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ential Pathogens among Fungi Identified as Nonsporulating Molds from Blood Cultures
1
作者 Mohd Fuat Abd Razak Parameswari Sabaratnam Rahizan Iss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5年第10期39-44,共6页
Twenty-eight molds wer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blood cultures and were unidentifiable by cellular morphology using conventional microscopy. Using the utility of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internal transcri... Twenty-eight molds wer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blood cultures and were unidentifiable by cellular morphology using conventional microscopy. Using the utility of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of ribosomal RNA gene, 93% of these fungi were identified. Seventy-one percents of the mold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plants or soil with no or few published cases of human disease. These include species of basidiomycetes and ascomycetes such as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Phomopsis flavodonflavus, Inonotus pachyphloeus, Earlilella scabrosa, Calocybe indica, Athelia pellicularis, Tinctoporellus epimiltinus, Trametes lactinea, Coprinellus aureogranulat and Xylaria feejeensis. Some of the nonsporulating molds were identified as pathogen or potential pathogens in immunocompetent or immunocompromised hosts. These include Schizophylum commune and hyphomycetes such as Cladosporium cladosporoides, Aspergillus niger and Fusarium equiseti. Basidiomycetes and hyphomycetes identified in the current study are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are almost similar to the species of molds reported from cutaneous and respiratory samples suggesting that the fungi may represent contaminants rather than true fangaemia. Result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need of an effort to minimise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and support the recommendation to incorporate clinical, radiologic findings and positive blood culture for mold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vasive myc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CULTURES fungi Nonsporulating moldS BASIDIOMYCETES
下载PDF
Reaction of Sorghum Differentials to Grain Mold Infection in Puerto Rico
2
作者 Louis K. Prom Hugo E. Cuevas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3年第11期1207-1213,共7页
Grain mold, associated with many fungi,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sorghum, causing both yield and quality losses. In this study, 23 sorghum differentials used in pathotype characterization of anthracnose and he... Grain mold, associated with many fungi,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sorghum, causing both yield and quality losses. In this study, 23 sorghum differentials used in pathotype characterization of anthracnose and head smut pathogens were evaluated for grain mold resistance under favorable conditions in Isabela, Puerto Rico. Lines BTx643 and IS18760 exhibited the lowest grain mold severity, indicating that these two may possess genes for grain mold resistance. These two lines also recorde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rates 94.7% and 97.6%, respectively, and their seed weight was among the heaviest. In conclusion, these two lines can be utilized in breeding programs to develop grain mold-resistant hybrid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GHUM Grain mold fungi Resistance Sorghum Differentials Seed Germination Seed Weight
下载PDF
马尾松木材防霉防蓝变研究进展
3
作者 戚冰倩 杨明伟 +3 位作者 马轩 李利芬 吴志刚 余丽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5,共6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木材力学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装饰、家具、交通等行业。然而,由于其内部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易受到霉菌和蓝变菌的侵害。...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木材力学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装饰、家具、交通等行业。然而,由于其内部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易受到霉菌和蓝变菌的侵害。本文重点对国内外传统和新型的马尾松木材防霉防蓝变药剂和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开发新型防霉防蓝变药剂和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木材 霉菌和蓝变菌 抗真菌活性 防霉剂 防蓝变技术
下载PDF
片烟贮藏期霉菌的分子鉴定及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宏建 孙元华 +1 位作者 刘燕娟 高必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63-66,70,共5页
对108个霉变烟叶样品进行霉菌分离、纯化、保存,获得5种病原真菌的纯培养,通过病原菌的显微镜检鉴定,观察霉菌形态特征、测定孢子大小,并提取真菌DNA,对18S rDNA的ITs进行PCR扩增并克隆产物,测定序列后,通过BLAST搜索比对,确定5种霉菌... 对108个霉变烟叶样品进行霉菌分离、纯化、保存,获得5种病原真菌的纯培养,通过病原菌的显微镜检鉴定,观察霉菌形态特征、测定孢子大小,并提取真菌DNA,对18S rDNA的ITs进行PCR扩增并克隆产物,测定序列后,通过BLAST搜索比对,确定5种霉菌为镰刀菌(Fusarium sp.)、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在药剂试验中,选用75%达科宁、40%核星、10%世高、100%富马酸二甲酯等药剂测试对烟草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40%核星的抑菌谱和抑菌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30.32 mg/kg时,对5种霉变微生物的抑制率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18S RDNA 毒力测定
下载PDF
4种防霉剂对重组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魏万姝 覃道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5,共3页
以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nis)为原料,酚醛树脂(PF)为胶黏剂,有机碘化物(IPBC)、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苯噻氰(TCMTB)、有机碘化物+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IPBC+DDAC)为防霉剂制备防霉重组竹,以五氯酚钠(PCP-Na)作为对照药剂,并通... 以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nis)为原料,酚醛树脂(PF)为胶黏剂,有机碘化物(IPBC)、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苯噻氰(TCMTB)、有机碘化物+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IPBC+DDAC)为防霉剂制备防霉重组竹,以五氯酚钠(PCP-Na)作为对照药剂,并通过室内抗菌试验比较5种防霉剂的性能。结果表明:综合物理力学性能、防霉效果,IPBC是一种有潜力的重组竹防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霉剂 木材霉菌 抗菌性 重组竹
下载PDF
高温对毛竹防霉剂丙环唑防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彬彬 孙芳利 +2 位作者 张绍勇 周月英 顾媛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常处于高温环境,如干燥、热压或蒸煮等。为了了解丙环唑作为竹防霉剂,经高温处理后对竹材的防霉效果,以4年生新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试材,以丙环唑为防霉药剂,分别在135℃和150℃处理90 min,测试竹材的室内和... 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常处于高温环境,如干燥、热压或蒸煮等。为了了解丙环唑作为竹防霉剂,经高温处理后对竹材的防霉效果,以4年生新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试材,以丙环唑为防霉药剂,分别在135℃和150℃处理90 min,测试竹材的室内和野外防霉性能。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对丙环唑的防霉效果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未经高温处理的丙环唑的防霉效果有所提高。热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所选温度,即竹材热压工艺中常用温度,低于丙环唑的分解温度。因此,丙环唑处理竹材在此温度下加工不影响其防霉效果。红外结果显示,高温处理的丙环唑化学结构没有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高温处理 竹材 防霉 丙环唑 毛竹
下载PDF
我国霉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 康梅 +19 位作者 陈中举 曹存巍 马玲 朱敏 金炎 夏云 褚云卓 刘文恩 郭大文 黄颖 段金菊 王俊瑞 徐雪松 马筱玲 李彬 廖康 朱鹏飞 王瑶 徐英春 明亮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59-565,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中19家参与单位的霉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WHONET软件分析霉菌菌种构成及临床感染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纳入16285例霉菌感染患者... 目的分析我国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中19家参与单位的霉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WHONET软件分析霉菌菌种构成及临床感染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纳入16285例霉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比(62.1%)高于女性患者(37.9%);以老年患者为主,年龄中位数为60岁,年龄≥61岁患者占比49.3%(8023/16285);主要分布科室为内科、ICU及外科;标本类型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81.7%),其次为脓液及分泌物标本(7.8%);霉菌菌种构成以曲霉属为主(84.8%),青霉属、镰刀菌属、毛霉目和赛多孢霉占比分别为5.1%、3.0%、1.3%和0.4%;霉菌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霉菌以曲霉属为主(88.7%),其中烟曲霉最为常见(47.8%);耳部感染霉菌中曲霉属占比高达98.7%,其中土曲霉占比最高(39.7%);眼部感染霉菌中镰刀菌属占比最高(54.6%)。结论霉菌引起的下呼吸道、耳部和眼部感染的主要菌种分别为烟曲霉、土曲霉和镰刀菌属,在临床治疗时需注意不同部位霉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霉菌 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霉变烟叶中米曲霉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蓝东明 唐庆芸 +1 位作者 杨博 王永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1-1724,共4页
为建立快速高效的烟草霉变微生物定量与定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陈旧烟叶中分离的米曲霉的rDNAITS1基因片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制备含ITS1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建立了米曲霉基因组的SYBR Green I应该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 为建立快速高效的烟草霉变微生物定量与定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陈旧烟叶中分离的米曲霉的rDNAITS1基因片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制备含ITS1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建立了米曲霉基因组的SYBR Green I应该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最低可检测浓度为101copy/μL的阳性质粒,与其他的微生物的基因组不发生交叉反应,该技术可为检测烟叶霉变微生物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荧光定量PCR 烟草
下载PDF
厌氧流化床处理红霉素废水的快速启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会展 周健 方春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从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对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反应器R1采用在厌氧条件下直接挂膜的方式启动;反应器R2采用先在好氧条件下生成丝状菌,然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挂膜。结果发现,丝状菌作为生物膜的骨架加速了生物膜的形... 从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对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反应器R1采用在厌氧条件下直接挂膜的方式启动;反应器R2采用先在好氧条件下生成丝状菌,然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挂膜。结果发现,丝状菌作为生物膜的骨架加速了生物膜的形成,缩短了反应器的启动时间,35d就可以完成启动,而且形成的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丝状菌 厌氧流化床
下载PDF
竹材霉腐真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文久 辉朝茂 +2 位作者 陈玉惠 付惠 杨宇明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35,共10页
作者在多年竹材防护技术研究中 ,确认了引起竹材霉变腐朽的真菌 50多种 ,已鉴定 52种(个别只鉴定到属 ) ,分属 4亚门、6纲、10目、18科、31属。其中 2 / 3以上 ,作为竹材霉腐真菌 ,尚未见报道 ,尤其是竹材腐朽担子菌 2纲、4目、9科、14... 作者在多年竹材防护技术研究中 ,确认了引起竹材霉变腐朽的真菌 50多种 ,已鉴定 52种(个别只鉴定到属 ) ,分属 4亚门、6纲、10目、18科、31属。其中 2 / 3以上 ,作为竹材霉腐真菌 ,尚未见报道 ,尤其是竹材腐朽担子菌 2纲、4目、9科、14属 17种 ,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腐真菌 形态特征 竹材 云南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穗霉真菌的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跃 周海峰 +2 位作者 李洪连 于思勤 张猛 《河南科学》 2017年第5期742-749,共8页
为了调查河南省小麦穗霉的物种多样性,采集了该省18个地级市共计250余份小麦穗腐标本,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共得到256株真菌分离物.经鉴定表明,河南省小麦穗霉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对于分离频率较高(>1%)的分离物,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 为了调查河南省小麦穗霉的物种多样性,采集了该省18个地级市共计250余份小麦穗腐标本,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共得到256株真菌分离物.经鉴定表明,河南省小麦穗霉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对于分离频率较高(>1%)的分离物,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出5个属10个种,包括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usarium equiseti,Fusarium proliferatum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毛壳(Chaetomium funicolum,Chaetomium globosum)和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对于分离频率较低(<1%)的属,通过ITS测序分析鉴定出8个属,包括雪球微座孢(Microdochium sp.)、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sp.)、团网菌(Arcyria sp.)、茎点霉(Phoma sp.)、木霉(Trichoderma sp.)、附球菌(Epicoccum sp.)、黑孢(Nigrospora sp.)和枝孢(Cladosporium sp.).链格孢(A.alternate)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的分离频率分别占42.2%和29.7%,地区检出率分别为88.9%和83.3%,是河南省小麦穗霉的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穗霉 真菌多样性 毒素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广州地区甲真菌病致病真菌的变迁趋势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玉梅 黎小东 +1 位作者 林仕英 陈绍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2-313,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笔者采用真菌培养法对临床症状典型或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病甲进行培养。结果 分离出致病真菌 6 18株 ,其中皮肤癣菌 4 17株 ,占 6 7 5 % ,酵母菌14 9株 ,占 2 3 8% ,霉菌 5 4...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笔者采用真菌培养法对临床症状典型或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病甲进行培养。结果 分离出致病真菌 6 18株 ,其中皮肤癣菌 4 17株 ,占 6 7 5 % ,酵母菌14 9株 ,占 2 3 8% ,霉菌 5 4株 ,占 8 7%。结论 广州地区的甲真菌病的致病菌除皮肤癣菌外 ,酵母菌 ,霉菌也占一定的比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广州地区 致病真菌 真菌培养 酵母菌感染 阳性 霉菌 临床症状 镜检
下载PDF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及菌种变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志敏 江萍 +5 位作者 董碧麟 徐续玲 曾志良 董玉洁 周小勇 孙曾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0-601,共2页
目的 了解1999年1月~2005年12月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培养资料1237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895例,阳性率72.4%.致病菌中,皮肤癣菌559株(61.1%),... 目的 了解1999年1月~2005年12月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培养资料1237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895例,阳性率72.4%.致病菌中,皮肤癣菌559株(61.1%),酵母菌287株(31.4%),霉菌69株(7.5%).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95.0%(531/559),酵母菌中念珠菌属占71.8%(206/287),霉菌中曲霉属占53.6%(37/69);混合感染20例占2.2%.结论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中以皮肤癣菌为主,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菌种,但是占致病菌的比例下降;酵母菌属和念珠菌属的比例上升;霉菌中以曲霉属和镰刀菌属为主.甲真菌病混合感染的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武汉地区 致病菌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霉菌
下载PDF
桐花煤污病的病原菌和病害发生特点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泽余 周志权 《广西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75-78,共4页
1996年至1997年在广西沿海调查红树林植物病害时采集到桐花的煤污病病叶标本,用火棉胶贴片法取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斑显微观察,发现附在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有4种:番荔枝煤炱菌(CapnodiumanonaPat.,其无... 1996年至1997年在广西沿海调查红树林植物病害时采集到桐花的煤污病病叶标本,用火棉胶贴片法取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斑显微观察,发现附在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有4种:番荔枝煤炱菌(CapnodiumanonaPat.,其无性阶段为狭籽小箭壳孢(MicroxyphiumleptospermiFischer.)、杜茎山星盾炱(AsterinamaesaePat.)、撒播烟霉(FumagovagansPers.)、盾壳霉(Coniothyriumsp.)。调查发现煤污病只发生在生长于河口内缘的桐花,其他地方的桐花没找到病株;几种煤污菌常常一起着生在一叶斑上;桐花煤污病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 煤污病 病原菌 发生特点
下载PDF
八种防霉剂对橡胶木和竹材霉菌及蓝变菌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施振华 骆土寿 李云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4-38,共5页
霉菌和蓝变菌是橡胶木和竹材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八种防霉荆对上述木竹材霉菌及蓝变菌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祛霉乐防霉剂对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10PPm,和MECT相当,对蓝变菌有特效,防治橡胶木或竹材霉菌和蓝变菌的最低... 霉菌和蓝变菌是橡胶木和竹材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八种防霉荆对上述木竹材霉菌及蓝变菌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祛霉乐防霉剂对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10PPm,和MECT相当,对蓝变菌有特效,防治橡胶木或竹材霉菌和蓝变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2%,可替代五氯酚钠和进口防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霉剂 霉菌 蓝变菌 木材 竹材 毒性 防腐
下载PDF
杀真菌剂对香菇等食用真菌及污染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冬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研究了 5种杀真菌剂对香菇、平菇、金针菇及污染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杀真菌剂和同一杀真菌剂不同处理浓度对 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中以百菌清和异菌脲对 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 ... 研究了 5种杀真菌剂对香菇、平菇、金针菇及污染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杀真菌剂和同一杀真菌剂不同处理浓度对 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中以百菌清和异菌脲对 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 ,平均抑制率均在 90 %以上 ;氢氧化铜抑制作用最小 ,在处理浓度 TC4、TC5( Treatmentconcentration,TC)下平均抑制率小于 5% ,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对污染霉菌的抑制作用以氢氧化铜和百菌清最强 ,因此 ,氢氧化铜是香菇、平菇、金针菇栽培中最理想的杀真菌剂 ,其使用浓度以 0 .7~ 0 .8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真菌剂 食用菌 污染霉菌 菌丝生长 香菇 氢氧化铜
下载PDF
CTP-3和微波处理对食用菌栽培基质三种常见杂菌的灭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志辉 张繁荣 +2 位作者 周世力 孙齐英 王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以食用菌栽培基质为试材,采用新型环保消毒剂CTP-3和微波方法,研究了100%、50%、25%、10%、5%、2.5%6种CTP-3浓度和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s10个微波作用时间对食用菌常用栽培基质中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 以食用菌栽培基质为试材,采用新型环保消毒剂CTP-3和微波方法,研究了100%、50%、25%、10%、5%、2.5%6种CTP-3浓度和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s10个微波作用时间对食用菌常用栽培基质中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的灭菌效果,并选取其中最难以清除的菌体使用微波和消毒剂共同作用,观察杀菌效果。结果表明:消毒剂作用时,枯草芽孢杆菌在CTP-3 25%浓度下还有生长;大肠杆菌和木霉菌在消毒剂浓度为10%之后才有生长;而微波作用菌液时,大肠杆菌在微波240s后全部杀完,木霉菌在微波210s后全部杀完,而枯草芽孢杆菌在270s才全部杀灭,所以枯草芽孢杆菌是最难彻底清除的细菌;当消毒剂稀释10倍,并微波处理180s共同作用后可以完全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P-3消毒剂 微波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木霉菌 食用菌基质
下载PDF
解析人造板微生物抗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星霞 付跃进 李晓玲 《中国人造板》 2018年第3期12-14,共3页
人造板在不同使用环境中会遭受多种生物侵害因子霉菌、腐朽菌、细菌和白蚁等的危害。根据防治对象,人造板微生物抗性评价方法标准分为防霉性能评价、防腐性能评价、抗菌性能评价。3种抗性评价标准测试方法的微生物因子、观测因子与评价... 人造板在不同使用环境中会遭受多种生物侵害因子霉菌、腐朽菌、细菌和白蚁等的危害。根据防治对象,人造板微生物抗性评价方法标准分为防霉性能评价、防腐性能评价、抗菌性能评价。3种抗性评价标准测试方法的微生物因子、观测因子与评价指标不同。人造板微生物抗性分为两个等级,0级和1级,其他为无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 生物抗性评价 防霉性能 防腐性能 抗菌性能
下载PDF
抗菇类真菌病害药物的筛选
19
作者 黄喜桂 李丹丹 林文良 《中国食用菌》 1997年第4期17-18,共2页
经筛选获得链霉菌代谢产物S-921、S-312,它们对菇类病害真菌的抗菌活力强,尤其对危害严重的木霉和链孢霉,最低抑菌浓度(MIC)在2μg/mL以下,而对食用菌本身的毒性很低,MIC在500μg/mL以上,这些结果... 经筛选获得链霉菌代谢产物S-921、S-312,它们对菇类病害真菌的抗菌活力强,尤其对危害严重的木霉和链孢霉,最低抑菌浓度(MIC)在2μg/mL以下,而对食用菌本身的毒性很低,MIC在500μg/mL以上,这些结果表明S-921和S-312具有良好的选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菇类 木霉 链孢霉
下载PDF
比浊法测定硫酸多黏菌素抑制霉菌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志新 宏丹 +5 位作者 鲁雷震 周景波 刘洋 宁亚维 马爱进 贾英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7,共7页
为解决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菌肽效价时间长的问题,选用比浊法优化指示菌浓度、硫酸多黏菌素浓度、二者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建立硫酸多黏菌素抑制霉菌的定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定量测定的最适条件为:指示菌浓度(1~5)×10^6 CFU/... 为解决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菌肽效价时间长的问题,选用比浊法优化指示菌浓度、硫酸多黏菌素浓度、二者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建立硫酸多黏菌素抑制霉菌的定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定量测定的最适条件为:指示菌浓度(1~5)×10^6 CFU/mL,硫酸多黏菌素质量浓度0.01~2.5 g/L(终质量浓度0.01~0.5 g/L),二者比例4∶1,反应时间9 h。在60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硫酸多黏菌素质量浓度对数值与吸光度值之间呈现线性关系;进一步选用黑曲霉、黄曲霉、总状毛霉进行方法的验证,实验结果重复性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测定时间缩短至9 h。该研究为抗菌肽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法 硫酸多黏菌素 霉菌 定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