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ath of a Salesman, When Tragedy Meets the Modern Man
1
作者 Marsela Turk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4期224-229,共6页
The most persistent criticism about the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1949) concerns the issue of genre and its constituents: Is it a tragedy?! If yes, to what extend is it a tragedy? Miller himself considered the pl... The most persistent criticism about the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1949) concerns the issue of genre and its constituents: Is it a tragedy?! If yes, to what extend is it a tragedy? Miller himself considered the play to b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man, as he presents his idea on tragedy as a genre and his idea of the tragic hero in his essay "Tragedy and the Common Man" (1942), but for a group of critics it is not a tragedy but to others and to the author, it is the tragedy of the man who tries to survive in the modern world by using archaic weapon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sits the Aristotelian tragedy concept and modern theories, and stands on what are tragedy and a tragic hero. It aims at reading Death of a Salesman as a meeting point between (ancient) concept of tragedy with modern man and his way of seeing life, and briefly examines and explores the continuing disagreements among academics and by what criteria this play is a trage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GEDY modem man ARISTOTLE tragic hero
下载PDF
The Beethoven Frieze Klimt's Knight and the Disease of the Modern Man
2
作者 Antonela Corb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2期80-90,共11页
The motif of the knight is frequently used in medieval art; it has made a surprising comeback in the 19th century through artists, such as the Pre-Raphaelites or the Viennese artists at the end of the 19th and the beg... The motif of the knight is frequently used in medieval art; it has made a surprising comeback in the 19th century through artists, such as the Pre-Raphaelites or the Viennese artists at the end of the 19th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Gustav Klimt interprets this motif in a very personal manner, which throws a totally different light on the status of the knight than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dicate and analyze the very features that make Klimt's knight different from that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historic, literary, and artistic canons and reveal it as closer to Nietzsche's modern man--afflicted by the malady that the philosopher diagnoses and whose symptoms he describes as follows: A weakened personality, and the absence of a strong will,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c age and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IGHT chivalric ideal the malady of the modem man allegorical scheme
下载PDF
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强 韦娟娟 《学术探索》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逃避自由》一书在全球影响很大。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现代人生存困惑的机制及其原因,提出了: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个体化;个体化的过程是人的自由与孤独感并存的过程,... 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逃避自由》一书在全球影响很大。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现代人生存困惑的机制及其原因,提出了: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个体化;个体化的过程是人的自由与孤独感并存的过程,由此形成了现代人生存的内在矛盾与冲突;现代人陷入了普遍的生存困惑中,从而选择了“逃避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现代人 生存困惑 逃避自由
下载PDF
山顶洞人与现代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特征比较及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武 何嘉宁 +1 位作者 吴秀杰 吕锦燕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41,共16页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现代人起源与...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许多细节及演化机制予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提出了现代人群出现时间及现代人群分化时间的概念。一些研究对山顶洞人的演化程度及其在东亚地区现代人群形成上的作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对12项颅骨非测量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有8项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之间具有不同的表现,作者认为山顶洞人在颅骨特征表现上较现代中国人具有更多的原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更新世晚期人群内部变异、现代人群特征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洞人 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现代人起源 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法家的“法治”思想辩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亚辉 赵菊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法治理论 人治 现代法治
下载PDF
论现代人的死亡困境与现代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宜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5期568-574,580,共8页
人类已由传统死亡进到现代死亡,这是由现代技术所决定的不可逆的运动。现代死亡体现着死亡的现代性本质,它将死亡从生命的内在本质规定中抽离并走向异化,令现代人陷入死亡的困境中。究其根源,现代性内涵着生与死的"二项分离"... 人类已由传统死亡进到现代死亡,这是由现代技术所决定的不可逆的运动。现代死亡体现着死亡的现代性本质,它将死亡从生命的内在本质规定中抽离并走向异化,令现代人陷入死亡的困境中。究其根源,现代性内涵着生与死的"二项分离",成为现代人逃避死亡的根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死亡困境 现代性
下载PDF
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马克思的人的观念的历史定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8,共6页
在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观念的问题上,哲学界存在着两种趋向:一种趋向是按照启蒙思想的模式来理解它,另一种趋向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它。前一种思路是把马克思的思想启蒙化,后一种思路是把马克思的思想后现代主义化。准确地把... 在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观念的问题上,哲学界存在着两种趋向:一种趋向是按照启蒙思想的模式来理解它,另一种趋向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它。前一种思路是把马克思的思想启蒙化,后一种思路是把马克思的思想后现代主义化。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观念就必须分清马克思的思想与这两种思想的区别,从而说明马克思的思想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 后现代
下载PDF
“吃人”命题的世纪苦旅——从鲁迅《狂人日记》到莫言《酒国》 被引量:5
8
作者 古大勇 金得存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莫言的《酒国》是在鲁迅传统及《狂人日记》的影响下创作的长篇小说,由于"吃人"主题的再现从而与《狂人日记》取得了某种精神对应。两篇小说中的"吃人"内涵同中有异。第一层面都指向真正的肉体"吃人"。... 莫言的《酒国》是在鲁迅传统及《狂人日记》的影响下创作的长篇小说,由于"吃人"主题的再现从而与《狂人日记》取得了某种精神对应。两篇小说中的"吃人"内涵同中有异。第一层面都指向真正的肉体"吃人"。第二层面是指向象征意义上的"吃人",《狂人日记》侧重于文化文明层面的批判,《酒国》侧重于现实政治层面的批判。两者的"吃人"都具有巨大的同化性与普适性,启蒙者形象被彻底解构,表现了改造"吃人"文化的艰难。两者都表达了对未来的焦虑和渴望。第三层面可作普遍的人类学意义上的理解。产生于20世纪的《狂人日记》和《酒国》体现的人道立场、启蒙态度、民主观念与批判精神,使之和古代的同类"吃人"题材的作品划上一道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酒国》 “吃人” 三层内涵 现代精神
下载PDF
关于完整人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传远 阚逍 《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2期15-18,24,共5页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人的发展要克服诸多的"现代性"缺陷,向完整、健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的人 健全的人 非理性的人 单向度的人 现代人 受过教育的 人的发展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教育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健康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6-9,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现代教育改革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现代教育改革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宏亮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85-86,共2页
君子人格是儒家积极倡导、努力追求的理想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对于提升国民的精神境界以及人格的完善,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 君子人格 道德 现代意义
下载PDF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审现代诗词的价值和命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友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5-274,共10页
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实际上是新旧诗双线并行的,这是讨论现代诗词价值、地位和前途问题必须正视的基本事实和逻辑前提。现代诗词命途多舛,不是文学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有"人为阻断"的因素。一个世纪的文学实践证明,旧体诗词和现... 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实际上是新旧诗双线并行的,这是讨论现代诗词价值、地位和前途问题必须正视的基本事实和逻辑前提。现代诗词命途多舛,不是文学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有"人为阻断"的因素。一个世纪的文学实践证明,旧体诗词和现代社会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当代文学界要有"正视历史的勇气",理性对待现代诗词这一重要文学现象及其入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词 双线并行 人为阻断 适应性
下载PDF
再论现代教育
13
作者 胡乐乐 《现代教育论丛》 2008年第1期12-18,共7页
"现代教育"建基于人的主体性,强调人是教育的目的,尊重人的个性与创造性,培育具有反思性的独立自主的公民。尽管我国教育理论学术研究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与界说仍存有争议,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建基于人的主体性,强调人是教育的目的,尊重人的个性与创造性,培育具有反思性的独立自主的公民。尽管我国教育理论学术研究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与界说仍存有争议,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今后将愈加以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为两大支柱,将其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贯彻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 人是目的 人本主义教育
下载PDF
论《看不见的人》的后现代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鲜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二战后的作品。由于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限,对其作品人物的分析大多受到种族文化冲突的背景影响,但把作品放在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文化语境中,分析其艺术价值会有不同的阐释。作者用身...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二战后的作品。由于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限,对其作品人物的分析大多受到种族文化冲突的背景影响,但把作品放在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文化语境中,分析其艺术价值会有不同的阐释。作者用身份多元、主观直觉、荒诞意识及断片生活等一系列后现代手法展示现代境遇主题,表现被抛弃在传统和历史的断片空间中不确定的自我迷失状态,极具美国商业文化的荒诞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尔夫·艾里森 《看不见的人》 境遇主题 后现代性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辨析
15
作者 孟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4-38,共5页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是建立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环境价值观的基础上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然而,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历史演进的影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这种哲学基...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是建立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环境价值观的基础上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然而,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历史演进的影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这种哲学基础地位受到了种种质疑。对这些质疑的有力驳斥,成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的最好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
下载PDF
被遮蔽的现代性——周立波小说的益阳书写新解
16
作者 王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3-35,共3页
周立波的小说受到其诗人气质的影响,在书写益阳巨变时,自觉地塑造新女性形象,在地域文化的呈现中表现了真实的人性。同时,通过书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伦理化思考。周立波小说的现代性由此而生。
关键词 周立波 新女性 人与自然 现代性
下载PDF
关于人的哲学思考
17
作者 孙传远 阚逍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人的发展也要克服诸多的"现代性"缺陷,向完整、健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 单向度 完整的人 健全的人 现代人 受过教育的人 人的发展
下载PDF
浅析“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18
作者 贺晴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中国传统哲学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天人相通,一是天人相生。由于"天"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思想有其内在的问题,要发挥古代"天人合一"的当代价值就必须把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以马克思的"自然的人... 中国传统哲学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天人相通,一是天人相生。由于"天"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思想有其内在的问题,要发挥古代"天人合一"的当代价值就必须把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以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念为基础,在通过对"天人合一"固有结构的改造,才能发挥出"天人合一"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自然的人化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科学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继创 任爱玲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生成的,不同的文化模式中会诞生不同的科学形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诞生不出西方意义的科学。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能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养料。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西方科学 近现代科学
下载PDF
心理科学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诠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光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只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去探究何为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科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上来诠释人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完善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科技革命进一步丰富... 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只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去探究何为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科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上来诠释人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完善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科技革命进一步丰富了心理科学的研究工具,深化了其研究的框架体系,为更准确、全面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可持续发展 心理科学 横向 纵向 现代科技革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