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studies of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 Yuqi Zhang Siwei +1 位作者 Wang Deguo Gao Mangla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79-387,共9页
An overview of the advances in studies on tribology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is presented here to summarize the studies of nanofrictional properties, adhesion, wear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 An overview of the advances in studies on tribology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is presented here to summarize the studies of nanofrictional properties, adhesion, wear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nano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 in the last decade. Some key research topics which need to be investigate further are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 tribological behavior adhesive property wear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behavior
下载PDF
Nano-scratch study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on silicon wafer using nanoindentation^1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Deguo ZHANG Siwei GAO Manglai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00, China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1年第S1期326-329,共4页
Experiment of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with and without alkyl terminal de-posited on the silicon wafer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nanoindentation. It was found that MD filmsand alkyl terminated MD films exhibi... Experiment of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with and without alkyl terminal de-posited on the silicon wafer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nanoindentation. It was found that MD filmsand alkyl terminated MD films exhibit higher critical load (scratch resistance or adhesive strength)and lower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compared with the silicon substrate. Critical load (scratch resis-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layers, and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of those MD film with alkylterminal are still best for the same layer of MD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silicon wafer NANOINDENTATION critical load friction
原文传递
辽河油田兴42块兴53井组MD膜驱油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高芒来 陈素青 +2 位作者 孟秀霞 陈定珊 潘惠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7,共6页
将辽河油田兴42油藏岩心以不同方式处理并饱和兴隆台采油厂脱气脱水原油,在65~67℃下用兴二联回注水驱替至流出液含水98%,再用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分析试剂)的0.01mmol/L水溶液驱替至含水98%,得到了如下驱油结果并从MD膜驱... 将辽河油田兴42油藏岩心以不同方式处理并饱和兴隆台采油厂脱气脱水原油,在65~67℃下用兴二联回注水驱替至流出液含水98%,再用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分析试剂)的0.01mmol/L水溶液驱替至含水98%,得到了如下驱油结果并从MD膜驱油机理作了解释:在水驱基础上MD膜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直接饱和原油的岩心上一般很高,3个岩心为13.32%~15.73%,1个岩心为8.86%;在含束缚水的油饱和岩心上略低(15.92%和9.37%);在洗油、洗盐的含束缚水的油饱和岩心上极低(1.96%);在油中长期浸泡后的洗油、洗盐、含束缚水油饱和岩心上则很高(16.19%和15.93%);在直接饱和油的非油藏岩心上很低(4.04%)。在兴42块兴53一注五采高含水井组实施了MD膜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井组油井含水80.0%~98.3%,平均92.4%),1998年5~10月注入有效成分25%的工业膜驱剂40t,注入液浓度2500~3000mg/L,注入总量0.005PV。5口采油井中有4口增产油、增产气并减产水,有效期超过2年。截止2000年11月有效期尚未结束,每注入1t工业膜驱剂已增产原油172t,经济效益可观。给出并讨论了膜驱油前后全井组和2口典型井的产油、含水曲线及全井组产气曲线。膜驱油过程伴随油井增产气过程,其特点是检验膜驱是否有效及有效期长短的矿场判据。图5表4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兴42块兴53井组 md膜驱油 研究 分子沉积 md膜驱剂 单分子双季铵盐 岩心驱替实验 驱油效率 先导性矿场试验
下载PDF
MD-1膜驱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及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高芒来 李奇 +1 位作者 王建设 许海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在题示实验研究中所用MD膜驱剂MD 1是一种分析纯单分子双季铵盐,油砂未洗油,取自辽河兴隆台109井。介绍了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测定水溶液中MD 1质量浓度的方法,在10~300mg/L范围内溶...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在题示实验研究中所用MD膜驱剂MD 1是一种分析纯单分子双季铵盐,油砂未洗油,取自辽河兴隆台109井。介绍了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测定水溶液中MD 1质量浓度的方法,在10~300mg/L范围内溶液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D 1在油砂上的吸附很快,在25℃下4h即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随MD 1溶液pH值升高而增大,pH值在2~4之间时增加快,在4~9之间时增加慢,在9~12之间时又增加快,由此确定吸附主要是静电作用的结果,油砂表面的电荷性质和电荷量是决定吸附的主要因素。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定律,即为单分子层吸附,计算求得25℃和40℃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3.04和12.68mg/g油砂,吸附热为-15.2kJ/mol。在吸附MD 1后的油砂上汽油的相对接触角由43.68°增大至49.56°,油砂表面亲油性减弱,亲水性增强。在油砂上吸附成膜时放热,成膜表面润湿性改变,是MD膜驱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2个重要因素。图4表1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1膜驱剂 油砂 研究 表面吸附 分子沉积膜驱剂 双季铵盐化合物 水溶液吸附 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MD-1膜驱剂溶液的界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高芒来 佟庆笑 孟秀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 1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对比剂,在20℃用吊环法实验测定了膜驱剂MD 1(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MD 1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基... 以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 1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对比剂,在20℃用吊环法实验测定了膜驱剂MD 1(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MD 1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基本上不随溶液浓度而变,其值约71.5mN/m,比纯水表面张力理论值仅约低2%,说明MD 1不具有表面活性,是表面非活性物质。模拟油(1%胶质沥青质的煤油溶液,胶质沥青质为辽河兴隆台原油在体积比2∶3的甲醇/苯中的沉淀物)与MD 1水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在MD 1浓度增至25mg/L时开始下降,250mg/L时降至稳定值(20mN/m左右),只下降36%,不形成低界面张力体系。界面张力下降是MD 1在界面吸附富集的结果。模拟油与1000mg/LOP 10+MD 1混合水溶液之间的界面粘度随MD 1浓度(0,300,500mg/L)增加而降低,降低幅度在低转动角速度下随角速度增加而增大,在高角速度下趋于一致。由于OP 10不具有与MD 1相互作用的基团,加入MD 1引起界面粘度(即界面膜强度)降低,是MD 1与胶质沥青质作用的结果。图4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1膜驱剂 界面特性 研究 分子沉积膜 双季铵盐化合物 水溶液 表面张力 油水界面张力 界面粘度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对金衬底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强斌 张嗣伟 高芒来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利用分子沉积(MD)技术对金衬底表面进行了改性,并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改性后的金衬底表面进行纳米摩擦特性实验。发现改性后的金表面的摩擦力仅与金表面的分子端基有关,而与分子的链长、骨架等无关,当试样表面具有相同的... 利用分子沉积(MD)技术对金衬底表面进行了改性,并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改性后的金衬底表面进行纳米摩擦特性实验。发现改性后的金表面的摩擦力仅与金表面的分子端基有关,而与分子的链长、骨架等无关,当试样表面具有相同的分子端基时,表现出相同的摩擦系数。这说明利用MD技术可对金衬底表面进行改性,只要选择具有良好润滑效果的分子,就可以达到润滑减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膜 衬底 表面改性 纳米摩擦特性 链长 端基 摩擦力 改性 研究 试样
下载PDF
酞菁铜阴阳离子分子沉积(MD)膜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芒来 陈刚 张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93-2295,2299,共4页
The result of UV-Vis adsorbance indicates that phthalocyanine copper cation and anion monolayers are alternately deposited, and dimmer is the major form. Through analyzing the 20th phthalocyanine MD film AFM image, we... The result of UV-Vis adsorbance indicates that phthalocyanine copper cation and anion monolayers are alternately deposited, and dimmer is the major form. Through analyzing the 20th phthalocyanine MD film AFM image, we know that the surface of MD film is flat and compact.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end-group have influence on the MD films surface character notably. The contact angles of water on the odd and even layer MD films vary greatly complying with "odd-even" regularity, and the value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increment of MD film layers due to the decrease of van der Waals force reinforced by substrate through MD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酞菁铜 阳离子 阴离子 分子沉积膜 润湿性 光合作用 模拟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驱剂多羟基三季铵盐的合成、吸附与润湿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褚奇 梁渠 +1 位作者 刘建容 何枫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3,296,共4页
国内分子沉积(MD)膜驱油中使用的膜驱剂为单分子双季铵盐。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用作MD膜驱剂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在25℃、中性条件下,该多羟基三季铵盐在内蒙古图牧吉油砂上吸附5 h达到平衡,... 国内分子沉积(MD)膜驱油中使用的膜驱剂为单分子双季铵盐。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用作MD膜驱剂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在25℃、中性条件下,该多羟基三季铵盐在内蒙古图牧吉油砂上吸附5 h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16 mg/g,温度升高时饱和吸附量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定律,表明为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为放热过程。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该多羟基三季铵盐能够使亲油的砂岩表面(98.985°)转变为弱亲油(83.592°),亲水的砂岩表面(50.665°)更加亲水(35.408°),使带有负电的亲油砂岩表面(107.672°)由亲油性向亲水性的转变更加明显(72.000°)。NaCl的加入有利于砂岩表面的润湿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膜驱剂 油砂 润湿性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MD膜驱剂的粘土稳定性研究 Ⅰ.静态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林宝辉 高芒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4,共6页
粘土的膨胀和分散是引起地层伤害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测定Zeta电位、XRD、悬浮液透光率、FT-IR考察了MD膜驱剂(MDFFA)对粘土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MDFFA的浓度低于0.3 mmol/g(以蒙脱土质量计)时,蒙脱土悬浮液Zeta电位的提高是由于膜... 粘土的膨胀和分散是引起地层伤害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测定Zeta电位、XRD、悬浮液透光率、FT-IR考察了MD膜驱剂(MDFFA)对粘土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MDFFA的浓度低于0.3 mmol/g(以蒙脱土质量计)时,蒙脱土悬浮液Zeta电位的提高是由于膜驱剂分子的吸附改变了蒙脱土的层电荷;高于此浓度时,Zeta电位进一步提高是由于双电层的压缩。随着MDFFA浓度的增大,蒙脱土的完全膨胀层向部分膨胀层转化,并且经水冲洗、浸泡后,其XRD谱峰位置变化不大。较高浓度的MDFFA,能有效地抑制蒙脱土的分散,且不会形成对地层有害的絮凝体。MDFFA使蒙脱土层间水的含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膜驱剂 粘土稳定 双季铵盐化合物 粘土膨胀 粘土分散
下载PDF
膜驱剂MD-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芒来 孟秀霞 孟庆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1,376,共5页
为了考察MD膜驱油过程中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MD 1水溶液与大庆原油之间界面上MD 1的静态平衡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D 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平衡吸附量很小,45℃时小于15μg/g原... 为了考察MD膜驱油过程中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MD 1水溶液与大庆原油之间界面上MD 1的静态平衡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D 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平衡吸附量很小,45℃时小于15μg/g原油,水溶液pH值较高时吸附量较大;吸附动力学遵循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pH=5.84时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活化能均高于pH=10.07时的相应值,即低pH值时吸附速率较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要克服的势能垒较低;吸附量随MD 1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浓度约75mg/L时达到平衡;在45~56℃温度范围平衡吸附量和覆盖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的ΔG和ΔH均<0,是自发放热过程,吸附热达-50kJ/mol。提出了MD膜驱油的"能量场"机理。图3表2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驱油 原油采收率 膜驱剂 md-1 原油界面 吸附特性 大庆油田
下载PDF
MD-1膜驱剂在石英砂和蒙脱土颗粒上吸附的光谱学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芒来 陈素青 +1 位作者 王建设 梁晓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FT IR和XRD方法,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对比,研究了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在石英和蒙脱石表面的吸附。给出了吸附前后两种矿物的FT IR和XRD谱图,分析指认了各红外特征吸收峰,由X射线衍射峰强度计算了晶层间距d(100)。在... 采用FT IR和XRD方法,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对比,研究了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在石英和蒙脱石表面的吸附。给出了吸附前后两种矿物的FT IR和XRD谱图,分析指认了各红外特征吸收峰,由X射线衍射峰强度计算了晶层间距d(100)。在石英上CTAB有微量吸附,而IR检测不出MD 1的吸附,CTAB和MD 1基本上不引起石英d(100)的改变。在蒙脱石上MD 1只发生单层吸附,其吸附量较CTAB小,MD 1的吸附使蒙脱石吸附水减少,d(100)从1.545nm减小至1.399nm,CTAB的吸附也使蒙脱石的吸附水减少,但使d(100)增大到1.952nm。因此,MD 1抑制粘土膨胀的能力比CTAB强。图6表1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1膜驱剂 石英砂 蒙脱土 光谱学 表征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红外光谱
下载PDF
MD膜驱剂对水包油乳状液的破乳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芒来 佟庆笑 孟秀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68,249,共5页
MD膜驱油现场试验中发现采出的含油污水有逐渐变清的趋势。实验考察了MD 1膜驱剂 (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 )对油田采出水的zeta电位、脱油率和水包油乳状液的脱水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MD 1在水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压缩双电层 ,zeta电位随着M... MD膜驱油现场试验中发现采出的含油污水有逐渐变清的趋势。实验考察了MD 1膜驱剂 (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 )对油田采出水的zeta电位、脱油率和水包油乳状液的脱水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MD 1在水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压缩双电层 ,zeta电位随着MD 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压缩双电层是渐进过程 ;MD 1对油田采出水的破乳作用随MD 1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与采出水的含油量有关 ,含油量低时破乳脱油效果不佳 ;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ORS 4 1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 10为乳化剂形成的水包油乳状液 (油相为含 1%胶质和沥青质的煤油 ) ,其脱水率均随MD 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在乳化剂为OP 10时脱水率较低 ;MD 1膜驱剂与油相中的胶质及沥青质作用 ,破坏油水界面致使油滴聚并、破乳。图 7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膜驱剂 水包油乳状液 破乳作用 单分子双季铵盐 高含水原油 破乳机理
下载PDF
MD膜驱剂对油藏矿物ζ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宏生 高芒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用微电泳法考察了3种季铵盐(MD膜驱剂、四乙基溴化铵((Et)4N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无机盐对石英砂和大庆油砂界面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季铵盐对石英砂ζ电位影响的顺序为:CTAB>MD膜驱剂>(Et)4NB.无机盐使石英砂在M... 用微电泳法考察了3种季铵盐(MD膜驱剂、四乙基溴化铵((Et)4N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无机盐对石英砂和大庆油砂界面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季铵盐对石英砂ζ电位影响的顺序为:CTAB>MD膜驱剂>(Et)4NB.无机盐使石英砂在MD膜驱剂溶液中的ζ电位升高,无机盐中的Al3+离子影响比Ca2+和Na+离子明显.大庆油砂在MD膜驱剂和(Et)4NB溶液中的ζ电位较沥青质-大庆油砂的低,而大庆油砂在吸附沥青质前后在CTAB溶液中的ζ电位变化很小.理论计算表明,沥青质-大庆油砂饱和吸附季铵盐的ζ电位大于大庆油砂,季铵盐在沥青质-大庆油砂表面的相对覆盖率小于大庆油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膜驱剂 季铵盐 无机盐 ξ电位 大庆油砂 石英砂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提高采收率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褚奇 梁渠 +1 位作者 曹杰 李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10-12,共3页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一种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MD膜剂分子,研究了其与一种有机聚季铵盐(聚合物型MD膜驱剂)进行复配得到的驱替用的MD膜驱剂的驱油效果。利用该MD膜驱剂可在三元复合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一种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MD膜剂分子,研究了其与一种有机聚季铵盐(聚合物型MD膜驱剂)进行复配得到的驱替用的MD膜驱剂的驱油效果。利用该MD膜驱剂可在三元复合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达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膜驱剂 合成 三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表面形貌的测量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考察了单层磺化酞菁铜 (CuTsPc)MD膜硅表面随载荷和扫描速率变化的盒维数 ,对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进行了表面形貌的测量 ,并分析了形貌信息中的摩擦力信息对表面形貌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层CuTsPcMD膜硅表...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考察了单层磺化酞菁铜 (CuTsPc)MD膜硅表面随载荷和扫描速率变化的盒维数 ,对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进行了表面形貌的测量 ,并分析了形貌信息中的摩擦力信息对表面形貌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具有较好的分形几何特性 ,分形是表面的固有属性 ;不同类型的硅表面具有的盒维数基本不变。表面形貌的信息里包含的摩擦力信息是表面形貌测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载荷和扫描速率通过影响摩擦力对表面形貌的测量产生影响 ,但载荷影响程度不大 ,且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扫描速率增加能引起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高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膜 磺化酞菁铜(CuTsPc) 表面形貌 分形 载荷 扫描速率
下载PDF
河南油田MD膜剂与聚合物复配技术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16
作者 吕晓华 刘文华 +3 位作者 杨力生 张丽庆 张伊林 吕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54-58,共5页
介绍了聚合物和MD(分子沉积)膜剂筛选方法和主要指标,考察了MD膜剂与聚合物复配液对体系粘度、稳定性及驱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HPAM1与MD-3膜剂常温复配后粘度基本保持不变;聚合物HPAM1浓度1700mg/L与MD-3膜剂浓度1000mg/L复配液... 介绍了聚合物和MD(分子沉积)膜剂筛选方法和主要指标,考察了MD膜剂与聚合物复配液对体系粘度、稳定性及驱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HPAM1与MD-3膜剂常温复配后粘度基本保持不变;聚合物HPAM1浓度1700mg/L与MD-3膜剂浓度1000mg/L复配液经85℃老化90d后,复配液体系粘度仍达58.1mPa.s,说明体系热稳定性好;MD-3膜剂浓度1000mg/L与聚合物HPAM1浓度1700mg/L复配液室内岩芯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驱油率达到22.6%,高于相同浓度单纯MD-3膜剂驱、单纯聚合物HPAM1驱及其他复配浓度的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分子沉积)膜剂 聚合物 配伍性 驱油效率
下载PDF
Nanofriction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强斌 高芒来 张嗣伟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The nanofriction properties of Au substrate and monolayer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and multilayer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on Au substrate and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modified with alkyl-terminal molecule ha... The nanofriction properties of Au substrate and monolayer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and multilayer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on Au substrate and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modified with alkyl-terminal molecul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t is concluded that (i) the deposition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on Au substrate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alkyl-terminal molecule to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can reduce the frictional force; (ii)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with the same terminal exhibit similar nanofriction properties,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olecular chain-length and the layer number; (iii) the unstable nanofriction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are contributed to the active terminal of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which can be eliminated by decorating the activ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with alkyl-terminal molecule, moreover, the decoration of alkyl-terminal molecule can lower the frictional force conspicuously; (iv) the relative humidity affects the frictional force; the higher the RH, the lower the frictional fo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SUBSTRATE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nanofriction nanolubrication.
原文传递
功能性超薄有序分子沉积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芒来 孔祥兴 +1 位作者 张希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182-1183,共2页
1991年G.Decher等首次探讨了阴阳离子与聚电解质交替沉积制备有机超薄膜的方法。我们在完善成膜技术和发展成膜基质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其成膜过程与膜的结构,并定义这种新的自组装超薄有序膜为分子沉积膜——MD膜。MD膜是利用阴阳离子... 1991年G.Decher等首次探讨了阴阳离子与聚电解质交替沉积制备有机超薄膜的方法。我们在完善成膜技术和发展成膜基质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其成膜过程与膜的结构,并定义这种新的自组装超薄有序膜为分子沉积膜——MD膜。MD膜是利用阴阳离子的静电吸附反应特性,通过相反离子体系的交替分子沉积制备的层状有序自组装多层超薄膜。需要指出的是,分子沉积既是有机超薄膜的制备技术,本身又是一种自组装超薄有序膜。MD膜制备工艺简单,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好,不受基体形状与面积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 阴离子 聚电解质
下载PDF
载荷、相对湿度和气氛对硅表面及金表面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利用分子沉积技术 ,在不同修饰的硅表面上考察了载荷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同时在阴、阳离子化金表面上考察了湿度、气氛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修饰的硅表面在较低的载荷下 ,摩擦力均随着载荷成线性增加 ,同时发现... 利用分子沉积技术 ,在不同修饰的硅表面上考察了载荷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同时在阴、阳离子化金表面上考察了湿度、气氛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修饰的硅表面在较低的载荷下 ,摩擦力均随着载荷成线性增加 ,同时发现单层磺化酞菁铜MD膜修饰的硅表面没有改变硅的摩擦特性 ;试验表明 ,在阳离子化金表面上 ,相对湿度越大 ,摩擦力和摩擦系数越低 ;阴离子化金表面在氮气保护下 ,体系的摩擦学特性不同于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膜 纳米摩擦特性 载荷 相对湿度 气氛
下载PDF
粘附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2巯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化金表面(AuSR+)、单层磺化酞菁铜(CuTsPc)分子沉积膜(MD)硅表面和单层CuTsPc MD膜金表面进行了纳米摩擦试验,考察了粘附现象对具有纳米级厚度的MD膜摩擦特性的影...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2巯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化金表面(AuSR+)、单层磺化酞菁铜(CuTsPc)分子沉积膜(MD)硅表面和单层CuTsPc MD膜金表面进行了纳米摩擦试验,考察了粘附现象对具有纳米级厚度的MD膜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摩擦过程中粘附的存在,不仅会改变表面的性质,造成摩擦因数等摩擦学特性的变化,而且还会因增大法向力,致使摩擦力增加。并进一步证明卸载是验证摩擦过程中存在粘附力的另外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膜 纳米摩擦特性 粘附 卸载 磺化酞菁铜(CuTsP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