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s of Rural Area Development in Eastern Coastal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Yansui WANG Guogang ZHANG Fug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173-181,共9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rural area development at the county level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18 factors was developed, and a rural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rural area development at the county level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18 factors was developed, and a rural development index (RDI) was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rural development state in 2000, 2004, and 2008.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is study derived four dominating components by mean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hich can explain 78.2% of the total information, name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put, the basic condition of agriculture, 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household′s own basic conditions. 2) Since the turn of the new millennium, the rural area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Well developed, developed, moderately developed and undeveloped rural areas respectively occupied 29.32%, 22.33%, 21.91%, and 10.51% in 2008. 3) The countryside had maintained a sound momentum of developing trend between 2000 and 2008, while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lacked sustainability. And 4)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original economic basis, and location are four major driving forces of the disparity of rural area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Given these results, the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ach rural group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 development rur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eastern coastal China
下载PD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
作者 宋洪远 张红奎 +2 位作者 方华 张恒春 赵海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1期58-66,共9页
Despite the great progr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1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China's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re still.l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crude development pattern, back... Despite the great progr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1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China's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re still.l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crude development pattern, backwar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ities' weak driving effect on the countryside.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I 1-2015), China should transform the way agriculture grows and operates; promote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urban planning and its function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 off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th Five-Year Plan (2011-2015)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of rural andurban areas
下载PDF
论长寿内卷化
3
作者 刘燕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进入长寿时代后,农村老年人在其高龄阶段的生命历程中,会遭遇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伴随其机体衰退,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坠入巨大的生活风险之中。结合中国传统的老龄观,通过对“内卷化”这一概念的辨析和创造性转化,可以构建“长寿内卷化”... 进入长寿时代后,农村老年人在其高龄阶段的生命历程中,会遭遇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伴随其机体衰退,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坠入巨大的生活风险之中。结合中国传统的老龄观,通过对“内卷化”这一概念的辨析和创造性转化,可以构建“长寿内卷化”的概念,以理解当前农村高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状态。当高龄老年人的生命历程步入内卷点之后,其寿命虽然仍然在延长,但由于各种负性生命事件的发生和影响,生命质量却开始下滑,与理想状态相反的是,这段生命历程将持续进入病寿、苦寿、辱寿等单一存在或同时并存的生活风险状态;当这一曲线下滑至接近生命质量轴的交叉点时,它意味着高龄老年人生命主动或被动的终结。支撑从长寿内卷化到生活风险发生的机制是,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压力通过环状结构的新家庭结构形式向高龄老年人转移。秉持积极老龄观,加强政策干预,实现长寿去内卷化,是长寿时代所必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的“长寿内卷化”,不仅对理解当前农村高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具有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将来也同样适用于分析城市高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内卷化 农村高龄老年人 生活风险 长寿红利 长寿风险 社会压力转移 新家庭结构 家风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析
4
作者 刘良军 赵威 《陕西国防职教研究》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实践证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新时代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刻认识其现实必然性,找准主要着力点,坚持应有的原则,以务实有效的举措确保落实落地... 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实践证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新时代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刻认识其现实必然性,找准主要着力点,坚持应有的原则,以务实有效的举措确保落实落地落细,为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内生动力、强大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推进 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
下载PDF
水厕防冻技术在寒冷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权 《模具制造》 202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主要研究水厕防冻技术在寒冷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介绍了水厕防冻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寒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挑战和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需求,探讨了水厕防冻技术在农村供水系统、灌溉系统、渔业和养殖业... 主要研究水厕防冻技术在寒冷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介绍了水厕防冻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寒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挑战和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需求,探讨了水厕防冻技术在农村供水系统、灌溉系统、渔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对推广水厕防冻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广策略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厕防冻技术 寒冷地区 新农村建设 水资源利用 推广策略
下载PDF
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云明 赵剑龙 +1 位作者 陈超 赵良伟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建设管理模式是影响综合管廊建设效率、投资效益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科学的建设管理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以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为例,开展了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选择的研究。分析了引入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适用性... 建设管理模式是影响综合管廊建设效率、投资效益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科学的建设管理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以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为例,开展了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选择的研究。分析了引入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适用性和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引入BIM+3S技术的优越性。其次,开展了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应用的研究。应用内容包括建设管理体制、合同管理、目标控制、安全管理等。最后,凝练了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创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北新区 综合管廊 建设管理模式
下载PDF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域实践探索——以奇台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静 张建军 闫仲宇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时代,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美丽中国建设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根本宗旨与工作重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也与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时代,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美丽中国建设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根本宗旨与工作重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也与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该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根据,厘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定义及重要性,分析奇台县美丽乡村实践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现实困难,并对新时代奇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经验总结,以期对国内其他相似县域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美丽乡村建设 县域实践 奇台县 农村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农村新基建的内在逻辑与突破路径
8
作者 单延博 孙晓童 朱大威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推进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 推进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快普及推广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新基建 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乡村 科技创新 江苏省
下载PDF
层递式动员:乡村公共建设行动中农民参与的逻辑审思
9
作者 黄振华 杨文迪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乡村公共建设行动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农民参与建设行动的积极性反映了乡村治理是否有效。本文以W村的三类公共建设项目为例,分析影响农民参与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干部权责的对等情况影响其动员行为,决定了动员行为与农民需求的匹配程... 乡村公共建设行动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农民参与建设行动的积极性反映了乡村治理是否有效。本文以W村的三类公共建设项目为例,分析影响农民参与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干部权责的对等情况影响其动员行为,决定了动员行为与农民需求的匹配程度,由此生成层递式、间断式和错位式三种动员方式,并呈现出与之对应的互动式、任务式和疏离式三类农民参与样态。其中,层递式动员下的有效参与能够助推乡村善治。这启示我们,必须健全干部动员激励机制,对标农民需求,推进乡村公共建设行动中积极有序的农民参与,以此保障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参与 乡村公共建设行动 层递式动员 乡村善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陈园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5-93,119,120,共11页
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通过颠覆性技术和原创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与效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环境关系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在... 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通过颠覆性技术和原创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与效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环境关系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实基础,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出场逻辑。新质生产力通过驱动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农村生活方式变革、推动农村生态治理转型赋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通过技术转化和产业融合加快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通过思想传播和圈层塑造倡导绿色智慧化生活方式,通过政策支持和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村 生态文明 建设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新农村配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缪国威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8期63-65,共3页
新农村配电网建设是我国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其应用于新农村配电网建设中,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 新农村配电网建设是我国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其应用于新农村配电网建设中,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文章分析了新农村配电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新农村配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包括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定位与自动化隔离、无功补偿等方面,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自动化 新农村 配电网建设 应用
下载PDF
地方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何丁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地方音乐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丰富新农村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拥有其他社会要素难以替代的净化、感染、唤醒、激励、启迪等功能。能够使农村居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深化,并且为新农村形成文明新风、构建... 地方音乐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丰富新农村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拥有其他社会要素难以替代的净化、感染、唤醒、激励、启迪等功能。能够使农村居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深化,并且为新农村形成文明新风、构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依托。文章结合地方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明确其发展问题,提出以队伍建设、文化宣传、加强保护为主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地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助推新农村文化建设进程,实现农村居民的精神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音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 作用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新型合作模式下的片区规划设计编制方法研究
13
作者 平龙凤 《工程设计与施工》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论文以中国成都市蓉南新兴产业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新型合作模式下的片区规划设计编制方法,重点介绍了邛崃市与天府新区和新津区共同编制的总体片区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对外交通、空间落位、用地布局、项目集群建设等。论文强调了在... 论文以中国成都市蓉南新兴产业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新型合作模式下的片区规划设计编制方法,重点介绍了邛崃市与天府新区和新津区共同编制的总体片区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对外交通、空间落位、用地布局、项目集群建设等。论文强调了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天府新区和邛崃市通过建立跨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方式,共同努力将重点片区打造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跨区域合作区中的示范区,促进区域城市设计的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合作模式 片区规划设计 编制方法 重点片区建设 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评价与分区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贵军 朱永明 +2 位作者 臧亮 杨皓 张蓬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7-246,共10页
改变农村居民点低效利用的现状,可以对其布局实施空间重构优化,能够促进各项要素在农村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并使农村和农业自觉适应并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该文以昌黎县为例,利用GIS手段提取评价单元并... 改变农村居民点低效利用的现状,可以对其布局实施空间重构优化,能够促进各项要素在农村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并使农村和农业自觉适应并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该文以昌黎县为例,利用GIS手段提取评价单元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矢量化。充分考虑不同指标组合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向的差异影响,并规避相关案例研究中综合分值法的使用对评价指标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考虑不足,融合了分层次评价和综合分值法2种方法,构建出两步评价法,实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分区的评价。两步评价法:1)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指标体系及多逻辑条件评价标准,实施分层次评价,剔除禁建区并得到农业产业优势、居民点整治潜力及迁聚条件、居民点综合经济和区位条件分级结果。2)选择判别评价法,结合并继承第1步评价结果,建立重构判别准则,进行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分区,并将昌黎县宜居评价结果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分区图叠合,调整并完善昌黎县居民点空间迁聚规划方案及策略。该研究结果将昌黎县分成优农区、优城区、分流区和低保区,分区提出迁聚重构策略,并结合昌黎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昌黎县城—一级小城镇—二级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格局,针对昌黎县居民点迁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该方案有利于加快昌黎县"十二五"和"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该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因地制宜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农村地区 新型城镇化 农村居民点 两步评价法 空间重构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我国户用型沼气发展模式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凤莲 郑小红 +4 位作者 高云超 邝哲师 潘木水 黄小光 徐志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114-116,共3页
概述了我国沼气的发展和利用模式,我国沼气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三结合"、"四位一体"和"五配套"模式;然而不同地区也提出不同的生态模式,如广西恭城模式、江西赣南模式、贵州织金模式等,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特... 概述了我国沼气的发展和利用模式,我国沼气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三结合"、"四位一体"和"五配套"模式;然而不同地区也提出不同的生态模式,如广西恭城模式、江西赣南模式、贵州织金模式等,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特点涌现出大量多种沼气利用模式,特别是我国南方普遍推广应用的"猪-沼-果"模式,对当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沼气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基本途径之一,多年应用实践证明,沼气不仅具有提供能源的基本作用,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改善农村环境、提供肥料、改变卫生状况、作为饲料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沼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农村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户用型 模式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 被引量:31
16
作者 黄国胜 李同升 +1 位作者 王武科 段晶晶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模式的引入。在深入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从城镇化趋势、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和模式创新等多重角度,对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模式的引入。在深入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从城镇化趋势、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和模式创新等多重角度,对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图为可持续的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 模式创新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以安徽省巢湖周边地区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姚磊 田雨普 谭明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巢湖周边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巢湖周边地区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和需求不足,持久的体育行为还没有形成,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农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巢湖周边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巢湖周边地区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和需求不足,持久的体育行为还没有形成,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农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农民体育组织管理和指导相对薄弱。提出了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新农村建设 巢湖周边地区 体育健身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北京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38
18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1 位作者 钟林生 何玉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旅游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涵养区 北京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俊华 卫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5,共7页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自身的制约和障碍因素,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采取多种模式。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能用同一种速度来推进,也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来实现。必须在区...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自身的制约和障碍因素,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采取多种模式。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能用同一种速度来推进,也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来实现。必须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本状态和基本特征出发,探索适合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模式选择 新型工业化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区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北任丘市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洋 张俊梅 +2 位作者 许皞 王兴华 张路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7-132,共6页
本文以河北省任丘市为例,在研究当前挂钩工作所产生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以"三条件逐级筛选法"和"规划限制修正法"构建挂钩拆旧和建新适宜区评价体系;依据该体系计算出拆旧区的拆旧适宜指数介于0.70~0.84之间,建新区的建新适宜指数介于... 本文以河北省任丘市为例,在研究当前挂钩工作所产生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以"三条件逐级筛选法"和"规划限制修正法"构建挂钩拆旧和建新适宜区评价体系;依据该体系计算出拆旧区的拆旧适宜指数介于0.70~0.84之间,建新区的建新适宜指数介于0.70~0.89之间;并以城镇化型、中心村内调型、自然村缩并型的拆旧模式与集中居住型、城镇建设型、产业发展型的建新模式相互交叉组合形成终选挂钩项目区,力求从根源上解决挂钩实施中所产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城乡挂钩 拆旧建新适宜区 三条件逐级筛选法 规划限制修正法 农村居民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