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ignificance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Constructing Morality 被引量:1
1
作者 Pan Hsiao-huei 《孔学堂》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中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动机——从“良知发用”的角度看
2
作者 任远 焦雯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6,共15页
基于比较哲学视野的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题的解释在传统中包含着三种不同路径的理解,即形而上学论题、知识论论题和元伦理学论题。致良知学说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三种路径理解的统一,其中道德知识和道德动机的关系是把握知行合一与致... 基于比较哲学视野的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题的解释在传统中包含着三种不同路径的理解,即形而上学论题、知识论论题和元伦理学论题。致良知学说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三种路径理解的统一,其中道德知识和道德动机的关系是把握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的关键。本文把心学工夫论理解为道德意识的自我展开和实现,通过论证良知发用的功能,阐明阳明心学中包含着近似于内在主义道德动机的混合模型,并由此产生奠基于道德感知和道德情感交互性的美德伦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良知 道德知识 道德动机
下载PDF
如何达成合作:从自我行动的逻辑到合作行动的逻辑
3
作者 聂洪辉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在涂尔干看来,道德个人主义中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是统一的,都是道德的基础。这与中国儒家元典中的道德个人主义十分契合,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接洽与整合。自我主义者的行动是自我行动,遵循自我行动的逻辑,形成圈子和派系竞争,会降低社会信... 在涂尔干看来,道德个人主义中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是统一的,都是道德的基础。这与中国儒家元典中的道德个人主义十分契合,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接洽与整合。自我主义者的行动是自我行动,遵循自我行动的逻辑,形成圈子和派系竞争,会降低社会信任度和公共性。在现代社会,陌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只有建立在平等、权责对等、权利与义务平衡和公共规则基础之上,才能形成道德个人主义。道德个人主义与合作行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德主义的个人形成合作行动,其合作行动的逻辑可以提升社会公共性,形成以提高社会公共性为目标集体行动,发展出职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良性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主义 自我行动的逻辑 道德个人主义 合作行动的逻辑
下载PDF
新中国法与自由关系研究七十年述评
4
作者 刘纪伟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22,共1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法与自由关系的讨论经历了扬弃、进一步反思和精细化阶段,逐步走向科学化。在概念和关系问题上,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分类相关,自由概念可以区分为作为“人的解放”的自由、作为“权利”的自由和作为“自由权”的自...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法与自由关系的讨论经历了扬弃、进一步反思和精细化阶段,逐步走向科学化。在概念和关系问题上,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分类相关,自由概念可以区分为作为“人的解放”的自由、作为“权利”的自由和作为“自由权”的自由,法律与不同的自由表现为不同的关系。在合理性和位阶问题上,三者都有置于最高价值的合理性;但只有作为“自由权”的自由,即外在的行为自由,在某种意义上才可能与其他价值同等重要。正是在概念问题上向“外在的行为自由”的转向,我国在21世纪开启了对法律限制自由的原则与限度的讨论。外在的行为自由又可以分为无序的、需要规制的自由以及优良的、值得追求的自由,对两种不同概念的使用实际上推动了“法律限制自由”和“法律保障自由”哪一个是主要关系的讨论。而对自由限度的讨论仍然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及新挑战的不断涌现而成为法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与自由 外在的行为自由 权利 法律家长主义 法律道德主义
下载PDF
高职德育中知行转化的五大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鲁石 周兰兰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知行转化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新时代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路径。知行脱节、知行分离作为当前高职德育的痛点,制约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从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常见的德育模式,可以发现传统的条... 知行转化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新时代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路径。知行脱节、知行分离作为当前高职德育的痛点,制约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从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常见的德育模式,可以发现传统的条件反应模式、知性教育模式、行为塑造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意志灌输模式各有其不足之处。高职院校宜统筹兼顾需要、情感、意志、能力等各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充分尊重并善于运用道德教育主体的主体精神、内在动力和创造精神的基础上,从需要迭代、认知融合、积极情感驱动、自律调节、智慧实践五个方面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工作框架,通过实践创新逐步改善高职学生知行转化效能,切实增强高职德育工作的现实变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知行转化 心理机制 师生双主体
下载PDF
《实践论》中“知行统一”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当代启示
6
作者 刘美丹 刘迎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6-102,共7页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形势、思想观念的巨变,外来价值观的碰撞,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中存在“知行脱节”现象,这也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实践论》中...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形势、思想观念的巨变,外来价值观的碰撞,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中存在“知行脱节”现象,这也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实践论》中的“知行统一”思想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内在契合性,要将“知行统一”思想融入高校德育的工作实践之中,推动高校德育工作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模式趋向实践,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学工具走向现代化,这不仅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知行统一”思想 高校德育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高职德育知行转化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7
作者 鲁石 赵宏瑞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19,共4页
知行转化困境是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引导学生践行知行合一、提升知行转化效能,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现实任务与真实践履。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德育知行转化的理念困境、实践困境、环境困境及其成因,从德育体验、道德需求、德育资... 知行转化困境是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引导学生践行知行合一、提升知行转化效能,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现实任务与真实践履。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德育知行转化的理念困境、实践困境、环境困境及其成因,从德育体验、道德需求、德育资源、情感教育、文化引领、德育评价六个方面探究突破知行转化困境的实现路径,对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德育 知行转化 突破路径
下载PDF
论数字虚拟世界中的不道德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琪章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3-32,共10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一个曾经被低估的问题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即“数字虚拟世界中的不道德行为是可能的吗?”在德莱夫的理论中对该问题的回答存在三种进路:评价外在主义、评价内在主义、评价混合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 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一个曾经被低估的问题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即“数字虚拟世界中的不道德行为是可能的吗?”在德莱夫的理论中对该问题的回答存在三种进路:评价外在主义、评价内在主义、评价混合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评价外在主义”在道德评价上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当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举动可以“系统地对现实世界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时,我们就有必要对其作出道德评价和伦理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道德行为 评价外在主义
下载PDF
情感、良知与行动的内在交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重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卢盈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35,160,F0003,共10页
良知与行动相关的意涵包括道德行为推动力、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道德情感贯通了良知不同方面的特征。在意识的清晰性、行为推动力和对外在知识的促进方面,未经实践深化的良知与为实践所深化的不同阶段的良知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程度差异。... 良知与行动相关的意涵包括道德行为推动力、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道德情感贯通了良知不同方面的特征。在意识的清晰性、行为推动力和对外在知识的促进方面,未经实践深化的良知与为实践所深化的不同阶段的良知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程度差异。这种解读可以解决王阳明知行合一说表面上的矛盾和逻辑问题,并更好地澄清我们的道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道德情感 知行合一 道德推动力 实践能力
下载PDF
道德冷漠现象的社会成因及其救治——从道德行动相互性视角的考察
10
作者 张轩 汪敏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4期217-223,共7页
道德冷漠现象是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新课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的道德行动的相互性关系结构看,人的行动会形成向上的良性循环和向下的恶性循环,道德冷漠就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表征。解决这个结构性难题的方法就是构筑一个公共的规... 道德冷漠现象是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新课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的道德行动的相互性关系结构看,人的行动会形成向上的良性循环和向下的恶性循环,道德冷漠就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表征。解决这个结构性难题的方法就是构筑一个公共的规则底线,保证道德规范向有效的、可以实施公共奖赏或制裁的方向发生转变,也就是对道德行动的恶意恶报要有必要的法律规则性约束。构筑好这个底线,即使不对道德行动实施经济或物质奖赏,人们的行动也自然能够在这个底线之上形成循环,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冷漠 相互性 行动动机 规则底线
下载PDF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禁止精神损害赔偿的例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恒远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民法典》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完全禁止精神损害赔偿出现了松动,在司法解释上以“一般”加“例外”的形式允许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上的突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目的转向维护被害人的私... 《民法典》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完全禁止精神损害赔偿出现了松动,在司法解释上以“一般”加“例外”的形式允许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上的突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目的转向维护被害人的私权,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的性质,带动部分法院已经允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务的转变需要对“例外”情形进行解释,进而扩大“例外”情形,最终实现完全允许刑事案件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典 诉权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研究
12
作者 李佳霓 《成才之路》 2023年第12期45-48,共4页
文艺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而且是高职院校实现文艺育德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助力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关键,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培养育人价值、凝聚认同价值和心理调节价值。为保证高职院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落... 文艺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而且是高职院校实现文艺育德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助力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关键,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培养育人价值、凝聚认同价值和心理调节价值。为保证高职院校文艺活动德育功能的落实成效,文章从以人为本立正站位、思想引领把握方位、特色活动定居高位、线上线下明确定位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使高职院校文艺活动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艺活动 德育功能 知行合一
下载PDF
德法同力破解“容错纠错”难题
13
作者 李延华 孟凡尧 张明宽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新时代容错纠错体制机制是释放党员干部干事热情、落实激励效应的重要制度设计。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容错纠错体制机制已然成为促进干部担当作为、保护干部奋进创新、有效应对改革风险、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各地... 新时代容错纠错体制机制是释放党员干部干事热情、落实激励效应的重要制度设计。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容错纠错体制机制已然成为促进干部担当作为、保护干部奋进创新、有效应对改革风险、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各地政府对“容错纠错”的理解把握存在偏差,容错纠错体制机制面临着党员干部申请动力偏弱、监督机关问责压力偏硬、群众支持免责力度偏虚等现实困难。法治层面上明确容错界限、规范纠错程序、优化评价体系,德治层面上建构容错文化、营造宽松实践氛围,是破解容错纠错窘境的“金钥匙”,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纠错 担当作为 问责监督 德法同力
下载PDF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道德判断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明晖 饶俪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3-1430,共8页
道德判断对社会合作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涌现出大量对道德判断的研究。经典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加工模型已经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研究发现。近年来,解释水平理论为道德判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 道德判断对社会合作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涌现出大量对道德判断的研究。经典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加工模型已经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研究发现。近年来,解释水平理论为道德判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道德判断研究可以分为两难的道德判断研究和一般的道德判断研究。两难的道德判断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但是一般的道德判断研究还存在争议。解释水平影响道德判断的深层原因可能是通过关注点影响道德判断的标准。未来的研究可以着眼于跨文化研究和深层机制的剖析,为解释水平视角下的道德判断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证据,加深人们对道德判断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解释水平理论 道德两难 道德违规行为 道德高尚行为
下载PDF
道德行为事实: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长宇 胡书芝 罗忠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2,共4页
确定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要遵循历史的、经验主义的和分析的途径;从道德事实的结构、道德社会学所倡导的实证精神以及道德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这样几个角度分析,可以认为: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行为事实。
关键词 道德社会学 研究对象 道德行为事实
下载PDF
国家审计监控公共经济权力运行——基于道德维度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苗连琦 刘春燕 +1 位作者 胡亚敏 王淑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国家审计无论从本质、功能,还是实践角度,无不揭橥了其对公共经济权力运行是否适当的监控,面对当前公共经济权力变异(不作为、行权过当和以权谋私)的现状,若追根溯源深挖权力行使者思想的痼疾,不可否认,权力变异只不过是道德缺失在社会... 国家审计无论从本质、功能,还是实践角度,无不揭橥了其对公共经济权力运行是否适当的监控,面对当前公共经济权力变异(不作为、行权过当和以权谋私)的现状,若追根溯源深挖权力行使者思想的痼疾,不可否认,权力变异只不过是道德缺失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的投影。而道德对权力的监控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本文就国家审计如何发挥道德监控权力的作用提出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审计署联合建立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娃娃抓起强化全体公民的基于传统文化精华的道德教育、协助中纪委挖掘传统家族家规的精华、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涵养道德、尝试开展道德审计等四个要素构成的框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经济权力变异 国家审计 道德作用机制 权力监控
下载PDF
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自我损耗下的道德情绪的正向作用 被引量:49
17
作者 费定舟 钱东海 黄旭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5-1183,共9页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验证和探讨了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实验1采用自我损耗的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实验2考察行动控制导向在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3通过诱发道德情绪,探讨了道德...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验证和探讨了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实验1采用自我损耗的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实验2考察行动控制导向在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3通过诱发道德情绪,探讨了道德情绪对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的利他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利他行为产生不利影响。(2)行动控制导向对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3)道德情绪能够缓解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资源 利他行为 自我损耗 道德情绪 行动控制导向
下载PDF
论竞技武术对练套路中暴力性动作编排的武德文化迷失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传伟 张长思 王继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1-544,共4页
针对近年来全国竞技武术对练比赛中出现越来越多"暴力"动作这一现实问题,通过现场观察、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在厘清武术对练的本质、特征和内容的基础上,从分析武德文化的内涵入手探讨竞技武术... 针对近年来全国竞技武术对练比赛中出现越来越多"暴力"动作这一现实问题,通过现场观察、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在厘清武术对练的本质、特征和内容的基础上,从分析武德文化的内涵入手探讨竞技武术对练套路中"暴力"动作的本质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剖析"暴力"动作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武术对练套路 武德文化 暴力性动作 仁爱思想
下载PDF
中国竞技体育道德风险及其规避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莹 宋君毅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界定了竞技体育道德风险与道德风险行为,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内体育道德风险行为和道德风险的特点,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道德伦理学三个方面分析了道德风险的成因;最后从强化制度创新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文化约束、加强制度约束... 界定了竞技体育道德风险与道德风险行为,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内体育道德风险行为和道德风险的特点,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道德伦理学三个方面分析了道德风险的成因;最后从强化制度创新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文化约束、加强制度约束、重视竞技体育伦理道德教化等方面提出了规避竞技体育道德风险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行为 规避
下载PDF
武术散打的武德和行为规范的重建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军 解勇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7,共3页
结合日韩武道精神 ,分析了武术散打武德及行为规范的现状 ,认为重订武术散打练习者的行为规范以重建散打运动的武德 ,是发挥武术教育培养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指出重订行为规范应注意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 ,确立现代价值目标 ,提倡新... 结合日韩武道精神 ,分析了武术散打武德及行为规范的现状 ,认为重订武术散打练习者的行为规范以重建散打运动的武德 ,是发挥武术教育培养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指出重订行为规范应注意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 ,确立现代价值目标 ,提倡新时代“忠”、“礼”精神 3个方面 ;制定了“武术散打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手 武德 行为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