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Monokaryon Strains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Using SCoT and ISSR Markers
1
作者 Jianjun ZHANG Bin ZHANG Zhipeng W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3期46-49,共4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Flammulina velutipes monokaryon strains.[Method]Twenty F1monokaryon strains(W1-W20)of F.velutipes were separated with conventional dilution method.Fif...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Flammulina velutipes monokaryon strains.[Method]Twenty F1monokaryon strains(W1-W20)of F.velutipes were separated with conventional dilution method.Fifteen SCoT primers and nine ISSR primers were screened.According to amplification results,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mong various strains were calculated using NTsys 2.10e analysis software for cluster analysis.[Result]Six primers could be use to amplify clear polymorphic bands.To be specific,a total of 327 clear DNA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including 287 polymorphic bands,accounting for 87.77%of the total number of bands amplified.Based on SCoT analysis,the genetic identity(GI)among 20 strains ranged from 0.187 5 to 0.937 5;to be specific,GI between W2 and W3 and that between W11 and W12 reached the maximum of 0.9375;GI between W15 and W18 was the minimum of 0.187 5.Based on ISSR analysis,GI among 20 strains ranged from 0.250 0 to 1.000 0;to be specific,GI between W3,W4 and W9,GI between W15 and W17,and that between W16 and W19 reached the maximum of 1.000;GI between W14 and W18 was the minimum of 0.250 0.Such low genetic identity fully demonstrated great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F.velutipes monokaryons.According to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at a similarity level of 0.55,20 F.velutipes monokary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sing SCoT markers;at a similarity level of 0.66,20 F.velutipes monokaryon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sing ISSR markers.Specifically,W11,W18 and W20 were invariably divided into one group;W15 and W17 were divided into one subgroup.[Conclusion]In this study,two type of markers were used for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F.velutipes monokaryon strains,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creening high-quality monokaryon parents of F.veluti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T ISSR monokaryon Genetic differences
下载PDF
异宗配合食用真菌双核体和单核体相关概念辨析
2
作者 鲍大鹏 徐建平 +1 位作者 潘迎捷 谭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回顾双核体和单核体在食用真菌中的研究历程,明晰其应用范围,详解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形成方式,阐明双核体特有的离配和再配生物学现象;运用核相交替和核相互换两个基本概念,描述双核体和单核体之间通过有基因重组和无基因重组发... 回顾双核体和单核体在食用真菌中的研究历程,明晰其应用范围,详解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形成方式,阐明双核体特有的离配和再配生物学现象;运用核相交替和核相互换两个基本概念,描述双核体和单核体之间通过有基因重组和无基因重组发生转换的两种路径;阐述交配过程中双核体和单核体承担的雄性角色和雌性角色等性角色,以及可能存在的雄性竞争和雌性挑选等性选择。厘清双核体和单核体相关概念,激励相关研究者能够围绕双核体生物学蕴藏的科学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以促进我国食用真菌学科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双核体 单核体 核相交替 性角色
下载PDF
基于ISSR-PCR体系鉴别樟芝单核体交配型
3
作者 李晓晖 盖舒萍 +5 位作者 汪雯翰 琚建伟 张守兵 丁保安 李燕 贾薇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樟芝单核体,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鉴定,采用14个引物对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进行多态性扩增,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樟芝...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樟芝单核体,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鉴定,采用14个引物对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进行多态性扩增,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樟芝单核体的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31个樟芝单核体,经ITS序列分析确定获得的单核体为樟芝。以单核体S2、S10、S14、S27的DNA为模板,对14条I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得到4个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P7、P9、P21、P25用于交配型鉴定。单核体S9和S25为同一交配型,两者与S2为不同交配型,通过镜检进一步验证S9、S25可以与S2形成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株。该方法可明显缩短樟芝单核体交配型的鉴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单核体 交配型 ISSR ITS
下载PDF
不同杏鲍菇品种种质鉴定及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育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金看 杨瑶 +3 位作者 冯璠 魏同科 郑素月 王春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8-125,共8页
以7个生产上常用的杏鲍菇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技术、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鉴别分类;进而利用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种类、不同交配型菌株进行单单杂交,筛选出杂交成功且具有锁状联合的杂... 以7个生产上常用的杏鲍菇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技术、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鉴别分类;进而利用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种类、不同交配型菌株进行单单杂交,筛选出杂交成功且具有锁状联合的杂交菌株,对比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农艺性状等,以期为杏鲍菇的实际生产与栽培提供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ISSR的研究结果一致,将7个杏鲍菇菌株分为3类,第1类为12、16、1208、1219、1287菌株;第2类为1283菌株;第3类为1284菌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技术,获得24个杂交菌株;与亲本对比,筛选出了5个菌丝生长速率、菇体质量显著优于亲本的菌株,分别为ZJ5、ZJ8、ZJ11、ZJ17、ZJ22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拮抗 酯酶同工酶 ISSR分子鉴定 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
下载PDF
茶树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以及单核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5
5
作者 邱敦莲 刘本洪 +4 位作者 肖在勤 彭卫红 甘炳成 王波 杨志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研究了利用珍稀食用菌茶树菇双核菌丝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以及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筛选过程.利用培养4~6d的茶树菇双核菌丝,以0.6mol/mLMgSO4·7H2O作稳定剂,在溶壁酶浓度为40mg/mL,温度30~32℃的摇床振荡(70r/min... 研究了利用珍稀食用菌茶树菇双核菌丝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以及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筛选过程.利用培养4~6d的茶树菇双核菌丝,以0.6mol/mLMgSO4·7H2O作稳定剂,在溶壁酶浓度为40mg/mL,温度30~32℃的摇床振荡(70r/min)条件下进行酶解4h,制备原生质体,然后,将原生质体在下层高渗固体培养基和上层高渗半固体培养基上再生,从该再生菌落中筛选到茶树菇单核菌株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原生质体 分离 再生 单核菌株 筛选
下载PDF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香菇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谭琦 潘迎捷 +2 位作者 汪昭月 贺冬梅 陈明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以香菇栽培种Le1和野生种70#为亲本,通过原生质单核体杂交选育出申香8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成为香菇主栽种之一。
关键词 香菇 原生质单核体 杂交育种
下载PDF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红 曹晖 +1 位作者 潘迎捷 曹娟云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9-564,共6页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轮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轮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体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 B17 (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交配型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体单核体 四极性交配系统
下载PDF
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 被引量:40
8
作者 潘迎捷 廖汉泉 +2 位作者 张树庭 尤美莲 赵炯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现象和单核原生质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过程中形成单核原生质体,是异宗结合食用菌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佛罗里达”(香菇)等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释放中,单核原生质体... 研究了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现象和单核原生质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过程中形成单核原生质体,是异宗结合食用菌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佛罗里达”(香菇)等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释放中,单核原生质体和双核原生质体之比由0.85∶1到2.34∶1不等。经测定。这些单核原生质体具有亲本双核菌株中存在的两种交配型(AxBx,AyBy),但两种交配型的比例有所不同。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丝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营养缺陷型标记等性状均稳定地保持了亲本的特性。由于这种单核体与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体,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故利用它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可以克服食用菌常规育种中的很多局限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原生质体 单核化
下载PDF
香菇孢子单核体与原生质体单核体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谭琦 杨建明 +3 位作者 陈明杰 贺冬梅 潘迎捷 黄为一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25,共4页
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 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79条DNA带 ,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孢子单核体遗传变异大于原生质体单核体 ,同... 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 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79条DNA带 ,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孢子单核体遗传变异大于原生质体单核体 ,同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遗传相似性分别为 6 6 3%和 71 7% ,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相似性为 98 7%、 93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体单核体 遗传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美彦 宋春艳 +5 位作者 于海龙 谭琦 徐珍 王瑞娟 章炉军 尚晓冬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I0001,共10页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交配型 单核体 SNP AS-PCR
下载PDF
金针菇菌株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与菌丝生长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波 祁丽萍 +1 位作者 贾定洪 鲜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07-1413,共7页
对3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与交配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均出现2种交配型,2种交配型比例不一致,其中有2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1,1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不符合1∶1,并且在交配型比例上出现偏差... 对3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与交配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均出现2种交配型,2种交配型比例不一致,其中有2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1,1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不符合1∶1,并且在交配型比例上出现偏差现象。对3个金针菇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生长速度试验表明,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其出发菌株比较,表现出生长速度慢的现象,同一菌株具有2种不同交配型因子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两两配对杂交菌株,其生长速度均快于其出发菌株和原生质体单核菌株,且同一菌株具有2种不同交配型因子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生长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菌落形态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单核原生质体 交配型 菌丝生长
下载PDF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5 位作者 汪昭月 马爱民 凌霞芬 贺东梅 冯志勇 伯海英 《食用菌学报》 1994年第2期56-62,共7页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没有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无性后代,为食用菌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材料。本文阐述了食用菌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的发现和作用以及在食用菌...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没有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无性后代,为食用菌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材料。本文阐述了食用菌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的发现和作用以及在食用菌遗传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单核 同核 食用菌类 育种
下载PDF
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在香菇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勇 贺冬梅 +3 位作者 温亚丽 陈明杰 谭琦 潘迎捷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9-556,共8页
采用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对香菇3个亲本双核体(苏香、野生46#、野生80#)及其10个单核体、以及它们的10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同时针对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遗传距离、以及杂交子和亲本单核体RAPD标... 采用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对香菇3个亲本双核体(苏香、野生46#、野生80#)及其10个单核体、以及它们的10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同时针对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遗传距离、以及杂交子和亲本单核体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都可进行香菇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但RAPD标记检测的多态性要远远高于酯酶同工酶标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无相关性,而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杂交子和以苏香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子和以野生46#、野生80#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单核体 杂交子 遗传距离 产量超亲优势 多态性
下载PDF
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范学 李宏盛 +2 位作者 冯磊 梁保东 鲍大鹏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
以野生香菇菌株HW21的120个单孢子分离物与4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其他香菇单核体杂交所得的480个双核体后代为材料,探讨了不同交配型对香菇单核体、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交配型孢子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异系数为AxBx〈... 以野生香菇菌株HW21的120个单孢子分离物与4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其他香菇单核体杂交所得的480个双核体后代为材料,探讨了不同交配型对香菇单核体、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交配型孢子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异系数为AxBx〈AxBy〈AyBx〈AyBy,菌丝生长速度为AxBx〉AxBy〉AyBx〉AyBy,其中AxBx和AyBy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含Ax因子的单核体菌丝速度大于含Ay因子的单核体,差异极显著;而含Bx、By因子的单核体菌丝速度差异不显著。来自HW21的两个原生质体分离物菌丝生长速度为AxBx〉AyBy,差异极显著,推测交配型因子与控制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基因位点之间有着某种连锁。PDA及木屑培养基中的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CYM及木屑培养基中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也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但单核体与其杂交后代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单核菌丝体 双核菌丝体 菌丝生长速度 交配型
下载PDF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的再生与交配型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朝辉 陈明杰 +2 位作者 谭琦 贺冬梅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在 8个香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的测定中 ,有 4个菌株测定出两种交配型 ,其余 4个菌株只测得一种交配型。在得到两种交配型的菌株中 ,其交配型比例也不是 1: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两种交配型原生质体单核... 在 8个香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的测定中 ,有 4个菌株测定出两种交配型 ,其余 4个菌株只测得一种交配型。在得到两种交配型的菌株中 ,其交配型比例也不是 1: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两种交配型原生质体单核体的再生能力不同有关。在申香 2号菌株 10 7个单核体中 ,AxBx交配型只有 2 6个 ,而且都是在再生阶段的前期产生的 ,后期出现的单核体则都是AyBy型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原生质体单核体 交配型 再生能力 遗传育种
下载PDF
黑木耳单核杂交菌株遗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增华 张介驰 +2 位作者 张丕奇 马银鹏 刘佳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3-848,共6页
为实现黑木耳菌株快速鉴定和栽培性状定向育种,研究通过荧光核染色筛选,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及RAPD分子鉴定,筛选出了黑木耳杂交单核体的交配核型及杂交新种,并对杂交新种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栽培比较。结果显示,2个亲本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 为实现黑木耳菌株快速鉴定和栽培性状定向育种,研究通过荧光核染色筛选,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及RAPD分子鉴定,筛选出了黑木耳杂交单核体的交配核型及杂交新种,并对杂交新种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栽培比较。结果显示,2个亲本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原生质体单核体,8808亲本单核体为A1、A2型,981亲本单核体为B1、B2型。单核体单-单杂交获得核型为A1B2的杂交菌株,命名为Z1。酯酶同工酶谱及RAPD图谱结果显示Z1菌株含有来源单核的互补型条带和亲本条带。聚类分析将被试菌株分为3类,Z1菌株与981相似度高于8808菌株。栽培试验显示Z1与981栽培性状更近似而又集合了双亲的性状优势。研究的开展可为将来黑木耳菌株鉴定及杂交子遗传分析等提供快速、可靠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原生质体单核体 RAPD 单-单杂交 栽培性状
下载PDF
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25
17
作者 谭琦 潘迎捷 +7 位作者 陈明杰 贺冬梅 汪昭月 严培兰 冯志勇 郭倩 刘德云 陈有兴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3期6-10,共5页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 2 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其为受体 ,选用栽培种苏香为供体 ,通过非对称杂交 ,选育出申香 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 ,成为香菇主栽种...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 2 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其为受体 ,选用栽培种苏香为供体 ,通过非对称杂交 ,选育出申香 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 ,成为香菇主栽种之一。由此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香10号香菇 原生质体单核体 非对称杂交 选育
下载PDF
用单核原生质体杂交育成香菇新菌株申香8号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谭琦 潘迎捷 +8 位作者 汪昭月 贺冬梅 陈明杰 冯志勇 严培兰 郭倩 陈有兴 刘得云 贾亚妮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以香菇栽培种Le1和野生种0426为亲本,通过原生质单核体杂交选育出申香8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香菇主产区的主栽种之一。这证明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香菇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香菇 原生质单核体 杂交育种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选育香菇优良菌株 被引量:6
19
作者 任鹏飞 李瑾 +2 位作者 曲玲 任海霞 宫志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试验对6个香菇母本菌株进行分类。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此6个菌株的单核体,进行两两杂交,获取15个杂交组合,并进行高温出菇试验和抗木霉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有8个杂交组合能够出菇,3、4、6号菌株... 通过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试验对6个香菇母本菌株进行分类。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此6个菌株的单核体,进行两两杂交,获取15个杂交组合,并进行高温出菇试验和抗木霉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有8个杂交组合能够出菇,3、4、6号菌株产量相对高,与其他菌株差异极显著。1号、3号菌株与木霉的拮抗线均呈Ⅳ型,对木霉抗性强。因此,3号菌株属于耐温高抗品种,适合进行进一步的扩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关系 单核化 杂交 耐温 木霉
下载PDF
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Ⅱ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形态与生化性状上的差异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5 位作者 汪昭月 谭琦 冯志勇 贺冬梅 郑连胜 沈宗英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三个性状上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在同一种交配型的个体间,孢子单核体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原生质单核体,在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这一性状上,用聚类方法可以将绝大多数单核体归入所属的交配型范围内。这两类单核体具有的不同表型与它们的不同来源有密切的联系,有性世代中复杂的遗传行为导致孢子单核体中性状出现较大的变异,而作为无性后代的原生质单核体则表现出性状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两类单核体表现出的差异为香菇的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单核体 遗传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