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民本思想研究
1
作者 曹建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政治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活水源头。《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诗》中的怨刺诗多能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主张约束君权,揭露并批...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政治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活水源头。《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诗》中的怨刺诗多能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主张约束君权,揭露并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公,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发掘研究《诗经》中的民本思想,对当下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敬德养民 怨刺批判 文化强国
下载PDF
试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尊重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正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6-51,共6页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尊重人”才是第一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一切不尊重人的道德行为都是不道德中的道德,所以是不道德的。从“尊重人”开始,可以逻辑地推导与建构出其他道德,从而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尊重人 第一道德 德育专业化
下载PDF
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奉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44-46,共3页
武威汉墓出土的“王杖诏书令”规定给70岁以上的老人授王杖,使其享受种种优惠,并严惩抗令不遵者;而且颁赐王杖不分穷、富、男、女,这充分体现了汉代的养老、敬老制度,也给今人以深刻的启发。
关键词 制度研究 优惠 享受 武威 养老 规定 老人 敬老 诏书
下载PDF
论明前期的清官循吏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梧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6,共7页
明前期的清官循吏数量较多,形成一个群体,明中后期的清官循吏数量锐减,成为偶发的个体。但就名气而言,明前期的清官循吏却明显不如中后期的清官循吏。这主要是因为明前期和中后期的政治环境和君主的治国之策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 明前期 清官循吏 民本思想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被引量:6
5
作者 祁海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乐教 礼乐 西周 敬德
下载PDF
论明代中期著名经济改革家庞尚鹏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君萍 余三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6-31,共6页
庞尚鹏是明代中期与海瑞同时的著名经济改革家和清官。他一生为官清廉 ,为民请命 ,首倡赋役改革 ,大力整顿盐政 ,重振九边屯务 ,重视教育子女 ,所撰《庞氏家训》与《颜氏家训》齐名。此外 ,庞尚鹏重视调查研究 ,因势利导 ,兼顾各方 ,民... 庞尚鹏是明代中期与海瑞同时的著名经济改革家和清官。他一生为官清廉 ,为民请命 ,首倡赋役改革 ,大力整顿盐政 ,重振九边屯务 ,重视教育子女 ,所撰《庞氏家训》与《颜氏家训》齐名。此外 ,庞尚鹏重视调查研究 ,因势利导 ,兼顾各方 ,民为邦本与反抑商等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期 庞尚鹏 革故鼎新 重振屯务 为民请命 教育子女
下载PDF
《诗经》战争诗的独特文学风貌及其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可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诗经》中战争诗不多,且大都正面描写的是朝廷军队磅礴的气势、显赫的威仪,没有战斗场面的具体描绘。形成这种独特文学风貌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周礼的影响,周统治者敬德、保民、惠民的思想,周人威仪外显的特点以及诗歌作者文武兼备之因素。
关键词 战争诗 《诗经》 文学 独特 诗歌 描绘 气势 学风 正面描写 战斗
下载PDF
试论西周初期的“德”观念——以今文《周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德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7-85,共9页
周初之"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观念,它可以分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任德尚贤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德"是周人为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及谋求政权的持久性而提出的。从内涵上来看,&... 周初之"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观念,它可以分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任德尚贤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德"是周人为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及谋求政权的持久性而提出的。从内涵上来看,"德"字在周初尽管有了道德的意义,但"德"观念在人自身内在心灵的领域尚未达到深入的程度,"德"的外在意义在周初占有主导地位,它与后世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体心性道德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观念 以德配天 敬德保民 明德慎罚 任德尚贤 政治行为 德性
下载PDF
《尚书·周书》中的周公德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申焕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4-98,共5页
西周档案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今文《尚书》中的《周书》部分,一是西周铜器铭文。《尚书·周书》记载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史实。西周诰命共12篇,其中7篇与周公有关。从“德”的本义出发,总结了周公在治国理政方... 西周档案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今文《尚书》中的《周书》部分,一是西周铜器铭文。《尚书·周书》记载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史实。西周诰命共12篇,其中7篇与周公有关。从“德”的本义出发,总结了周公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功绩。体现在周公德治思想方面,即在上位者要自省修德、敬天保民、天民合一、用刑有度、法德结合,如此国祚才能长久,人民才能康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周书》 周公 自省修德 敬天保民 法德结合
下载PDF
袁嘉谷教育思想发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鹏飞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36-41,共6页
晚清经济科“特元”的袁嘉谷后半生献身云南教育事业。通过实践 ,他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 ,那就是 :以救国为教育的根本宗旨 ;以为政治服务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以德育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 ;以尊师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 ;
关键词 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宗旨 培养目标 德育 尊师 教育救国 文化兴滇
下载PDF
婚姻的效力与公序良俗——从两起婚姻实例谈起
11
作者 孙文桢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6期99-104,共6页
就婚姻的效力与公序良俗的关系而言,近些年来出现的某些引发轰动和争议的婚姻,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研究时能够引用的典型事例。婚姻违背家庭伦理的,即因违反公序良俗而归于无效。现行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有待完善,而无效婚姻的当事人也应该... 就婚姻的效力与公序良俗的关系而言,近些年来出现的某些引发轰动和争议的婚姻,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研究时能够引用的典型事例。婚姻违背家庭伦理的,即因违反公序良俗而归于无效。现行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有待完善,而无效婚姻的当事人也应该得到善待;这昭示着我们:法治的前提乃是对于人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 家庭伦理 婚姻的效力 对于人的尊重
下载PDF
《黄金》:民国初年一个农村留守老人的故事
12
作者 王四四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66-369,共4页
《黄金》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精神文化、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故事。如史伯伯的悲剧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无法避免的伤痛,是中国文化转型的阵痛。中国的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质是农业文化道德解体之后,社会基于历史、现状、需... 《黄金》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精神文化、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故事。如史伯伯的悲剧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无法避免的伤痛,是中国文化转型的阵痛。中国的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质是农业文化道德解体之后,社会基于历史、现状、需求等重塑道德范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 留守老人 悲剧 道德重建
下载PDF
新时代大国新人精神独立性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培霞 代玉启 《云梦学刊》 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独立性关乎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针对国人中存在着唯洋是从、抛弃传统、文化复古、精神不自主等问题,培养新时代大国新人,需要从自尊自信、崇德向善、坚定信念、理性辩证等方面来塑造精神独立性。
关键词 大国新人 精神独立性 崇德向善 理性辩证
下载PDF
人祭习俗商盛周衰原因新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元朝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9-42,共4页
商代盛行的巫术观念是人祭广泛实行的思想根据;异族间文化冲突所引起的种族仇恨,使得商人大量杀害异族以祭祀神灵,是人祭习俗在商代盛行的现实根据。人祭习俗在周代呈现衰败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先周时期,周人本无人祭习俗;另一方面是... 商代盛行的巫术观念是人祭广泛实行的思想根据;异族间文化冲突所引起的种族仇恨,使得商人大量杀害异族以祭祀神灵,是人祭习俗在商代盛行的现实根据。人祭习俗在周代呈现衰败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先周时期,周人本无人祭习俗;另一方面是由于商末周初,周人进行思想文化大变革,提出"敬德保民"的口号,人的地位得到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祭 巫术 种族仇恨 敬德保民
下载PDF
“敬天”与“敬德”——试析“敬”论的出现与义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正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商周易命后,周人在"天命靡常"的思想背景下,由其"敬天"活动建立了最初的"敬"论。以《诗》、《书》为文献依据,可以总结出"敬"的警戒、恭谨、端肃、畏惧四个字义。由于"天"渐趋虚位,... 商周易命后,周人在"天命靡常"的思想背景下,由其"敬天"活动建立了最初的"敬"论。以《诗》、《书》为文献依据,可以总结出"敬"的警戒、恭谨、端肃、畏惧四个字义。由于"天"渐趋虚位,周人淡化了"天"的神格,转向强调"天"的道德义涵,使得人的主动性得到彰显,而"敬"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天"作为敬畏的对象,其主宰性仍然得以保留。因此,由"敬"建构起敬天、敬德、敬民的道德行为和政治秩序。但是,离"天"言"敬"后,"敬"作为一种行为实践方式,其理论依据究竟何在等问题,为之后儒学"敬"论的出现与发展提出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靡常 敬天 敬德 敬民
下载PDF
“德技双馨,手脑并用”培养大国工匠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薇 栾克云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第4期71-73,102,共4页
黄炎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启示当代教育要立德树人,注重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形成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一体化课堂和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社会化、科学化,校企合作,遵循教育规律,做到务必求真务实。在黄先生的职业教育... 黄炎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启示当代教育要立德树人,注重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形成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一体化课堂和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社会化、科学化,校企合作,遵循教育规律,做到务必求真务实。在黄先生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引下,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培养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的摇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报国惠民、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 敬业乐群 立德树人 大国工匠 现代学徒制
下载PDF
面向高龄化社会的学校教育
17
作者 大久保昭教 周翠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全世界人口高龄化已经来临 ,为了应对高龄化社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2 1世纪的学校教育必须改革。日本站在世界的前列 ,首先探讨并实施了应对高龄化社会的一些措施。日本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措施 ,以及在中、小学中开展的社会公益活... 全世界人口高龄化已经来临 ,为了应对高龄化社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2 1世纪的学校教育必须改革。日本站在世界的前列 ,首先探讨并实施了应对高龄化社会的一些措施。日本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措施 ,以及在中、小学中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从人权保障方面提倡尊老爱老 ,反映了日本全社会都在关心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化社会 学校教育 老年人 关爱老人教育 人格道德教育 社会公益活动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让师生掌握尊老爱幼的美德传统赏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世和 《数码设计》 2018年第8期175-175,共1页
和谐社会,人人心和、平和之下却波涛暗涌,在我们这些偏离城市的乡村,还有许多需要社会关注的地方,在关注尊老爱幼的问题时,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而要彻底的,真心实意的为老年人服务,尊老爱幼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给他们一些心灵上的安慰,好... 和谐社会,人人心和、平和之下却波涛暗涌,在我们这些偏离城市的乡村,还有许多需要社会关注的地方,在关注尊老爱幼的问题时,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而要彻底的,真心实意的为老年人服务,尊老爱幼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给他们一些心灵上的安慰,好让他们感受这世间还有爱,还有人在关心他们。敬老,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一种美德。在古时候,有皇帝赐给大臣一根手杖的故事,使大臣见了任何一个老人都必须敬仰他们。爱老、敬老、尊老等等,是国家大力支持的,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 掌握 尊老爱幼 美德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元政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9-24,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和历史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特别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和历史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特别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种结合体现在“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结合、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结合、“崇德重义”的道德规范的结合三个方面,形成密不可分的完整的育人体系,为高校构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以人为本 爱国主义 崇德重义 新时代
下载PDF
谈道德建设中的师德建设
20
作者 陈玲玲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80-81,共2页
师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素质是师德的方向,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教书育人是师德的重点,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础。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 师德建设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