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0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ing the Rule of Law with the Rule of Morality——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Rule by Virtue
1
作者 徐显明 LI Kuny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Key points:Throughout the ages,rule of law has been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governing a state.However,a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ointed out,it is not enough to govern a state by the rule of law
关键词 of it or a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rule by Virtue Combining the rule of Law with the rule of morality rule by is that been on with
下载PDF
作为moral reasonability的道德理性及其优先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永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通行的"道德理性"概念的所指及有效性并未局限在理论范围,还必然地延展到实践领域。对于其丰富内含,植根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reason和rationality却不能给予充分表达。基于这两个概念的一些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如康德的道义论... 通行的"道德理性"概念的所指及有效性并未局限在理论范围,还必然地延展到实践领域。对于其丰富内含,植根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reason和rationality却不能给予充分表达。基于这两个概念的一些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如康德的道义论)看起来至高至远,其实并不具有经验或实践层面的可普遍化性,因而在实际生活中难免走向反面。研究发现,如果使用英文词moral reasonability来理解和解释道德理性,或可弥补上述欠缺。因为,相较而言,这后一概念蕴含有一种着眼于"探究原因、提供理由"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或"超底线准则",作为一种形式性的"前道德立场",它更易于落实到现实生活。这个概念不仅能够表达出道德理性中被前两个概念所忽略的含义,而且因为其历史特点具有优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moral reasonability的道德理性 可普遍化性 超底线准则 前道德立场
下载PDF
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教学策略研究
3
作者 王冠九 朱绍权 张宝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05-107,共3页
医学生是未来触摸人身体的人,肩负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教学研究,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核心素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课程教学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 医学生是未来触摸人身体的人,肩负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教学研究,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核心素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课程教学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和水平。且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走好以后人生路提供有效思想道德法治保障,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文章围绕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出改进课程教学的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职业道德 法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路、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陈东利 《职业技术》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劳动幸福观是对劳动价值的自我体认与情感认同,是劳动实践的动力之源与精神支撑,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基础性意义。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坚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 劳动幸福观是对劳动价值的自我体认与情感认同,是劳动实践的动力之源与精神支撑,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基础性意义。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坚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实施路径上应形成以明确教学目标为先导、以优化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突出学生主体为根本、以改革教学评价为保障、以外化教学成果为支撑的系统化推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幸福观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原则 实施路径
下载PDF
论基于儿童立场的中小学德育教材建构
5
作者 章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共9页
虽然儿童中心论对于儿童立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不能等同。儿童立场承认儿童拥有“人”的权利,尊重儿童的特殊性,并强调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立场与学科立场、儿童立场与国家立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不是对立的,而... 虽然儿童中心论对于儿童立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不能等同。儿童立场承认儿童拥有“人”的权利,尊重儿童的特殊性,并强调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立场与学科立场、儿童立场与国家立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坚守儿童立场,有利于教材激发儿童学习的真正兴趣,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并实现学科的融合互动。前人的初步探索表明,中小学德育教材坚守儿童立场是可行的。基于儿童立场,中小学德育教材的编写目的要基于儿童又超越儿童中心;教材要成为激活儿童发展的“活性因子”;教材内容既要重视儿童经验,也要重视人类知识,并对后者进行心理学化处理;教材要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实现“利学易教”;教材语言要溢满童趣且符合儿童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儿童立场 中小学教材 道德与法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6
作者 岳金霞 李德鑫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深耕教材是上好思政课的首要环节。梳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发现,不仅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核心概念隐喻,教材中还大量运用了拟人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等多种类型隐喻。这些概念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和...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深耕教材是上好思政课的首要环节。梳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发现,不仅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核心概念隐喻,教材中还大量运用了拟人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等多种类型隐喻。这些概念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育人、导向及凝聚等功能。为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我们要大力提升隐喻识解能力、隐喻表述能力,以及隐喻创新能力等善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材 概念隐喻 意识形态功能 善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精准教学探析
7
作者 尹田生 陈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7-40,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精准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现实需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精准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现实需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基础上从实施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反馈等方面实施精准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有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准教学 思想道德与法治
下载PDF
《周礼》之“灋”与《大司寇》德刑思想发微
8
作者 彭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7,共10页
《周礼》中的“灋”字,经学家指为“法”字的古文,《说文》以“刑法”解之,有学者据此将《周礼》定性为法家著作。今验诸《周礼》“灋”字,几与刑法无关,而是典礼、文制、官法、规定、法式、数量、技术规范等的总称,具有“软法”的性质... 《周礼》中的“灋”字,经学家指为“法”字的古文,《说文》以“刑法”解之,有学者据此将《周礼》定性为法家著作。今验诸《周礼》“灋”字,几与刑法无关,而是典礼、文制、官法、规定、法式、数量、技术规范等的总称,具有“软法”的性质,表明《周礼》的行政管理已臻于标准化、网络化的层面。《周礼》司法系统与审鞫程序等完整载于《秋官》。《大司寇》六条官法,以体现德教之法的“五刑”为首,以圜土、嘉石等温和方式教化罢民,以肺石关照弱势群体等继之,而将“正五刑”退置《小司寇》《司刑》,此一顺序旨在彰显教化为本、预防犯罪为先的儒家“德刑”思想,希冀实现周初成康之治“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治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刑 《大司寇》 五刑 软法
下载PDF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与破困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正青 蒋文程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3,共12页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论,风险可以被看作现代性制度的内在变量,通过加强对制度的反思性监测,以激进的参与态度对反思性的制度进行再生产,为破解师德制度建设所面临的规则困境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具体而言,高校破解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需增强制度的反思性意识,从制度结构、价值取向、规则运行、目标达成等方面突破,以实现师德制度建设与师德养成的双向共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制度建设 师德失范 制度正义 现代性规则困境 反思性现代性
下载PDF
道德支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探析
10
作者 魏长领 刘思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法治文化是人们对法治所持有的共同价值观念、追求、思维方式、信仰等,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实践活动、物质成果的总和。法治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的要素,也包括物质层面的要素,还包括实践层面的要素。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实现依法治... 法治文化是人们对法治所持有的共同价值观念、追求、思维方式、信仰等,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实践活动、物质成果的总和。法治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的要素,也包括物质层面的要素,还包括实践层面的要素。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之一。道德对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道德支撑法治文化建设至少包括五个方面:道德对科学立法的支撑;道德对严格执法的支撑;道德对公正司法的支撑;道德对全民守法的支撑;提升“关键少数”道德素质助推法治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建设 道德支撑 基本路径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
11
作者 刘海燕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2期1-3,9,共4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最鲜活的教学资源和最前沿的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彰显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建构、推进教学目标落地生根、涵养时代新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担当等价值意蕴...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最鲜活的教学资源和最前沿的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彰显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建构、推进教学目标落地生根、涵养时代新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担当等价值意蕴。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应遵循找准切入点、聚焦教学过程以及探究课程章节的逻辑理路等原则要求。基于此,提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合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挈领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数字赋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校 大学生
下载PDF
德法共治助推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与重构路径
12
作者 蔡欣欣 陈鹏帆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社会治理,要合理磨合与协调互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提升治理精度。从做实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做好社会治理的民众关切,做优社会治理的资源整合等方面重构德法共治社会治理的路径,以增强向心力,激活内驱力,提升服务力... 社会治理,要合理磨合与协调互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提升治理精度。从做实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做好社会治理的民众关切,做优社会治理的资源整合等方面重构德法共治社会治理的路径,以增强向心力,激活内驱力,提升服务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德法共治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天价彩礼”形成的认知逻辑及治理策略——基于鲁西南Y村的调查
13
作者 张蕊 章科佳 《老区建设》 2024年第8期32-43,共12页
农村“天价彩礼”以各种名目贯穿于农村婚姻缔结关系的全过程,遏制了乡村振兴进程。“面子”文化影响下的盲目跟风、代际责任观念的异化、彩礼归属女方的习俗以及受教育理念差异等认知逻辑促成了“天价彩礼”的形成。“天价彩礼”的治... 农村“天价彩礼”以各种名目贯穿于农村婚姻缔结关系的全过程,遏制了乡村振兴进程。“面子”文化影响下的盲目跟风、代际责任观念的异化、彩礼归属女方的习俗以及受教育理念差异等认知逻辑促成了“天价彩礼”的形成。“天价彩礼”的治理可以利用柔性“德治”手段弘扬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力推“法治”手段切断天价彩礼的源头,灵活“自治”手段打造天价彩礼的约束环境,形成三治合一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天价彩礼 柔性德治 强制法治 灵活自治
下载PDF
法治社会建设视域下司法促进道德建设的方法论
14
作者 扶庆松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21-122,128,共3页
司法具有弥合价值分歧、凝聚价值共识功能,对弘扬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生成具有重要价值。司法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道德建设中具有权威性、具体性、有限性特点。司法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应加强审... 司法具有弥合价值分歧、凝聚价值共识功能,对弘扬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生成具有重要价值。司法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道德建设中具有权威性、具体性、有限性特点。司法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应加强审判过程的释法说理、守住判决结果的公平正义、司法审判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司法宣传机制建设、支持社会公众参与司法等。同时,社会的道德建设成效,反过来也会促进司法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司法 道德建设 方法
下载PDF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前提、价值和践行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言胜 康秀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规则立德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打通规则与道德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师德内在自律性与规则外在他律性的有机结合,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有助于守护教师从“圣者... 规则立德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打通规则与道德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师德内在自律性与规则外在他律性的有机结合,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有助于守护教师从“圣者化”到“职业化”的顺利转变,适应教师不同于“一般社会角色”的“特性角色”,保障教师实现“自由”与“规范”的辩证统一。提升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的实效性,应当着力优化师德规则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规则立德的系统建构,彰显规则立德的实践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德师风建设 规则立德
下载PDF
我院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同大学语文课互融教学的探索
16
作者 王蓓 赵亮 +1 位作者 刘莉 郭双瑞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培养军队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分析了我院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两门课程共同的指向性,提出了两门课程互融教学的实践路径.教学实践表明,学员对两门课程融合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和课程满意度都有明... 为培养军队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分析了我院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两门课程共同的指向性,提出了两门课程互融教学的实践路径.教学实践表明,学员对两门课程融合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和课程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这为两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 课程融合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及匡正 被引量:2
17
作者 恽力达 黄友治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7期19-25,共7页
弘扬高尚师德是对高校教师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的高尚师德不仅包括依据宪法法律、教育政策积极履行教师义务的政治素质和专业品德,也包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为世范的高尚... 弘扬高尚师德是对高校教师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的高尚师德不仅包括依据宪法法律、教育政策积极履行教师义务的政治素质和专业品德,也包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为世范的高尚公民品德。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存在着漠视政治素质、轻视教书育人、违反学术规范、丧失个人操守等师德失范的情况,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还阻碍了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保证高校教师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应当在主体与组织两个维度的基础上,从个体、群体、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构建立体多元、系统健全的“软法”约束机制,包括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提升教师管理与服务水平,建设高校教师道德共同体,优化社会评价与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师德师风 道德规范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生成逻辑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1,共6页
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在创设情境和设置议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学科活动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议题、情境、活动是其基本构成要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范式,彰显新... 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在创设情境和设置议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学科活动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议题、情境、活动是其基本构成要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范式,彰显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理念的变化。基于理论考察,道德与法治开展议题式教学有其生成逻辑,其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转向是理论前提;大中小学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奠定了实践基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实依据。研究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应该设置高质量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和围绕议题开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道德与法治 议题式教学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指向法治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越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学生法治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明晰学科法治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中采用落实法治精神的策略,并且掌握一些创新的教...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学生法治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明晰学科法治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中采用落实法治精神的策略,并且掌握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应用价值、构建原则及建设要略
20
作者 胡惠芳 《教育探究》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人格充分成长、推动教师创新教学实践、丰富充实课程教学资源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要使微课充分发挥其辅助工具的作用和补充说明的功能,微课建设应遵循短小精悍,突出简约性;与时俱... 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人格充分成长、推动教师创新教学实践、丰富充实课程教学资源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要使微课充分发挥其辅助工具的作用和补充说明的功能,微课建设应遵循短小精悍,突出简约性;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以生为本,突出主体性等原则,实施时通过转变思想观念,重构教学体系;导入生活案例,创新体验模式;优化操作流程,拉近互动距离等路径,切实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小学 道德 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