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P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1
作者 李媛媛 袁玉林 随力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水平,结合知识-态度-行为(KAP)理论,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KAP模型;通过问卷发放和筛选,获取65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网络安全教育对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网... 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水平,结合知识-态度-行为(KAP)理论,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KAP模型;通过问卷发放和筛选,获取65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网络安全教育对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网络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网络安全教育显著影响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网络安全行为,其中,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起到独立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法律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活动、榜样引领均能直接影响网络安全行为,其中,法律道德教育对网络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强,知识教育次之,实践活动和榜样引领最弱。在具体作用路径方面,法律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直接效应来影响网络安全行为,知识教育、实践活动、榜样引领主要通过安全认知间接影响网络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态度-行为(KAP) 网络安全教育 法律道德教育 实践活动 榜样引领 结构方程模型(sEM)
下载PDF
公益活动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措施——以怀化市志愿者协会公益活动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姝滢 李爱民 《中国校外教育》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儿童的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其中公益活动能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使儿童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校社德育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能极大地丰富学校思政课的社会实践资源。公益活动策划缺乏创新、忽视德育评... 儿童的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其中公益活动能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使儿童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校社德育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能极大地丰富学校思政课的社会实践资源。公益活动策划缺乏创新、忽视德育评价、活动参与各方对公益活动的价值认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公益活动的德育价值难以充分发挥。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益活动团队的专业素质、增强区域间公益机构人员交流、建立信息化德育评价平台等措施来提升公益活动的德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活动 儿童德育 家校社 社会实践
下载PDF
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洪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实践性是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道德生活的不断完善,在贯彻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是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道德生活的不断完善,在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必须注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自我教育 性道德教育 主体性原则 本质特征 道德形成 实践活动 价值实现 其他学科 道德生活 持续发展 学生道德 社会生活 实践性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尹吴 金钢 石德兴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3期158-162,共5页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是党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对于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开...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是党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对于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用的重要意义,总结归纳了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开展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顺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联系群众 服务群众
下载PDF
基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护理学专业实践道德教育路径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婧 李瑜 +2 位作者 李春 黄李双 吴小婉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8期4030-4032,共3页
基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分析了实践德育的概念与内涵,强调了实践德育在护理专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护理专业实践德育的具体路径与策略,包括:挖掘护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实践德育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 基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分析了实践德育的概念与内涵,强调了实践德育在护理专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护理专业实践德育的具体路径与策略,包括:挖掘护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实践德育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基于不同年级护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德育实践情境开展护理专业实践德育,内化职业道德认知;基于代际怀旧互动开展养老院服务性学习,构建适宜的社会道德情境。护理实践德育的优势是使学生进入护理实践情境感受或参与真实照护角色,达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促进护生良好职业道德动机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道德教育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护理职业道德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生命化德育”: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的探寻——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为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晋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98,共6页
"生命化德育"是赏识生命、激励生命、成就生命的教育,是以尊重、关怀、提升、完善所有生命为旨趣的教育,是个性化、完整化、生活化的教育。"生命化德育"反映了德育工作内在本质与规律,它有其自身的价值追求和显著... "生命化德育"是赏识生命、激励生命、成就生命的教育,是以尊重、关怀、提升、完善所有生命为旨趣的教育,是个性化、完整化、生活化的教育。"生命化德育"反映了德育工作内在本质与规律,它有其自身的价值追求和显著特征。在德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目中有人""生命在场",遵循"主体性"和"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需要,创造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知、情、意、行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化德育 思想政治课 知识化 主体性 实践活动
下载PDF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鄢进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6,共4页
美国新品格教育是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品格培育体系,得到了来自政府、社区、宗教机构等方面的支持。新品格教育以社会核心价值为指导,以生活化为导向,旨在革新传统品格教育脱离现实的弊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 美国新品格教育是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品格培育体系,得到了来自政府、社区、宗教机构等方面的支持。新品格教育以社会核心价值为指导,以生活化为导向,旨在革新传统品格教育脱离现实的弊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指导其在社会生活中做正确的事情。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德育教学方式、德育内容的改革,更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的德育生活实践,培养社会需要的道德素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品格教育 中小学德育 生活化导向 社会实践活动
下载PDF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戈 《教师发展研究》 2017年第4期90-96,共7页
当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入瓶颈期,亟需纳入新的理论视角。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根植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三代演化之后在分析个体与结构的互动问题上独具特色。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启发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应该以活动系统... 当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入瓶颈期,亟需纳入新的理论视角。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根植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三代演化之后在分析个体与结构的互动问题上独具特色。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启发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应该以活动系统为分析单位、看到知识生成过程的中介机制、关注矛盾对实践性知识的激活作用、重视教师行为的社会历史性,以此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实践性知识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教师教育
下载PDF
幼儿园品德教育与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融合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翀 王晶 宋丽双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7期72-77,128,共7页
幼儿园品德教育与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融合,以幼儿园品德教育的特点、幼儿品德形成的特点和儿童文学本身的教育功能为依据,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价值。在品德教育融入儿童文学教育活动过程中,从目标上看,二... 幼儿园品德教育与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融合,以幼儿园品德教育的特点、幼儿品德形成的特点和儿童文学本身的教育功能为依据,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价值。在品德教育融入儿童文学教育活动过程中,从目标上看,二者的目标要科学有机地融入教育活动的三维目标中;从内容上看,品德教育内容要与儿童文学的题材和体裁相融合;从形式上看,品德教育要融入文学欣赏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从方法上看,示范模仿法和情境表演法是二者兼顾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品德教育 儿童文学教育活动 融合依据 融合策略
下载PDF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领导方法探究——重温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强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要求党员干部在领导方法上要做到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结合当前党群关系现状及正在开展的群众路...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要求党员干部在领导方法上要做到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结合当前党群关系现状及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灵活运用毛泽东提出的领导方法,有利于找准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反对"四风",有利于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统筹群众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保障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群关系现状 调查 领导方法
下载PDF
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析——以“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为例
11
作者 姜浩 贾立敏 杜凌飞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河北省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一次成功的范例。该活动遵循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尊重广大公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立足于人们生活的实际,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善行河北"主题... 河北省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一次成功的范例。该活动遵循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尊重广大公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立足于人们生活的实际,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遵循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提高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善行河北 实践 主体 生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探索
12
作者 邓绍艺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
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必须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协作,另一方面,学校的德育课程自身也必须得到更新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主要的德育课程,经过较多内容的整合,更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形式。笔者... 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必须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协作,另一方面,学校的德育课程自身也必须得到更新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主要的德育课程,经过较多内容的整合,更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形式。笔者就此在教学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 模式
下载PDF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审美转化
13
作者 周咏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德育的过程是一个蕴涵美、展示美、发现美、实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德育实践活动应当不断引导大学生去感知、体验和领悟德育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美感,从而建立真正综合性、系列性、多功能的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 德育 实践活动 审美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实践活动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14
作者 余楠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2-26,共5页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讨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来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讨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来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并对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模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活动 实践性德育课程 主体性道德人格
下载PDF
学校德育活动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实践探索
15
作者 张东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7期238-239,241,共3页
教育和培养好青年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必须积极探索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和方法。德育活动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我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社会实... 教育和培养好青年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必须积极探索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和方法。德育活动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我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系列德育活动,将德育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德育由"无形"的灌输式走进"有形"的活动之中,使大学生由被动的德育对象转变为德育主体,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活动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德行一体化视角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多维思考
16
作者 肖波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有着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的价值地位,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实践路径。有效落实德行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明确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的关系,组建专业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有着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的价值地位,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实践路径。有效落实德行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明确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的关系,组建专业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行一体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内在关联 育人策略
下载PDF
教育实践——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秀云 庞丽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46-47,共2页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成为决定全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研究证明,科学、系统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的师德培养,有利于教师特殊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的培...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成为决定全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研究证明,科学、系统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的师德培养,有利于教师特殊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说教育实践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结构 教育实践 师德 职业技能 教育科研 创造性
下载PDF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基于中部地区D市初中的调研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丽芬 祝小红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基于中部地区D市初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研究其劳动技术教育价值观的缺失和课程实施的不足,探究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地位、内容、教学方法、创新机制、师资保障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估机制等方面...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基于中部地区D市初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研究其劳动技术教育价值观的缺失和课程实施的不足,探究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地位、内容、教学方法、创新机制、师资保障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估机制等方面来推进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实施和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立德树人教育价值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技术教育 立德树人 综合实践活动 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教师身体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地容 卢德生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在人的生命中、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而开展的生命活动,须臾不能离开教师身体。在教育场域中,教师身体是以“身体主体”形式而存在的,是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内在统一的生命整体,既是教师开展...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在人的生命中、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而开展的生命活动,须臾不能离开教师身体。在教育场域中,教师身体是以“身体主体”形式而存在的,是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内在统一的生命整体,既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示范、生产教育意义的载体和工具,也是教师理解自我、表达自我、认同自我、发展自我的行动主体,具有示范性、社会文化历史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等特征。作为“身体主体”的教师是“成人之人”,核心价值在于“成己成人”。对于“成己”,教师身体是教师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始源境域,对于“成人”,教师身体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最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教师身体 教师发展 教育活动 身体实践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品质提升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蒙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55,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一直面临着目标偏颇、娱乐化与形式化泛滥、学科化流弊难除、评价异化、教师队伍素质不能满足需要等难题。深究其原因,该门课程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灵魂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失德”“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一直面临着目标偏颇、娱乐化与形式化泛滥、学科化流弊难除、评价异化、教师队伍素质不能满足需要等难题。深究其原因,该门课程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灵魂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失德”“失魂”导致课程实践乱象丛生。应试教育的长期桎梏、活动内容与立德树人相疏离、教师培训选择性遗忘品德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等均是导致该课程失德失魂的显性因素。为了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补德”“立魂”,当下可行的措施主要包括在目标体系中强调品德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线索开发活动内容、围绕立德树人对任课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嵌入经典名著阅读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价值观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