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 An“Unfinished Scheme”-- Detective Fiction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odernity,1896-1949
1
作者 Yang Y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271,共9页
This paper,analyses how the Chinese writers borrowed the literary genre of detective fiction from the West,but also points out the"indigenous"features of the Chinese detective fic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an... This paper,analyses how the Chinese writers borrowed the literary genre of detective fiction from the West,but also points out the"indigenous"features of the Chinese detective fic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s.Further,it examines why a few Chinese writers chose to reshape detective fiction-an imported literary genre-with these indigenous features.While earlier studies argue that the"old htterateurs"in modem China represented the conservative forces,I believe that these writers were in fact well aware of the impact of Western ideologies and intellectual trends on the Chinese society.Their preference of the indigenous,therefore,was not a bhnd choice but a conscious act of resistance.Unlike the"New Literature"writers'positive responses to Westem ideas,this group of writers treated Western ideas not as the way-to save the motherland.Rather,they viewed the"hegemony"of the empires with alarm,and resorted to a se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for ways of precluding such hegemony.Their efforts of reshaping detective fiction by this means,I argue,sheds a new light on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and,more broadly,of the Asian societies-during this time.That is,such transformation figured not simply as the great triumph of the West over the Asian societies,but rather suggested a dynamic process of cultural collisions and re-cr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思潮 文学作品 历史
下载PDF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2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下载PDF
现代历史小说叙事策略研究
3
作者 古世仓 张倩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发掘出历史小说在现代独特的艺术美感。自由的文学表现力说明文学性回归历史话语领域,增强了现代历史小说文学地位的独立性,也对中国新文学呼唤“人”的全面解放做了有力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小说 现代艺术模式 非理性 艺术虚构
下载PDF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小说:环境史语境、生态维度与中国视角
4
作者 韩启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体现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由于南方文艺复兴文学所处的历史语境正是南方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环境书写成为...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体现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由于南方文艺复兴文学所处的历史语境正是南方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环境书写成为认知和剖析南方现代化乃至西方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作家们或以鲜明立场批判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端,或以矛盾心态含混呈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议题,或以去人类中心立场重塑人与自然在社会变革中的身份与关联,为中国学界审视西方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文学素材。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鉴赏并评析这一时期作家作品中环境书写的主题意蕴、审美价值和生态维度,观照南方文艺复兴作家对西方现代化的回应、批判和反思,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提供话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小说 环境书写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推想文学:“我们世界”与“另外世界”的塑造与互动
5
作者 程朝翔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8,211,共15页
作为独立的文学类别,推想文学是现代西方的产物。推想文学包括奇幻、惊悚、科幻等子类别,而子类别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推想文学大多尚未进入西方现代文学的正典,甚至与现代文学的正典格格不入。西方现代文学的正典多以人类世界为中心,... 作为独立的文学类别,推想文学是现代西方的产物。推想文学包括奇幻、惊悚、科幻等子类别,而子类别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推想文学大多尚未进入西方现代文学的正典,甚至与现代文学的正典格格不入。西方现代文学的正典多以人类世界为中心,而推想文学则“推想”出人类世界之外的另外世界。另外世界或无视、或冲击、或碾压、或溶解、或融入人类世界,不同世界之间互为“他者”。论文聚焦推想文学中互为他者的不同世界,同时也涉及当代西方理论中的推想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想文学 奇幻文学 惊悚文学 科幻文学 现代状态 现代主义
下载PDF
仍在狂欢的现代性:《从后现代到“后后现代”——当代英国小说诠论》序
6
作者 阮炜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377-382,共6页
18世纪以来,英国小说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实验和后现代时期的创新。福尔斯、伯吉斯、石黑一雄等作家的作品展示了实验性和先锋性,同时也反映了对重大问题的思考。莱辛的《金色笔记》则探讨了现实与虚构、艺术与真实... 18世纪以来,英国小说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实验和后现代时期的创新。福尔斯、伯吉斯、石黑一雄等作家的作品展示了实验性和先锋性,同时也反映了对重大问题的思考。莱辛的《金色笔记》则探讨了现实与虚构、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这些小说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改变了人类的小说观和创作实践。张和龙的《从后现代到“后后现代”——当代英国小说诠论》一书对英国小说中的现代性做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即对此书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小说 现代性 后现代 现代主义
下载PDF
鲁迅的《铸剑》:一篇后现代主义的小说
7
作者 顾明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5-118,共14页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鼎盛时期(1910-1939年)的主要作家在同一个时期创作,甚至早于这些作家,因此不存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直接影响,更不用说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了,因为后现代主义在鲁迅去世前尚未出现。但是,以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视角来...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鼎盛时期(1910-1939年)的主要作家在同一个时期创作,甚至早于这些作家,因此不存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直接影响,更不用说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了,因为后现代主义在鲁迅去世前尚未出现。但是,以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视角来研究鲁迅作品发现,鲁迅在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文学的新概念和实践的过程中,也许是不经意之间走进了后现代文学创作的园地,这在他晚期的《故事新编》中尤其突出。通过细读《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可以看出鲁迅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存在主义思考,对宏大叙事的辛辣讽刺,他大量地使用油滑、戏仿、解构式反讽,在小说叙事中混合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奇幻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写作手法,清楚地表现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我们甚至有理由声称,《铸剑》是一篇土生土长的后现代主义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铸剑》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反思小说
下载PDF
Revisiting History Through Crime Fiction: Shiono Nanami's Scarlet Venice in The Renaissance Trilogy of Murder
8
作者 Ikuho Amano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1期242-253,共12页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 威尼斯 小说 血色 犯罪 自由主义 有效利用
下载PDF
《古今名家诗学大成》与明代传奇小说的文体发展
9
作者 任明华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5,共11页
明万历六年(1578年),据元毛直方编《新编增了事联诗学大成》和元林桢编《联新事备诗学大成》增删而成的《古今名家诗学大成》刊行,影响巨大,不仅被增删改编成多种诗学启蒙读物,还成为编创《古今清谈万选》和《幽怪诗谭》等小说作品的直... 明万历六年(1578年),据元毛直方编《新编增了事联诗学大成》和元林桢编《联新事备诗学大成》增删而成的《古今名家诗学大成》刊行,影响巨大,不仅被增删改编成多种诗学启蒙读物,还成为编创《古今清谈万选》和《幽怪诗谭》等小说作品的直接参考书。《古今名家诗学大成》深刻影响了明代传奇小说文体的发展:一是有力助推诗歌大量进入小说作品,形成以诗歌为骨架的小说叙事形态;二是使塑造的小说人物形象多是功能性的、符号化的;三是体现出以小说为戏、重视虚构的小说观念。《古今名家诗学大成》使《古今清谈万选》《幽怪诗谭》集诗选、诗学、诗话于一体,兼具品诗的批评价值、学习写诗的实用意义和小说的叙事功能,体现出诗学和小说学的双重价值。这既有作者炫才的原因,也是明代小说虚构观念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名家诗学大成》 传奇小说文体 叙事形态 人物符号化 虚构
下载PDF
百年求索:伊朗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精英形象研究
10
作者 姜楠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4-40,65,共8页
知识分子形象是伊朗现代小说中的典型形象之一。伊朗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之初常以救世主、人民的代言人及历史先行者三种精英形象出场,但在现实的考验中这一群体又不断经受着自我瓦解,伪知识分子和“多余人”的形象则展现了他们在巴列... 知识分子形象是伊朗现代小说中的典型形象之一。伊朗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之初常以救世主、人民的代言人及历史先行者三种精英形象出场,但在现实的考验中这一群体又不断经受着自我瓦解,伪知识分子和“多余人”的形象则展现了他们在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尴尬境地。但无论如何应该看到的是,精英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仍在不断推动着当今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寻求民族国家出路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现代小说 知识分子 精英形象 “多余人”
下载PDF
现代文明与技术时代的崇高:刘慈欣的人类美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雅露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当代人类的困境,刘慈欣用科幻小说予以回应。他关注人类困境,歌颂英雄豪情,升华苦难之痛,探索未来道德,为人类规划了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给出自己的回答。他选择相信科学与自然的伟大力量,并由此... 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当代人类的困境,刘慈欣用科幻小说予以回应。他关注人类困境,歌颂英雄豪情,升华苦难之痛,探索未来道德,为人类规划了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给出自己的回答。他选择相信科学与自然的伟大力量,并由此构造了属于现代文明与技术时代的独特的崇高人类美学。在科学技术会带领人类的道德、伦理、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上,刘慈欣用自己的人类美学论证了科学乐观主义何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现代性 崇高 科幻小说
下载PDF
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
12
作者 杨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通过叙事要素的回旋复现,形成了具有向导作用的意义标志。一是以情节的回旋复现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回旋叙事的特点;二是以意象为基础,具有现代意象化叙事特征。回旋叙事构建了一种潜在叙事进程,并在中国现代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通过叙事要素的回旋复现,形成了具有向导作用的意义标志。一是以情节的回旋复现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回旋叙事的特点;二是以意象为基础,具有现代意象化叙事特征。回旋叙事构建了一种潜在叙事进程,并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担当了故事情节的安排者、叙事速度的掌控者和情感旋律的演奏者。中国现代小说中回旋叙事“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既来自域外小说的刺激,也与传统叙事的创造性转化相关。多层回旋叙事在由传统的情节中心叙事向现代风格、情调叙事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回旋叙事 审美创新 情节诗学
下载PDF
未来往回走:科幻电影中的“逆托邦”想象
13
作者 张经武 梁森旺 《宁夏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科幻电影整体上属于一种未来想象,但在未来想象中可以让时光倒流,回到历史现场或者遥远的史前时代,还可以让未来场景弥漫怀旧意味。这种带有“未来往回走”特点的逆向怀旧想象即“逆托邦”想象。逆托邦想象勾连起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其... 科幻电影整体上属于一种未来想象,但在未来想象中可以让时光倒流,回到历史现场或者遥远的史前时代,还可以让未来场景弥漫怀旧意味。这种带有“未来往回走”特点的逆向怀旧想象即“逆托邦”想象。逆托邦想象勾连起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从想象向度层面来说,逆托邦通常是向着历史进行幻想,在影像叙事中经常呈现时空逆旅的特征。从影像外观层面来说,逆托邦通常构建出一种旧日奇观。从故事主题层面来说,逆托邦热衷于映射人类社会“霍布斯主义”式的残酷一面。从人文倾向层面来说,逆托邦其实在以怀旧的方式进行现代性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逆托邦 现代性 霍布斯主义
下载PDF
启蒙视阈下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疾病隐喻——以鲁迅、丁玲、张爱玲的小说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建伟 杨金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1919-1948)的文学史框架内,疾病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痛苦的维度,成为社会、文化、道德、人性病态的隐喻。中国现代作家与生俱来的"文化医生情结",使得疾病隐喻与他们的启蒙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中国现代小... 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1919-1948)的文学史框架内,疾病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痛苦的维度,成为社会、文化、道德、人性病态的隐喻。中国现代作家与生俱来的"文化医生情结",使得疾病隐喻与他们的启蒙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中国现代小说疾病隐喻的文本书写随着现代化主题的延伸和变化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在第一个十年中,疾病隐喻主要在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启蒙的视阈下进行;第二个十年中,疾病隐喻主要在社会意识与时代使命感的启蒙视阈下进行;第三个十年中,疾病隐喻主要在个体存在价值的启蒙意识视阈下进行。中国现代小说中疾病隐喻的启蒙三重奏——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启蒙,社会意识与时代使命感的启蒙,个体存在价值意识的启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由此展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启蒙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和病痛之后的精神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视阈 中国现代小说 疾病隐喻
下载PDF
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变革及其小说史意义——以上海、广州为中心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大情 孙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5,210,共9页
鸦片战争的失利,迫使清政府开口通商,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由进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新型商业贸易城市随之兴起。这些城市所形成的新结构和新功能,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旧模式。作为与城市关联密切的一种文学样式,近代小说中的城市书... 鸦片战争的失利,迫使清政府开口通商,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由进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新型商业贸易城市随之兴起。这些城市所形成的新结构和新功能,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旧模式。作为与城市关联密切的一种文学样式,近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亦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变革。城市书写的空间不断拓展,由对城市地标建筑的笼统书写发展到进入城市肌理的各种生活细节。小说主角由传统市民向近代都市人蜕变,而在叙事形式上则呈现出从注重时间维度到以空间为中心的转换。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这些变革,成为都市小说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具有了一种承上启下的小说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小说 城市书写 变革 小说史意义 上海 广州
下载PDF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3,共9页
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它以中国现代学为文化理论依托 ,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审美特征、主导文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形象系统等问题 ,由此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一种新的眼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诗学 文化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 小说 典型 意境 修辞论美学 大众传播
下载PDF
失去原貌的传记——现代小说演变的理论描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占春 柴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81,共6页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代世界的命运。而对叙事可能性的探索或竭力讲出一个故事来 ,则预示着对个人主体性的修复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 现代小说 主体性 叙事 "希望原则"
下载PDF
透视“未知”与重塑“已知”——论《已知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虹 刘紫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7-91,共5页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爱德华·琼斯的代表作《已知的世界》探究了黑人奴隶主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将小说中人物的个人命运融入整个民族历史,运用高超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再造了一个世人自以为"已知的"世界。作者颠覆了传统历...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爱德华·琼斯的代表作《已知的世界》探究了黑人奴隶主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将小说中人物的个人命运融入整个民族历史,运用高超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再造了一个世人自以为"已知的"世界。作者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多维视角的叙述手法进行话语的建构,由此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历史的文本性与虚构性,而且重新确立了黑人对于其自身历史的话语权,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指涉和社会指涉,彰显了"历史元小说"的叙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知的世界》 爱德华·琼斯 历史元小说 叙事策略 后现代主义 自我指涉 社会指涉
下载PDF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滕威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 ,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 ,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 ,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 ,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征 ,以及对于小说文体本质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 元小说 文体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本策略及其转向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芷汀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3-37,共5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诗学形态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可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于抄袭等互文法的想象性使用,对于体裁界限的混合和模糊,对于多重文本和结尾的设计,对于异色和暴力的美化和风格化等,...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诗学形态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可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于抄袭等互文法的想象性使用,对于体裁界限的混合和模糊,对于多重文本和结尾的设计,对于异色和暴力的美化和风格化等,在读者面前形成文学上不可理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小说创造力的日趋衰竭,其被普遍采用和模仿的形式和技巧,已经或即将变成新的规范和僵化模式,文学期待着后现代主义颠覆之后的转向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小说 文本策略 实验小说 通俗小说 诗学形态 人物塑造 叙事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