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陕南汉江上游山地灾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党群 殷淑燕 +2 位作者 殷方圆 李慧芳 王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3,共8页
根据陕南汉江上游明清时期山地灾害史料,统计分析了1368—1911年陕南汉江上游地区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并对发生的时空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研究区山地灾害主要有河谷洪水、山坡重力作用和泥石流,灾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 根据陕南汉江上游明清时期山地灾害史料,统计分析了1368—1911年陕南汉江上游地区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并对发生的时空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研究区山地灾害主要有河谷洪水、山坡重力作用和泥石流,灾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2.9年发生一次。山地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1368—1467年呈减少趋势,1468—1567年呈上升趋势,1568—1717年呈下降趋势,1718—1911年为高频时期。研究区山地灾害季节分布不均,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的6—9月。山地灾害发生频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安康盆地的安康市和旬阳,汉中盆地的勉县、南郑为高频中心;而大巴山地的岚皋、镇坪,秦岭南麓的洛南、商南、山阳、丹凤为低频中心。研究区地质地貌是山地灾害发生的基础,气候水文是主导,人类活动是山地灾害的致灾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陕南汉江上游 山地灾害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汉江上游山区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岳思羽 胡仪元 李强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其水质水量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的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这就决定了沿江山区县的经济发展绝不能走追赶工业化的老路,必须发挥地方生态优势,将生态、经济、社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本研究...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其水质水量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的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这就决定了沿江山区县的经济发展绝不能走追赶工业化的老路,必须发挥地方生态优势,将生态、经济、社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本研究选取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资源环境、创新能力4个子系统共55项指标,建立汉江上游山区县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镇巴、宁强、留坝三个典型山区县2005年-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制约汉江上游山区县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政府部门职能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汉江上游山区县 主成分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载PDF
汉北岩疆:宁陕镇与清代秦岭治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永翔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98-108,265-266,共13页
宁陕镇是清代嘉庆年间设置于秦岭腹地的军事屏障,其前身为清初因袭明朝旧制而设置于此的五郎关巡检。清中叶乾隆年间,由于秦岭南麓移民数量剧增,清廷为应对移民管理而割五县之地设置五郎厅,后更名为宁陕厅。嘉庆以降,蔓延至秦岭南麓的... 宁陕镇是清代嘉庆年间设置于秦岭腹地的军事屏障,其前身为清初因袭明朝旧制而设置于此的五郎关巡检。清中叶乾隆年间,由于秦岭南麓移民数量剧增,清廷为应对移民管理而割五县之地设置五郎厅,后更名为宁陕厅。嘉庆以降,蔓延至秦岭南麓的白莲教起义,以及之后迭连发生的兵变与匪乱,使宁陕要隘的镇抚作用更加突出,清廷遂在宁陕厅基础上增设宁陕镇,并招抚流民,尝试军屯,进一步加强了该地的军事存在。宁陕镇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清代秦岭的治理效果,促进了汉江上游地带局势的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陕镇 秦岭 汉江上游 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