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的法制完善——以《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为视角
1
作者 王一雯 李卫海 《南海学刊》 2024年第1期56-68,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22年进行第二次修订,修订后的《条例》亮点纷呈,可以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水下文物保护管理的一次重大的法制完善。但是,《条例》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与《联合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22年进行第二次修订,修订后的《条例》亮点纷呈,可以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水下文物保护管理的一次重大的法制完善。但是,《条例》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与《联合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在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等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差异,在所有权归属方面仍存在难题,总体上忽略起源于外国的水下文物以及回避国家船只和飞行器的主权豁免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秉持“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健全保护体系、拓展保护格局、细化职责分工、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法制再完善,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水下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水下文物 水下文化遗产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城市地铁运行对博物馆振动影响分析
2
作者 徐强 吕国军 +1 位作者 王晓山 常玉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以石家庄市地铁1号线运行对与其直线距离约50 m的河北省博物馆产生振动影响为背景,按照强震动台站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观测,获取2021年8月4日0-24时完整观测数据,分析发现:EW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10.57 Gal,出现在08:07;NS向最大加速度... 以石家庄市地铁1号线运行对与其直线距离约50 m的河北省博物馆产生振动影响为背景,按照强震动台站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观测,获取2021年8月4日0-24时完整观测数据,分析发现:EW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10.57 Gal,出现在08:07;NS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6.50 Gal,出现在20:58;UD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7.80 Gal,出现在07:28。参照相关振动标准值,结合《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20),得出该地铁线路运行期间对河北省博物馆的振动影响烈度为Ⅱ度(2度)-Ⅲ度(3度),非运行期间振动现状值均低于振动标准值,无影响烈度。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的长期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监测 加速度峰值 地铁 文物保护
下载PDF
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纪煌毅 胡毅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水下文物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凝聚历史、科学、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无价瑰宝。拖网捕捞作为最为广泛的渔业活动,会威胁和影响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因而有必要研究水下文物遗址与拖网捕捞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关系,以及寻求水... 水下文物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凝聚历史、科学、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无价瑰宝。拖网捕捞作为最为广泛的渔业活动,会威胁和影响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因而有必要研究水下文物遗址与拖网捕捞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关系,以及寻求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利益之间的平衡。我国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包括水下文物遗址家底不清,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研究亟须加强,相关保护管理有待完善等方面。通过注重教育、文旅协调、强化监管、夯实研究等措施,可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物遗址 海洋渔业 拖网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环境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4
作者 吴勇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1期49-51,共3页
文物作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因此,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这些文物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种智能文物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和传感器... 文物作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因此,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这些文物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种智能文物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和传感器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RFID技术,文物可以被准确地识别和追踪,使管理者能够实时监测文物的位置和状态。同时,该系统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可以检测文物周围的环境变化。此外,通过安卓中间件与RFID协同工作,实现了文物信息的集中管理和便捷查阅。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轻松地获取文物的详细信息。最后,通过系统模拟,展示了该智能文物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射频识别技术 传感器 智能监控
下载PDF
本体保护到综合治理:我国水下文物保护法治进路的思考——兼谈《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最佳实践名录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娜 刘家沂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第4期47-55,共9页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增强文化自觉的时代背景下,2022年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为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完善全面的法律保障,也带来新的机遇。水下文物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如何与其他海洋资源、地方经济和谐发展;又...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增强文化自觉的时代背景下,2022年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为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完善全面的法律保障,也带来新的机遇。水下文物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如何与其他海洋资源、地方经济和谐发展;又如何充分发挥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时代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于2015年确立水下文化遗产“最佳实践名录”制度并自2017年开始实施,该制度以水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为遴选原则,以水下文化遗产与其他海洋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遴选目标。13例“最佳实践”案例,对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有借鉴意义。为推进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尽快建立从本体保护到综合治理理念,逐步加强水下文物法治体系的建设,推进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水下文物 本体保护 综合治理 水下文物条例 水下遗产公约 法制建设
下载PDF
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6
作者 王丽佳 贾波 +1 位作者 黄龙 计国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5-250,共6页
介绍了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文物分布情况。为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文物的安全,结合文物安全检测情况,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及评估了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对沿线文物安全的影响。制定了基于文物安全稳定性的控制指标,提出了临时预... 介绍了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文物分布情况。为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文物的安全,结合文物安全检测情况,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及评估了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对沿线文物安全的影响。制定了基于文物安全稳定性的控制指标,提出了临时预加固及实时监测方案,为绍兴古城风貌及文物的保护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文物保护 结构监测
下载PDF
遥感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胡永森 周朝阳 王力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7期32-34,共3页
探讨了通过建立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文物遥感监测体系技术路线,实现摸清文物家底,辅助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地物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违法取证、开展事后执法遥感核查,同时创新性地引... 探讨了通过建立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文物遥感监测体系技术路线,实现摸清文物家底,辅助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地物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违法取证、开展事后执法遥感核查,同时创新性地引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依托地面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资源等技术对文物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类型进行沉降监测,火情识别,滑坡、泥石流预警等,达到对文物安全应急事件快速预警响应的效果,还可为文物灾害救援最优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形成全过程全链条式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遥感监测 神经网络 预警响应
下载PDF
文物保存环境下低功耗无线监测节点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路 刘陈运 +1 位作者 杨靖 方鑫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3-486,491,共5页
该文针对无线传感节点在博物馆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需求,在对现有的各种节点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对比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功耗控制策略,并完成了基于STM8处理器和Si4432无线收发芯片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监测终端的设计。节点... 该文针对无线传感节点在博物馆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需求,在对现有的各种节点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对比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功耗控制策略,并完成了基于STM8处理器和Si4432无线收发芯片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监测终端的设计。节点的功耗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及其能量控制策略能较好地满足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终端的低功耗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低功耗 STM8 监测节点 SI4432 文物保护
下载PDF
陕西省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南竣祥 李海泉 +2 位作者 杨啸宇 李俊 周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2期45-47,共3页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陕西省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生产过程中地理国情要素信息提取方法,获取明长城监测数据,对监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生产技术方法,并提出保护明长城的建议。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明长城 文物保护监测
下载PDF
基于ZigBee入侵地波监测技术的地下遗产保护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健 陈国瑞 《应用科技》 CAS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提出一种采用数字地波探测技术与无线传感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大遗址保护区地下文物的安全防范系统.系统完成入侵盗掘、爆破源的监测、定位;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警情信号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入侵盗掘的准确方位,提... 提出一种采用数字地波探测技术与无线传感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大遗址保护区地下文物的安全防范系统.系统完成入侵盗掘、爆破源的监测、定位;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警情信号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入侵盗掘的准确方位,提示安保人员及时出警.该系统可针对不同规模野外文物保护区和古墓群实现有效的技术防范,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 地波监测 地下文物保护
下载PDF
水下文物保护协同执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振波 潘洪军 杨花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保护水下文物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由于利益驱动,当前水下文物的安全正遭受着盗捞等重大的安全威胁。为此,应以水下文物保护监控系统为基础,通过执法力量和电子监控系统之间的协同、... 保护水下文物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由于利益驱动,当前水下文物的安全正遭受着盗捞等重大的安全威胁。为此,应以水下文物保护监控系统为基础,通过执法力量和电子监控系统之间的协同、各执法力量之间的协同达到有效保护目标。而构建有效的协同执法机制是水下文物保护协同执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物保护 协同执法 协同机制 水下文物保护监控系统
下载PDF
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对明长城沉降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悦 吴顺川 《路基工程》 201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山西省山平高速公路二道梁隧道地表上方有明代古长城段,挖掘过程必将对古长城安全产生影响。结合该隧道黄土地质工程实际,采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模拟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对明长城的影响,研... 山西省山平高速公路二道梁隧道地表上方有明代古长城段,挖掘过程必将对古长城安全产生影响。结合该隧道黄土地质工程实际,采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模拟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对明长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施工法能有效地减少明长城沉降;最大沉降量能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有效保护了省级重点文物(明长城)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黄土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明长城 沉降监测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中国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方案探究——以《〈条例〉修订草案》和《公约》的比较与结合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伟 南雁冰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9年第2期56-73,共18页
国际社会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接受日趋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是中国为适应水下文物保护新形势所做的努力,也是中国为日后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提前做的法律准备。该草案增加了原... 国际社会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接受日趋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是中国为适应水下文物保护新形势所做的努力,也是中国为日后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提前做的法律准备。该草案增加了原址保护、严禁商业性打捞、设立水下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建立联合执法巡查机制等新规定,在精神和制度上更加接近《公约》。不过,仍有不少改进空间。现阶段,中国可在尊重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实际的前提下,通过重塑保护模式、重新定义保护对象、完善保护制度和加强保护措施,推动《〈条例〉修订草案》向《公约》进一步靠拢。同时,还可从政策制定、政府引导、人才培养、资金储备和技术提升等方面做好准备,逐步建立从双多边合作,到区域化合作,最终形成国际社会普遍合作的保护管理机制。中国可在准备充分时择机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水下文化遗产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南海一号:中国海底文化遗产一种现实的保护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锦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1-23,共3页
原地保护是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但由于文物保护部门执法资源有限,目前不可能对我国现存的诸多海底文化遗产实施就地保护。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抢救性发掘集中保护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南海一号"的保护方法实现了文物... 原地保护是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但由于文物保护部门执法资源有限,目前不可能对我国现存的诸多海底文化遗产实施就地保护。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抢救性发掘集中保护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南海一号"的保护方法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一种现实可行的保护模式。地方性法律可以先行探索确认这一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文化遗产 保护模式 南海一号 社会资源
下载PDF
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工程相关水下技术研究
15
作者 张国光 董建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8,43,共5页
长江三峡库区的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采用"无压容器"的概念建造,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的遗址类水下博物馆。基于现代水下工程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论证了该工程水下环境条件下需要应对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水下观测照明灯... 长江三峡库区的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采用"无压容器"的概念建造,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的遗址类水下博物馆。基于现代水下工程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论证了该工程水下环境条件下需要应对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水下观测照明灯具和水下遥控摄像观察系统等技术设备的实验、设计及配置,讨论了水下设备系统可维护性及水下作业安全问题;提出了未来改进完善水下照明及遥控观察系统的建议与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物保护 水下照明灯具 水下技术 潜水作业 白鹤梁题刻
下载PDF
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8,共7页
长年埋藏于水下的文化遗产,在适应周围的化学、物理及生态环境后可达到一种平衡的保存状态。通过概述水下埋藏环境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并对国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沉船、水下文物点、古代聚落遗址等类型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的成果进行研究... 长年埋藏于水下的文化遗产,在适应周围的化学、物理及生态环境后可达到一种平衡的保存状态。通过概述水下埋藏环境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并对国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沉船、水下文物点、古代聚落遗址等类型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的成果进行研究,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埋藏环境
下载PDF
三峡库区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建军 韩建成 章荣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15,共4页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提高到175 m,库区有大量的文物需要保护。白鹤梁题刻既是国家级文物,也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保护要求,保护方案几经论证才最终形成。介绍了用"无压容器"...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提高到175 m,库区有大量的文物需要保护。白鹤梁题刻既是国家级文物,也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保护要求,保护方案几经论证才最终形成。介绍了用"无压容器"概念修建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工程方案的设计理念及主要设计成果。工程于2003年2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建成开馆。这一极具创新设想的工程实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遗址类水下博物馆,为水下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提供了成功的工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梁题刻 水下文物保护 工程设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龚斌 章荣发 韩建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共4页
在简要回顾三峡库区白鹤梁水下题刻保护背景,以及开展保护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后,介绍了"水晶宫"、高围堰、自然掩埋、隔流隧道、异地仿制、自然掩埋和"无压容器"等保护方案。其中,"无压容器"保护方案因最... 在简要回顾三峡库区白鹤梁水下题刻保护背景,以及开展保护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后,介绍了"水晶宫"、高围堰、自然掩埋、隔流隧道、异地仿制、自然掩埋和"无压容器"等保护方案。其中,"无压容器"保护方案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白鹤梁题刻的历史信息,遵循了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且具有结构简单、水压平衡、利于参观的优点,而成为最终的保护方案。实践证明,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既满足了三峡工程蓄水的需要,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下文物的原始性、完整性、观赏性,成为世界范围内水下文物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梁题刻 水下文物 原址保护 “无压容器”方案
下载PDF
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水下照明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华蕾 尹振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58-60,共3页
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采用“无压容器”原理兴建。针对白鹤梁题刻的特点,在满足人们对题刻最佳观赏视觉的前提下,经多方案比选,最终选择LED光芯灯的照明方案。 LED光芯灯使用低压电源,在水中安全系数高。采用3 W的LED芯片,20颗安... 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采用“无压容器”原理兴建。针对白鹤梁题刻的特点,在满足人们对题刻最佳观赏视觉的前提下,经多方案比选,最终选择LED光芯灯的照明方案。 LED光芯灯使用低压电源,在水中安全系数高。采用3 W的LED芯片,20颗安装到一个灯具中,置于题刻表面上方2~3 m处,灯具外观的前端为半球型透明罩,后端为不锈钢后盖,后盖上设有可水下插拔的水密插座,便于灯具的更换。工程于2002年2月开工兴建,2010年4月完工运行至今,实现了人们常年在水下观赏题刻的梦想,为水下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提供了成功的工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梁题刻 文物保护 水下照明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明孝陵石质文物本体保护与保存环境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寒 田萌 潘彬彬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181-184,共4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直接影响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代表了石质文物艺术和明初建筑的最高成就。明孝陵石质...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直接影响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代表了石质文物艺术和明初建筑的最高成就。明孝陵石质文物处于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并且露天保存,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人为破坏,致使石质文物表面呈现了明显的病害。为了解决石质文物裂隙发育问题、石质文物表面植物及微生物腐蚀问题,以及石质文物位置及朝向不同风化程度差异明显的问题,对石质文物本体进行病害调查,并对保存环境实时在线监测,找出影响文物稳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病害适当清理及石质文物保存环境进行一定的干预,从而有效延缓石质文物的病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孝陵 石质文物 保存环境 文物病害 监测数据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