究集部成因的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集
别集形成
清谈集
公谟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41-43,共3页
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化”特征 ,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所营造的诗境上 ,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和文体风格上 ,注重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的运用 ,讲究音乐美。
关键词
徐志摩
散文
诗化
诗境
形式美
音乐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语词建构及语体特质
3
作者
张翼
陈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散文诗的语言融合散文语言的舒展自然与诗歌语言的精密凝练,放弃对语言高低抑扬、错落有致的外在形式美的追求,专注于对情感内在韵律的捕捉。作品在娓娓道来中隐含着寓意、哲理,自由不拘地把流动多变的现代生活的瞬时意绪抒发出来,将繁...
散文诗的语言融合散文语言的舒展自然与诗歌语言的精密凝练,放弃对语言高低抑扬、错落有致的外在形式美的追求,专注于对情感内在韵律的捕捉。作品在娓娓道来中隐含着寓意、哲理,自由不拘地把流动多变的现代生活的瞬时意绪抒发出来,将繁复深潜的内在意识予以暗示。在对细节、物象、事件形象叙述基础上,以整体语境呈现复杂的周遭关系,涵容现代性的生活经验与思想冲突,进而把握存在的意义。中国散文诗的语言更兼文、白、中、西之长,追求物象与事象关系中的多重可能与生成,以独有的语词建构容纳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中新的审美情感体验与精神困境,既涵盖文体的文类共性,也体现文体的民族个性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
语词
建构
语体
特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胡适的“自然音节”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本益
《涪陵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胡适的“自然音节”论是新诗形式初创期的基本理论,它在自然的节奏和自然的声调、韵两个方面为新诗形式奠定了基础。但它也导致了新诗形式的散文化,因为“自然音节”实际上是散文的音节。新诗的音节不可能是完全自然的,而只能是在不...
胡适的“自然音节”论是新诗形式初创期的基本理论,它在自然的节奏和自然的声调、韵两个方面为新诗形式奠定了基础。但它也导致了新诗形式的散文化,因为“自然音节”实际上是散文的音节。新诗的音节不可能是完全自然的,而只能是在不同程度上被艺术化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自然音节
新诗
形式
散文化
诗歌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诗英译之“形式”述评
5
作者
毛华奋
刘铁铠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古诗词英译是十分困难的。译诗要达意,忠于原作,还要尽可能在风格与形式上与原诗保持一致。但意似应重于形似, 形式可以多样, 可译成诗体也可译成散体,如有必要还可加注。
关键词
汉诗英译
可译
原诗
译诗
达意
形式
意似
诗体
形似
原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佳色功名两不朽 诗人意兴托风情——《游仙窟》的文学特质与美学价值
6
作者
王增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通过对唐传奇中的名篇《游仙窟》的分析 ,可以发现 ,唐传奇主要表现了一种普遍的“青楼意识” ,它具有独具的文化特质、美学价值。其情节进程的展开、整体的结构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思想的表达及写作的独特性更使其具有现代西方小说...
通过对唐传奇中的名篇《游仙窟》的分析 ,可以发现 ,唐传奇主要表现了一种普遍的“青楼意识” ,它具有独具的文化特质、美学价值。其情节进程的展开、整体的结构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思想的表达及写作的独特性更使其具有现代西方小说的显著特征。诗散皆备形式等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颇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仙窟》
唐传奇
文学研究
古代小说
青楼意识
情节
美学价值
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楚歌体论略
7
作者
孟修祥
《中文论坛》
2018年第1期59-75,共17页
楚歌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既不是“楚人之歌”,也不是“楚地之歌”,它是具有鲜明的荆楚地域文化色彩,在先秦时代就流传于诸侯各国的一种以即兴而歌为表演形式,以短章杂言为主要体式,词句多带有“兮”字...
楚歌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既不是“楚人之歌”,也不是“楚地之歌”,它是具有鲜明的荆楚地域文化色彩,在先秦时代就流传于诸侯各国的一种以即兴而歌为表演形式,以短章杂言为主要体式,词句多带有“兮”字的诗歌体裁。先秦两汉时的绝大部分楚歌主要留存于古代文献的叙事中,其创作者与歌唱者同一,并有特定的叙事背景,楚歌与叙事相互说明与印证。“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决定了其审美倾向,因此,其主体风格多为悲凉哀婉。汉以后,楚歌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此后便失去了其音乐色彩而不再有特定的叙事背景,演变成一种与其他文学样式并行的书面化的楚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歌体
即兴而歌
短章杂言
悲凉哀婉
诗歌体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唐四杰的赋作对唐代赋体文的开拓意义
被引量:
2
8
作者
哈温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7-91,共5页
初唐四杰的赋创作代表着赋体文从宫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个人性情,表现题材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又注重辞藻、用典等,表现了天才的创作才能。
关键词
初唐四杰
赋
题材广泛
形式精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的创作心态与《野草》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福君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86-88,共3页
《野草》是鲁迅作品世界中最具魅力最难解读的作品。《野草》是鲁迅写自己的 ,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书 ,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痛苦的灵魂挣扎。《野草》是客观情势的变化在作者内心的反映 ,它是作者创作心态大的变化期的独...
《野草》是鲁迅作品世界中最具魅力最难解读的作品。《野草》是鲁迅写自己的 ,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书 ,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痛苦的灵魂挣扎。《野草》是客观情势的变化在作者内心的反映 ,它是作者创作心态大的变化期的独特的艺术结晶。它的产生昭示了一种超越文体学的文学现象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精神 ;它是新的艺术形式对新的心理经验和审美空间的召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野草》
艺术形式
散文诗
象征
鲁迅
创作心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草》的另一景点——句式美
10
作者
徐凤敏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本文以鲁迅散文集《野草》中《雪》为例,从修辞的角度剖析了《野草》的诗学特征。
关键词
旋律
节奏
散文诗
句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句式叩响的旋律——《野草·雪》诗化的语法手段
11
作者
徐凤敏
《克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66-68,共3页
《野草》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博大、深隧、丰富的思想性上,而且还体现在丰富有力的表现手段上。本文试用解剖一个麻雀的方法,从语法修辞的角度,来分析说明《雪》怎样通过句 式的调整、运用实现了旋律、节奏、意境、主题的完美融合,...
《野草》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博大、深隧、丰富的思想性上,而且还体现在丰富有力的表现手段上。本文试用解剖一个麻雀的方法,从语法修辞的角度,来分析说明《雪》怎样通过句 式的调整、运用实现了旋律、节奏、意境、主题的完美融合,使散文如诗,诗如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旋律
节奏
散文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诗为文”解析
12
作者
王章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韵和散是我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基本依据。在魏晋六朝,韵文曰文,散文曰笔;中唐古文运动以后,韵文曰诗,散文曰古文。魏晋六朝的文学自觉,实际上是诗体的自觉。中唐古文运动则标志着古文之体的自觉。中唐的"文"是对六朝的"笔&...
韵和散是我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基本依据。在魏晋六朝,韵文曰文,散文曰笔;中唐古文运动以后,韵文曰诗,散文曰古文。魏晋六朝的文学自觉,实际上是诗体的自觉。中唐古文运动则标志着古文之体的自觉。中唐的"文"是对六朝的"笔"的否定之否定,也可以说是其升华。这是"以诗为文"发生的背景。以诗为文的"文"一般指古文,也指骈文等。从诗体层面看,以诗为文有五种:以民歌为文;以古体诗为文;以格律诗为文;以辞赋为文;以诗性为文(即广义的以诗为文)。从逻辑上说,以诗为文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上;形式上;风格上。古人对以诗为文的论述很少,其中有反对,也有赞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民歌为文
以古体诗为文
以格律诗为文
以辞赋为文
以诗性为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诗文集形成问题新探——兼论其与公集、清谈集之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钱志熙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文摘
集部的形成与发展,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但由于文献的缺乏,此问题一直处于模糊认识之中。历来认为别集始于东汉,但对现存文献的研究表明,别集始于魏晋之际,且是从史部中派生出来的。通过对晋宋两代以集名书情况的集中考察,特别是对一些一向被忽略的重要文献信息(如鲍照《松柏篇序》中提到的《傅玄集》)的文献价值的发掘,可让我们窥探到早期别集的传播情况。而对晋宋清谈集、群体唱和的文人宴集与集部形成与流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探讨,则是研究集部成因的新角度。
关键词
诗文集
别集形成
清谈集
公谟集
Keywords
collection
of
poem
s and
prose
the
form
ing
of
collected works
works
of
philosophical prate
works
of
responsory writings in banquet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灵
机构
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41-43,共3页
文摘
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化”特征 ,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所营造的诗境上 ,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和文体风格上 ,注重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的运用 ,讲究音乐美。
关键词
徐志摩
散文
诗化
诗境
形式美
音乐美
Keywords
Xu zhimo
prose
poeticalization
poem
context
music beauty
form
beauty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语词建构及语体特质
3
作者
张翼
陈芳
机构
福建警察学院基础部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编号:JA13349S)
文摘
散文诗的语言融合散文语言的舒展自然与诗歌语言的精密凝练,放弃对语言高低抑扬、错落有致的外在形式美的追求,专注于对情感内在韵律的捕捉。作品在娓娓道来中隐含着寓意、哲理,自由不拘地把流动多变的现代生活的瞬时意绪抒发出来,将繁复深潜的内在意识予以暗示。在对细节、物象、事件形象叙述基础上,以整体语境呈现复杂的周遭关系,涵容现代性的生活经验与思想冲突,进而把握存在的意义。中国散文诗的语言更兼文、白、中、西之长,追求物象与事象关系中的多重可能与生成,以独有的语词建构容纳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中新的审美情感体验与精神困境,既涵盖文体的文类共性,也体现文体的民族个性魅力。
关键词
散文诗
语词
建构
语体
特质
Keywords
The Modern
prose
poem
phraseology
construction
language
form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胡适的“自然音节”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本益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涪陵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文摘
胡适的“自然音节”论是新诗形式初创期的基本理论,它在自然的节奏和自然的声调、韵两个方面为新诗形式奠定了基础。但它也导致了新诗形式的散文化,因为“自然音节”实际上是散文的音节。新诗的音节不可能是完全自然的,而只能是在不同程度上被艺术化了的。
关键词
胡适
自然音节
新诗
形式
散文化
诗歌理论
Keywords
Hu Shi
natural syllables
the
form
of
modern
poem
s
features
of
a
prose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诗英译之“形式”述评
5
作者
毛华奋
刘铁铠
机构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文摘
古诗词英译是十分困难的。译诗要达意,忠于原作,还要尽可能在风格与形式上与原诗保持一致。但意似应重于形似, 形式可以多样, 可译成诗体也可译成散体,如有必要还可加注。
关键词
汉诗英译
可译
原诗
译诗
达意
形式
意似
诗体
形似
原作
Keywor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m
s into English
content
form
verse
prose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佳色功名两不朽 诗人意兴托风情——《游仙窟》的文学特质与美学价值
6
作者
王增斌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摘
通过对唐传奇中的名篇《游仙窟》的分析 ,可以发现 ,唐传奇主要表现了一种普遍的“青楼意识” ,它具有独具的文化特质、美学价值。其情节进程的展开、整体的结构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思想的表达及写作的独特性更使其具有现代西方小说的显著特征。诗散皆备形式等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颇大的影响。
关键词
《游仙窟》
唐传奇
文学研究
古代小说
青楼意识
情节
美学价值
形式
Keywords
A Tour to Fairy Cave'
'whorehouse consciousness'
plot
aesthetic value
mixed form of poem with prose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楚歌体论略
7
作者
孟修祥
机构
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中文论坛》
2018年第1期59-75,共17页
文摘
楚歌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既不是“楚人之歌”,也不是“楚地之歌”,它是具有鲜明的荆楚地域文化色彩,在先秦时代就流传于诸侯各国的一种以即兴而歌为表演形式,以短章杂言为主要体式,词句多带有“兮”字的诗歌体裁。先秦两汉时的绝大部分楚歌主要留存于古代文献的叙事中,其创作者与歌唱者同一,并有特定的叙事背景,楚歌与叙事相互说明与印证。“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决定了其审美倾向,因此,其主体风格多为悲凉哀婉。汉以后,楚歌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此后便失去了其音乐色彩而不再有特定的叙事背景,演变成一种与其他文学样式并行的书面化的楚歌体。
关键词
楚歌体
即兴而歌
短章杂言
悲凉哀婉
诗歌体裁
Keywords
The genre
of
Chu ballads
Created improvisationally
Short and
mixed
poetic
form
poem
genre
分类号
O152.2 [理学—基础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唐四杰的赋作对唐代赋体文的开拓意义
被引量:
2
8
作者
哈温巍
机构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7-91,共5页
文摘
初唐四杰的赋创作代表着赋体文从宫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个人性情,表现题材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又注重辞藻、用典等,表现了天才的创作才能。
关键词
初唐四杰
赋
题材广泛
形式精美
Keywords
the Four - talented Poets
prose
poem
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delicate
form
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的创作心态与《野草》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福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86-88,共3页
文摘
《野草》是鲁迅作品世界中最具魅力最难解读的作品。《野草》是鲁迅写自己的 ,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书 ,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痛苦的灵魂挣扎。《野草》是客观情势的变化在作者内心的反映 ,它是作者创作心态大的变化期的独特的艺术结晶。它的产生昭示了一种超越文体学的文学现象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精神 ;它是新的艺术形式对新的心理经验和审美空间的召唤 。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野草》
艺术形式
散文诗
象征
鲁迅
创作心态
Keywords
YeCao
artistic
form
s
prose
poem
symbolization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草》的另一景点——句式美
10
作者
徐凤敏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世纪<野草>研究的现代转型以及多学科
多方法交叉综合考察的可能性。项目编号--10532122
文摘
本文以鲁迅散文集《野草》中《雪》为例,从修辞的角度剖析了《野草》的诗学特征。
关键词
旋律
节奏
散文诗
句式
Keywords
beat
the
prose
poem
cantus
the sentence
form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句式叩响的旋律——《野草·雪》诗化的语法手段
11
作者
徐凤敏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克山学区中文系
出处
《克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66-68,共3页
文摘
《野草》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博大、深隧、丰富的思想性上,而且还体现在丰富有力的表现手段上。本文试用解剖一个麻雀的方法,从语法修辞的角度,来分析说明《雪》怎样通过句 式的调整、运用实现了旋律、节奏、意境、主题的完美融合,使散文如诗,诗如音乐。
关键词
句式
旋律
节奏
散文诗
Keywords
Xue
the sentence
form
cantus
beat
the
prose
poem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诗为文”解析
12
作者
王章才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浑和与文体演进之关系研究"(16XZW012)
文摘
韵和散是我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基本依据。在魏晋六朝,韵文曰文,散文曰笔;中唐古文运动以后,韵文曰诗,散文曰古文。魏晋六朝的文学自觉,实际上是诗体的自觉。中唐古文运动则标志着古文之体的自觉。中唐的"文"是对六朝的"笔"的否定之否定,也可以说是其升华。这是"以诗为文"发生的背景。以诗为文的"文"一般指古文,也指骈文等。从诗体层面看,以诗为文有五种:以民歌为文;以古体诗为文;以格律诗为文;以辞赋为文;以诗性为文(即广义的以诗为文)。从逻辑上说,以诗为文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上;形式上;风格上。古人对以诗为文的论述很少,其中有反对,也有赞同。
关键词
以民歌为文
以古体诗为文
以格律诗为文
以辞赋为文
以诗性为文
Keywords
poem
as
prose
Folk song as
prose
Classic
poem
as
prose
Metrical
poem
as
prose
Cifu (a literary
form
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
of
ten rhymed) as
prose
And
poem
in the broad sense as
pros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诗文集形成问题新探——兼论其与公集、清谈集之关系
钱志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
肖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语词建构及语体特质
张翼
陈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胡适的“自然音节”论
陈本益
《涪陵师专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诗英译之“形式”述评
毛华奋
刘铁铠
《台州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佳色功名两不朽 诗人意兴托风情——《游仙窟》的文学特质与美学价值
王增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楚歌体论略
孟修祥
《中文论坛》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初唐四杰的赋作对唐代赋体文的开拓意义
哈温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鲁迅的创作心态与《野草》
胡福君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野草》的另一景点——句式美
徐凤敏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句式叩响的旋律——《野草·雪》诗化的语法手段
徐凤敏
《克山师专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以诗为文”解析
王章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