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method to identify optimal discontinuity set number of rock tunnel excavation face orientation based on Fisher mixed evaluation
1
作者 Keshen Zhang Wei Wu +3 位作者 Min Zhang Yongsheng Liu Yong Huang Baolin Chen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CSCD 2024年第4期300-319,共20页
Discontinuity is critical for strength,deformability,and permeability of rock mass.Set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discontinu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s usually accessed by orientation grouping.Traditional meth... Discontinuity is critical for strength,deformability,and permeability of rock mass.Set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discontinu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s usually accessed by orientation grouping.Tradition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optimal discontinuity set numbers are usually achieved by clustering validity indexes,which mainly relies on the aggregation and dispersion of clusters and leads to the inaccuracy and instability of evalu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of Fisher mixed evaluation(FME)to identify optimal group numbers of rock mass discontinuity orientation.In FME,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is regarded as the superposition of Fisher mixed distributions.Optimal grouping results are identified by considering the fitting accuracy of Fisher mixed distributions,the probability monopoly and central location significance of independent Fisher centers.A Halley-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algorithm is derived to achieve an automatic fitting of Fisher mixed distribution.Three real rock discontinuity models combined with three orient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s are adopted for discontinuity grouping.Four clustering validity indexes are used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optimal group numbers for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ME is more accurate and robust than the other clustering validity indexes in optimal discontinuity group number identification for different rock models and orient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discontinuity Orientation grouping Fisher mixed distribution 3D point cloud Stereo photogrammetry
原文传递
煤岩体的低强度相似材料正交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宝富 任永康 +1 位作者 齐利伟 常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5,共3页
为了能够较准确的配比出煤岩体的低强度相似材料,以满足小比例相似模拟试验的需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煤岩体的低强度相似材料配比进行研究。研究了如何用砂子、碳酸钙、石膏配制满足煤岩体力学性质的低强度相似材料。结果表明:砂胶... 为了能够较准确的配比出煤岩体的低强度相似材料,以满足小比例相似模拟试验的需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煤岩体的低强度相似材料配比进行研究。研究了如何用砂子、碳酸钙、石膏配制满足煤岩体力学性质的低强度相似材料。结果表明:砂胶比、胶结物比例和容重对相似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均有较显著影响;能够利用试验结果的回归曲线方程对给定单轴抗压强度数值的低强度相似材料进行较准确的配比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相似材料 正交配比试验 砂胶比 胶结物
下载PDF
大亚湾中微子地下实验室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史永跃 尚彦军 +1 位作者 袁广祥 孙元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中微子实验目的是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这是当前国际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一个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研究中微子振荡一个国际前沿是利用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3。其地下实验室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 中微子实验目的是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这是当前国际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一个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研究中微子振荡一个国际前沿是利用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3。其地下实验室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极高。大亚湾核电站的功率高,反应堆紧邻位于排牙山南麓实验预选场址;浑厚的花岗岩山体地下空间可屏蔽宇宙线本底,能提高混合角θ13量测精度。本文通过地形测绘、工程地质调查、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孔内测试(地应力、钻孔电视和声波)和室内实验,系统分析研究了场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得出场区地层岩性和构造断裂不发育,燕山期花岗岩体完整,强度高,地应力不高,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裂隙中,岩体渗透系数很小的结论。拟选4个实验厅位置的岩体均属Ⅰ-Ⅱ类围岩,连接隧道的围岩81%属Ⅰ-Ⅲ类。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结果说明,大亚湾中微子地下实验室可望成为世界上投资少精度最高的测量θ13理想场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混合角θ13 大亚湾核电站 岩体 地应力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秦涛 李林川 +5 位作者 唐振 江斌 钱程 孙巍 那福超 施璐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9-381,共13页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细粒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03±3Ma和291±3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四班花岗质岩石高硅(67.9~77...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细粒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03±3Ma和291±3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四班花岗质岩石高硅(67.9~77.5 wt%)、富碱(K_2O+Na_2O=7.55~10.79 w%)、相对高铝(Al_2O_3=12.05~16.33 wt%),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等),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四班花岗质岩石内部发育的闪长质微粒包体及花岗岩与其伴生的基性岩的"一锅粥"现象,表明四班花岗质岩石具有岩浆混合成因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也支持上述观点。四班岩体显示后碰撞岩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碰撞阶段岩石圈地幔拆沉减薄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兰屯 四班花岗质岩体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岩浆混合 后碰撞
下载PDF
岩土颗粒三维形状表征参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石崇 沈俊良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9-474,共6页
岩土混合介质中骨架颗粒的形状尺寸对介质力学性质具有不同影响,基于典型岩土颗粒(卵石、碎石)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通过球谐函数对颗粒的形状表征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各统计量之间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对相同体积碎石和卵石而言,... 岩土混合介质中骨架颗粒的形状尺寸对介质力学性质具有不同影响,基于典型岩土颗粒(卵石、碎石)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通过球谐函数对颗粒的形状表征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各统计量之间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对相同体积碎石和卵石而言,体积越小则卵石和碎石的表面积差距越小,所产生的力学性质影响区别越小;卵石的整体形状系数要普遍高于碎石;棱角度和球形度服从一定程度上的线性分布,并且球形度和棱角度呈反比关系;颗粒体积越大则颗粒表面的细节体现得越明显,表面的细节对相关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形状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颗粒的磨圆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岩土颗粒在宏观性质中的相互力学作用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混合介质 三维扫描 细观特征 球谐分析 形状表征参数 形状系数 棱角度 球形度
下载PDF
裂隙岩体多结构多流态渗流模型与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恩志 张东 +4 位作者 刘晓丽 吴春璐 马前驰 王明阳 姚文理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4-902,共9页
复杂裂隙系统多结构和多流态渗流一直是裂隙岩体渗流理论研究的难点问题。基于裂隙岩体渗透空间结构和渗流特性,按管状孔洞、面状裂缝、带状断层和块状岩体所构成的多结构渗透介质构建三维渗流数值方程,基于单一结构的线性渗流、非线性... 复杂裂隙系统多结构和多流态渗流一直是裂隙岩体渗流理论研究的难点问题。基于裂隙岩体渗透空间结构和渗流特性,按管状孔洞、面状裂缝、带状断层和块状岩体所构成的多结构渗透介质构建三维渗流数值方程,基于单一结构的线性渗流、非线性渗流、层流-过渡流-湍流统一流态公式,推导了多流态渗流方程,给出多结构多流态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管道流试验和三维裂隙网络渗流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比,探讨了模型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并探讨了大尺度岩体离散-连续组合渗流模型的实用性,为精细模拟裂隙岩体渗流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管道流 混合流 非线性流 多结构 多流态 数学模型 模拟
下载PDF
滁州地区金牛侵入体的岩石成因:拆沉下地壳熔融还是壳幔混合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俊 王辉 +1 位作者 王丽娟 关俊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128,共19页
滁州冶山地区研究程度较低,前人研究认为金牛岩体属于冶山岩体的边缘相,本次对金牛岩体开展独立研究。金牛侵入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29±2)Ma,属于早白垩世早期。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具有较均一的负εHf(t)值(-2.82^-6.52)... 滁州冶山地区研究程度较低,前人研究认为金牛岩体属于冶山岩体的边缘相,本次对金牛岩体开展独立研究。金牛侵入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29±2)Ma,属于早白垩世早期。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具有较均一的负εHf(t)值(-2.82^-6.52)和较古老的地壳模式年龄tDMC(1360~1600 Ma)。金牛岩体为碱性(σ:5.08~5.74)、准铝质(A/CNK:0.803~0.844)岩石,具有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无明显-弱负Eu异常、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强场元素的特点,综合对比冶山岩体,认为金牛岩体与冶山岩体同期不同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特征,金牛岩体很可能为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富水底侵基性岩浆与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混合的产物,其源动力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地区 金牛侵入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壳幔混合
下载PDF
采矿废石—尾砂混合骨料在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建元 李宏业 +1 位作者 高谦 尹升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4期564-572,共9页
为了降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现场工业充填试验。对废石和尾砂进行了粒度分析与级配研究,选取合适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骨料开展现场工业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 mm废石... 为了降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现场工业充填试验。对废石和尾砂进行了粒度分析与级配研究,选取合适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骨料开展现场工业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 mm废石粗骨料和选矿尾砂细骨料的配比在5∶5~7∶3范围内,此时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达到或接近于最大;对于废石与尾砂配比为6∶4和5∶5的混合骨料,当水泥添加量为260 kg/m^(3)时,2种配比的混合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均满足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的胶结体强度要求;采用一段搅拌时废石—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搅拌不均匀,水泥和尾砂存在结团现象,导致胶结充填体均质性较差,整体稳定性较低,因此,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的充填料浆需要采取二段活化搅拌来提高胶结充填体整体质量;对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的精确控制,是影响胶结充填体强度和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尾砂 混合骨料 粒径级配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工业试验 充填体质量
下载PDF
束鹿地区地下水咸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东胜 吴玉成 陈亮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地下水咸化是束鹿地区地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物质来源和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分析了地下水咸化形成条件,指出淡水咸化主要是由于开采导致上部咸水下移的结果;
关键词 地下水 咸化 咸淡水混合 质量平衡模拟 水岩作用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热穹隆变质—岩浆作用及演化
10
作者 王晓颖 曾超 +1 位作者 王锐 周建廷 《吉林地质》 2013年第3期12-18,共7页
武功山热穹隆,以加里东造山期复式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区域变质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韧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穹窿状构造。造山早期(463.2±2.3 Ma),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变质... 武功山热穹隆,以加里东造山期复式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区域变质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韧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穹窿状构造。造山早期(463.2±2.3 Ma),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变质围岩交代形成原地型英云闪长质"混染岩浆",岩浆上升中,硅铝质组分加入使酸度增加,过渡为花岗闪长质岩浆,并产生岩体边缘混合岩。造山晚期(409.4±5.1 Ma)演化为正常花岗岩,构成同源岩浆成分演化序列,并伴有明显构造应力变形。中生代伸展—岩浆作用的复合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热穹窿的构造背景,大致在早白垩世末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功山热穹隆 渐增变质带 岩体边缘混合岩 热穹隆形成与演化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钼镉钨铀锡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佳翰 冯俊 +1 位作者 王达成 张亚峰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5,共6页
在样品中依次加入HNO_3、HF、HClO_4、H_2SO_4,在电炉上于160℃加热1h,后升至240℃加热至白烟冒尽,180℃下再加入HNO_3复溶,以普通(STD)模式测定Cd,以动能歧视(KED)模式测定Mo、W、U、Sn,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球... 在样品中依次加入HNO_3、HF、HClO_4、H_2SO_4,在电炉上于160℃加热1h,后升至240℃加热至白烟冒尽,180℃下再加入HNO_3复溶,以普通(STD)模式测定Cd,以动能歧视(KED)模式测定Mo、W、U、Sn,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Mo、Cd、W、U、Sn的方法。通过选用合适的同位素、测定模式和校正公式克服了质谱干扰;以10ng/mL^(187)Re和^(103)Rh为混合内标进行校正消除了基体效应和仪器信号的漂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Mo、Cd、W、U、Sn检出限分别为0.068 9、0.002 0、0.092 6、0.123、0.089 6μg/g。按照实验方法对地球化学实际样品中Mo、Cd、W、U、Sn进行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4%~4.8%,回收率在91%~114%之间。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标准物质中这5种元素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样品 混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水系沉积物 土壤 岩石
下载PDF
一种节理围岩巷道开挖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光 马凤山 +3 位作者 郭捷 雷扬 黄业强 刘爱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0-1016,共7页
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矿山巷道开挖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深部节理岩体相似模型的制作,难度高,周期长,工艺复杂。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出了一套节理围岩巷道开挖的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依托金川矿区典型的菱块状围岩巷道进行了试... 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矿山巷道开挖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深部节理岩体相似模型的制作,难度高,周期长,工艺复杂。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出了一套节理围岩巷道开挖的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依托金川矿区典型的菱块状围岩巷道进行了试验,详细介绍了模型搭建和开挖过程,并将模型试验与现场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提出了一种浇-砌混合搭建方法,在模型内圈采用砌块堆砌的方式,外圈选择浇筑的方式,既能体现出节理围岩的结构特征,又能提高试验效率;(2)自主研制了一种巷道开挖装置,通过螺旋牵引拉出预埋模具的方式完成开挖,巷道成型好,扰动小;(3)以金川矿区巷道为原型进行的物理模型试验,真实还原了工程中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为类似模型试验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巷道开挖 物理模型试验 浇-砌混合 金川矿区
下载PDF
基于相位一致性图像处理的岩体裂隙自动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况杰 章杨松 赵佳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93-1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检测和分段线迭代连接并去除伪边缘的岩体裂隙自动检测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相位一致性边缘检测并细化处理,得到包含裂隙特征和伪边缘的分段线,再根据距离和角度原则对分段线迭代连接,裂隙分段线相互连接而...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检测和分段线迭代连接并去除伪边缘的岩体裂隙自动检测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相位一致性边缘检测并细化处理,得到包含裂隙特征和伪边缘的分段线,再根据距离和角度原则对分段线迭代连接,裂隙分段线相互连接而不断完整的同时滤除不能连接而变长的伪边缘。实验表明,对于大体积岩体露头面图像的裂隙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边缘检测 相位一致性 迭代连接
下载PDF
岩粉对混装乳化炸药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虎 彭立 +2 位作者 王学进 薛延河 王玉杰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针对矿山爆破工程中,采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进行装药,并进行岩粉直接堵塞炮孔,存在岩粉颗粒侵入炸药内部并与炸药相互混合的情况,对堵塞过程中岩粉侵入以及与炸药混合模式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岩粉颗粒对炸药的物理性能及起爆性能的影响。... 针对矿山爆破工程中,采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进行装药,并进行岩粉直接堵塞炮孔,存在岩粉颗粒侵入炸药内部并与炸药相互混合的情况,对堵塞过程中岩粉侵入以及与炸药混合模式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岩粉颗粒对炸药的物理性能及起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岩粉颗粒密度以及混入炸药内部岩粉质量分数不同,对炸药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岩粉颗粒密度增大,对炸药的影响程度增大;而对于同一密度岩粉颗粒,随着混入炸药质量分数增大,对炸药影响也逐渐增大。为改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堵塞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装乳化炸药 混合 岩粉密度 岩粉的质量分数起爆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岩体结构面迹线自动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况杰 章杨松 《岩土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5-8,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自动检测岩体结构面迹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过滤技术,处理边缘检测结果,利用结构面信息和非结构面噪声在像素连通区域上特定数学特征的普遍差异,滤除非结构面噪声,只保留结构面信息,从而直接提取结构面迹线。以甘肃北山花... 提出了一种自动检测岩体结构面迹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过滤技术,处理边缘检测结果,利用结构面信息和非结构面噪声在像素连通区域上特定数学特征的普遍差异,滤除非结构面噪声,只保留结构面信息,从而直接提取结构面迹线。以甘肃北山花岗岩岩体露头面图像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了MATLAB图像处理,得出岩体结构面迹线图。结果表明,对于结构面数量较多且分布复杂的岩体露头面图像,该方法能够快速且较为准确完整地自动检测出结构面迹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边缘检测 特征过滤 自动检测
下载PDF
溶样方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岩石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兰明国 陆迁树 张先昌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8,共8页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优势,在优化仪器工作参数的基础上,探究了敞口混合四酸法(HNO3-HCl-HF-HClO4)、敞口混合五酸法(HNO3-HClHF-HClO4-H2SO4)和高压密闭法(HNO3-HCl-HF)3种溶样方法对ICP-MS测定岩石和土...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优势,在优化仪器工作参数的基础上,探究了敞口混合四酸法(HNO3-HCl-HF-HClO4)、敞口混合五酸法(HNO3-HClHF-HClO4-H2SO4)和高压密闭法(HNO3-HCl-HF)3种溶样方法对ICP-MS测定岩石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敞口混合四酸法因样品消解不完全不适宜用于ICP-MS测定岩石和土壤中稀土元素;敞口混合五酸法和高压密闭法均可以实现ICP-MS对岩石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测定;敞口混合五酸法结合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0.035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4%~6.4%,相对误差在±9%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2%~110%;高压密闭溶样法的检出限为0.001~0.009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0%~9.2%,相对误差在±4%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3%~107%。敞口混合五酸法具有处理流程短的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处理;高压密闭溶样法具有检出限低,测试精度高及用酸量少等特点,但处理流程长不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岩石 土壤 稀土元素 敞口混合酸溶法 高压密闭法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岩体结构面迹线半自动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詹伟 章杨松 《岩土工程技术》 2020年第1期7-12,42,共7页
针对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岩体结构面迹线半自动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图像中人工指定少量难以正确识别的主要裂隙控制点,然后将图像一分为二,分别对二者进行边缘检测,得到两张包含结构面迹线和伪边缘的分段线图片,之... 针对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岩体结构面迹线半自动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图像中人工指定少量难以正确识别的主要裂隙控制点,然后将图像一分为二,分别对二者进行边缘检测,得到两张包含结构面迹线和伪边缘的分段线图片,之后根据距离、角度原则分别对两张图片中的分段线进行迭代连接,最终将检测结果叠加,得到完整裂隙迹线检测结果。该法将主要裂隙与次要裂隙区域分开处理,能够更好地减少二者之间的干扰,所以能够更好地保证主次裂隙识别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边缘检测 迭代连接 半自动检测
下载PDF
软硬相间岩体混凝土人工骨料初探
18
作者 张顺 毛会永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年第5期722-725,共4页
合适的料场对水电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软硬岩相间岩体中含有较多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0 MPa的相对软岩,一般不适宜作为混凝土人工骨料。以某水电站右岸料场砂岩、板岩互层岩体为例,主要从强度的角度来探讨软硬相间岩体混凝土骨料的可行... 合适的料场对水电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软硬岩相间岩体中含有较多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0 MPa的相对软岩,一般不适宜作为混凝土人工骨料。以某水电站右岸料场砂岩、板岩互层岩体为例,主要从强度的角度来探讨软硬相间岩体混凝土骨料的可行性和适宜性。料场中,砂岩、板岩比例约为55∶45,试验表明纯砂岩强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而纯板岩抗压强度多低于40 MPa。按砂岩、板岩50∶50和70∶30的比例作为骨料分别配制混凝土进行试验,所得混凝土强度满足C20、C25混凝土的要求,则该料场中不低于上述强度比例的砂板混合岩体可作为混凝土骨料,软硬相间岩体混凝土骨料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相间岩体 混凝土人工骨料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配合比
下载PDF
酸溶方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岩石中稀土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丹阳 王玉学 刘环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4期82-86,共5页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优势,在选择仪器最佳工作参数的基础上,探究了敞口混合四酸溶样法和密闭酸溶法对ICP-MS测定岩石中稀土元素的影响。并对密闭酸溶法的前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敞口混合四酸溶样...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优势,在选择仪器最佳工作参数的基础上,探究了敞口混合四酸溶样法和密闭酸溶法对ICP-MS测定岩石中稀土元素的影响。并对密闭酸溶法的前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敞口混合四酸溶样法(HNO 3-HCL-HCLO 4-HF)、优化密闭酸溶法(HNO 3-HCL-HCLO 4-HF)和密闭酸溶法(HNO 3-HF)均通过岩石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验证,可以实现ICP-MS对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测定;优化密闭酸溶法结合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29~0.023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56%~8.11%,相对误差在-8.24%~10.52%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9%~106%;密闭酸溶法的检出限为0.00015~0.014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17%~4.84%,相对误差在-5.42%~5.78%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2%~103%。敞口混合四酸溶样法的检出限为0.00034~0.030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2.46%~10.20%,相对误差在-21.04%~25.68%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5%~109%。敞口混合四酸溶样法前处理流程最短,但样品消解不完全,准确度较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前处理;密闭酸溶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准确度高及用酸量少等特点,但处理流程较长,不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前处理;优化密闭酸溶法相比于密闭酸溶法做了改进,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流程短的优点,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大批量样品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岩石 稀土元素 敞口混合四酸溶样法 密闭酸溶法 优化密闭酸溶法
下载PDF
长乐—南澳构造带中段东庄岩体岩浆混合作用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仙斌 《福建地质》 2019年第4期248-262,共15页
长乐—南澳构造带是福建东部一条至关重要的构造带,近年来,在带中多处发现辉长岩质和二长花岗质岩浆经机械、化学的混合作用形成各种岩浆混合岩。通过对东庄岩体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进行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二者年龄分... 长乐—南澳构造带是福建东部一条至关重要的构造带,近年来,在带中多处发现辉长岩质和二长花岗质岩浆经机械、化学的混合作用形成各种岩浆混合岩。通过对东庄岩体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进行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二者年龄分别为(110.8±0.5)Ma、(105.2±0.9)Ma,为东庄岩体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年代学证据。东庄岩浆混合岩与石帽山群双峰式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相似,形成时代相同,是该时期岩浆活动的2种不同表现方式,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双峰式侵入岩 锆石U-PB年龄 长乐—南澳构造带 东庄岩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