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effects of plant extracts and antibiotics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 被引量:3
1
作者 Ghaleb Adwan Mohammad Mhann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Objective:This study has been done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extracts of Psidium guajava, Rosmarinus officinalis,Salvia fruticosa,Majorana syriaca,Ocimum basilucum,Syzygium aromaticum,Laurus nobilis,an... Objective:This study has been done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extracts of Psidium guajava, Rosmarinus officinalis,Salvia fruticosa,Majorana syriaca,Ocimum basilucum,Syzygium aromaticum,Laurus nobilis,and Rosa damascena alone and then synergy testing of these extracts with known antimicrobial agents including oxytetracycline HCl,gentamicin sulfate,penicillin G,cephalexin and enrofloxacin.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gainst five S.aureus isolates;one is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and 4 Methicillin -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Methods: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extracts and different antimicrobial agents has been done using well - diffusion and microdilution methods. Results:The results of the conducted experiments using well - diffusion method demonstrate that these plants showed in vitro interactions betwee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plant extracts were additive,while using microdilution method showed synergistic effects with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MICs of the test antibiotics against these strains of S.aureus.This change in MIC was noticed in all plant extracts against test antibiotics including these plants showed weak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y well diffusion method.Synergism effect was occurred in both sensitive and resistant strains but the magnitude of minimum fold reduction o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 resistant strains especially MRSA strain was higher than the sensitive strains.Coclusion:This study probably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concurrent use of these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plant extracts in combination in treating infections caused by S.aureus strains or at least the concomitant administration may not impair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se antib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EXTRACTS synergistic effects ANTIMICROBIAL agents Microdilution method Well diffusion method
下载PDF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ryptotanshinone and antibiotics in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 被引量:1
2
作者 Jeong-Dan Cha Mi-Ran Jeong +3 位作者 Kyung-Min Choi Jeong-Hye Park Su-Mi Cha Kyung-Yeol Lee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3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Cryptotanshinone (CT), a major tanshinone of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demonstrated effectiv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oral bacteria test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antibacterial act... Cryptotanshinone (CT), a major tanshinone of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demonstrated effectiv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oral bacteria test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CT against oral bacteria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checkerboard and time-kill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ampicillin or gentamicin. The CT was determined against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 with MIC and MBC values ranging from 0.5 to 16 and 1 to 64 μg/mL;for am- picillin from 0.0313 to 16 and 0.125 to 32 μg/mL;for gentamicin from 2 to 256 and 4 to 512 μg/mL respectively. The range of MIC50 and MIC90 were 0.0625 - 8 μg/mL and 1 - 64 μg/mL, respectively.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CT with antibiotics were synergistic (FIC index < 0.5) against tested oral bacteria except additive, Streptococcus sobrinus, S. criceti, and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FIC index < 0.75 - 1.0). The MBCs were shown reducing ≥4 - 8-fold, indicating a synergistic effect as defined by a FBCI of ≤0.5. Furthermore, a time-kill study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he tested bacteria was completely attenuated after 3 - 6 h of treatment with the 1/2 MIC of C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was administered alone or with ampicillin or gentamici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T could be employed as a natural antibacterial agent against cariogenic and periodontopathogenic bac- 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TOTANSHINON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ral Bacteria CHECKER Board method Time-Kill method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y based on porous N-rich g-C_(3)N_(4) nan-otubes via a self-template method 被引量:6
3
作者 Meng-rong Wu Ming-yue Gao +7 位作者 Shu-ya Zhang Ru Yang Yong-ming Chen Shang-qing Sun Jin-feng Xie Xing-mei Guo Fu Cao Jun-hao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656-1665,共10页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i-S)is severely limited by the shuttle effect of lithium polysulfides(LPSs)and the non-conductivity of sulfur.Herein,porous g-C_(3)N_(4) nanotubes(PCNNTs)are syn...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i-S)is severely limited by the shuttle effect of lithium polysulfides(LPSs)and the non-conductivity of sulfur.Herein,porous g-C_(3)N_(4) nanotubes(PCNNTs)are synthesized via a self-template method and utilized as an efficient sulfur host material.The one-dimensional PCNNTs have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143.47 m^(2)·g^(-1))and an abundance of macro-/mesopores,which could achieve a high sulfur loading rate of 74.7wt%.A Li-S battery bearing the PCNNTs/S composite as a cathode displays a low capacity decay of 0.021% per cycle over 800 cycles at 0.5 C with an initial capacity of 704.8 mAh·g^(-1).PCNNTs with a tubular structure could alleviate the volume expansion caused by sulfur and lithium sulfide during charge/discharge cycling.High N contents could greatly enhanc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carbon nitride for LPSs.These synergistic effects contribute to the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 performance of the PCNNTs/S composite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template method porous g-C_(3)N_(4)nanotubes chemical adsorption synergistic effects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下载PDF
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领域研究进展与突破方向 被引量:5
4
作者 桑树勋 李瑞明 +10 位作者 刘世奇 周效志 韦波 韩思杰 郑司建 皇凡生 刘统 王月江 杨曙光 秦大鹏 周梓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3-585,共23页
新疆煤层气资源量7.5万亿m^(3)(2000 m以浅),已施工煤层气井450口,年产气量达到0.8亿m^(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了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25亿m^(3)的目标,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开发成为紧迫的重大需求。从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选区技术、“甜点... 新疆煤层气资源量7.5万亿m^(3)(2000 m以浅),已施工煤层气井450口,年产气量达到0.8亿m^(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了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25亿m^(3)的目标,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开发成为紧迫的重大需求。从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选区技术、“甜点”预测探测技术、加速滚动开发与快速增储上产策略、地质适配性开发技术、煤层气与煤炭、油气协同开发技术5个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梳理了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可能突破方向。研究表明:新疆煤储层具有多-厚煤层普遍、低阶煤发育、急倾斜煤层多见、煤体变形与构造控制显著、水文条件和露头条件复杂,和三“低”(含气量低、甲烷体积分数低、含气饱和度低)五“高”(高含气强度、高孔隙度、高地应力变化、高储层压力变化、高渗透率变化)的含气性及物性等煤层气地质独特性;煤层气成因与富集模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生物成因气、热成因气或生物-热复合成因及其相应富集模式,生物成因气藏或生物成因气贡献普遍;煤层气分布赋存规律呈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显著差异性;创新形成基于“两”分开(浅部与深部,低阶煤与中高阶煤)“两”结合(地质评价与工程评价,多元数据)的科学评价与基于“机器学习+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准选区技术是第1个突破方向。深部煤层气/煤系气“甜点”发育区域主要为盆内坳陷的凸起、盆内隆起的凹陷、盆缘斜坡,高产井位多为构造高点,发育层位为割理裂隙发育的原生结构煤层或孔裂隙发育的煤系砂砾岩储层;基于“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岩石力学地层新方法”和“地质甜点+工程甜点新理念”的深部煤层气/煤系气“甜点”预测探测技术是第2个突破方向。低风险、短周期、高效率、多批次工程部署是加速滚动开发的基本原则;中浅部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技术策略是在优选新区块布井建井、对老区块煤层气井进行增产改造;深部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技术策略是在大型盆地缓坡深部和盆内凸起“甜点”区优先部署开发;科学加速滚动开发与高效快速增储上产的工程部署方法与技术策略是第3个突破方向。在井网井型差异性优化部署、低储层伤害钻井固井、高可靠性录井测井试井、多井型高效分段压裂、低套压-控压排采管控等工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发展构建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地质适配性技术体系是第4个突破方向。开展先采气后采煤、煤层气与煤共采、煤层气与原位富油煤共采,推动中浅部煤层气与煤炭协同勘探开发;开展煤系叠合型气藏开发、煤层气与煤系气共探共采、煤系全油气系统勘探开发,推动深部煤层气与油气协同勘探开发,已有关注和探索;煤层气与煤、油气共探共采是第5个突破方向。成果试图为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独特性 成因与成藏模式 工程部署方法 地质适配性技术 协同勘探开发 新疆煤层气
下载PDF
环境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协同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龙 唐恒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5,共10页
基于反事实思维,以2006~2019年中国192个城市为样本,运用回归控制法(HCW),实证检验低碳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协同对绿色金融的驱动效应,并重点分析政策协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绿色专利信号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协同... 基于反事实思维,以2006~2019年中国192个城市为样本,运用回归控制法(HCW),实证检验低碳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协同对绿色金融的驱动效应,并重点分析政策协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绿色专利信号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协同能够给城市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显著正向冲击效应,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稳健性;无论是数量维度还是质量维度,政策协同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绿色专利信号,尤其在强化高质量绿色专利信号方面较为突出;仅当绿色专利申请具备一定质量水平时,才能在低碳试点城市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协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专利信号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城市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绿色金融 协同效应 HCW法
下载PDF
杂合抗菌肽KL-21与抗生素体外协同抗菌效果研究
6
作者 韩晋辉 翟培 +2 位作者 吕文平 李柔婷 林锦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杂合抗菌肽KL-21的抗菌活性和探索其应用潜力,试验测定了KL-21和抗生素对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同时评估了KL-21与4种常见抗生素联用的协同效果。试验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KL-21和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 为了进一步研究杂合抗菌肽KL-21的抗菌活性和探索其应用潜力,试验测定了KL-21和抗生素对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同时评估了KL-21与4种常见抗生素联用的协同效果。试验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KL-21和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棋盘试验法测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评估联用后的协同效果。结果表明,KL-21对4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及氯霉素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可以将抗生素体外抑菌试验的MIC减少至1/16~1/2,为人工设计杂合抗菌肽KL-21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为畜牧生产以及动物疫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抗生素 抑菌活性 协同作用 微量稀释法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品质及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赵娜 郭万正 +5 位作者 樊启文 黄静 杜恩存 陈芳 徐志宇 魏金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187,共7页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油菜秸秆经高压、酶菌协同发酵、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复合法处理,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并选用3头健康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黑安格斯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油菜秸秆(RS)、高压...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油菜秸秆经高压、酶菌协同发酵、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复合法处理,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并选用3头健康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黑安格斯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油菜秸秆(RS)、高压油菜秸秆(HPRS)、酶菌协同发酵高压油菜秸秆(SFHPRS)的主要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和动态降解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SFHPRS的总能、粗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RS和HPRS(P<0.05);酶菌协同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油菜籽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FV)、相对饲草品质(RFQ)及饲草分级指数(GI)(P<0.05)。RS、HPRS、SFHPRS的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72 h瘤胃降解率呈现出一致的规律,即SFHPRS>HPRS>RS,瘤胃消化0~72 h内SFHPRS的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RS、HPRS(P<0.05)。SFHPRS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快速降解部分、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RS、HPRS(P<0.05)。综上可知,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秸秆进行酶菌协同发酵后,总能、粗蛋白质含量均有所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下降。采用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的复合法,能够更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提升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高压 酶菌协同发酵 尼龙袋法 瘤胃降解特性
下载PDF
协同微波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工艺研究
8
作者 陈妮娜 曾稍俏 林敏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以本地香蕉皮为原料,采用不同提取剂协同微波法提取果胶,分析果胶的产率及理化性质,结果显示六偏磷酸钠协同微波法来制备皮果胶得率和品质较好。以六偏磷酸钠提取剂协同微波提取香蕉皮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选,确定了香蕉皮果... 以本地香蕉皮为原料,采用不同提取剂协同微波法提取果胶,分析果胶的产率及理化性质,结果显示六偏磷酸钠协同微波法来制备皮果胶得率和品质较好。以六偏磷酸钠提取剂协同微波提取香蕉皮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选,确定了香蕉皮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入0.6%含量的六偏磷酸钠螯合剂辅助微波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12 g/mL、pH值为2、微波功率为800 W、微波时间为3 min,果胶提取率达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微波法 香蕉皮 果胶提取
下载PDF
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3种浆果花色苷体外协同抗氧化研究
9
作者 王化 金欢欢 +3 位作者 于晓颖 李梦莎 何丹娆 周丽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141-148,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3种浆果花色苷的协同抗氧化活性,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3种浆果花色苷协同抗氧化组合。经过统计分析和数学回归模型拟合得到最优组合:笃斯越橘花色苷(DP)、黑加仑花色苷(HP)、蓝靛果花色苷... 本研究旨在探究3种浆果花色苷的协同抗氧化活性,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3种浆果花色苷协同抗氧化组合。经过统计分析和数学回归模型拟合得到最优组合:笃斯越橘花色苷(DP)、黑加仑花色苷(HP)、蓝靛果花色苷(LP)最佳浓度分别为0.08 mg/mL、0.14 mg/mL和0.18 mg/mL,对DPPH自由基的实际清除率为(97.67±0.51)%,接近理论期望值100%,说明模型优选的组合具有可行性。通过协同效应分析,优选组合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协同效应指数CI值分别为0.297和0.651,进一步说明DP、HP、LP3种浆果花色苷具有显著协同抗氧化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天然抗氧剂及小浆果功能产品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橘 黑加仑 蓝靛果 花色苷 均匀设计 协同效应分析 抗氧化 协同抗氧化活性 均匀试验设计法 DPPH自由基清除率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基于3064家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10
作者 谭志雄 刘胜男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9,共10页
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过程中,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对就业带来的影响愈发引人关注。本文利用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并探讨这一政策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影响途径。研究结果... 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过程中,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对就业带来的影响愈发引人关注。本文利用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并探讨这一政策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影响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的就业水平具有正向作用,主要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影响就业水平;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提升作用对不同的企业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年轻企业和企业所有制为国有、民营的企业就业。本文将碳交易政策和就业问题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与积极促进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就业水平 双重差分法 产出效应 要素替代效应 异质性 环境规制 协同效应
下载PDF
铜电解阴极钛板碳化硅悬浮液超声波协同清洗研究
11
作者 蒋培民 吴张永 +3 位作者 朱启晨 蒋佳骏 杨文勇 张刚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6,共7页
铜电解阴极钛板作为铜电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质量对电解质量和效率及钛板本身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针对此问题,采用碳化硅悬浮液超声波协同清洗技术对钛板进行简单、高效、环保的表面处理。通过铝箔腐蚀法探究了最佳清洗参数,... 铜电解阴极钛板作为铜电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质量对电解质量和效率及钛板本身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针对此问题,采用碳化硅悬浮液超声波协同清洗技术对钛板进行简单、高效、环保的表面处理。通过铝箔腐蚀法探究了最佳清洗参数,分析了清洗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理。通过SEM+EDS和接触角测量仪对钛板表面清洁度、微观形貌和湿润性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距离换能器78 mm、碳化硅颗粒质量分数为0.05%,粒径为70 nm、p H值为中性、温度为55℃时清洗效果最佳;碳化硅悬浮液作为清洗介质,其协同效应可以明显提高清洗效率,改善钛板表面质量;清洗前后的对比表明,协同清洗能够有效地去除钛板表面的污染物,提高表面洁净度和湿润性,恢复钛板表面微观形貌及金属光泽。研究为优化钛板清洗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阴极钛板 超声波清洗 铝箔腐蚀法 协同效应 表面质量
下载PDF
烧结机头灰浸出提取高纯度氯化钾的研究
12
作者 陈俊辉 刘翔 +2 位作者 胡庆喜 田榜鑫 陈嘉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为了实现烧结机头灰中的氯化钾高附加值利用,以某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高盐碱性洗脱水为原料,采用预处理-高盐废水协同水洗脱钾-真空抽滤-除杂与脱色-固液分离-分盐结晶的工艺路线,设计了BoxBehnken试验,建立浸出温度、液固比... 为了实现烧结机头灰中的氯化钾高附加值利用,以某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高盐碱性洗脱水为原料,采用预处理-高盐废水协同水洗脱钾-真空抽滤-除杂与脱色-固液分离-分盐结晶的工艺路线,设计了BoxBehnken试验,建立浸出温度、液固比和搅拌速率3个因素与烧结机头灰钾脱除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法对烧结机头灰钾脱除率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分盐结晶。实验结果表明:响应曲面分析得出3个因素对烧结机头灰中钾的脱除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浸出温度、液固质量比、搅拌速率;浸出过程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浸出温度为51.45℃、液固质量比为2.85∶1、搅拌速率为674 r/min,30 min时钾的脱除率为93.89%;含钾滤液经过除杂脱色处理后,利用NaCl-KCl-H_(2)O水盐体系相图,控制蒸发条件进行分盐结晶,使闪发终点控制在氯化钾单固相结晶区内,可得到纯度为92%氯化钾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头灰 协同 响应曲面法 分盐 氯化钾
下载PDF
圆形超深竖井基坑逆作法施工全过程内外衬协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斌 唐琳鸿 《建筑施工》 2024年第3期418-422,共5页
依托上海某超深竖井基坑工程,对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开挖、内衬逆作等各施工阶段内外衬及地层变形规律进行理论与实测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内外衬协同作用显著,随挖深增加,内外衬变形同步增长,而内力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圆形竖井... 依托上海某超深竖井基坑工程,对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开挖、内衬逆作等各施工阶段内外衬及地层变形规律进行理论与实测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内外衬协同作用显著,随挖深增加,内外衬变形同步增长,而内力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圆形竖井结构的内外衬内力分担比与内外衬墙厚比接近,但与二者的刚度比相差较大,二者弯矩平均分担比趋向40%和60%;内衬对变形的约束作用随开挖深度而增强,其及时施作对超深竖井的变形控制具有关键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区圆形超深竖井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逆作法 内外衬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增益的合作博弈分配策略
14
作者 段佳南 谢俊 邢单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80,I0002,I0003,共11页
根据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需求,提出基于合作博弈论的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增益分配策略.为兼顾系统运行安全性,构建上网出力互补性评价指标.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利益主体通过内部电量交易进行合作... 根据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需求,提出基于合作博弈论的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增益分配策略.为兼顾系统运行安全性,构建上网出力互补性评价指标.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利益主体通过内部电量交易进行合作,以系统运行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根据调度结果,应用合作博弈论中的最大最小成本法分配系统合作增量收益.利用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清洁能源示范基地12利益主体系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联合优化运行可实现各利益主体自身收益正增长,抽蓄库容、上网电价以及运行安全性需求会影响系统的合作增量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 短期调度 增益分配策略 合作博弈论 最大最小成本法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与协同模式
15
作者 姚柏名 杨剑 陈建设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2年长江中游30个节点城市的截面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及协同模式。研究表明: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增强,但2022年旅... 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2年长江中游30个节点城市的截面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及协同模式。研究表明: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增强,但2022年旅游经济联系明显减弱;网络中心度分析显示,仙桃、岳阳和九江的中心度仅次于武汉、长沙和南昌,在区域内正逐渐发展成为旅游资源传输的关键中转站;凝聚子群分析显示,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大城市的凝聚子群呈现出相对较弱的联系,反映出三者现有合作机制的不足。基于此,从合理规划与政策调控、优化区域旅游网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旅游经济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合作增益分配策略
16
作者 段佳南 谢俊 +2 位作者 赵心怡 常逸凡 葛远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
为了充分发挥系统中可调节资源的自身优势,利用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配合小水电机组进行常规调节,并考虑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快速响应特性,提出了兼顾系统小时级以及秒级安全性的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 为了充分发挥系统中可调节资源的自身优势,利用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配合小水电机组进行常规调节,并考虑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快速响应特性,提出了兼顾系统小时级以及秒级安全性的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合作博弈高效性算法线性增长的计算复杂度,基于改进Shapely值法提出了一种大规模利益主体的合作增量效益(增益)分配策略。通过资源聚合,对高维度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利用Shapley值法进行初始分配;构建合作增益贡献指标,采用非对称纳什谈判理论对同类型的不同主体进行细化分配。以某流域风-光-水-储10主体互补发电系统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抽水蓄能机组与小水电机组互补运行可以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合作增益分配策略具有计算高效性以及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 短期调度 合作博弈论 合作增益分配 改进Shapley值法 非对称纳什谈判理论
下载PDF
磺胺类抗菌增效剂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袁邦群 胡铮瑢 +1 位作者 王巧云 唐巍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178-182,186,共6页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动源性农产品中磺胺类兽药抗菌增效剂的使用逐渐增多,其引发的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动源性农产品中磺胺类抗菌增效剂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关键词 磺胺类 抗菌增效剂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18
作者 鹿竞文 吴茜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长三角地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的重要区域,但其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运用Critic客观赋权法,构建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取2012年、2015年、2018年和202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数据... 长三角地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的重要区域,但其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运用Critic客观赋权法,构建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取2012年、2015年、2018年和202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数据,对所选16个指标的变异性、冲突性、信息量及权重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交易、区域内人才存量、R&D研发项目、技术创新等要素是影响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指标。长三角地区应当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丰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促进多元业务组合,加强区域内不同类型、行业的跨界融合,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坚持创新导向下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创新创业 高质量协同发展 影响因素 Critic权重法
下载PDF
柴油清净增效剂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开发研究
19
作者 刘吉绪 刘斌 +4 位作者 危红媛 吴春玲 闫鹏勇 黄海营 杨素霞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柴油清净增效剂节能减排效果台架试验评价方法,以发动机使用柴油清净增效剂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率、节油率和扭矩升高率作为清净增效剂的评价指标。基于台架试验,本文系统介绍了开发评价方法所采用的试验装置及试验...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柴油清净增效剂节能减排效果台架试验评价方法,以发动机使用柴油清净增效剂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率、节油率和扭矩升高率作为清净增效剂的评价指标。基于台架试验,本文系统介绍了开发评价方法所采用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条件、测试工况及评价内容。本文还选取了目前市售的9种柴油清净增效剂进行了节能减排效果的试验性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用于柴油清净增效剂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具有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区分性、可重复性和高效性等优点,所得结果将为后续该评价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清净增效剂 柴油机 评价方法 节能减排
下载PDF
磷化锡作为锂/钠离子电池高性能负极的设计合成及性能提升策略
20
作者 宁明月 赵世强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磷化锡(Sn_(4)P_(3))作为新型锂/钠离子电池(LIBs/SIBs)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和适宜的工作电位等突出优点。但常规结构的Sn_(4)P_(3)在循环过程中存在导电性差、体积变化剧烈、Sn团聚粗化等缺陷,会导致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循... 磷化锡(Sn_(4)P_(3))作为新型锂/钠离子电池(LIBs/SIBs)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和适宜的工作电位等突出优点。但常规结构的Sn_(4)P_(3)在循环过程中存在导电性差、体积变化剧烈、Sn团聚粗化等缺陷,会导致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循环寿命短等问题,阻碍其实际应用。本文基于对近期研究文献的系统总结,归纳了提升Sn_(4)P_(3)负极性能的3种合成方法,即机械球磨法、溶剂热法和低温磷化法,以及3种增效策略,即纳米化与多级结构构筑、碳基材料复合和异质元素掺杂,并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锡 锂/钠离子电池 负极 合成方法 性能提升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