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利慧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何春晖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女娲神话作为现代中国神话学的核心对象,不仅因为其位于中国神话谱系的核心层,也因为它的精神发掘正好与现代中国的民族历史高度契合。如果从女娲神话研究的第一代学者茅盾、顾颉刚等人算起,杨利慧应属第四代学者。杨利慧的女娲神话研究...
女娲神话作为现代中国神话学的核心对象,不仅因为其位于中国神话谱系的核心层,也因为它的精神发掘正好与现代中国的民族历史高度契合。如果从女娲神话研究的第一代学者茅盾、顾颉刚等人算起,杨利慧应属第四代学者。杨利慧的女娲神话研究,研究资料宏富,理论视角创新,学术思想敏锐,确立了女娲的中华民族始母神地位。从文献与田野中探讨女娲的神格、流变和功能开始,到表演、旅游与电子媒介中朝向当下阐述女娲的新实践和新视角,杨利慧及其团队持续30年的整体研究对于女娲神话信仰和中国神话的研究史而言,具有神话学术史范式价值,反映出当代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转换与嬗变,为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提供了代表性案例。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加快了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利慧
女娲神话信仰研究
中华民族始母神
朝向当下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夸父逐日”神话求原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海珑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夸父拥有地母神的特征,"夸父逐日"乃"控日巫术"仪式的言说。地母神运用自己的神力通过掌控、模拟太阳的运行轨迹,以自身的死而复生促使太阳再生,使其循环往复,正常运转。
关键词
夸父身份
地母神
死而复生
控日巫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的神话历史与文化恋母
被引量:
7
3
作者
唐卉
《百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4-29,共6页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史叙事中普遍呈现的女性中心世界,为日本文明特有的文化恋母现象找到源头和生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文化恋母
神话历史
母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宗教文化视角谈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形象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淑凤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化的密码具有永恒的制约性,宗教文化作为制约性因素始终是俄罗斯文学的基本命题之一,所有时期的文学中都保留着宗教的因素与特征,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就具有很多东正教中关于女性的观念特征。
关键词
东正教
女性
母亲
圣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之关系及其背景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煜
唐熙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5,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早期和同时期的各种女神像较为全面地对比和细节观察,发现汉代西王母图像中不仅有西方某种女神像及其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且附会了来自多种女神像的多种因素。当时人认为西王母在西域之地,西域流行的各种女神信仰和女神...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早期和同时期的各种女神像较为全面地对比和细节观察,发现汉代西王母图像中不仅有西方某种女神像及其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且附会了来自多种女神像的多种因素。当时人认为西王母在西域之地,西域流行的各种女神信仰和女神像便有可能被附会到西王母的信仰和图像中。在汉代中西文化交流和西王母信仰的双重背景下,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产生了一次生动的互动。文化交流的研究中还应该特别注意文化的嫁接和附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西王母
西域
女神
图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彝族史诗《梅葛》神话原型的分析
被引量:
4
6
作者
陈永香
樊英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对史诗《梅葛》的神话原型进行分析。史诗中的格兹天神与许多神话中的创世神一样, 是宇宙之父原型, 也就是一个男性的创世英雄原型。它对应于父权社会, 并得到父权社会的支持。史诗中的葫芦是一种容器, 它包孕了人...
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对史诗《梅葛》的神话原型进行分析。史诗中的格兹天神与许多神话中的创世神一样, 是宇宙之父原型, 也就是一个男性的创世英雄原型。它对应于父权社会, 并得到父权社会的支持。史诗中的葫芦是一种容器, 它包孕了人类, 是母体崇拜原型的体现, 也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母体经验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 它对应于母权的社会意识。史诗中洪水神话的洪水考验 (或是灾难考验) 是通过原型, 它对应于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的成年通过仪礼。史诗《梅葛》中的神话原型正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直接经验沉淀凝固而成的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的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葛》
神话原型
通过原型
大父神原型
大母神原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女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没落
被引量:
2
7
作者
金荣权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女性神都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随着文明的演进,后天的道德规范、文化品格被超时空地投射到传说中的女性神身上,使远古的女神地位出现了集体没落现象,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古代女性神命运的...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女性神都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随着文明的演进,后天的道德规范、文化品格被超时空地投射到传说中的女性神身上,使远古的女神地位出现了集体没落现象,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古代女性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的没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神话的重组使女神丧失独立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从而使其命运发生逆转;仙道文化的滋生与渗入,使女性神纷纷由神界走向仙界,不仅导致神话内容变异,而且也改变了女性神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神话
女性神
民族文化
女娲
西王母
嫦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型批评视域下莫言小说中的女神崇拜研究
8
作者
杨阳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原型批评理论是二十世纪一种影响较大的文学批评范式,其中,神话-原型理论认为大母神是一切母亲形象的来源。基于大母神的原型理论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女神崇拜的表现,即女性身体上的“丰乳”与“肥臀”,强烈的生殖欲望与旺盛的生殖能力以...
原型批评理论是二十世纪一种影响较大的文学批评范式,其中,神话-原型理论认为大母神是一切母亲形象的来源。基于大母神的原型理论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女神崇拜的表现,即女性身体上的“丰乳”与“肥臀”,强烈的生殖欲望与旺盛的生殖能力以及包容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个体潜意识中的女神崇拜以及身边女性的影响是莫言小说中女神崇拜书写的主要原因,小说中对女神崇拜的书写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批评
大母神
女神崇拜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视剧《美丽的事》中何美丽形象的审美意味
9
作者
黄媛媛
吴迪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电视剧《美丽的事》塑造了一个"鲜明"的母亲形象。母亲是每个民族文艺创作不可割舍的母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母亲母题代表了大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本文旨在从这一形象的母亲原型、圣母情怀、女性主义回应等方面论述电视剧中...
电视剧《美丽的事》塑造了一个"鲜明"的母亲形象。母亲是每个民族文艺创作不可割舍的母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母亲母题代表了大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本文旨在从这一形象的母亲原型、圣母情怀、女性主义回应等方面论述电视剧中何美丽形象的审美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原型
圣母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傩母·地母·人母——民间神灵信仰中的女娲形象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祥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借助女娲形象及相关事象的考察,从中国民间傩戏体系、民间"地母"崇拜、"人祖"信仰民俗三方面入手,研究中国民间神灵信仰的形象寄托。文献和田野互证表明,女娲作为生养人类的伟大祖母的至上地位,理当是中华神话殿堂...
借助女娲形象及相关事象的考察,从中国民间傩戏体系、民间"地母"崇拜、"人祖"信仰民俗三方面入手,研究中国民间神灵信仰的形象寄托。文献和田野互证表明,女娲作为生养人类的伟大祖母的至上地位,理当是中华神话殿堂里先于诸神又高于诸神的始祖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形象
神灵信仰
傩戏
傩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小说中骊山老母形象的演化及文化阐释
11
作者
刘相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骊山老母原是道教中的女仙 ,在古代小说中其身份和职能都发生了变化。她从早期的女妖形象逐渐成为令人尊敬的女仙 ,特别是在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 ,她不仅关心女英雄的事业 ,还特别关心她们的婚姻。这一形象的出现 ,曲折地反映了清代妇女...
骊山老母原是道教中的女仙 ,在古代小说中其身份和职能都发生了变化。她从早期的女妖形象逐渐成为令人尊敬的女仙 ,特别是在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 ,她不仅关心女英雄的事业 ,还特别关心她们的婚姻。这一形象的出现 ,曲折地反映了清代妇女对自由生活和自由婚姻的向往。同时 ,骊山老母对自择婚姻行为的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骊山老母
女仙
婚姻
文化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音女相形成的心理因素探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静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5-9,共5页
观音女相形成的原因研究一般遵循的是外在的制度、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人的心理需求的变化从而引发了观音形象的改变的思路,但实际上很多研究中心理分析很少。观音菩萨无条件慈悲等特性满足了人的恋母情结,促使观音赋型为女相。观音...
观音女相形成的原因研究一般遵循的是外在的制度、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人的心理需求的变化从而引发了观音形象的改变的思路,但实际上很多研究中心理分析很少。观音菩萨无条件慈悲等特性满足了人的恋母情结,促使观音赋型为女相。观音女相信仰作为女神信仰具有大地母神和阿尼玛原型的深层心理,但大地母神和阿尼玛原型已分裂,驱逐了邪恶的部分,从而观音女相具有慈悲、送子的"母性"和纯洁、美丽的"妻性"的结合的特性。民间女性神祗特性和功能纳入到更为精密完善佛教信仰系统,而观音女相化弥补了佛教中女性神祗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女神恋
母情结
大地母亲原型
阿尼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董立勃小说的地母形象
13
作者
唐红卫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0-93,共4页
新世纪复出的文学界"黑马"董立勃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为数众多、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古代希腊神话中地母神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勤劳能干的生产能力和丰乳肥臀的生殖能力组成的顽强丰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
新世纪复出的文学界"黑马"董立勃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为数众多、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古代希腊神话中地母神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勤劳能干的生产能力和丰乳肥臀的生殖能力组成的顽强丰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非凡苦难的承受和母爱意识的洋溢组成的慈悲宽厚的包容性。此类集合了女性与母性的具有"地母"性格的女性形象的成功,或许亦是董立勃的小说被捧为"西部经典"和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立勃
小说
地母
女性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神降格论理论前提初探
14
作者
刘勤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
女神降格论在中国神话学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此论调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命题基础上的。此观点的三大理论前提存在缺陷:将"母系制"完全等同于"母权制",将原始"大母神"作为基点来看待女神的发展演变,只强调...
女神降格论在中国神话学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此论调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命题基础上的。此观点的三大理论前提存在缺陷:将"母系制"完全等同于"母权制",将原始"大母神"作为基点来看待女神的发展演变,只强调男权社会中的男女的对立关系而忽视其统一、平等、依附、转化等其他关系。女神研究的理论前提之所以存在着上述缺陷,主要是因为受到文化单线进化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降格论
母权
大母神
男女对立
文化进化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兀自风流野火花——从改写管窥张爱玲女性书写的贡献
被引量:
2
15
作者
赵钡钡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改造既有的符码是女性书写的一大策略,张爱玲在通过改写对抗男权话语上做了一些尝试,并为女性书写作出了贡献,提供了野火花一样的地母形象。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男权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关键词
张爱玲
改写
女性书写
地母
野火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南女神信仰概况
被引量:
1
16
作者
阮荣光
叶荣椿
+2 位作者
刘明修
宋振宇
曾伟
《莆田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3-26,共4页
女神信仰是越南人信仰的古老起源,而母性宗教则是越南第一个信仰教派。基于之前的相关研究,探讨女神信仰和母性宗教在越南的创立发展、宗教象征及崇拜方式,最后介绍越南女神信仰和母性宗教的现况。
关键词
越南
母神
母性宗教
女神信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神信仰·海洋社会·性别伦理——对水尾圣娘信仰的性别文化考释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小蕾
《海交史研究》
2019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水尾圣娘信仰发端于海南岛东北部,遍及环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女神信仰。基于水尾圣娘的女性身份,不同主体通过阐释其性别文化意涵,传递了同性别权力有关的观念、价值及规则,表达了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与社会定位。由此,他们也成...
水尾圣娘信仰发端于海南岛东北部,遍及环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女神信仰。基于水尾圣娘的女性身份,不同主体通过阐释其性别文化意涵,传递了同性别权力有关的观念、价值及规则,表达了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与社会定位。由此,他们也成为南海海洋社会性别伦理的构建者。在水尾圣娘信仰演进的实践情境下,人与神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地发生着变动,这一进程同样伴随着社会性别关系的再生产。这不仅体现了性别视角在涉海人群信仰研究中的重要性,更彰显了南海海洋文化包容互鉴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尾圣娘
女神信仰
海洋社会
性别伦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域封神:越南“神敕”文献中的宋朝杨太后信仰
被引量:
1
18
作者
牛军凯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2期39-51,共13页
崖山海战之后,杨太后跳海殉国的事迹传入越南,形成以杨太后为核心的南海四位圣娘信仰。越南历代朝廷多次褒封各地乡村的南海四位圣娘神灵,官方认可并推动了该信仰的传播,神敕见证了这一存续多年的文化现象。以杨太后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人...
崖山海战之后,杨太后跳海殉国的事迹传入越南,形成以杨太后为核心的南海四位圣娘信仰。越南历代朝廷多次褒封各地乡村的南海四位圣娘神灵,官方认可并推动了该信仰的传播,神敕见证了这一存续多年的文化现象。以杨太后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人物成为越南乡村信仰的神灵,并得到广泛传播,是中越文化密切交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山海战
杨太后
南海四位圣娘
越南神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威林多夫的维纳斯断想——远古陶器形制成因研究
19
作者
王天禄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自古至今 ,我们使用的陶器形制大同小异 ,考察其中的要素 ,则以圆和球体为造型的基本出发点。陶器产生在地老天荒的原始社会 ,原始宗教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产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 ,圆和球体必定有其神异之处 ,否则它何以在...
自古至今 ,我们使用的陶器形制大同小异 ,考察其中的要素 ,则以圆和球体为造型的基本出发点。陶器产生在地老天荒的原始社会 ,原始宗教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产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 ,圆和球体必定有其神异之处 ,否则它何以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中始终对陶器的制造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呢 ?只有从原始宗教的角度去考察、去探索 ,并联系到生殖崇拜、母神和女始祖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远古
陶器
造型
母神
圆球体
女始祖生殖崇拜
威林多夫
维纳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印度艺术中的美索不达米亚因素
20
作者
龚伊林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1-79,共9页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对世界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丝绸之路背景下西亚-东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文化圈的交流,且重视希腊化的研究,对南亚、东南...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对世界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丝绸之路背景下西亚-东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文化圈的交流,且重视希腊化的研究,对南亚、东南亚及相关地区影响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文章综合各种考古材料与文物,通过文本、符号与图像的比较,重点探讨印度古代艺术中的美索不达米亚因素。从神话、植物、动物的配置及母神的艺术原型等多个角度阐述古代印度艺术中的多元化因素,研究表明:美索不达米亚因素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某些艺术符号和造型上,甚至在神祇的崇拜与表现、洪水的神话故事及艺术表现上均有深刻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神话
母神
视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利慧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何春晖
机构
汉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汉江师范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基金
汉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23B12)
汉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B25)。
文摘
女娲神话作为现代中国神话学的核心对象,不仅因为其位于中国神话谱系的核心层,也因为它的精神发掘正好与现代中国的民族历史高度契合。如果从女娲神话研究的第一代学者茅盾、顾颉刚等人算起,杨利慧应属第四代学者。杨利慧的女娲神话研究,研究资料宏富,理论视角创新,学术思想敏锐,确立了女娲的中华民族始母神地位。从文献与田野中探讨女娲的神格、流变和功能开始,到表演、旅游与电子媒介中朝向当下阐述女娲的新实践和新视角,杨利慧及其团队持续30年的整体研究对于女娲神话信仰和中国神话的研究史而言,具有神话学术史范式价值,反映出当代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转换与嬗变,为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提供了代表性案例。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加快了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
关键词
杨利慧
女娲神话信仰研究
中华民族始母神
朝向当下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Keywords
Yang Lihui
Nuwa myth belief research
The Chinese nation begins with the
mother goddess
Towards the present moment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分类号
B932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夸父逐日”神话求原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海珑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文摘
夸父拥有地母神的特征,"夸父逐日"乃"控日巫术"仪式的言说。地母神运用自己的神力通过掌控、模拟太阳的运行轨迹,以自身的死而复生促使太阳再生,使其循环往复,正常运转。
关键词
夸父身份
地母神
死而复生
控日巫术
Keywords
Kua Fu' s identity
mother goddess
resurrection
control of witchcraft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的神话历史与文化恋母
被引量:
7
3
作者
唐卉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4-29,共6页
文摘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史叙事中普遍呈现的女性中心世界,为日本文明特有的文化恋母现象找到源头和生成依据。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文化恋母
神话历史
母神
Keywords
Japanese culture
cultural Oedipus complex
myth history
mother goddess
分类号
I04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宗教文化视角谈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形象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淑凤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摘
文化的密码具有永恒的制约性,宗教文化作为制约性因素始终是俄罗斯文学的基本命题之一,所有时期的文学中都保留着宗教的因素与特征,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就具有很多东正教中关于女性的观念特征。
关键词
东正教
女性
母亲
圣母
Keywords
the Orthodox Church
female
mother
goddess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之关系及其背景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煜
唐熙阳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
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5,共8页
基金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批准号:SKQY 201532)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早期和同时期的各种女神像较为全面地对比和细节观察,发现汉代西王母图像中不仅有西方某种女神像及其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且附会了来自多种女神像的多种因素。当时人认为西王母在西域之地,西域流行的各种女神信仰和女神像便有可能被附会到西王母的信仰和图像中。在汉代中西文化交流和西王母信仰的双重背景下,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产生了一次生动的互动。文化交流的研究中还应该特别注意文化的嫁接和附会情况。
关键词
汉代
西王母
西域
女神
图像
Keywords
Han Dynasty,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Western Regions,
goddess
, Iconography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彝族史诗《梅葛》神话原型的分析
被引量:
4
6
作者
陈永香
樊英
机构
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摘
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对史诗《梅葛》的神话原型进行分析。史诗中的格兹天神与许多神话中的创世神一样, 是宇宙之父原型, 也就是一个男性的创世英雄原型。它对应于父权社会, 并得到父权社会的支持。史诗中的葫芦是一种容器, 它包孕了人类, 是母体崇拜原型的体现, 也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母体经验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 它对应于母权的社会意识。史诗中洪水神话的洪水考验 (或是灾难考验) 是通过原型, 它对应于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的成年通过仪礼。史诗《梅葛》中的神话原型正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直接经验沉淀凝固而成的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的梦。
关键词
《梅葛》
神话原型
通过原型
大父神原型
大母神原型
Keywords
epic poetry Meige
prototype of mythology
through prototype
prototype of God Great Father
prototype of
goddess
Great
mother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女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没落
被引量:
2
7
作者
金荣权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国古代神话与民族精神关系之研究"
项目编号:2005BWX004
文摘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女性神都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随着文明的演进,后天的道德规范、文化品格被超时空地投射到传说中的女性神身上,使远古的女神地位出现了集体没落现象,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古代女性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的没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神话的重组使女神丧失独立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从而使其命运发生逆转;仙道文化的滋生与渗入,使女性神纷纷由神界走向仙界,不仅导致神话内容变异,而且也改变了女性神的特质。
关键词
古代神话
女性神
民族文化
女娲
西王母
嫦娥
Keywords
ancient myths
goddess
national culture
Ntiwa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Chang'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型批评视域下莫言小说中的女神崇拜研究
8
作者
杨阳
机构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安徽大学文学院
出处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金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7A054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SK2020ZD53)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gnfx20200049)。
文摘
原型批评理论是二十世纪一种影响较大的文学批评范式,其中,神话-原型理论认为大母神是一切母亲形象的来源。基于大母神的原型理论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女神崇拜的表现,即女性身体上的“丰乳”与“肥臀”,强烈的生殖欲望与旺盛的生殖能力以及包容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个体潜意识中的女神崇拜以及身边女性的影响是莫言小说中女神崇拜书写的主要原因,小说中对女神崇拜的书写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原型批评
大母神
女神崇拜
集体无意识
Keywords
the prototype criticism
the great
mother goddess
the worship of the
goddess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视剧《美丽的事》中何美丽形象的审美意味
9
作者
黄媛媛
吴迪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贵州电视台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文摘
电视剧《美丽的事》塑造了一个"鲜明"的母亲形象。母亲是每个民族文艺创作不可割舍的母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母亲母题代表了大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本文旨在从这一形象的母亲原型、圣母情怀、女性主义回应等方面论述电视剧中何美丽形象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
母亲
原型
圣母
女性主义
Keywords
mother
archetype
goddess
feminism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傩母·地母·人母——民间神灵信仰中的女娲形象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祥林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借助女娲形象及相关事象的考察,从中国民间傩戏体系、民间"地母"崇拜、"人祖"信仰民俗三方面入手,研究中国民间神灵信仰的形象寄托。文献和田野互证表明,女娲作为生养人类的伟大祖母的至上地位,理当是中华神话殿堂里先于诸神又高于诸神的始祖神。
关键词
女娲形象
神灵信仰
傩戏
傩母
Keywords
the Nu Wa image
beliefs of Gods
worship of the "Earth
mother
"
belief of "the first Chineseancestor"
Nuo
goddess
分类号
C03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小说中骊山老母形象的演化及文化阐释
11
作者
刘相雨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文摘
骊山老母原是道教中的女仙 ,在古代小说中其身份和职能都发生了变化。她从早期的女妖形象逐渐成为令人尊敬的女仙 ,特别是在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 ,她不仅关心女英雄的事业 ,还特别关心她们的婚姻。这一形象的出现 ,曲折地反映了清代妇女对自由生活和自由婚姻的向往。同时 ,骊山老母对自择婚姻行为的支持 。
关键词
骊山老母
女仙
婚姻
文化阐释
Keywords
the fairy of Lishan
mother
goddess
cultural explanation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音女相形成的心理因素探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静
机构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5-9,共5页
文摘
观音女相形成的原因研究一般遵循的是外在的制度、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人的心理需求的变化从而引发了观音形象的改变的思路,但实际上很多研究中心理分析很少。观音菩萨无条件慈悲等特性满足了人的恋母情结,促使观音赋型为女相。观音女相信仰作为女神信仰具有大地母神和阿尼玛原型的深层心理,但大地母神和阿尼玛原型已分裂,驱逐了邪恶的部分,从而观音女相具有慈悲、送子的"母性"和纯洁、美丽的"妻性"的结合的特性。民间女性神祗特性和功能纳入到更为精密完善佛教信仰系统,而观音女相化弥补了佛教中女性神祗的缺失。
关键词
观音
女神恋
母情结
大地母亲原型
阿尼玛
Keywords
Guanyin Bodhisattva
goddess
oedipus complex
the Great
mother
Prototype
the Anima Prototype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董立勃小说的地母形象
13
作者
唐红卫
机构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0-93,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桃园
田园
+1 种基金
荒原--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小说研究"(XZW015)
石河子大学哲社高层次人才规划项目"地域文化对新时期乡土小说名家创作的影响"(CSX200901)
文摘
新世纪复出的文学界"黑马"董立勃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为数众多、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古代希腊神话中地母神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勤劳能干的生产能力和丰乳肥臀的生殖能力组成的顽强丰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非凡苦难的承受和母爱意识的洋溢组成的慈悲宽厚的包容性。此类集合了女性与母性的具有"地母"性格的女性形象的成功,或许亦是董立勃的小说被捧为"西部经典"和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董立勃
小说
地母
女性形象
Keywords
Dong Libo
novel
goddess
of earth-
mother
female images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神降格论理论前提初探
14
作者
刘勤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性别文化视域下的神话叙事研究"(编号:11SA065)
文摘
女神降格论在中国神话学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此论调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命题基础上的。此观点的三大理论前提存在缺陷:将"母系制"完全等同于"母权制",将原始"大母神"作为基点来看待女神的发展演变,只强调男权社会中的男女的对立关系而忽视其统一、平等、依附、转化等其他关系。女神研究的理论前提之所以存在着上述缺陷,主要是因为受到文化单线进化论的影响。
关键词
女神降格论
母权
大母神
男女对立
文化进化论
Keywords
the viewpoint of
goddess
downgrade
matriarchy
Great
mother
opposi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cultural evolution
分类号
I3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B9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兀自风流野火花——从改写管窥张爱玲女性书写的贡献
被引量:
2
15
作者
赵钡钡
机构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摘
改造既有的符码是女性书写的一大策略,张爱玲在通过改写对抗男权话语上做了一些尝试,并为女性书写作出了贡献,提供了野火花一样的地母形象。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男权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关键词
张爱玲
改写
女性书写
地母
野火花
Keywords
Eileen Chang
rewriting
feminine writing
mother goddess
wild spark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南女神信仰概况
被引量:
1
16
作者
阮荣光
叶荣椿
刘明修
宋振宇
曾伟
机构
越南胡志明工业大学国际合作中心
台湾美和科技大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台湾美和科技大学国际教育与合作办公室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
出处
《莆田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3-26,共4页
文摘
女神信仰是越南人信仰的古老起源,而母性宗教则是越南第一个信仰教派。基于之前的相关研究,探讨女神信仰和母性宗教在越南的创立发展、宗教象征及崇拜方式,最后介绍越南女神信仰和母性宗教的现况。
关键词
越南
母神
母性宗教
女神信仰
Keywords
Vietnam
mother goddess
mother
religion
goddess
belief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神信仰·海洋社会·性别伦理——对水尾圣娘信仰的性别文化考释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小蕾
机构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海交史研究》
2019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南海诸岛渔民群体的信仰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7XSH003)
2016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红色女性文化的传播问题研究"(项目编号:HNSK(ZC)16-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水尾圣娘信仰发端于海南岛东北部,遍及环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女神信仰。基于水尾圣娘的女性身份,不同主体通过阐释其性别文化意涵,传递了同性别权力有关的观念、价值及规则,表达了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与社会定位。由此,他们也成为南海海洋社会性别伦理的构建者。在水尾圣娘信仰演进的实践情境下,人与神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地发生着变动,这一进程同样伴随着社会性别关系的再生产。这不仅体现了性别视角在涉海人群信仰研究中的重要性,更彰显了南海海洋文化包容互鉴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水尾圣娘
女神信仰
海洋社会
性别伦理
Keywords
Shuiwei Holy
mother
goddess
Worship
coastal Society
Gender Ethics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域封神:越南“神敕”文献中的宋朝杨太后信仰
被引量:
1
18
作者
牛军凯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系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出处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2期39-51,共13页
基金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项目“崖山海战与中越民间信仰——以华南沿海与越南北部杨太后信仰为中心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GZY03)。
文摘
崖山海战之后,杨太后跳海殉国的事迹传入越南,形成以杨太后为核心的南海四位圣娘信仰。越南历代朝廷多次褒封各地乡村的南海四位圣娘神灵,官方认可并推动了该信仰的传播,神敕见证了这一存续多年的文化现象。以杨太后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人物成为越南乡村信仰的神灵,并得到广泛传播,是中越文化密切交流的体现。
关键词
崖山海战
杨太后
南海四位圣娘
越南神敕
Keywords
Yashan Naval Battle
Song-dynasty Queen
mother
Yang
Four South Sea
goddess
es(Nam Hai Tu Vi Thanh Nuong)
Divine Edicts(Than Sac)of Vietnam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威林多夫的维纳斯断想——远古陶器形制成因研究
19
作者
王天禄
机构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文摘
自古至今 ,我们使用的陶器形制大同小异 ,考察其中的要素 ,则以圆和球体为造型的基本出发点。陶器产生在地老天荒的原始社会 ,原始宗教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产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 ,圆和球体必定有其神异之处 ,否则它何以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中始终对陶器的制造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呢 ?只有从原始宗教的角度去考察、去探索 ,并联系到生殖崇拜、母神和女始祖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 。
关键词
中国
远古
陶器
造型
母神
圆球体
女始祖生殖崇拜
威林多夫
维纳斯
Keywords
pottery shaping
mother goddess
spheroid
phallicism of first ancestress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印度艺术中的美索不达米亚因素
20
作者
龚伊林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1-79,共9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汉代图像艺术中的西域因素研究”(21Q277)
荆楚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汉代图像艺术中的西域因素研究”(QN202112)。
文摘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对世界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丝绸之路背景下西亚-东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文化圈的交流,且重视希腊化的研究,对南亚、东南亚及相关地区影响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文章综合各种考古材料与文物,通过文本、符号与图像的比较,重点探讨印度古代艺术中的美索不达米亚因素。从神话、植物、动物的配置及母神的艺术原型等多个角度阐述古代印度艺术中的多元化因素,研究表明:美索不达米亚因素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某些艺术符号和造型上,甚至在神祇的崇拜与表现、洪水的神话故事及艺术表现上均有深刻的表现。
关键词
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神话
母神
视觉
Keywords
Indian
Mesopotamian
myth
mother goddess
分类号
J13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利慧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
何春晖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夸父逐日”神话求原
高海珑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本的神话历史与文化恋母
唐卉
《百色学院学报》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宗教文化视角谈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形象
王淑凤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代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之关系及其背景
王煜
唐熙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彝族史诗《梅葛》神话原型的分析
陈永香
樊英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民族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女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没落
金荣权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原型批评视域下莫言小说中的女神崇拜研究
杨阳
《蚌埠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电视剧《美丽的事》中何美丽形象的审美意味
黄媛媛
吴迪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傩母·地母·人母——民间神灵信仰中的女娲形象
李祥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古代小说中骊山老母形象的演化及文化阐释
刘相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观音女相形成的心理因素探析
赵静
《宜春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董立勃小说的地母形象
唐红卫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女神降格论理论前提初探
刘勤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兀自风流野火花——从改写管窥张爱玲女性书写的贡献
赵钡钡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越南女神信仰概况
阮荣光
叶荣椿
刘明修
宋振宇
曾伟
《莆田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女神信仰·海洋社会·性别伦理——对水尾圣娘信仰的性别文化考释
王小蕾
《海交史研究》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异域封神:越南“神敕”文献中的宋朝杨太后信仰
牛军凯
《海交史研究》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威林多夫的维纳斯断想——远古陶器形制成因研究
王天禄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古代印度艺术中的美索不达米亚因素
龚伊林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