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N-based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for Induction Motors 被引量:5
1
作者 Jun Ren Chun-Wen Li De-Zong 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09年第1期55-61,共7页
A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based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dvanced synchron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is to incorporate the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 A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based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dvanced synchron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is to incorporate the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into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architecture. As illustrated by the four-induction-motor-ba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via the CAN bus,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With the employment of the advanced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trategy, th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tor motion control system speed synchronization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CANbus.
下载PDF
Motion Analysi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Two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勇 陈全世 孙逢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Motio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help of stability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application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two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Compared with one-motor ... Motio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help of stability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application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two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Compared with one-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the two-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has the advantage of easy layout, simple power train and good drivability and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shows the method connecting armatures of two DC motors in parallel can function as mechanical differential without a steering sensor, which can simplify structure and increas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 hub-motor motion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Motion的工业机器人电机减速机选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开亚骏 魏平 张帅谋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198-201,共4页
为解决六轴工业机器人设计过程中电机减速机的选型问题,研究其转动关节的电机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在特定负载与负载偏心指标下,首先建立单负载模型,根据速度、加速度等指标设置Step驱动函数,完成Motion仿真。其次,依据仿真的力矩、功率以... 为解决六轴工业机器人设计过程中电机减速机的选型问题,研究其转动关节的电机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在特定负载与负载偏心指标下,首先建立单负载模型,根据速度、加速度等指标设置Step驱动函数,完成Motion仿真。其次,依据仿真的力矩、功率以及T-N曲线完成单负载模型电机减速机的选型。最后,以EpsonC8-A701S工业机器人第二关节为对象,论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工业机器人 电机减速机
下载PDF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humanoid robot CHP-1 and selection of motors in consideration of cooperative motion
4
作者 KIM Do-un HWANG Sang-wook +1 位作者 KANG Hyo-jung HONG Dae S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94-3099,共6页
A lower-part humanoid robot CHP-1 with 12 degree-of-freedom of motion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ooperative motion,such as pushing or lifting an object.The capability of the robot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performance o... A lower-part humanoid robot CHP-1 with 12 degree-of-freedom of motion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ooperative motion,such as pushing or lifting an object.The capability of the robot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s,thus the motors need to be properly selected.For the purpose,the kinematics of the robot was analyzed,and a number of simulations for two kinds of cooperative motions were carried out.The torques required at each motor of the robot under external forces were obtained.Here,the external forces were also estima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literature survey.On the basis of the torques found,the selection of motors was finally suggested,and the motors are to be installed to the humanoid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电动机 协同 自由运动 电机 合作 模拟
下载PDF
球形电动机及其研究发展综述
5
作者 赵静 何威 +3 位作者 刘向东 李伟力 李争 杨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754,I0026,共19页
球形电动机是一种具有球体结构的新型电动机,可单机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多自由度运动,且适合应用于人工智能及姿态控制系统动量球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球形电动机拓展了转子运动范围,是电动机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 球形电动机是一种具有球体结构的新型电动机,可单机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多自由度运动,且适合应用于人工智能及姿态控制系统动量球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球形电动机拓展了转子运动范围,是电动机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与传统单自由度电动机相比,球形电动机结构较为复杂,且运动模式较为特殊,因此,对球形电动机的分析研究有别于传统单自由度电动机。该文整理各国学者对球形电动机的研究工作,总结归纳球形电动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对比研究球形电动机不同的工作原理、拓扑结构及设计优化方法,探讨球形电动机的性能、转子位置检测方法、控制方法、转子支撑方式、应用场合及关键技术,最后总结球形电动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电动机 多自由度运动 拓扑结构 设计优化方法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基于S7-200 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张蕾 王婧博 李晓丹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提出基于西门子S7-200 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于S7-200系列PLC不支持圆弧插补功能,采用极限逼近的算法,利用PLC输出高速脉冲信号和方向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进行画圆的工作,并通过系统的调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S7-200 PLC 步进电机 运动控制
下载PDF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for improving 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upper limbs and neural reorganization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被引量:22
7
作者 Zun-rong Wang Ping Wang +3 位作者 Liang Xing Li-ping Mei Jun Zhao Tong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823-1831,共9页
Virtual reality is nowadays used to facilitate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tudies have involve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brain plasticity remains good in acute and subacute patien... Virtual reality is nowadays used to facilitate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tudies have involve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brain plasticity remains good in acute and subacut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are only applicable to the proximal upper limbs (arm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capture systems. Nevertheless,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n affected hand is most difficult in the case of hemiparesis rehabilitation after a strok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Leap Motion controller can track the fine movements of both hands and finger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a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system on subacute stroke. Twenty-six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that receiv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along with conventional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that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Wolf motor func- tion test (WMF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upper limb;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rtical activation. After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the motor functions of the affected upper limb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ll the patients,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ing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tion perfor- mance time in the WMF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urthermore, the activation intensity and the laterality index of the contralateral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increased in 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was a promising and feasible supplementar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ould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s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The study has been registered in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registration number: ChiCTR-OCH- 12002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virtual reality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roke Leap motion rehabilitation upper limb neural reorganiz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基于DCS-惯性权重组合的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研究
8
作者 唐爱武 陈天佑 《电气传动》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为了有效调控机械臂运动幅度,避免柔性机械臂实际运动轨迹与目标轨迹发生较大的偏差,设计一种基于分散控制系统(DCS)-惯性权重组合的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过程控制... 为了有效调控机械臂运动幅度,避免柔性机械臂实际运动轨迹与目标轨迹发生较大的偏差,设计一种基于分散控制系统(DCS)-惯性权重组合的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过程控制和过程监控。通过DCS算法控制监测对象行为幅度并计算柔性机械臂惯性权重,利用DCS-惯性权重组合求解素数控制指标的具体数值,实现了对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DCS-惯性权重组合算法作用下的机械臂末端坐标在横轴、纵轴、空间轴方向上的运动幅值均可以被控制在10个单位长度之内,并且在0.52 s内进入机械臂运动轨迹最佳控制状态,运动轨迹差值最大仅为0.01 rad,验证了该系统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惯性权重组合 柔性机械臂 运动轨迹 素数控制 电机驱动回路 运动幅度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下肢运动检测系统设计
9
作者 张钰佳 王伟 +1 位作者 秦涵书 胡磊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设计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体关键点检测神经网络模型的人体下肢运动检测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三维空间中的人体下肢运动情况检测。方法:首先,搭建运动数据采集平台,获取人体下肢运动图像,并基于OpenPose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每一帧图... 目的:设计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体关键点检测神经网络模型的人体下肢运动检测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三维空间中的人体下肢运动情况检测。方法:首先,搭建运动数据采集平台,获取人体下肢运动图像,并基于OpenPose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每一帧图像中下肢关键点的二维图像坐标。其次,结合运动数据采集平台中的视觉传感器的位姿信息,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解算关键点的空间坐标,解析三维空间中的下肢运动情况。最后,以骑行运动为例、以动作捕捉系统同时采集的运动数据为标准,分析该系统在不同运动速度时的数据解算情况。结果:骑行速度为0.8、1.3、2.1 m/s时,该系统解算的数据和动作捕捉系统获得的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917、0.828,均在强相关范围内。结论:该系统解算的数据可反映下肢运动情况,对三维空间的下肢运动检测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下肢运动 下肢运动检测 运动数据解算 OpenPose模型
下载PDF
用于康复训练的永磁同步电机等速运动控制仿真
10
作者 沈先成 白国振 +2 位作者 马宇航 陆鑫浩 左寅虎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为实现康复训练中的等速运动控制,课题组根据等速运动的概念和特点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建立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PID控制器实现电机电流环和速度环控制;采用余弦函数设计动态速度规划器,实现升速阶段和减速... 为实现康复训练中的等速运动控制,课题组根据等速运动的概念和特点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建立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PID控制器实现电机电流环和速度环控制;采用余弦函数设计动态速度规划器,实现升速阶段和减速阶段速度和加速度无突变;采用判断转矩阈值方法,实现运动意图识别。结果表明:系统仿真模型输出的速度和转矩与规划的训练速度和模拟的用户输入转矩基本重合,在等速运动阶段和换向时,速度波动小。该仿真模型可用于康复用等速运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康复训练 等速运动 动态速度规划 PID控制器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斌 高松年 +1 位作者 刘巧云 董新春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变化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 精细化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永磁无刷轮毂电机轮对系统同步工况下的协调控制策略
12
作者 杨东旭 贾少锋 +1 位作者 梁得亮 冯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8-2427,I0028,共11页
针对双轮毂电机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转速同步精度不够及同步响应速度不快的问题,该文提出速度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和电流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轮毂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双闭环六步方波控制。基于该模型,采用... 针对双轮毂电机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转速同步精度不够及同步响应速度不快的问题,该文提出速度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和电流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轮毂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双闭环六步方波控制。基于该模型,采用速度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代替单增益交叉耦合控制器,使转速同步调节精度提升。在两侧电机负载不平衡工况下,用电流环补偿PID交叉耦合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转速同步精度,同时加快同步响应速度,并兼顾了转矩精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轮毂电机 负载不平衡工况 同步运行 电流环补偿PID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 Motion的CST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同志学 史丽晨 郭瑞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6-1119,共4页
针对一种用于大惯性负载软启动的可控启动传动装置(CST),建立了一套包括电机、周转轮系、离合器和负载在内的完整传动系统三维模型,并根据电机特性和CST运行特点构建了交流异步电机和液粘调速离合器的仿真函数,利用SolidWorks Motion软... 针对一种用于大惯性负载软启动的可控启动传动装置(CST),建立了一套包括电机、周转轮系、离合器和负载在内的完整传动系统三维模型,并根据电机特性和CST运行特点构建了交流异步电机和液粘调速离合器的仿真函数,利用SolidWorks Motion软件对CST的启动、工作和停车全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CST启动过程中离合器制动力矩与负载启动曲线、电机转矩、负载转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CST系统启动过程中功率流、离合器发热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启动传动装置 SOLIDWORKS motion 动力学仿真 交流异步电机 电机特性 周转轮系 软启动
下载PDF
基于命令滤波的多电机协同控制设计及多轴辊压系统应用
14
作者 史狄 孙吉华 +4 位作者 接道良 梁延刚 陆彬盛 陈煜华 辛洪敏 《微特电机》 2024年第7期62-66,共5页
针对多电机同步驱动的调速及伺服系统高精度协同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命令滤波反步技术及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的高性能协同控制方法。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动力学模型与直轴电流闭环为0的矢量控制策略,构建交直轴解耦的简化多电机模型。基... 针对多电机同步驱动的调速及伺服系统高精度协同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命令滤波反步技术及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的高性能协同控制方法。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动力学模型与直轴电流闭环为0的矢量控制策略,构建交直轴解耦的简化多电机模型。基于命令滤波反步技术,设计多电机协同控制器,避免传统反步法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的项数爆炸问题。进一步采用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多个电机之间的同步反馈信号,避免“伺服打架”现象产生的额外能量损耗及机械结构损伤。将所设计控制方法应用在烟草多轴辊压系统中,通过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伺服系统 命令滤波 反步法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上机架移动设备的同步控制系统
15
作者 谷玲玲 吕小松 田静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根据伺服电机驱动产品在上机架移动设备上使用时遇到的问题,采用了基于西门子1500PLC运动控制技术的同步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控制,分析了实际使用效果。系统完全满足机械的工艺要求,设备运行高效、稳定。
关键词 西门子S7-1500PLC 运动控制 伺服电机 同步控制
下载PDF
直线电机高速高精运动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
16
作者 汪惟桢 张驰 +3 位作者 李荣 桑娜 潘春荣 郑林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针对半导体键合机XY运动平台的直线电机在高速启停运动时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以提高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首先,基于正弦扫频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被控对象的高阶精确模型;其次,在直线电机的高速运动阶... 针对半导体键合机XY运动平台的直线电机在高速启停运动时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以提高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首先,基于正弦扫频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被控对象的高阶精确模型;其次,在直线电机的高速运动阶段采用三阶前馈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实现了高动态响应;分析了高速运动状态下扰动观测器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在定位阶段引入高阶扰动观测器以抑制残余振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相比,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在不影响直线电机动态跟踪性能的情况下,使其定位误差调整至±0.5μm所需的时间降低了89%以上,显著提高了其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高速高精运动 残余振动抑制 高阶扰动观测器 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VersaMax Micro Motion Controller的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
17
作者 周炜明 许娜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6期121-123,共3页
设计了基于VersaMax运动控制模块的物料搬运系统,着重对运动控制模块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配置,给出了系统的程序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定位准确,运行可靠,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物料搬运系统 运动控制模块 伺服电机
下载PDF
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性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18
作者 肖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性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余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干预期间试验组... 目的:探讨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性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余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干预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患儿,最终两组各有44例患儿进入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患儿有氧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性训练,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CMFM-88)评分]、平衡功能[儿童平衡量表(PBS)评分],通过测量表面肌电信号方均根值(RMS)评价肌张力。结果:干预后,两组CMFM-88中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肱二头肌、大收肌与腓肠肌RMS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BS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性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悬吊运动 躯干控制 有氧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石蜡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马梅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石蜡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比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对比组基... 目的探讨石蜡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比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石蜡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比组,步行10 m所用时间短于对比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家长总满意率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石蜡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疗法 痉挛型脑瘫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拮抗肌取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
作者 周晓玲 章连新 叶旭园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74-180,共7页
目的:观察拮抗肌取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拮抗肌取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拮抗肌取穴的电针疗法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关节活动度、肢体活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肌电信号、血清神经因子[甘氨酸(Gly)、γ一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 (NP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7.08%(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BBS评分、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肱二头肌、胫前肌肌电信号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GABA、Gly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NSE、NPY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拮抗肌取穴的电针疗法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电针疗法 拮抗肌取穴 关节活动度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