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N-based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for Induction Motors 被引量:5
1
作者 Jun Ren Chun-Wen Li De-Zong 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09年第1期55-61,共7页
A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based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dvanced synchron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is to incorporate the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 A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based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dvanced synchron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is to incorporate the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into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architecture. As illustrated by the four-induction-motor-ba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via the CAN bus,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With the employment of the advanced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trategy, th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tor motion control system speed synchronization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CANbus.
下载PDF
Motion Analysi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Two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勇 陈全世 孙逢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Motio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help of stability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application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two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Compared with one-motor ... Motio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help of stability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application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two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Compared with one-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the two-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has the advantage of easy layout, simple power train and good drivability and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shows the method connecting armatures of two DC motors in parallel can function as mechanical differential without a steering sensor, which can simplify structure and increas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 hub-motor motion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Motion的工业机器人电机减速机选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开亚骏 魏平 张帅谋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198-201,共4页
为解决六轴工业机器人设计过程中电机减速机的选型问题,研究其转动关节的电机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在特定负载与负载偏心指标下,首先建立单负载模型,根据速度、加速度等指标设置Step驱动函数,完成Motion仿真。其次,依据仿真的力矩、功率以... 为解决六轴工业机器人设计过程中电机减速机的选型问题,研究其转动关节的电机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在特定负载与负载偏心指标下,首先建立单负载模型,根据速度、加速度等指标设置Step驱动函数,完成Motion仿真。其次,依据仿真的力矩、功率以及T-N曲线完成单负载模型电机减速机的选型。最后,以EpsonC8-A701S工业机器人第二关节为对象,论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工业机器人 电机减速机
下载PDF
基于S7-200 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蕾 王婧博 李晓丹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提出基于西门子S7-200 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于S7-200系列PLC不支持圆弧插补功能,采用极限逼近的算法,利用PLC输出高速脉冲信号和方向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进行画圆的工作,并通过系统的调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S7-200 PLC 步进电机 运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DCS-惯性权重组合的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爱武 陈天佑 《电气传动》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为了有效调控机械臂运动幅度,避免柔性机械臂实际运动轨迹与目标轨迹发生较大的偏差,设计一种基于分散控制系统(DCS)-惯性权重组合的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过程控制... 为了有效调控机械臂运动幅度,避免柔性机械臂实际运动轨迹与目标轨迹发生较大的偏差,设计一种基于分散控制系统(DCS)-惯性权重组合的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过程控制和过程监控。通过DCS算法控制监测对象行为幅度并计算柔性机械臂惯性权重,利用DCS-惯性权重组合求解素数控制指标的具体数值,实现了对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DCS-惯性权重组合算法作用下的机械臂末端坐标在横轴、纵轴、空间轴方向上的运动幅值均可以被控制在10个单位长度之内,并且在0.52 s内进入机械臂运动轨迹最佳控制状态,运动轨迹差值最大仅为0.01 rad,验证了该系统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惯性权重组合 柔性机械臂 运动轨迹 素数控制 电机驱动回路 运动幅度
下载PDF
球形电动机及其研究发展综述
6
作者 赵静 何威 +3 位作者 刘向东 李伟力 李争 杨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754,I0026,共19页
球形电动机是一种具有球体结构的新型电动机,可单机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多自由度运动,且适合应用于人工智能及姿态控制系统动量球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球形电动机拓展了转子运动范围,是电动机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 球形电动机是一种具有球体结构的新型电动机,可单机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多自由度运动,且适合应用于人工智能及姿态控制系统动量球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球形电动机拓展了转子运动范围,是电动机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与传统单自由度电动机相比,球形电动机结构较为复杂,且运动模式较为特殊,因此,对球形电动机的分析研究有别于传统单自由度电动机。该文整理各国学者对球形电动机的研究工作,总结归纳球形电动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对比研究球形电动机不同的工作原理、拓扑结构及设计优化方法,探讨球形电动机的性能、转子位置检测方法、控制方法、转子支撑方式、应用场合及关键技术,最后总结球形电动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电动机 多自由度运动 拓扑结构 设计优化方法 控制技术
下载PDF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for improving 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upper limbs and neural reorganization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被引量:22
7
作者 Zun-rong Wang Ping Wang +3 位作者 Liang Xing Li-ping Mei Jun Zhao Tong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823-1831,共9页
Virtual reality is nowadays used to facilitate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tudies have involve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brain plasticity remains good in acute and subacute patien... Virtual reality is nowadays used to facilitate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tudies have involve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brain plasticity remains good in acute and subacut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are only applicable to the proximal upper limbs (arm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capture systems. Nevertheless,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n affected hand is most difficult in the case of hemiparesis rehabilitation after a strok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Leap Motion controller can track the fine movements of both hands and finger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a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system on subacute stroke. Twenty-six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that receiv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along with conventional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that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Wolf motor func- tion test (WMF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upper limb;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rtical activation. After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the motor functions of the affected upper limb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ll the patients,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ing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tion perfor- mance time in the WMF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urthermore, the activation intensity and the laterality index of the contralateral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increased in 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was a promising and feasible supplementar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ould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s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The study has been registered in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registration number: ChiCTR-OCH- 12002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virtual reality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roke Leap motion rehabilitation upper limb neural reorganiz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甘艺红 汪婷 +4 位作者 陈陪能 陈苗 张艺羡 黄雪娟 张秀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观...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观察组行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患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度、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AS评分、患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度、STREA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侧上肢肌肉痉挛、下肢肌肉痉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手掌指关节屈曲、髋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基本活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其肌肉痉挛情况,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肌肉痉挛 关节活动度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下肢运动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钰佳 王伟 +1 位作者 秦涵书 胡磊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设计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体关键点检测神经网络模型的人体下肢运动检测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三维空间中的人体下肢运动情况检测。方法:首先,搭建运动数据采集平台,获取人体下肢运动图像,并基于OpenPose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每一帧图... 目的:设计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体关键点检测神经网络模型的人体下肢运动检测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三维空间中的人体下肢运动情况检测。方法:首先,搭建运动数据采集平台,获取人体下肢运动图像,并基于OpenPose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每一帧图像中下肢关键点的二维图像坐标。其次,结合运动数据采集平台中的视觉传感器的位姿信息,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解算关键点的空间坐标,解析三维空间中的下肢运动情况。最后,以骑行运动为例、以动作捕捉系统同时采集的运动数据为标准,分析该系统在不同运动速度时的数据解算情况。结果:骑行速度为0.8、1.3、2.1 m/s时,该系统解算的数据和动作捕捉系统获得的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917、0.828,均在强相关范围内。结论:该系统解算的数据可反映下肢运动情况,对三维空间的下肢运动检测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下肢运动 下肢运动检测 运动数据解算 OpenPose模型
下载PDF
论幼儿运动机能训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冉 杨慧 申家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48-55,共8页
运动机能是一个人的重要基础能力。运动机能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生理生长发育,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免疫能力,减少幼儿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幼儿运动机能主要是指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运动机能是一个人的重要基础能力。运动机能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生理生长发育,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免疫能力,减少幼儿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幼儿运动机能主要是指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企划能力、节奏感、肌肉力量、运动速度及耐力,其前后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即前面的运动机能更具有基础性作用。幼儿运动机能训练主要以大体运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肢体、躯干以及全身动作活动,弥补大体运动难以涉及的一些运动或动作能力,从广义上讲各类动作都能对幼儿的运动机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其中幼儿基本生活自理也是幼儿动作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运动机能 大体运动
下载PDF
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11
作者 王思萌 杨淑娜 +3 位作者 李譞婷 秦伟 杨磊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的患病率及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岁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有EPVS的患者113例... 目的 探究老年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的患病率及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岁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有EPVS的患者113例,根据是否患有MCR分为MCR组44例和MCR阴性组69例。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连线测试(TMT),运动功能评估包括Tinetti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8 m步行任务、“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步行和连续减法任务(WSS)、步行和语义流畅任务(WSF)、TUGT和串行减法任务(TUGSS)。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PVS患者发生MC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MCR阴性组比较,MCR组MoCA评分、SPPB评分、8 m步行速度降低,TMT-A时间、TMT-B时间、WSS时间、WSF时间、TUGSS时间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模型1中(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纳入回归分析),MoCA评分、8 m步行速度、TUGSS时间是EPVS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P<0.05,P<0.01);在模型2中(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纳入回归分析同时调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既往史因素),MoCA评分(OR=0.621,95%CI:0.432~0.929,P=0.010)、8 m步行速度(OR=1.332,95%CI:1.115~1.591,P=0.002)、TUGSS时间(OR=0.393,95%CI:0.232~0.665,P=0.001)仍为EPVS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老年EPVS患者中,MCR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显著减退,MoCA评分、8 m步行速度、TUGSS时间是EPVS患者发生MCR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 运动 LOGISTIC模型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下载PDF
肩四针捣刺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杨倩倩 古丽尼尕尔·阿布力孜 +1 位作者 苗紫嫣 汪秀梅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探讨肩四针捣刺法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痛效果及对患者肩部运动功能、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纳入22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行推拿治疗,观察组行肩四针捣刺法联合推拿治疗... 目的:探讨肩四针捣刺法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痛效果及对患者肩部运动功能、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纳入22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行推拿治疗,观察组行肩四针捣刺法联合推拿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sEMG[积分肌电值(IEMG)、平均肌电振幅值(AEMG)]。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104例,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94例、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屈曲、外旋、外展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EMG、AEMG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痛患者行肩四针捣刺法联合推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肩部功能,改善肌力,提升肌肉收缩性,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痛 肩四针捣刺法 肩关节活动度 上肢运动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王斌 高松年 +1 位作者 刘巧云 董新春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变化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 精细化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用于康复训练的永磁同步电机等速运动控制仿真
14
作者 沈先成 白国振 +2 位作者 马宇航 陆鑫浩 左寅虎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为实现康复训练中的等速运动控制,课题组根据等速运动的概念和特点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建立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PID控制器实现电机电流环和速度环控制;采用余弦函数设计动态速度规划器,实现升速阶段和减速... 为实现康复训练中的等速运动控制,课题组根据等速运动的概念和特点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建立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PID控制器实现电机电流环和速度环控制;采用余弦函数设计动态速度规划器,实现升速阶段和减速阶段速度和加速度无突变;采用判断转矩阈值方法,实现运动意图识别。结果表明:系统仿真模型输出的速度和转矩与规划的训练速度和模拟的用户输入转矩基本重合,在等速运动阶段和换向时,速度波动小。该仿真模型可用于康复用等速运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康复训练 等速运动 动态速度规划 PID控制器
下载PDF
动作观察结合运动想象提升运动学习的理论依据
15
作者 程志全 岳冉冉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4期54-56,99,共4页
传统上,运动想象和动作观察被视为两种独立的运动学习方法,可以激活运动系统,结合实际的练习,以促进运动学习,一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证明了其有效性。在这些公认的基础上,立足于脑科学研究,总结动作观察和运动想象对提升运动学习的效... 传统上,运动想象和动作观察被视为两种独立的运动学习方法,可以激活运动系统,结合实际的练习,以促进运动学习,一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证明了其有效性。在这些公认的基础上,立足于脑科学研究,总结动作观察和运动想象对提升运动学习的效益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探索动作观察结合运动想象运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综述动作观察结合运动想象的大脑神经生理机制和认知功能的效果,试图通过对动作观察和运动想象联合作用的神经生理机制、运动行为证据综述性讨论与评价动作观察结合运动想象的方式,以期对动作观察联合和运动想象在运动学习的运用中取得较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观察 运动想象 运动模拟 运动学习
下载PDF
一类永磁同步电机混沌运动的GWO-RBFNN双参协同智能优化控制
16
作者 李宁洲 邱思旋 +2 位作者 卫晓娟 李小齐 李高嵩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6,共9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混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WO-RBFNN的双参协同智能优化控制方法。从控制器能够自动搜索预期运动状态的角度出发,选择Poincaré截面上两点间距离作为控制器输入,并...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混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WO-RBFNN的双参协同智能优化控制方法。从控制器能够自动搜索预期运动状态的角度出发,选择Poincaré截面上两点间距离作为控制器输入,并考虑到系统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影响作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设计了双参协同控制器;采用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GWO)优化选择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佳的控制器性能;通过对PMSM系统中两个可控参数进行微幅扰动调整,将系统从混沌状态控制到预期的运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GWO-RBFNN的单参数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基于GWO-RBFNN的双参协同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具有更优的性能。虽然两种方法均能实现混沌运动控制,但相较而言,基于GWO-RBFNN的双参协同智能优化控制方法控制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混沌运动 双参协同控制 灰狼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下载PDF
永磁无刷轮毂电机轮对系统同步工况下的协调控制策略
17
作者 杨东旭 贾少锋 +1 位作者 梁得亮 冯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8-2427,I0028,共11页
针对双轮毂电机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转速同步精度不够及同步响应速度不快的问题,该文提出速度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和电流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轮毂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双闭环六步方波控制。基于该模型,采用... 针对双轮毂电机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转速同步精度不够及同步响应速度不快的问题,该文提出速度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和电流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轮毂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双闭环六步方波控制。基于该模型,采用速度环补偿PID交叉耦合同步控制代替单增益交叉耦合控制器,使转速同步调节精度提升。在两侧电机负载不平衡工况下,用电流环补偿PID交叉耦合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转速同步精度,同时加快同步响应速度,并兼顾了转矩精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轮毂电机 负载不平衡工况 同步运行 电流环补偿PID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下载PDF
厚壁管道复杂坡口自动焊接运动控制模型设计
18
作者 项嘉辉 文浩钰 +1 位作者 简雨旗 王冬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53-559,共7页
针对提高厚壁管道焊接实际情况中复杂多变的复合型坡口的焊接精确性与稳定性,完成了复杂坡口自动焊接运动控制模型的设计,实现多轴焊接机器人更精确、稳定的自动焊接功能。模型通过坡口多层多道模型和多轴电机运动模型的整合,实现坡口... 针对提高厚壁管道焊接实际情况中复杂多变的复合型坡口的焊接精确性与稳定性,完成了复杂坡口自动焊接运动控制模型的设计,实现多轴焊接机器人更精确、稳定的自动焊接功能。模型通过坡口多层多道模型和多轴电机运动模型的整合,实现坡口的简化、层数道数的修正及通过数据处理得出控制器脉冲值与电机实际行程的关系,最终完成坡口的填充。且成型效果良好,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焊接质量较好,符合工业化的要求。该模型的建立解决了焊接中由人工视觉手动矫正焊枪位置的不精确和通过电流大小判断电弧相关信息存在噪声干扰大而不稳定的问题,为厚壁管道焊接中相对复杂的一类复合型坡口提供一套可行的理论依据,以提供更方便、精确的自动焊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管道焊接 复杂复合型坡口 多层多道模型 电机运动模型 自动焊接控制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 Motion的CST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同志学 史丽晨 郭瑞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6-1119,共4页
针对一种用于大惯性负载软启动的可控启动传动装置(CST),建立了一套包括电机、周转轮系、离合器和负载在内的完整传动系统三维模型,并根据电机特性和CST运行特点构建了交流异步电机和液粘调速离合器的仿真函数,利用SolidWorks Motion软... 针对一种用于大惯性负载软启动的可控启动传动装置(CST),建立了一套包括电机、周转轮系、离合器和负载在内的完整传动系统三维模型,并根据电机特性和CST运行特点构建了交流异步电机和液粘调速离合器的仿真函数,利用SolidWorks Motion软件对CST的启动、工作和停车全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CST启动过程中离合器制动力矩与负载启动曲线、电机转矩、负载转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CST系统启动过程中功率流、离合器发热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启动传动装置 SOLIDWORKS motion 动力学仿真 交流异步电机 电机特性 周转轮系 软启动
下载PDF
基于PID搜索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振动抑制研究
20
作者 辛强 易俊 +4 位作者 袁文强 彭立 王德斌 郭鹏鹍 吴袁生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213-216,220,共5页
针对某款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在急加减速、扭矩突变等工况下,引起的噪声增大及转速变化等影响驾驶及乘坐舒适性的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运动及动力学建模,列出动力学方程并对其进行坐标变换及简化,得到简化及单一控... 针对某款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在急加减速、扭矩突变等工况下,引起的噪声增大及转速变化等影响驾驶及乘坐舒适性的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运动及动力学建模,列出动力学方程并对其进行坐标变换及简化,得到简化及单一控制变量。基于PID搜索算法(PSA)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变频器输出电流进行控制。设计电机测试及采集设备,并通过在电机上布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永磁同步电机阶跃载荷及冲击载荷振动加速度信号,布置在电机周围的麦克风采集电机的噪声信号,通过测功机采集转速信号,对加速度及噪声信号时域到频域进行变换。试验结果表明PSA控制方法相对于传统PID控制方法,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加速度、转速及噪声均有明显的改善,在电机3000 r/min时加载100 N·m的阶跃扭矩时,其平均噪声由68.7 dB(A)降低到62.5 dB(A);最大加速度由0.645 m/s^(2)降低到0.247 m/s^(2),降低了61.7%,速度波动最小值由2675 r/min升高到2740 r/min,最大值由3255 r/min降低到3155 r/min。其他转速及扭矩下均有同等的改善效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及控制模型对永磁同步电机振动抑制及噪声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运动及动力方程 坐标变换 PID搜索算法 振动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