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two-stage dough mixing process in improving water distribution of dough and qualities of bread made from wheat–potato flour 被引量:4
1
作者 YIN Jian CHENG Li +4 位作者 HONG Yan LI Zhao-feng LI Cai-ming BAN Xiao-feng GU Zheng-bi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00-310,共11页
The two-stage dough mixing process was innova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bread made from potato flour(PF) and wheat flour at a ratio of 1:1(w/w). The final dough was first prepared from wheat flour before being ad... The two-stage dough mixing process was innova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bread made from potato flour(PF) and wheat flour at a ratio of 1:1(w/w). The final dough was first prepared from wheat flour before being added with PF. The effects of the method on enhancing the dough qualities were verifi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in gluten-gelatinized starch matrix of the doughs was investigated. We observed that the bread qualities were improved, as reflected by the increase of specific volume from 2.26 to 2.96 m L g^–1 and the decrease of crumb hardness from 417.93 to 255.57 g. The results from rheofermentometric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dough mixed using the developed mixing method had higher maximum dough height value, time of dough porosity appearance, and gas retention coefficient, as well as enhanced gluten matrix formation compared to that mixed by the traditional mixing method. The results from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onfirmed that the competitive water absorption between gluten and gelatinized starch could restrict the formation of gluten network in the dough mixed using the traditional mixing process. Using the novel mixing method, gluten could be sufficiently hydrated in stage 1, which could then weaken the competitive water absorption caused by gelatinized starch in stage 2;this could also be indicated by the greater mobility of proton in PF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gluten network during mix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latinized starch gluten network potato flour water distribution two-stage dough mixing process
下载PDF
混合实验仪(Mixolab)评价筛选优质饺子粉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毛毛 王雯斐 +4 位作者 刘艳喜 常阳 周正富 雷振生 吴政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7-264,共8页
利用混合实验仪对优质饺子粉进行评价筛选研究,旨在为达成饺子专用粉高效在线配粉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市场上现有的30种饺子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面粉的白度、湿面筋含量、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等理化指标和饺子皮感官评分,比较不... 利用混合实验仪对优质饺子粉进行评价筛选研究,旨在为达成饺子专用粉高效在线配粉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市场上现有的30种饺子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面粉的白度、湿面筋含量、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等理化指标和饺子皮感官评分,比较不同饺子粉品质差异性,运用聚类分析将上述面粉进行等级分类。结合混合实验仪软件的内置功能Chopin+标准协议对优类饺子粉进行测定并制作目标剖面图。利用该剖面图实现了郑麦136、郑麦366和新麦26等3种基础粉的饺子皮配粉应用。结果表明,30种饺子粉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弱化度>面筋指数>衰减值>最低粘度>峰值粘度>湿面筋含量>糊化温度>吸水率>白度>峰值时间>感官评分,其中形成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8.59,感官评分变异系数最小,为0.11。在欧式距离5处可将30种饺子粉分为三大类群。其中,第二类有16个样品,其稳定时间、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感官评分均为三类中最佳,将其归为优质饺子粉。所得到的优质饺子粉目标剖面图的吸水率指数范围在8~9,混合指数范围为5~7,面筋+指数范围在5~6,粘度指数范围为5~7,淀粉酶指数范围为7~8,回生指数范围在7~8。利用混合试验仪对3种基础粉和10种不同比例的混合粉进行测定,从6个指数综合分析发现混合粉7:2:1、6:3:1、6:2:2、5:4:1均落在优质饺子粉目标剖面图的范围内,说明该4种混合粉适合饺子加工,考虑优麦成本,可选取7:2:1作为最优配比。该研究可为企业生产高质量的饺子专用粉和面粉品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饺子粉 聚类分析 配粉 混合实验仪 目标指数剖面图
下载PDF
复合菌种发酵青稞面团工艺优化
3
作者 阿晟德 陈啟蓉 +2 位作者 张生梅 曹效海 王树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该文研究复合菌种发酵对青稞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以青稞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pH值和持气性为指标,筛选最佳发酵菌种组合;以硬度、弹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时间、复合菌种接种量、复合菌种质量比和青稞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的... 该文研究复合菌种发酵对青稞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以青稞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pH值和持气性为指标,筛选最佳发酵菌种组合;以硬度、弹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时间、复合菌种接种量、复合菌种质量比和青稞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菌种发酵青稞面团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2.0 h、复合菌种接种量2.5%、菌种(高活性干酵母∶植物乳杆菌)质量比3∶2、青稞粉添加量30%。该条件下面团弹性较好、硬度较低,具有发酵的香气以及较浓厚的青稞风味,适合用于制作烘焙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复合菌种 质构特性 青稞粉 青稞面团
下载PDF
白酒糟中添加花生秧与玉米粉对其混合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4
作者 尹梦丽 黄文明 +3 位作者 陈煜 李顺豪 韦艳群 左福元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5-983,共9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玉米(Zea mays)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提高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和延长安全储存期。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玉米(Zea mays)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提高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和延长安全储存期。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5%、10%;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2%、4%。厌氧发酵后评定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白酒糟的pH(P<0.05),对乳酸(LA)、乙酸(A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AA含量(P<0.05),对pH和L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降低了NH3-N/TN以及丙酸(PA)含量(P<0.05)。对照组的V-Score评分最低,为87.83,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处理组的V-Score评分最高,为97.23。2)未经厌氧发酵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0.05),添加玉米粉对DM、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0.05)。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和玉米粉均显著提高了DM、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CP、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综上所述,添加花生秧、玉米粉可改善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提高发酵白酒糟的体外瘤胃降解率;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改善厌氧发酵品质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提高发酵白酒糟体外瘤胃降解率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糟 花生秧 玉米粉 厌氧发酵 混合发酵 发酵品质 体外降解率
下载PDF
青稞复配粉消化特性研究及低血糖生成指数面包产品的研制
5
作者 丁方莉 王玺 +11 位作者 张璐 王晴 王萌 王默涵 马剑锐 陈孟泽 张子阳 曹亚洲 周志桥 苑鹏 柳嘉 段盛林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7期35-40,共6页
青稞杂粮粉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但加工性能较差。将青稞粉部分替代小麦粉得到加工性能较佳的青稞复配粉,以青稞复配粉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体外消化特性和人体测试GI值,并以青稞复配粉为主要原料,开发低GI面包产品,且通过人体GI... 青稞杂粮粉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但加工性能较差。将青稞粉部分替代小麦粉得到加工性能较佳的青稞复配粉,以青稞复配粉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体外消化特性和人体测试GI值,并以青稞复配粉为主要原料,开发低GI面包产品,且通过人体GI测试测定其GI值。结果表明,与白面包相比,青稞复配粉体外消化较慢,eGI值为62.4;人体GI测试结果显示其GI值为63,为中GI食物。以青稞复配粉为主要原料开发的青稞面包产品GI值为52,为低GI面包产品。可为青稞等杂粮粉在低GI主食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复配粉 面包 消化特性 血糖生成指数
下载PDF
稻米粉-马铃薯全粉混合粉的颗粒结构和理化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忠 闫宇航 +1 位作者 陈凤莲 张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8,共9页
为提高米制主食的营养价值,将稻米粉与马铃薯雪花全粉按照不同比例混匀,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粒度分析仪、黏度仪、差热分析仪、流变仪和质构仪等对混粉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结晶结构、粒度、糊化性质、热稳定性和... 为提高米制主食的营养价值,将稻米粉与马铃薯雪花全粉按照不同比例混匀,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粒度分析仪、黏度仪、差热分析仪、流变仪和质构仪等对混粉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结晶结构、粒度、糊化性质、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稻米粉和马铃薯雪花全粉的微观形貌可以看出,稻米粉的表面相较马铃薯全粉光滑,马铃薯全粉在生产过程中表面遭到破坏使其表面形状不规则且粗糙,不同比例混粉的红外光谱图峰位置基本一致,官能团结构无明显变化。稻米粉和马铃薯全粉结晶结构都属于A型结晶,随着马铃薯全粉占比增大,混粉的结晶性增强。稻米粉的平均粒径为82.35μm,马铃薯全粉的平均粒径为280.8μm,随着马铃薯全粉占比增大,混粉的平均粒径增加。随着马铃薯全粉占比增大,糊化温度和糊化焓提高,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增加,溶解度和溶胀度提高,回复性、内聚性、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降低,硬度、弹性和咀嚼性降低,冻融稳定性下降。稻米粉和马铃薯粉的混合比例对混粉的颗粒结构与理化性质有较显著的影响,为混粉米制主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质 混合粉 稻米粉 马铃薯全粉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混合米粉理化特性及年糕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登宇 孔垂琴 +3 位作者 王冰 刘琳琳 石彦国 范洪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以嗜酸乳杆菌(HSP001)、清酒乳杆菌(HSP002)及复配菌株为发酵剂制备发酵混合米粉,分析乳酸菌发酵对混合米粉理化特性及年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提高混合米粉的持水性。糊化特性研究表明,清酒乳杆菌发酵的混合米粉的... 以嗜酸乳杆菌(HSP001)、清酒乳杆菌(HSP002)及复配菌株为发酵剂制备发酵混合米粉,分析乳酸菌发酵对混合米粉理化特性及年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提高混合米粉的持水性。糊化特性研究表明,清酒乳杆菌发酵的混合米粉的谷值黏度(TV)最高(1295 cP),衰减值(BDV)最小(394 cP),最终黏度(FV)最大(1295 cP),增强了凝胶产品的稳定性。流变特性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发酵的混合米面团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最高,损耗正切值(tanδ)最小,弹性增强趋势明显。质构特性和蒸煮损失研究表明,以嗜酸乳杆菌发酵的混合米粉制备的年糕,其硬度及咀嚼性最低,凝聚性最好,蒸煮损失最少。感官评定结果显示:复配乳酸菌发酵制备的年糕呈现良好的感官品质。GC-MS分析表明:相较于单一菌株,复配乳酸菌发酵制备的年糕,醛类和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有所增加,产品具有特有的发酵香味。研究结果为传统米制发酵食品研究与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 混合米粉 年糕 糊化特性 质构特性
下载PDF
荞麦粉添加量对混合粉面团流变特性及发面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利萍 王凤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0,76,共6页
目的:探索荞麦发面饼中荞麦粉的最佳添加量。方法:选用粉质仪、拉伸仪、黏度仪等探讨荞麦粉添加量对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并依据感官评价判断发面饼的品质。结果:在面粉中添加0~40%的荞麦粉,随着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面团... 目的:探索荞麦发面饼中荞麦粉的最佳添加量。方法:选用粉质仪、拉伸仪、黏度仪等探讨荞麦粉添加量对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并依据感官评价判断发面饼的品质。结果:在面粉中添加0~40%的荞麦粉,随着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显著变差。混合粉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粉质质量指数逐渐减小,当荞麦粉添加量为40%时,混合粉的粉质质量指数降低了69.1%、形成时间降低了70.7%。随着荞麦粉含量的增加,混合粉面团的拉伸性和拉伸面积逐渐降低,阻力先增加后降低。当荞麦粉添加量为20%时,发面饼的硬度、黏性和咀嚼性最低,感官评分最高,与空白对照相比感官评分提高了19.4%。结论:荞麦粉的添加降低了混合粉的品质,但适量的荞麦粉可以赋予发面饼特殊的香味以及营养价值,添加量<20%的混合粉的流变学特性和发面饼的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粉 混合粉 流变学特性 发面饼
下载PDF
蛋黄粉对小麦粉挂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何韵然 李金玲 +3 位作者 王展 金伟平 黄文晶 沈汪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7-42,共6页
以蛋黄粉和小麦粉为研究对象,对蛋黄-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面团的拉伸特性等流变特性进行表征,并对其制成的蛋黄挂面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蛋黄粉添加量的增大,面团吸水率减小、弱化度增加、形成时... 以蛋黄粉和小麦粉为研究对象,对蛋黄-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面团的拉伸特性等流变特性进行表征,并对其制成的蛋黄挂面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蛋黄粉添加量的增大,面团吸水率减小、弱化度增加、形成时间缩短。当蛋黄粉的添加量为1.6%时,面团的粉质质量指数最小;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均较大,由其制成的蛋黄挂面的蒸煮损失率最小、咀嚼性最大、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小麦混合粉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挂面 蒸煮品质
下载PDF
基于挤压技术的SPI添加对大米粉及米面条品质探究
10
作者 徐昇 赵香香 +5 位作者 刘改改 李怡平 罗佳怡 秦浩 王冰 刘晓飞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146,共11页
本实验采用外源蛋白添加和挤压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增强混合体系内部的凝胶结构来改善大米粉面条弹韧性差、断条严重等问题。向大米粉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并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制备混合米粉,选择SPI添加量、水... 本实验采用外源蛋白添加和挤压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增强混合体系内部的凝胶结构来改善大米粉面条弹韧性差、断条严重等问题。向大米粉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并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制备混合米粉,选择SPI添加量、水分含量和挤压温度3个因素,以糊化特性和吸水性指数为指标优化混合米粉的最佳工艺,并对米面条的品质进行评价。各因素对混合米粉制备工艺的影响顺序:SPI添加量>水分含量>挤压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SPI添加量10.23%(以400 g大米粉为基准)、水分含量25%和挤压温度133℃。将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混合米粉与大米粉的吸水性指数、糊化特性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比较,表明混合米粉的吸水性指数远高于大米粉,糊化特性和短程有序程度均低于大米粉。混合米粉面条与大米粉面条相比干物质损失率和断条率有所下降,吸水率、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升高。添加SPI的大米粉经挤压后制得混合米粉的吸水性和回生特性均有所改善,制作的混合米粉面条的蒸煮特性及感官品质较大米粉面条有显著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大米粉的经济价值又利于促进稻米产业链的延伸,而且拓宽了以大米粉为原料的米制品在主食方面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大豆分离蛋白 挤压 混合米粉 混合米粉面条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混菌发酵紫米粉工艺优化及其对营养品质的改善
11
作者 陆梓洋 余宏达 +3 位作者 郑经绍 梁彦婷 曹志勇 黄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2-261,共10页
为优化婴幼儿辅助食品的营养品质,本文以紫米为原料,采用米根霉与植物乳杆菌混菌发酵的方式进行紫米粉预发酵,并将其进行挤压熟化处理,制备成可冲调即食的婴幼儿紫米粉,以还原糖含量、花色苷含量、感官评分、可滴定酸度计算得到的综合... 为优化婴幼儿辅助食品的营养品质,本文以紫米为原料,采用米根霉与植物乳杆菌混菌发酵的方式进行紫米粉预发酵,并将其进行挤压熟化处理,制备成可冲调即食的婴幼儿紫米粉,以还原糖含量、花色苷含量、感官评分、可滴定酸度计算得到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出紫米粉混菌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紫米粉混菌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米根霉与植物乳杆菌菌种混合比例8:1 g/mL、接种量0.8%、料水比1:0.8 g/mL、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1℃。与原紫米粉对照相比,预发酵粉的体外淀粉消化率由50.27%提升至62.37%,游离酚含量由204.46 mg GAE/100 g DW增加到231.44 mg GAE/100 g DW,植酸降解了25.64%;经过预发酵及挤压熟化处理后的婴幼儿紫米粉,淀粉体外消化率达到84.39%,游离酚含量为192.73 mg GAE/100 g DW,植酸降解率为35.58%。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显著优化了紫米粉的淀粉消化性和酚类物质构成,降低了抗营养因子含量,为高营养价值紫米婴幼儿辅食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植物乳杆菌 混菌发酵 婴幼儿紫米粉
下载PDF
预拌粉生产工艺与混合机应用的探讨
12
作者 郝慧英 杨茜 +1 位作者 李晓岩 胡同卓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本文结合预拌粉生产工艺,探讨了混合机的结构和形式,以及在预拌粉上的应用。
关键词 预拌粉 混合机 应用
下载PDF
管链输送机在预拌粉生产线的应用
13
作者 郝慧英 李晓岩 +1 位作者 赵菲菲 胡同卓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阐述了管链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和特点,并结合预拌粉生产工艺,探讨了管链输送机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管链输送机 预拌粉 应用
下载PDF
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粉流变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春香 薛惠岚 张国权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10期34-35,共2页
以小麦粉为对照,对小麦粉、马铃薯全粉以及其混合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而且借助粉质仪、拉伸仪对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的混合粉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之小麦粉,马铃薯全粉水分含量很低,降落值较大,粗淀粉含量较高;... 以小麦粉为对照,对小麦粉、马铃薯全粉以及其混合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而且借助粉质仪、拉伸仪对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的混合粉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之小麦粉,马铃薯全粉水分含量很低,降落值较大,粗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小麦粉中马铃薯全粉加入量的增大,混合粉面团的稳定时间缩短,评价值降低,筋力减弱,从而其加工性能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小麦粉 流变学特性 混合粉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谷蛋白大聚体在小麦加工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锐 魏益民 +2 位作者 张影全 邢亚楠 卢洋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2,128,共5页
谷蛋白大聚体(GMP)是小麦籽粒中最重要的蛋白质聚合体,不溶于1.5%SDS溶液,且分子质量较大,以颗粒形式存在,粒径范围为1~300Ixm;其含量和分子结构与食品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在面制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远大于可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和... 谷蛋白大聚体(GMP)是小麦籽粒中最重要的蛋白质聚合体,不溶于1.5%SDS溶液,且分子质量较大,以颗粒形式存在,粒径范围为1~300Ixm;其含量和分子结构与食品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在面制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远大于可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和单体蛋白。谷蛋白大聚体含量高的小麦品种,其面筋、面团的强度和弹性较大,面包烘烤品质较好,面条拉伸特性较好。谷蛋白大聚体在面团和面过程中会发生解聚,其含量、粒径和分子质量均降低;而在面团醒发过程中叉会发生重聚。面条面坯形成过程中,谷蛋白大聚体含量的降低程度远低于传统面团,而凝胶强度的变化趋势则与传统面团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蛋白大聚体 小麦籽粒品质 面制食品加工 面制食品质量 面团形成
下载PDF
稻米-高筋小麦混合粉面团的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贺殷媛 陈凤莲 +3 位作者 李欣洋 杨杨 王冰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38,共9页
本实验研究了6种稻米-高筋混合粉面团的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稻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在动态流变频率扫描中,混合面团的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整体呈上升趋势,损耗角正切(tanδ)整体呈规律性下降趋势;在静态流变的蠕... 本实验研究了6种稻米-高筋混合粉面团的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稻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在动态流变频率扫描中,混合面团的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整体呈上升趋势,损耗角正切(tanδ)整体呈规律性下降趋势;在静态流变的蠕变松弛实验中,最大蠕变应变量、最大蠕变柔量和瞬时恢复柔量逐渐减小,零剪切黏度和瞬间恢复比率逐渐增加,表明加入稻米粉后面筋蛋白有所稀释,但稻米粉中的淀粉吸水膨胀相互黏附,且与米蛋白相互作用赋予面团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复杂的内部结构。在动态流变的温度扫描中,糊化温度前后混合面团的黏弹性变化明显,G′和G″曲线类似淀粉糊化曲线,说明生面团加热的过程中,影响其流变学特性的主要成分为淀粉;降温过程中,稻米粉添加量的影响较小,高温区G′和G″呈规律性增加,温度低于60℃后各项流变指标规律性差;在整个降温的过程中样品均具有类固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粉 混合粉面团 静态流变学 动态流变学
下载PDF
木薯粉与糖蜜混合发酵柠檬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易弋 伍时华 +2 位作者 蒋常德 黄翠姬 黎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95-397,共3页
利用木薯粉进行柠檬酸发酵,研究了发酵温度、起始糖浓度、起始pH值、摇瓶发酵的装液体积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柠檬酸批式发酵的优化条件,即:35℃的发酵温度,50ml的摇瓶发酵装液体积,5.0的发酵起始pH值,12%的起始糖浓度。在此优化... 利用木薯粉进行柠檬酸发酵,研究了发酵温度、起始糖浓度、起始pH值、摇瓶发酵的装液体积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柠檬酸批式发酵的优化条件,即:35℃的发酵温度,50ml的摇瓶发酵装液体积,5.0的发酵起始pH值,12%的起始糖浓度。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了木薯粉与糖蜜混合配比的发酵实验,最终确定了木薯粉与糖蜜混合的最佳配比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粉 糖蜜 混合发酵 柠檬酸
下载PDF
小麦粉面团形成过程水分状态及其比例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影全 师振强 +4 位作者 赵博 李明 张波 郭波莉 魏益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99-306,共8页
为揭示小麦粉面团形成过程水分状态和比例、面团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粉质仪和拉伸仪表征的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认识面团形成过程表征筋力强弱的物质基础和变化机理。选用中筋(宁春4号)和强筋(师栾02-1)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低... 为揭示小麦粉面团形成过程水分状态和比例、面团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粉质仪和拉伸仪表征的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认识面团形成过程表征筋力强弱的物质基础和变化机理。选用中筋(宁春4号)和强筋(师栾02-1)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粉质仪和面过程、拉伸仪醒发拉伸过程不同时间点面团水分状态和比例的变化;利用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面团形成过程不同取样点蛋白质和淀粉的分布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面粉原料中主要为弱结合水。面粉在粉质仪加水搅拌形成面团后,水分状态和比例发生显著变化,面团中的水可以分为强结合水(T_(21))、弱结合水(T_(22))和自由水(T_(23))。面团搅拌形成过程中,中筋小麦品种宁春4号面团中的强结合水比例显著降低;师栾02-1的强结合水的弛豫时间在和面终点消失,弱结合水的弛豫时间显著延长,而自由水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强筋小麦粉强结合水的保持时间较长。拉伸过程加盐和不加盐对同一取样点、同一种水分状态之间的水分弛豫时间和比例无显著影响;宁春4号自由水的弛豫时间在加盐和不加盐处理时都显著缩短(P<0.05)。湿面筋含量高、筋力较强面团的蛋白质网络结构致密。粉质仪和面过程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弛豫时间和比例的变化,与面筋含量和强度有关。该结论可为面制品加工过程和面工艺选择与优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蛋白 淀粉 小麦粉 和面过程 水分状态 粉质仪 拉伸仪
下载PDF
玉米面粉面团品质改良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新华 王立群 徐亚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0-373,共4页
采用不同热处理、不同脱水方法以及复合配粉的方法 ,进行改善玉米面粉的面团品质试验。试验证明 :用汽蒸加热处理脱胚玉米 ,湿磨后用喷雾干燥法脱水 ,得到的玉米面粉有良好的面团品质。普通玉米面粉与羧甲基纤维素 (CMC )、琼脂、小麦... 采用不同热处理、不同脱水方法以及复合配粉的方法 ,进行改善玉米面粉的面团品质试验。试验证明 :用汽蒸加热处理脱胚玉米 ,湿磨后用喷雾干燥法脱水 ,得到的玉米面粉有良好的面团品质。普通玉米面粉与羧甲基纤维素 (CMC )、琼脂、小麦面粉按一定比例配粉 ,也可获得良好的面团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面粉 面团品质 改良技术 热处理 配粉
下载PDF
不同小麦粉混配品质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硕碧 李必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小麦粉混配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变化,分析了陕西省13个推广小麦品种及其23种混配粉的蛋白质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不同批次制粉品质变化较大,中筋和弱筋小麦品质变化相对较小,不同方式配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化规... 为了研究小麦粉混配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变化,分析了陕西省13个推广小麦品种及其23种混配粉的蛋白质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不同批次制粉品质变化较大,中筋和弱筋小麦品质变化相对较小,不同方式配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化规律不同。强筋十中篇和强筋十弱筋两种方式配粉稳定时间测定值比理论值减少,延伸性有增有减。同时,强筋+中篇=强筋的配粉延伸性以减小为主,而强筋+中篇=中筋的配粉延伸性增加。2个中筋粉或中筋与弱筋粉混配延伸性明显增加。混配粉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和延伸性测定值与由基础品种估算的理论值无显著差异,而且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8^(**)、0.9776^(**)、0.8594^(**)和0.7189^(**)。文中还提出了根据配粉需要估算基础品种混配比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粉混配 品质性状 蛋白质品质 面团流变学特性 混配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