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5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lue Appeal of Harmonious Moral Lif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1
作者 Nannan CH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community,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ening of moral appeal,the loss of moral behavior,the supremacy of physical values and the unclear role orientation f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community,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ening of moral appeal,the loss of moral behavior,the supremacy of physical values and the unclear role orientation faced by som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moral life so as to cultivate moral feelings and construct moral values,reshape the ethics of behavior,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herit the outstan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focal point,and probe into the value demands of college students' harmonious moral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armonious moral life Value appeal HUMANITY
下载PDF
梁漱溟的“真道德”论
2
作者 赵昆 张金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1,159,共13页
“真道德”是横贯梁漱溟人心论与人生论的核心议题。“真道德”主要表现为:人类个体生命的自觉向上、“以身从心”,以及人类社会生命之自觉恪尽伦理义务。梁漱溟以生物进化论为方法,揭示出“真道德”根源于人心之理性,并以本体——宇宙... “真道德”是横贯梁漱溟人心论与人生论的核心议题。“真道德”主要表现为:人类个体生命的自觉向上、“以身从心”,以及人类社会生命之自觉恪尽伦理义务。梁漱溟以生物进化论为方法,揭示出“真道德”根源于人心之理性,并以本体——宇宙论的方式建构了“真道德”的先天根据。“真道德”之归趣隐含了梁漱溟对新文明形态的憧憬,寄托了一种儒家式的社会人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真道德” 道德 生命本性
下载PDF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家庭德育策略
3
作者 弓新林 李海云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身教育与家庭德育的相关文献,将家庭德育置于终身教育视角之下,重申家庭德育重要地位,分析发现目前家庭德育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偏差、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德育理念、家庭德育的角色错位与缺位等问题,进而提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家庭德育意识”“采用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德育实效”“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终身性的道德生活场”“构建全域性的道德学习场,推动家庭德育归位”等家庭德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策略研究 道德生活场 道德学习场
下载PDF
朝向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可能性、挑战与应对
4
作者 王明 王佳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道德教育应指向人的美好生活的建构,其兼具外在与内在可能性,前者源于美好生活作为“至善”给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后者则是源于道德与美好生活之间的本然性关系。但朝向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美好生活的“去... 道德教育应指向人的美好生活的建构,其兼具外在与内在可能性,前者源于美好生活作为“至善”给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后者则是源于道德与美好生活之间的本然性关系。但朝向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美好生活的“去道德化”“个人化”,以及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对美好生活的疏远。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向学生传达一种完整的美好生活观,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在美好生活实现中的独特价值,培育学生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道德敏感性,引导学生将道德规范融入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美好生活 去道德化 道德敏感性
下载PDF
美好生活何以可能: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异化与超越
5
作者 赵森 郑航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8,98,共8页
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异化遭遇,偏离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愿景的价值追寻。社会加速理论对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的理论阐释,有助于回应社会加速与道德减速这一悖论问题。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异化表征为科技加速导致德... 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异化遭遇,偏离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愿景的价值追寻。社会加速理论对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的理论阐释,有助于回应社会加速与道德减速这一悖论问题。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异化表征为科技加速导致德育的精确量化取向;社会变迁加速导致德育的代际不同步以及普遍知识化、抽象化;生活步调加速带来德育的离身化以及师生负担的增加。道德教育新异化形成的底层逻辑在于,人类在本体论上遭遇安全危机,寄托数字体验以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在认识论上坚持理性的霸权地位,导致绝对的技术崇拜;在价值论上奉行资本至上,导致时间和教育被物化。数智时代,对于道德教育新异化的超越,应寻求共鸣、促进德育质的提升;追寻中华文化传统,回溯家的教育意蕴;回归道德教育的本真,重新审视道德教育的意义;借助加速主义哲学的成果,拥抱加速,释放技术变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道德教育 新异化 社会加速 美好生活
下载PDF
“重命”与“伪道义”:东晋南朝“荒政”制度新论
6
作者 潘嘉晖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由于“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促使东晋南朝时期的“荒政”制度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制度有着鲜明的“重命”色彩。君王们之所以重视民命,客观上与“天灾”“人祸”这一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主观上受儒、佛、... 由于“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促使东晋南朝时期的“荒政”制度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制度有着鲜明的“重命”色彩。君王们之所以重视民命,客观上与“天灾”“人祸”这一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主观上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综合影响下所形成之帝王“重命”观的影响所致。该观念一经产生便深刻影响了其时“荒政”的制定与社会的发展。然而,君主观念上的重视民命,并不意味着其实际行动就一定“民本”“道义”。这一时期的“荒政”制度自其制定与执行伊始,便具有帝王权术运作用以安定民心之“把戏”的性质。虽然其对当时社会在备灾、防灾、救灾、抗灾以及对于民命的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掩盖深藏于其下君主维护王朝的“政权合法性”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荒政 “重命”观 “伪”道义 政权合法性
下载PDF
《礼记》中的日常生活礼仪规范及现代启示
7
作者 艾红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记载了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变迁,其中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仪表举止之礼,包括仪容端庄、举止稳重、衣冠得体、仪表整齐等;二是日常居家之礼仪,包括...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记载了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变迁,其中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仪表举止之礼,包括仪容端庄、举止稳重、衣冠得体、仪表整齐等;二是日常居家之礼仪,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三是与人交往的礼节,包括待人接物之礼和公众场合之礼仪等。从这些礼节中体现出来了诚敬、孝道、尊人等道德精神内涵。这些日常生活礼仪规范及其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对当下我们的德育工作仍有启发,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做到注意从小事做起,善于立规矩,同时要利用礼文化,来提升德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礼仪 日常生活 规范 道德 价值
下载PDF
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高中微德育的开发
8
作者 刘艳丽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32-235,共4页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时代高中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形式,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立足细、小、微,关注“微”现象,聚焦“微”问题,搭建“微”平台,提供“微”实践,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良好...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时代高中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形式,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立足细、小、微,关注“微”现象,聚焦“微”问题,搭建“微”平台,提供“微”实践,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微德育 开发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设计--以“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为例
9
作者 张文颖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该选题来源于《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目“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第三节第三目“成就出彩人生”。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价值是审视和评... 该选题来源于《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目“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第三节第三目“成就出彩人生”。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价值是审视和评价人生意义的重要维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生价值,以及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选择、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是大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价值旨归。该设计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通过“一确定,二配置,三设计,四融合”的教学思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引领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真正成为能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案例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实践的必要性研究
10
作者 李若彬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并珍爱生命,促使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可根据学生的身心阶段发展特征培养其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文章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并珍爱生命,促使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可根据学生的身心阶段发展特征培养其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文章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合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从核心素养出发探究了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实践必要性
下载PDF
生活化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11
作者 倪玉琴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道德标准、法治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教师在... 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道德标准、法治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策略时,应延伸教材知识,丰富学生认知,结合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实际,模拟教学情境,突破认知难点,践行知行合一,增强实践技能,创新评价机制,促进生活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 生活化策略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以乡土建筑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12
作者 俞梅芳 赵斌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不断提升专业高阶能力,增强家国情怀和主人翁精神,实现专业教育促进高校学生思想价值塑造的目标,以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贯穿乡土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全流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学习情境、重组学习...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不断提升专业高阶能力,增强家国情怀和主人翁精神,实现专业教育促进高校学生思想价值塑造的目标,以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贯穿乡土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全流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学习情境、重组学习共同体、搭建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组织和建构正向评价的六项教学措施,帮助学生以“设计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在多元化专业教师团队的帮助下,在专业项目实践中沉浸式融入乡村学习环境,真正理解乡村振兴发展的内涵,提升设计专业促进乡村发展的动力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知识内化与情感共鸣的专业价值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沉浸式 真实情境教学 课程思政 正向激励评价
下载PDF
The True Advancement of Life——on “Sesame of King’s Treasures”
13
作者 武虹 黎奇 《神州》 2013年第23期283-283,共1页
"Sesame of king’s treasuries" is one of the famous lectures given by John Ruskin in his Sesame and Lilies.John Ruskin delivered it in Manchester in 1864 in order to raise fund to a public library in England... "Sesame of king’s treasuries" is one of the famous lectures given by John Ruskin in his Sesame and Lilies.John Ruskin delivered it in Manchester in 1864 in order to raise fund to a public library in England.The exact theme in it is quite controversial among people,for the lecture contains many brilliant ideas about reading,life,and political views.As to life,people in various trades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John Ruskin also analyzed one perspective of life—the advancement of life,and gave a harsh criticism to people’s twisted longing for a high social r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道德教育及其实践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典兵 周雨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
作为高级的生命存在,人既蕴含着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对立统一,又充满着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伦理纠缠和冲突,生命的快乐、自由与健康成长因之倍加需要道德教育的守护、培育和激扬。新时代生命道德教育的提出,既体现了对传统道德教育弊... 作为高级的生命存在,人既蕴含着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对立统一,又充满着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伦理纠缠和冲突,生命的快乐、自由与健康成长因之倍加需要道德教育的守护、培育和激扬。新时代生命道德教育的提出,既体现了对传统道德教育弊端的批判性反思与超越,也体现了对个体品德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观照与遵循,以及对生命哲学和生命教育理论的理解与借鉴。生命道德教育充分彰显了对学生生命及其发展的尊重和热爱,重视人性化道德教育方法的价值及其运用,着力追求道德与学生生命的融洽和谐。生命道德教育从理论形态走向鲜活实践必须遵从的基本路向:聚焦和正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培植学生积极自觉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道德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创造并体验幸福美好生活;科学设计生命性和生态性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理解和体悟生命价值意义;加强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重视道德教育评价的优化与完善;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生命互促中实现教师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生命哲学 生命教育 生命道德教育
下载PDF
与道进退,淡乃其至:张栻的人生境界与诗歌书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维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张栻开创南轩学派,为南宋中兴时期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他一生与道进退,矢志致君泽民的事业,其诗歌即有深入表现,渗透着以道自任、忧患民瘼的精神情怀。与社会政治中“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内在相通,赋性冲和、钟情自... 张栻开创南轩学派,为南宋中兴时期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他一生与道进退,矢志致君泽民的事业,其诗歌即有深入表现,渗透着以道自任、忧患民瘼的精神情怀。与社会政治中“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内在相通,赋性冲和、钟情自然是其个性品格的另一面,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自然山水在其诗中表现充分。他主张学者不汩利禄,不眩文采,“淡乃其至”成为其人生境界与诗学追求,他往往以冲和的语言、平淡的意象营造出淡雅诗境。明道义而抒性情,以思理慧性见长,是宋代诗学乃至宋学的特色,张栻与道进退、淡乃其至的人生境界与诗歌书写可谓典型,对南宋中兴时期学术发展与多元诗学风貌的建构具有特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与道进退 自然性情 人生境界 诗歌书写 南宋中兴 湖湘学派
下载PDF
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丹 赵菲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逐渐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以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较低,应在其中融入陶行知德育思想,使得德育真正融入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本...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逐渐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以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较低,应在其中融入陶行知德育思想,使得德育真正融入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本文针对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简述其应用在高职思政教育中意义,分析当下高职思政教育存在问题,探讨其在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今天的教师如何面对职业生活中的德性困境——对话徐继存教授
17
作者 王有升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3期48-55,共8页
身为教师意味着要不断涵养自己的德性,追寻自身德性的圆满,但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却往往面临着深层的德性困境。坚持教学作为“为己之学”,从外在评价导向中解脱出来,重新反思教师职业生活中神圣性的定位与现实意义,找回教师的自我并重... 身为教师意味着要不断涵养自己的德性,追寻自身德性的圆满,但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却往往面临着深层的德性困境。坚持教学作为“为己之学”,从外在评价导向中解脱出来,重新反思教师职业生活中神圣性的定位与现实意义,找回教师的自我并重建教育教学的公共性,是破解当今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德性困境的几个基本方面,涵盖了教师职业精神、社群与自我的关系等,触及教师职业生活的核心。处理好自我与现实的关系,反思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师就能够直面内心深处的真实,并有望走出德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生活 德性困境 教师的自我 教育教学公共性
下载PDF
“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高中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开发与实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但武刚 郝俊勇 徐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透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建构“立足三个岗位、弘扬四种精神、争做五好学生”为宗旨的校本德育课程,并设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教育场馆,在学生获得多元生活实践体验中,推动“生活·实践”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内容的双向对象化,在互为转化中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精神发展和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实践”教育 校本德育课程 实施策略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的生命观及道德治理
19
作者 文理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生命观的视角研读《黄帝内经》与《道德经》,两部经书之间都涉及了道德养生。从《黄帝内经》的“知道尊德”,到《道德经》的“道主德从”,都揭示了道德能够赋予生命体能量。医道两家涉及的道德养生,不仅是个人的养生,也是万物的养生... 以生命观的视角研读《黄帝内经》与《道德经》,两部经书之间都涉及了道德养生。从《黄帝内经》的“知道尊德”,到《道德经》的“道主德从”,都揭示了道德能够赋予生命体能量。医道两家涉及的道德养生,不仅是个人的养生,也是万物的养生。两部经书还提醒人们,在个人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道德治理是相互迁移的生命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道德经》 生命观 道德治理
下载PDF
“三真、三同、三专”生命化德育模式的探索——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20
作者 夏晋祥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7-21,共5页
生命化德育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和基础,以激励生命为手段和方法,以成就生命为出发点和归宿。从生命化德育的理论角度,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方法措施,探讨了生命化德育的内涵与本质,构建了生命化德育的实践路径,即倡导“真心、真... 生命化德育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和基础,以激励生命为手段和方法,以成就生命为出发点和归宿。从生命化德育的理论角度,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方法措施,探讨了生命化德育的内涵与本质,构建了生命化德育的实践路径,即倡导“真心、真行、真信”的“三真”教学精神,把握“同城、同龄、同群”的“三同”案例教学教材编著,产出“专题汇报、专辑作品、专栏文章”的“三专”教学成果。通过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让高校学生德育发挥“育人无形、润物无声”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化 德育 思政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