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odern Contraceptive Methods by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Parakou in 2017
1
作者 K. Salifou R. Sidi Imorou +6 位作者 M. Vodouhe M. E. Gounon F. Hounkponou A. Obossou C. Koukoui R. X. E. Perrin E. Alihonou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8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As in other countries of West Africa, Benin has a low rate of MCM utilization. The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is low rate of use vary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fa... As in other countries of West Africa, Benin has a low rate of MCM utilization. The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is low rate of use vary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odern contraceptive method (MCM) by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CBA) in Parakou in 2017. Materials and Methods: It was a cross-sectional and descriptive study with an analytical purpose among WCBA selected in household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Parakou after a 2-degree cluster survey. Results: The WCBA’s average age was 29 ± 5.6 years old with extremes of 15 and 46 years. The modern contraceptive prevalence was 14.74%. Among WCBA, 57.14% had an average level of knowledge. The media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information (75.84%). Among them 34.39% never discussed the matter with their spouse;the latter were not in favor of contraception. The educational level, the perception of woman, the spouse’s favorable opinion,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spous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of MCM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existence of FP servic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CM with p = 0.0000 aft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MCM use still remains low. Any effort to increase the modern contraceptive prevalenc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use of MCM in the municipality of Parakou in 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ods modern CONTRACEPTION Use factorS ASSOCIAT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Parakou
下载PDF
Measurement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four modernizations" and its efficiency ofprefecture level cities or above i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jinghu pan yanxing hu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6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Th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o called 'Sihua Tongbu' in China, an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ur moderniz... Th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o called 'Sihua Tongbu' in China, an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ur modernizations')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need but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irection of integrat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China.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 indices of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s 343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calculated their efficiency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2001 and 2011.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efficiencies and their changing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11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model.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units was explored by us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Finally,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revealed with the aid of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 indices and efficiency of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hav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show diverse regional patterns. Overall, the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low, and only few units with small urban populations and economic scale are in DEA efficiencies. The efficiency changing trends were decreasing during 2001–2011, with a transfer of high efficiency areas from inland to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r capit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boast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ur modernizations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China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中国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春 赵予宁 孙英杰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本文利用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论如下:(1)金融科技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创新要素配置和缓解资本要素错配来助力制造业现代产业... 本文利用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论如下:(1)金融科技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创新要素配置和缓解资本要素错配来助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3)在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场化水平更高以及银行数字化水平更突出的地区,金融科技支持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验证了金融科技对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为加速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制造业 现代产业体系 要素配置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瑞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4,共10页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要素配置视角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探讨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要素配置视角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探讨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要素配置在数实融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治理效率可正向调节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且对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实融合和政府治理效率的单门槛效应。基于此,应激活数实融合发展潜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服务、加速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 要素配置 政府治理效率 门槛模型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 被引量:304
5
作者 黄群慧 盛方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其中,新质生产力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新质生产力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功能则凸显新发展理念、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型要素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取向,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要素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逻辑机理、现实梗阻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孟亭含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合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是全面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市场体系、基础设施、技术网络、经济支柱支持。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融入、数字基建布设、数字技术下沉及数字业态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 合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是全面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市场体系、基础设施、技术网络、经济支柱支持。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融入、数字基建布设、数字技术下沉及数字业态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能。尚需注意,数字治理局限性、城乡发展脱轨化、技术应用片面化、数字文化偏向性等诸多梗阻并存,限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发挥。为此,应寻求数字组织再嵌入社会基层治理、重塑数字基建组织性网络动态结构、探索数字技术全流程生态治理应用、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新型发展业态,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 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新基建 数字治理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燕妮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6,共14页
国际话语权是国际关系较量和博弈的重要指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利于破除中国式现代化议题在国际舆论场域的话语困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世界意义。国际话语权是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交织叠加的结果... 国际话语权是国际关系较量和博弈的重要指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利于破除中国式现代化议题在国际舆论场域的话语困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世界意义。国际话语权是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交织叠加的结果,从内生机理来看,遵循话语供给—话语传播—话语认同—话语运用的递进逻辑;从外部机理来看,以综合国力、国家治理能力、文化自信为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坚持理论指导与文化传承,丰富话语供给内容;多方协作与多点互动,增强话语传播能力;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夯实话语认同;关注人类现代化全球性难题,树立话语运用示范,形成与中国大国身份和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国际话语权 影响因素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8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88-96,共9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新质生产力赋予新的内涵,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路径。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数字经...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新质生产力赋予新的内涵,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路径。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数字经济革命性和颠覆性创新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有助于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大数字经济建设投入、优化现代产业链供应链、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及培养数字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创新 现代化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新型生产关系
下载PDF
工业化中的传统与现代因素: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研究
9
作者 李毅 《新经济》 2024年第7期5-12,共8页
当今时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现代化建设共同面临的历史课题。尤其是在中国制造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求在技术与市场上大力解决外部依赖风险的当下,学界有必要对日本近代产业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自主发展而未沦为技术附庸予... 当今时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现代化建设共同面临的历史课题。尤其是在中国制造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求在技术与市场上大力解决外部依赖风险的当下,学界有必要对日本近代产业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自主发展而未沦为技术附庸予以研究。分析日本以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发展历史轨迹,重在从传统与现代因素融合的视角考察日本近代制造业自主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对其产业创新与发展中传统与现代因素融合之历史特征的细节研究,提出关于传统与现代因素融合、推进产业自主发展的一点历史认识。力图通过对日本工业自主现代化之路的规律性总结,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真正进入创新驱动轨道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强国 传统与现代因素 日本近代制造业 历史观察与研究
下载PDF
湖北省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王新华 郭福强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确保湖北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究该省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制定科学的林业资源发展规划。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使用两个维度——省份与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在省份维度上,通过测算各个省(区、市)的林业现代化综... 为确保湖北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究该省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制定科学的林业资源发展规划。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使用两个维度——省份与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在省份维度上,通过测算各个省(区、市)的林业现代化综合得分,将湖北省与我国其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在时间维度上,通过测算湖北省2012~2021年间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分析比较湖北省的发展禀赋优势和不足,为湖北省的林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现代化 因子分析 横纵对比 湖北省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朝晖 王镕菲 余思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深入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运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 深入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运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机制分析显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存在逆向调节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数字普惠金融 要素市场扭曲程度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
12
作者 张鹏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7,共16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结构承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迫切需要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产业政策属性,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上下游产业的协同以及产业集群的耦合内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历史维度而言,主要...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结构承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迫切需要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产业政策属性,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上下游产业的协同以及产业集群的耦合内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历史维度而言,主要知识产权强国将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作为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工具,我国更加强调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作用,对专利制度等知识产权制度的产业政策属性认识不足。深入分析知识产权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切入点,分析如何运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促进比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在上述基本定位的基础上,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是,专利导航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为导向的专利转化运用促进产业链发展、以主体和客体新型耦合关系为核心的专利协同运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进而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素禀赋结构 比较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运营
下载PDF
“两业”融合与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林 王嘉丽 李东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90,共14页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中国参与大国博弈与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两业”融合对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中国参与大国博弈与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两业”融合对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显著提升了先进制造业TFP。异质性分析表明,“两业”融合对先进制造业TFP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分行业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之后,能够显著提升行业TFP。机制检验发现,“两业”融合主要通过改进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资源配置等渠道对先进制造业TFP起到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引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鼓励企业之间协同创新以及减弱要素流动壁垒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业”融合 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保理合同的法律适用及完善路径——以现代商法思维运用为视角
14
作者 官欣荣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在界定现代商法思维基础上,对保理合同的金融商事属性作了辨识分析,并结合《民法典》保理合同的制度创新及实施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民商合一体例下应尊重保理业特殊规范性,运用现代商法思维予以解释论和立法论路径的进阶完善:针对保理合... 在界定现代商法思维基础上,对保理合同的金融商事属性作了辨识分析,并结合《民法典》保理合同的制度创新及实施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民商合一体例下应尊重保理业特殊规范性,运用现代商法思维予以解释论和立法论路径的进阶完善:针对保理合同适用主体、票据债权可否为保理标的、“将有债权”认定标准、保理融资利息/服务费等提出了商法解释论路径的解决之道;针对无保理商资质要求的合同效力认定问题,提出通过典外立法(特别商事单行条例)对保理商的金融主体属性、业务监管予以立法跟进,促其有良法可依,以更好防控风险、合规运作、稳定交易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商法思维 保理合同 适用完善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2
15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8 位作者 杨秉瑜 程娜 王璐 黄晓野 汪苗苗 苏美文 张成甦 王云凤 刘美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共2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更是把这种认识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指出“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AI大模型 数据要素 生成式AI 人工智能产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北振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态建构、动力要素与实践进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雨辰 张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5,F0002,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文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视角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态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文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视角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态建构,从政治领导力量、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方面探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要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追求“五个文明”相协调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既为后发国家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又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动力要素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产业政策对光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17
作者 杨洋 裴童心 +2 位作者 李晓晖 李忠洋 马丹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53-63,共11页
我国光伏产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的一张“中国名片”,在国家碳减排工作推动下蓬勃发展,但面临“两头在外”困境、产业链之间供需错配、产业政策对产业链发展影响不明等问题。提升光伏产业现代化水平需要考虑产业政策的影响,提高... 我国光伏产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的一张“中国名片”,在国家碳减排工作推动下蓬勃发展,但面临“两头在外”困境、产业链之间供需错配、产业政策对产业链发展影响不明等问题。提升光伏产业现代化水平需要考虑产业政策的影响,提高产业链的创新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产业进步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分析政策补贴对光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机制,对应产业政策的初期、调整、退坡三个发展阶段将产业链23个环节分为产业链上、中、下游,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99家企业创新效率;运用Olley-Pakes估计法(OP法)测算144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光伏全产业链总体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中下游增速高于上游;产业链总体全要素生产率稳步上升,中下游变化趋势比上游稳定;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助于提升产业链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链 产业政策 现代化发展 创新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冲 梁晓林 王学义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运用模糊Borda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2012~2021年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中—西”递减的区域分布格局,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西部省份排名波动剧烈,东中部省份排名相对稳定;进一步聚类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一般水平地区分别有4个、10个和12个省份。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应积极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总结和分享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高水平地区应深入挖掘区域特质,关注人口再生产、素质和结构的平衡,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等水平地区要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动力,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般水平地区应借鉴模范地区经验,找到自身优势,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因子分析法 熵值法 模糊Broda法
下载PDF
干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阻碍因素研究——以张掖市为例
19
作者 曹瑾 高万兴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
干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以位于西北干旱区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从8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包含22个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 干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以位于西北干旱区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从8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包含22个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2001-2019年该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下降再上升趋势,发展阶段已从尚未实现过渡到初步实现。(2)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贡献最大,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三大“短板”子系统。(3)万人拥有文化站数、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率和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制约张掖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以及两者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指标体系 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 张掖
下载PDF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基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
20
作者 张凤兵 吴迪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3期78-90,共13页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农业政策落地将直接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为例,采用2005—2020年中国263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多时点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对农业...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农业政策落地将直接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为例,采用2005—2020年中国263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多时点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设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政策效应具有持久性,随着设立时间的推移,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农业全要素提升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主要通过改善电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方式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但借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路径不显著。(3)发达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及高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强度地市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更强的政策效果。优化农业产业园区政策,有助于农业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