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si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perty of Ceramic Die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Additives
1
作者 肖光春 许崇海 方斌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2期287-292,共6页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ceramic die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die research. The composi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cera...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ceramic die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die research. The composi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ceramic materials such as cermet, ZTA, TZP, TZP/Al2O3, TZP/TiC/Al2O3, PSZ and Sialon, etc., with rare earth yttrium, lanthanum and cerium, and so on working as additiv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the present study.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are earth ceramic die materials were discussed. Rare earth additiv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of ceramic die materials. Thus, it will have further perspectives of wider applica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the future to the toughe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ceramic die materials, the adding forms and kind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cting mechanisms of rare earth additives in ceramic di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 die material COMPOSI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mechanical property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rare earths
下载PDF
硬质合金材料加工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昌娟 王俊皓 +1 位作者 焦锋 曹永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2,共10页
硬质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冲击韧性高以及耐磨性好等优异材料特性,是现代工业生产以及新技术开发等领域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但硬质合金材料的高脆性、低断裂韧性等缺陷使得硬质合金的机械... 硬质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冲击韧性高以及耐磨性好等优异材料特性,是现代工业生产以及新技术开发等领域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但硬质合金材料的高脆性、低断裂韧性等缺陷使得硬质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非常差,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阻碍,并且硬质合金加工表面易产生裂纹和凹坑,使工件表面质量下降并且影响加工性能,是典型难加工材料。本文对硬质合金的分类、性能及切削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硬质合金材料的加工研究现状和各种加工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其对硬质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精密高效加工硬质合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材料特性 切削加工性 加工工艺
下载PDF
PMMA/ASA合金材料改性与工艺优化
3
作者 王辉 郑富颢 +4 位作者 谷召辉 覃清钰 杨柳 李建亭 曹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9,共7页
为了满足薄壁化注塑需求,提出了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方法来对塑件进行改性及优化。首先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合金改性材料,并分析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为了满足薄壁化注塑需求,提出了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方法来对塑件进行改性及优化。首先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合金改性材料,并分析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流动改性剂(ST-PA210)和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对PMMA/ASA合金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协同优化材料组分范围,再进行材料与工艺协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EMA-GMA可以改善PMMA/ASA合金的冲击强度,但会导致其他力学性能的下降,ST-PA210对PMMA/ASA合金的流动性能有显著提升且对力学性能无较大影响,添加2%~4%的nano-CaCO_(3)可以使PMMA/ASA合金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有小幅度提升,当其添加量超过6%时会使合金力学性能和流动性下降;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可增加满足塑件性能需求的组合,降低了塑件对材料性能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EMA-GMA、ST-PA210和nano-CaCO_(3)改性PMMA/ASA合金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合金 注塑
下载PDF
多组分多层级3D打印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强 师岩 高存法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1期1-34,共34页
多组分多层级3D打印材料(McMl3DPMs)是一种新兴的先进材料,源于多孔材料、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的融合。由于增材制造赋予了Mc Ml3DPMs三维架构跨越广泛组分构成和结构类型的能力,Mc Ml3DPMs拥有杰出的机械性能,甚至是通常被认为相互排斥... 多组分多层级3D打印材料(McMl3DPMs)是一种新兴的先进材料,源于多孔材料、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的融合。由于增材制造赋予了Mc Ml3DPMs三维架构跨越广泛组分构成和结构类型的能力,Mc Ml3DPMs拥有杰出的机械性能,甚至是通常被认为相互排斥的性能(例如高强度和高韧性)。本文重点介绍为了实现高性能结构用Mc Ml3DPMs所必须解决的科学挑战以及最近研究工作对此做出的努力,将从结构设计、制造过程建模、缺陷表征和性能评价3个方面对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Mc Ml3DPMs的未来发展,包括讨论了进一步推进这一新兴领域发展的几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多层级3D打印材料 结构设计 制造过程建模 缺陷表征和性能评价
下载PDF
寒区相变蓄热墙体多因素热特性研究
5
作者 邱菊 恽定康 +1 位作者 张宇 刘昌宇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在墙体中应用相变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但相变材料厚度和墙体构造的选择尚需科学论证。基于寒区气象特点,选择适用于寒区建筑外墙的相变储能材料,从墙体的传热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同相变材料层厚度和多种构造的相变... 在墙体中应用相变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但相变材料厚度和墙体构造的选择尚需科学论证。基于寒区气象特点,选择适用于寒区建筑外墙的相变储能材料,从墙体的传热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同相变材料层厚度和多种构造的相变墙体模型,研究多种情况相变墙体的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变墙体在冬季的保温蓄热能力受相变材料层位置和厚度影响,夏季效果主要受相变材料厚度影响;相变材料厚度为40 mm的中间型相变墙体和相变材料厚度为60 mm的内侧型相变墙体比较适合寒区建筑应用。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寒区相变墙体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相变材料 传热过程 影响因素 热学性能
下载PDF
微波陶瓷介质滤波器成型烧结工艺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医虹 李亚飞 +2 位作者 冯小东 韦俊杰 彭胜春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该文从微波陶瓷材料NP37本身出发,压制标准件,通过对密度、电性能测试及内部切片形态观测验证不同成型压力、烧结设备(气氛炉和隧道炉)、烧结温度工艺下对坯体制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型压力2000 kg、隧道炉1160℃烧结工... 该文从微波陶瓷材料NP37本身出发,压制标准件,通过对密度、电性能测试及内部切片形态观测验证不同成型压力、烧结设备(气氛炉和隧道炉)、烧结温度工艺下对坯体制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型压力2000 kg、隧道炉1160℃烧结工艺下,坯体性能及可靠性测试结果最佳。将其用于介质滤波器的坯体制作、介质滤波器坯体的切片、扫描电镜(SEM)测试、热震试验及温度冲击试验,结果验证了此成型烧结工艺可靠性较高。结果表明,通过验证标准件成型烧结工艺指导介质滤波器生产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介质滤波器 成型工艺 烧结工艺 可靠性
下载PDF
原位生长FeCo/rGo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露 周金堂 +1 位作者 彭贵玉 姚俊儒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1129,1157,共7页
利用化学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问题和实现军事装备雷达隐身的有效手段。基于化学原位生长策略,以金属离子Fe^(2+)和Co^(2+)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FeCo/rGo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以及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 利用化学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问题和实现军事装备雷达隐身的有效手段。基于化学原位生长策略,以金属离子Fe^(2+)和Co^(2+)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FeCo/rGo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以及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FeCo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比为1∶0.5在厚度1.9 mm时有效吸收带宽达到5.5 GHz,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54.14 dB。复合比为1∶1时则实现了1.3 mm,4.5 GHz有效吸收带宽的吸波性能,这表明FeCo/rGo磁性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电磁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性能 水热法 FeCo/rGo 石墨烯 电磁吸波材料
下载PDF
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及工艺方法
8
作者 欧阳思思 刘平 +2 位作者 陈小红 周洪雷 付少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大部分纯金属只有在某些方面有着单一的良好性能,而不具备多维度的优良材料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弥补纯金属在单一方面性能的不足,具有比单一基体更优异的性能;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大部分纯金属只有在某些方面有着单一的良好性能,而不具备多维度的优良材料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弥补纯金属在单一方面性能的不足,具有比单一基体更优异的性能;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Gr-MMC)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微观层面金属基表面沉积石墨烯的机理,在不同的金属表面石墨烯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其中铜、钌、铱、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金属,通过研究在不同金属上的沉积机理能够更好地从微观层面指导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针对不同的金属大致可以分为液相法、固相法和沉积处理,对于每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和不足也有所提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表面沉积 工艺方法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制造工艺研究进展
9
作者 武珈羽 杨金水 +2 位作者 陈丁丁 郭书君 尹昌平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6,共13页
螺旋桨推进方式在航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阻尼、可设计性等特性,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能够提升螺旋桨减重效率、推进效率、耐蚀性、降噪等方面性能,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外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叶... 螺旋桨推进方式在航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阻尼、可设计性等特性,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能够提升螺旋桨减重效率、推进效率、耐蚀性、降噪等方面性能,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外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基于传统飞机螺旋桨叶片和旋翼桨叶,对航空螺旋桨叶片材料体系、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分类阐述,重点总结复合材料螺旋桨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概述桨叶制造工艺方面的仿真模拟研究,最后从健全材料体系、优化结构设计、深入工艺研究和加强数值模拟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国产化复合材料航空螺旋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旋桨叶片 复合材料螺旋桨 成型工艺
下载PDF
磁取向技术在导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曹帅 姜涛 +3 位作者 王瑛 李文戈 刘雄 吴新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介绍了磁取向法在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不同导热填料,例如,氮化硼、碳纤维、石墨及石墨烯等磁取向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了一维及二维填料的磁取向特点,利用磁取向技术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填... 介绍了磁取向法在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不同导热填料,例如,氮化硼、碳纤维、石墨及石墨烯等磁取向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了一维及二维填料的磁取向特点,利用磁取向技术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填料进行取向,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填料形成了沿磁场方向的定向有序排列,构建相互接触的导热通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散热能力。结果表明,磁取向法在热界面材料及电子器件热管理领域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潜力。磁取向技术在复合材料中大范围内实现填料的取向排列的精准度仍需要提高,大部分研究仅局限于固定磁场,未来移动磁场将成为制备磁取向导热复合材料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取向法 热导率 复合材料 热管理 成型工艺
下载PDF
飞机蒙皮材料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徐昌权 朱龙超 +2 位作者 罗明丰 曹海建 黄晓梅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80-85,共6页
文章从材料、成型工艺及影响因素、力学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飞机蒙皮材料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飞机蒙皮 研究现状 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冲击性能 损伤容限
下载PDF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存静 王晓旭 +2 位作者 刘晓东 杨文韬 张典堂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设计性强和耐极端环境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深入了解应用于高温环境中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力学行为,本文从三维纺织结构出发,综述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结构类型及其在...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设计性强和耐极端环境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深入了解应用于高温环境中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力学行为,本文从三维纺织结构出发,综述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结构类型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上的应用;总结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结构特征;分析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新一代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承载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 结构类型 成型工艺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国产BE100和国外Wikus硬质合金带锯条背材的性能对比分析
13
作者 黎豪杰 赵玉萍 +5 位作者 储爱民 吴海江 邹利华 陈友明 董泽熙 李滔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5,共8页
以国产BE100和国外Wikus两种硬质合金带锯条背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背材的微观组织、物相及硬度,使用拉伸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测试其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对比研究了两种背... 以国产BE100和国外Wikus两种硬质合金带锯条背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背材的微观组织、物相及硬度,使用拉伸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测试其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对比研究了两种背材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背材的主要成分Fe、Cr和Ni均以单相固溶体存在,且背材中形成的碳化物均为非晶态;相比BE100背材,Wikus背材采用高温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产生了马氏体固溶强化效果,获得了更高的硬度;BE100和Wikus背材的微观组织分别由回火索氏体和回火屈氏体组成,Wikus背材微观组织的均匀性更好;拉伸初始时BE100背材的塑性优于Wikus背材,但随应变量增至10%则低于Wikus背材,BE100背材比Wikus背材更早出现颈缩现象;此外,Wikus背材比BE100背材具有更好的疲劳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带锯条 背材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配方体系与烧结工艺对避雷器压敏电阻宏观性能的影响机制
14
作者 孟鹏飞 殷越 +4 位作者 缪奎 王磊 秦锋 刘政 胡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16-3624,共9页
ZnO压敏电阻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核心元件,在抑制输配电系统过电压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多元调控技术与改进烧结工艺是研制高性能压敏电阻的重要手段,目前其对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影响机制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针对... ZnO压敏电阻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核心元件,在抑制输配电系统过电压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多元调控技术与改进烧结工艺是研制高性能压敏电阻的重要手段,目前其对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影响机制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针对此问题,文中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Y^(3+)、Bi^(3+)、Al^(3+)含量与烧结温度对压敏电阻晶粒平均尺寸S、晶粒不均匀度σg、电压梯度E1mA、非线性系数α1mA、泄漏电流IL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建立压敏电阻Voronoi网络材料计算模型,获得了宏观电气性能的变化特性。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压敏电阻中添加Y^(3+)能大幅提升E1mA,但导致α1mA与IL劣化,降低工作稳定性;α1mA与IL随烧结温度、Bi浓度变化呈现U形变化,在1100℃烧结温度与Bi摩尔分数1%时性能最佳;引入Al^(3+)有助于提高工作稳定性,但导致E1mA、α1mA、IL劣化。通过优化工艺方法,提高固溶入晶粒的Al^(3+)比例,可以减小宏观性能劣化。研究结果可为高性能压敏电阻研制提供重要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材料计算 配方体系 烧结工艺 宏观性能
下载PDF
模压工艺对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麦成猛 蒋政 +5 位作者 余斌斌 黄湘琦 文哲 龙雪彬 熊一鸣 武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丙纶纤维复合材料、20%质量分数的矿物填充聚丙烯材料制备某车型的汽车门板零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工艺,制备同一零件的质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提高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可以提高树脂对纤维的浸润和包裹力,减少孔隙,但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会出现滑动释压、结构坍塌现象,破坏纤维网络结构;随着前处理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10℃时达到最大值29.7 MPa,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呈上升的趋势;随模压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弯曲强度呈下降的趋势,弯曲模量先升高后降低,在22 MPa时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值2839 MPa;与传统的20%质量分数滑石粉增强的聚丙烯材料(PP-TD20)注塑成型工艺比较,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零件刚性更好,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丙纶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载PDF
多孔聚乳酸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优化进展
16
作者 董光 侯仰喆 +2 位作者 袁洪跃 刘宪虎 潘亚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0,共9页
综述了多孔聚乳酸(PLA)材料在制备工艺、孔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孔PLA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包括模板法、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冷冻干燥法和超临界CO_(2)发泡法。同时,介绍了不同孔结构以及孔尺寸和密度的变化对... 综述了多孔聚乳酸(PLA)材料在制备工艺、孔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孔PLA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包括模板法、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冷冻干燥法和超临界CO_(2)发泡法。同时,介绍了不同孔结构以及孔尺寸和密度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此外,重点介绍了立构复合晶(SC)对多孔PLA材料孔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多孔材料 制备工艺 结构与性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耐热级ABS树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赵雪悠 张明 +4 位作者 方代光 胡慧林 陆书来 孙春福 宋振彪 《上海塑料》 CAS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不同含量的耐热剂(MS-NB)、不同种类相容剂(HPC-20、KT-22),以及不同加工条件对耐热级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热剂含量增加,可以增强ABS树脂的耐热性能和弯曲强度,使拉伸屈服强... 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不同含量的耐热剂(MS-NB)、不同种类相容剂(HPC-20、KT-22),以及不同加工条件对耐热级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热剂含量增加,可以增强ABS树脂的耐热性能和弯曲强度,使拉伸屈服强度及流动性能下降,但对弯曲模量无影响;相容剂HPC-20可提高耐热级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KT-22则起相反作用;加工条件对材料耐热性无影响,主机转速高,材料弯曲性能优,而中剪切强度时,低转速的弯曲性能及流动性能更好;冲击强度随着剪切强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螺杆挤出工段温度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 耐热性能 材料改性 加工与性能
下载PDF
注塑条件对抗冲聚丙烯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18
作者 唐婧 李丽 +3 位作者 刘小燕 程鹏飞 涂晓燕 李广全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不同的注塑工艺条件会影响聚丙烯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主要研究了注射速率(v)、注射压力(P_(1))、保压压力(P_(2))、保压时间(t)和熔体温度(T)五个参数对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SP531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注塑条件与力学性能... 不同的注塑工艺条件会影响聚丙烯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主要研究了注射速率(v)、注射压力(P_(1))、保压压力(P_(2))、保压时间(t)和熔体温度(T)五个参数对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SP531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注塑条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高流动SP531,最佳的注塑条件为注射速率30%,注射压力2 MPa,保压压力4 MPa,保压时间40 s,熔体温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 抗冲聚丙烯 控制变量法 极差分析法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连续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3D打印研究
19
作者 冯嘉伟 费国霞 +2 位作者 夏和生 王占华 余文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耐磨、耐高温和轻量化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性能且轻量化的领域。将三维(3D)打印技术用于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更高效、低成本、高材料利用率和灵活生产等优势。本文开展了连续碳...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耐磨、耐高温和轻量化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性能且轻量化的领域。将三维(3D)打印技术用于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更高效、低成本、高材料利用率和灵活生产等优势。本文开展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3D打印研究,研究了挤出宽度、层厚、打印温度对打印材料拉伸性能以及弯曲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退火后处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3D打印样品的切割横截面和拉伸断裂失效横截面,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分析和讨论了打印样品和后处理打印样品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挤出宽度为0.65 mm时打印样品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为501.51 MPa和31.70 GP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164.53 MPa和31.91 GPa;当层厚为0.1 mm时打印样品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为520.78 MPa和36.59 GP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168.43 MPa和32.31 GPa,之后力学性能随着层厚的增加而减小。打印温度对打印样品的力学影响较小。退火后处理对打印样品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拉伸强度提升效果有3.07%,弯曲强度提升了5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 复合材料 尼龙 三维打印 工艺参数 退火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脲醛树脂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对树脂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陈毅 刘景勃 张发爱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29,共6页
将自制脲醛树脂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环氧树脂自修复复合材料。采用锥形双悬臂梁法分析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粒径、用量、制备方法对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复合材料自修复效率的影响,观察了其自修复过程,揭... 将自制脲醛树脂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环氧树脂自修复复合材料。采用锥形双悬臂梁法分析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粒径、用量、制备方法对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复合材料自修复效率的影响,观察了其自修复过程,揭示了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二步法制备的微胶囊,在微胶囊粒径为97~150μm,用量为15%(w)时,复合材料的自修复效率达到最大,为1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环氧树脂 微胶囊 复合材料 自修复性能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