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ee-Interface Dual-Compatibility Modal Synthesis Substructure Method in Large-Scale Structures
1
作者 彭桂瀚 林伟 +1 位作者 陈尚鸿 余洁歆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5年第4期347-355,共9页
Free-interface dual-compatibility modal synthesis method(compatibility of bo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n interfaces)is introduced to large-scal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to enhanc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The basic... Free-interface dual-compatibility modal synthesis method(compatibility of bo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n interfaces)is introduced to large-scal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to enhanc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method are first set up, and then the mode cut-off principle and the dividing principle are proposed. MATLAB is used for simulation in different frame structur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substructure method to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 cut-off principle. Studies are also conducted on how to divide the whole structure for better computation efficiency while maintaining better precision.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geometry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the synthesis results would be more precise when the inflection points of the mode shap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performed on a large-scale high-rise connected structure further prov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is modal synthesis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lobal method. It is also concluded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at the fewer number of DOFs in each substructure will result in better computation efficiency, but too many substructures will be time-consuming due to the tedious synthesis procedures. Moreover, the substructures with free interface will introduce errors and reduce the precision dramatically, which should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tructure method dynamic substructure analysis free-interface dual-compatibility modal synthesismethod large-scal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mode CUT-OFF principle
下载PDF
KINETIC MODEL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FOUR-POST-FRAME LIFTING MECHANICAL SYSTEM
2
作者 高建华 杨汝清 胡洪国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The kinetic model of the four-post-frame lifting mechanic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stiffness and damping matrice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were obtained by using Lagrange’s equations. And the dynamic ... The kinetic model of the four-post-frame lifting mechanic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stiffness and damping matrice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were obtained by using Lagrange’s equations.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were analyzed by modal analysis method. Based upon this, the modifications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which can improve dynamic performance were discussed. The low-level high-speed palletizer MDJ1200L was taken as a real case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ting mechanical system modal analysis method time discretiza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下载PDF
Progressive Collapse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s with Semi-rigid Connections
3
作者 徐嫚 张素梅 +1 位作者 郭兰慧 王玉银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1年第6期461-468,共8页
A 9-story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joints due to sudden column loss. Three different models a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and feasibility of sim... A 9-story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joints due to sudden column loss. Three different models a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and feasibility of simulation, which include substructure model, beam element model and solid element model.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ructure model has a satisfying capability, calcula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to predict the concerned joint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ubstructure model and a kind of semi-rigid connection for concretefilled square hollow section steel colum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are conducted by the alternate path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of the ground inner column brings high-level joint moments and comparatively low-level axial tension forces. The initial stiffness and transmitted ultimate moment of the semi-rigid connec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rame behavior, and their lower limit should be guaranteed to resist collapse. Reduced ultimate moment results in drastic displacement and axial force development, which may bring progressive collapse. The higher initial stiffness ensures that the structure has a stronger capacity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tructure model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semi-rigid connection alternate path method dynamic analysis
下载PDF
MODAL PARAMETERS EXTRACTION WITH CROSS 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CROSS POWER SPECTRUM UNDER UNKNOWN EXCIT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敏 申凡 +1 位作者 陈怀海 鲍明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19-23,共5页
In most of re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nly response data are measurable while the actual excitations are unknown, so modal parameter must be extracted only from responses. This paper gives a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f... In most of re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nly response data are measurable while the actual excitations are unknown, so modal parameter must be extracted only from responses. This paper gives a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for th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 and cross-power spectra between the output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white-noise excitation. It widens the field of modal analysis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 because many classical methods by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or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 can be used easily for modal analysis under unknown excitation. The Polyreference Complex Exponential method and 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 using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 in time domain and Orthogonal Polynomial method using cross-power spectra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applied to a steel frame to extract modal parameters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he mod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frame from these three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al analysis method using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 or cross-power spectr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extract modal parameters efficiently under unknown exc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rrelation methods dynamic response Eigenvalues and eigenfunctions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Functions modal analysis Parameter estimation Structural frames Time domain analysis Vibrations (mechanical) White noise
下载PDF
龙羊峡重力拱坝模态识别与材料参数反演
5
作者 侯志英 周天宇 +4 位作者 马宁 刘昌伟 向致谦 潘坚文 王进廷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777,831,共8页
基于龙羊峡重力拱坝实测振动数据,利用随机子空间法进行了大坝模态参数识别,建立了坝体-地基-库水系统的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根据识别出的一阶频率,分别考虑均质地基及分层地基,反演了坝体与基岩材料参数,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 基于龙羊峡重力拱坝实测振动数据,利用随机子空间法进行了大坝模态参数识别,建立了坝体-地基-库水系统的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根据识别出的一阶频率,分别考虑均质地基及分层地基,反演了坝体与基岩材料参数,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大坝的动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龙羊峡重力拱坝的一阶频率为2.778~3.196 Hz,反演得到坝体的弹性模量约为50 GPa~52 GPa;对于均值地基,其弹性模量的反演值为30 GPa;对于分层地基,2 490 m高程以下区域的弹性模量为34 GPa;实测振动数据反演得到的坝体弹性模量和地基弹性模量高于其设计值;龙羊峡重力拱坝的前3阶振型分别为正对称、反对称与正对称,其1阶频率和2阶频率相差较大,与重力坝自振频率分布特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羊峡拱坝 模态参数识别 有限元 动力特征 流固耦合 模态分析
下载PDF
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不平衡耦合振动抑制试验研究
6
作者 卢加乔 潘鑫 +2 位作者 高金吉 张梦 马威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7-1094,共8页
针对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不平衡耦合振动突出问题,以某开式转子发动机输出端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悬臂双转子系统振动耦合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双转子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和耦合动力... 针对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不平衡耦合振动突出问题,以某开式转子发动机输出端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悬臂双转子系统振动耦合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双转子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和耦合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耦合振动机理;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双转子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临界转速分析以及不平衡响应分析,建立了自敏感系数概念以定量评价系统对不平衡振动的敏感度和耦合状态;最后,根据实际结构设计了悬臂同轴双转子实验台,进行了不同转速比下的不平衡振动抑制实验,并结合实验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仿真提出的自敏感系数可作为双转子系统实际振动测点布置和不平衡振动抑制策略的理论依据;通过应用先平衡内转子后平衡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分步抑振策略,可使双转子系统不平衡振动降幅达80%以上。该研究对双转子系统传感器测点布局和系统耦合振动抑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耦合振动机理 有限元方法 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特性 稳态响应分析 不平衡 模态分析
下载PDF
Effects of Machine Tool Configuration on Its Dynamics 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被引量:11
7
作者 GAO Xiangsheng ZHANG Yidu +1 位作者 ZHANG Hongwei WU Qio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85-291,共7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ne tools in the working space,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have been suggested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ne tools in the working space,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have been suggested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Dynamic analysis of a milling machine, which is newly designed for producing turbine blades, has been conducted by utilizing the modal synthesis metho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verified and updated by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EMA) of the machine tool. The result gained by modal synthesis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whole-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result as well.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fou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f machine tool are considered as four factors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influence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first three natural frequencies is obtained by range analysi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machine tools, and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has less effect on lower-order modes of the system than others. The combination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which makes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reach the maximum value is provided. Through demonstration,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influence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machine tools can be analyzed explicitly b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which offers a new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ne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odal synthesis method substructur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原文传递
移动荷载作用下底部局部脱空地基梁力学响应研究
8
作者 张丙强 李佳遥 +1 位作者 潘钦锋 黄志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8,共7页
目的针对地基由于塑性变形、雨水冲蚀等引起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的脱空效应,方法 将底部局部脱空混凝土路面简化为跨越空洞的弹性地基梁,采用Kelvin地基模型模拟路基对路面的作用,建立移动荷载作用下局部脱空地基梁动力响应控制方程,运... 目的针对地基由于塑性变形、雨水冲蚀等引起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的脱空效应,方法 将底部局部脱空混凝土路面简化为跨越空洞的弹性地基梁,采用Kelvin地基模型模拟路基对路面的作用,建立移动荷载作用下局部脱空地基梁动力响应控制方程,运用振型叠加法推导地基梁动力响应解析解。通过与既有理论方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然后采用推导出的理论解析解探讨荷载移动速度、地基弹性系数、地基梁抗弯刚度和脱空区宽度对地基梁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 分析表明:忽略地基梁底部局部脱空的影响,将导致地基梁动力响应理论计算值偏小。地基梁底部局部脱空对脱空区正上方梁的振动位移影响较大,而对脱空区外侧地基梁的振动位移影响较小。地基梁抗弯刚度越小,脱空区宽度对地基梁中点振动位移最大值的影响越显著。当地基梁底部脱空区宽度与梁计算长度的比值为2/9时,地基梁中点振动位移最大值约为不考虑地基梁底部脱空影响时的5倍。增大地基梁抗弯刚度和地基弹性系数可以减小跨越空洞区地基梁中点振动位移,但当地基梁底部脱空区宽度大于1/3梁的计算长度时,提高既有地基弹性系数的控制效果反而较差。结论 混凝土路面底部脱空会加剧车辆荷载下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脱空梁 动力响应 模态叠加法 移动荷载 黏弹性地基
下载PDF
EB胶印机中心压印滚筒动力学特性研究
9
作者 郝蕊 侯和平 +2 位作者 芮童童 刘善慧 雷晓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6-1706,共11页
EB胶印技术是从根源上解决包装印刷业中污染问题的绿色印刷方式,中心滚筒是卫星式EB胶印机核心部件之一,为整机振动的主要来源,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以卫星式EB胶印机中心滚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特性研... EB胶印技术是从根源上解决包装印刷业中污染问题的绿色印刷方式,中心滚筒是卫星式EB胶印机核心部件之一,为整机振动的主要来源,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以卫星式EB胶印机中心滚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建立中心压印滚筒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其次,研究不同参数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中心滚筒内外壁之间的循环冷却水对滚筒结构造成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为EB胶印机中心滚筒的故障诊断、结构优化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压印滚筒 动力学建模 数值解析方法 流固耦合仿真 模态参数
下载PDF
动态子结构法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邱吉宝 张正平 +3 位作者 李海波 张忠 韩丽 任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0-517,共8页
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动态子结构法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首先采用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超单元法进行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给出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内部载荷;然后介绍采用航天器基础激励方法与超单元法,依据... 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动态子结构法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首先采用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超单元法进行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给出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内部载荷;然后介绍采用航天器基础激励方法与超单元法,依据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给出的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进行航天器级的载荷二次分析,给出航天器的内部载荷,可以证明载荷二次分析所得航天器的内部载荷结果与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结果一样。由此说明航天器级载荷二次分析获得结果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与航天器级载荷二次分析流程是合理的、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模态综合法 子结构法 耦合载荷分析
下载PDF
模态分析与动态子结构方法新进展 被引量:55
11
作者 向树红 邱吉宝 王大钧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303,共15页
综述在模态分析与动态子结构方法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首先回顾经典的位移展开定理和模态叠加原理.为了加速经典方法的收敛速度、提高计算效率,进一步介绍两个新的结构位移展开定理(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的位移展开新定理,给出采用低阶固定... 综述在模态分析与动态子结构方法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首先回顾经典的位移展开定理和模态叠加原理.为了加速经典方法的收敛速度、提高计算效率,进一步介绍两个新的结构位移展开定理(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的位移展开新定理,给出采用低阶固定界面模态的高精度位移展开式;采用混合模态的位移展开新定理,给出采用低阶混合模态表示的高精度位移展开式)和相应的动力学新解法.相应上述3个位移展开定理,介绍采用解析推导的方法构造出3类动态精确子结构方法,各种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实质上都是它们的某种近似与变化形式,从而形成系统的动态子结构分析技术.上述介绍的模态分析与动态子结构方法新进展与经典模态分析技术一起形成结构动力学分析技术的系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动态子结构法 模态综合法 结构动力学 位移展开定理 航天器结构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半实物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斌 陈果 冯国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6-353,共8页
为了研究一种快速准确地分析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的建模方法,采用试验与仿真结合,在转子模型中综合机匣-支承试验数据的半实物建模方法,对整机振动半实物建模原理,机匣-支承传递函数测试、结构综合建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航空发动机... 为了研究一种快速准确地分析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的建模方法,采用试验与仿真结合,在转子模型中综合机匣-支承试验数据的半实物建模方法,对整机振动半实物建模原理,机匣-支承传递函数测试、结构综合建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对半实物建模方法进行验证。建立试验器整机及半实物仿真模型,计算机匣振动响应;拆装转子试验器,测试机匣-支承连接位置频率响应函数,综合转子有限元模型,建立基于试验数据的试验器半实物模型,计算整机频率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半实物建模方法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缩减90%以上的计算时间,运用半实物模型能够准确地获得整机频率响应函数,固有频率计算误差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方法 转子动力学 有限元方法 模态分析 测试技术
下载PDF
轻型载货汽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熊永华 杜发荣 +1 位作者 高峰 赵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为了改进某轻型载货汽车车架的结构,对边梁式车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考虑到悬架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车架及悬架系统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车架的模态参数。... 为了改进某轻型载货汽车车架的结构,对边梁式车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考虑到悬架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车架及悬架系统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车架的模态参数。通过模态分析法对车架模型进行了验证,确定了该车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动力学分析及实验提供了参考,对车架的设计和结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的柴油机曲轴动态强度与冲击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亮 宋希庚 +2 位作者 明章杰 唐斌 薛冬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以某16 V柴油机曲轴为例,利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正常工况下强度分析和模拟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曲轴等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法对其进行结构缩减,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后... 以某16 V柴油机曲轴为例,利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正常工况下强度分析和模拟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曲轴等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法对其进行结构缩减,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后添加连接单元,建立轴系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多体动力学分析结果恢复到含油孔的曲轴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模型(单拐-梁模型),进行正常工况一个循环曲轴动应力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最后,进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曲轴动应力计算及强度分析,校核其冲击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曲轴强度分析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法 子结构
下载PDF
弦支穹顶结构实物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志华 张立平 +2 位作者 李阳 窦开亮 郭云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介绍了弦支穹顶结构在我国的工程应用实例;针对天津博物馆实物弦支穹顶,理论分析了实物弦支穹顶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频率值;利用环境激励法和锤击激励法对结构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实物动力试验,并对试验过程、结果进行了阐述;通过模态分析... 介绍了弦支穹顶结构在我国的工程应用实例;针对天津博物馆实物弦支穹顶,理论分析了实物弦支穹顶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频率值;利用环境激励法和锤击激励法对结构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实物动力试验,并对试验过程、结果进行了阐述;通过模态分析,得出弦支穹顶结构具有基频较大、振型密集、整体性好的特性;对比分析了弦支穹顶结构两阶段动力特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 实物 动力特性试验 激励法 模态分析
下载PDF
结构动力分析阻尼模型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董军 邓洪洲 王肇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63-69,共7页
提出了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修正的Rayleigh阻尼模型和一个基于单元特性的阻尼参数方法,可用于合理确定复杂阻尼结构的阻尼参数。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阻尼参数的计算对时程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在分析结构体系振动... 提出了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修正的Rayleigh阻尼模型和一个基于单元特性的阻尼参数方法,可用于合理确定复杂阻尼结构的阻尼参数。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阻尼参数的计算对时程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在分析结构体系振动特性的基础上慎重确定阻尼参数,以避免人为放大或滤掉主要振型,造成虚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分析 阻尼模型 模态应变能法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的火箭发动机结构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飞平 谭永华 陈建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47-1553,共7页
为了预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采用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对四机并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喷管内外壁材料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刚度和质量等效原则,建立了精确的喷管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分布... 为了预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采用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对四机并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喷管内外壁材料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刚度和质量等效原则,建立了精确的喷管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发动机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单机子结构模型的误差小于1.35%;四机并联发动机模型的误差小于2.19%;且仿真振型与实际模态试验结果保持一致。说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可靠,能提高结构动态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子结构试验建模 试验模态分析 模态参数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重型矿用汽车车架模态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忠炯 赵晓海 王宇奇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99,共3页
利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某重型矿用汽车车架的动态特性。为了改进车架的有限元结构,对箱梁式车架进行了简化。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结果对车架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结果表明,车架结构低... 利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某重型矿用汽车车架的动态特性。为了改进车架的有限元结构,对箱梁式车架进行了简化。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结果对车架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结果表明,车架结构低阶弹性模态频率及振型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缅 郑钢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7,共7页
针对传统模态综合法中由于高阶截断模态带来的计算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该方法将传统方法中截断舍弃掉的高阶模态部分展开成级数的形式,并保留级数的前r项参与计算,然后将子结构界面协调条件推广至高阶,剔除... 针对传统模态综合法中由于高阶截断模态带来的计算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该方法将传统方法中截断舍弃掉的高阶模态部分展开成级数的形式,并保留级数的前r项参与计算,然后将子结构界面协调条件推广至高阶,剔除了这些级数保留项之间可能出现的线性相关问题,并将保留的前r项级数改写为广义坐标的形式,作为传统模态综合法中约束模态和低阶模态的修正项以提高计算精度。与其它改进方法相比,该方法既保留了高阶截断模态的影响,又不会出现非线性特征值迭代求解问题或Ritz基线性相关的问题。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参与综合的模态阶次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也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模态分析 模态综合法 固定界面子结构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51
20
作者 李发宗 童水光 王相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6,共9页
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工作装置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确定影响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性能的关键模态频率,并以此作为优化目标,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确定... 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工作装置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确定影响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性能的关键模态频率,并以此作为优化目标,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确定工作装置动态优化的设计变量。以工作装置几何约束、性能约束等为约束条件,采用扩展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实例分析表明,该动态优化方法,提高了工作装置结构的刚度,降低了结构的变形,改善了工作装置动态工作性能与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模态分析 工作装置 结构动态优化设计 扩展拉格朗日乘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