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A Case Study of Wanli Mopan Mountain Forest Park
1
作者 KUANG Ye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a new form of tourism and a trend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Mopan Mountain Forest Park in Wanli District of Nanchang City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 excavation ...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a new form of tourism and a trend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Mopan Mountain Forest Park in Wanli District of Nanchang City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 excavation of its cultural elements is analyzed.It is thought that cultural elements can revitalize the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encourage the mutual penetration of cultural innovation,design services and tourism products,improve the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level of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tou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Mopan Mountain Forest Park AI park Yuedao Twelve realms Steel framed hollow footpath
下载PDF
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区划与沉积序列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利荣 岳乐平 +5 位作者 王洪亮 张睿 郭怀军 朱小辉 张云翔 弓虎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1054,共14页
在前人资料和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对祁连山及邻区贵德盆地、循化—化隆盆地、同仁盆地、西宁盆地、门源盆地、临夏盆地、兰州盆地、定西盆地、天水盆地、肃北盆地、酒泉盆地、玉门盆地、张掖盆地、武威盆地、哈拉湖盆地、苏里盆地、木里盆... 在前人资料和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对祁连山及邻区贵德盆地、循化—化隆盆地、同仁盆地、西宁盆地、门源盆地、临夏盆地、兰州盆地、定西盆地、天水盆地、肃北盆地、酒泉盆地、玉门盆地、张掖盆地、武威盆地、哈拉湖盆地、苏里盆地、木里盆地、民和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柴达木等20余个盆地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研究。以祁连山第四纪构造地貌演化、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及古气候特征为地层分区依据,对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地层分区,并对部分地层名称做了厘定或统一。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沉积特征总体为东部(主要为陇中地区)黄土分布广泛,堆积了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地层;北部(河西走廊地区)冲洪积扇堆积及风沙发育;南部(柴北盆地)以冲洪积-湖积为主,晚更新世以来发育风成沙及黄土;共和盆地由湖泊转向冲积扇和风沙沉积;青海湖盆延续至今;中西部高山及山间盆地冰碛、冰水堆积以及河流阶地堆积发育。根据上述特征及划分原则,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区划分为:兰州—西宁地层区,贵德地层区,酒泉—张掖地层区,柴北地层区,共和地层区,青海湖地层区及肃北—门源地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区 盆地 沉积序列 第四纪 祁连山
下载PDF
秦岭宁陕林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伟 高华影 +1 位作者 原洪 张福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6-74,共9页
位于秦岭南坡中段的宁陕林区,分布有各种鸟类计125种,隶属于32科12目。其中本次调查新增59种,并对前人记载种类中的39种加以验证。该林区鸟类区系为秦岭鸟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北、东洋两大动物地理界交汇的特征。东洋界成份为... 位于秦岭南坡中段的宁陕林区,分布有各种鸟类计125种,隶属于32科12目。其中本次调查新增59种,并对前人记载种类中的39种加以验证。该林区鸟类区系为秦岭鸟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北、东洋两大动物地理界交汇的特征。东洋界成份为该区鸟类37.6%,古北界占35.2%,广布种占27.2%。鸟类的垂直分布以低山带种类最为繁盛,中山带少之,亚高山带鸟的种类较为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资源 宁陕 秦岭 林区 分布
下载PDF
宋代士人的休闲之境--宋代士人日常生活哲学描述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立勇 陆庆祥 《哲学分析》 2013年第1期89-102,199,共14页
宋代士人日常生活哲学,突出表现在仕隐之间、政治出处的生存智慧和徜徉于林泉之乐、园林之境的休闲境趣。不同于汉唐士人的功利进取的人生旨趣,也与之后元明清士人的世俗休闲相异,宋代士人的休闲境界蕴藉了深刻的日常生活哲学内涵。一方... 宋代士人日常生活哲学,突出表现在仕隐之间、政治出处的生存智慧和徜徉于林泉之乐、园林之境的休闲境趣。不同于汉唐士人的功利进取的人生旨趣,也与之后元明清士人的世俗休闲相异,宋代士人的休闲境界蕴藉了深刻的日常生活哲学内涵。一方面,宋代士人开始自觉地追求闲适、自然的生活,他们通过远游山水,亲近林泉,构建私人园林,游戏文墨等方式展现出潇洒飘逸而又极具才情的休闲生活;同时,在这种看似玩弄风月的生活方式下,休闲的人生诉求包涵了士人对政治出处、显隐、得失,以及对人生情性之道、人生意义与价值乃至宇宙天地意识的深入思考和体悟。因此,宋代士人的休闲文化具有一种宇宙人生意识的深度与社会日常生活的雅趣,这是后代元明清士人休闲文化所不能同日而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士人 仕隐之间 山水 园林 休闲之境
下载PDF
一个母题的诞生与旅行——古代登高诗境的生命进程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36-447,共12页
从《文选》到《瀛奎律(?)》,"游览"、"登览"一直是古代选家最为关注的诗歌母题之一,甚至被称为"诗诗之冠"。从泰山之巅到鹳雀楼头,登高母题在漫长的旅程中被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审美意境,传达了处于不同阶... 从《文选》到《瀛奎律(?)》,"游览"、"登览"一直是古代选家最为关注的诗歌母题之一,甚至被称为"诗诗之冠"。从泰山之巅到鹳雀楼头,登高母题在漫长的旅程中被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审美意境,传达了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境遇、具有不同经历的人们各种生命境界.登高言志的"泰山心境"以"壮语"言之,登高心悲的"高唐心境"以"情语"言之,登高致思的"鹳雀楼心境"以"理语"言之;泰山心境抒写青春意气、仰天大笑的凌云之志;高唐心境倾吐人到中年、风雨旅途的感伤情怀;鹳雀楼心境则包含了饱经风霜、回家途中的人生智慧。母题史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宏观文学史研究,同样可以用于个体创作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题史 登高诗境 泰山心境 高唐心境 鹳雀楼心境 生命境界
下载PDF
横断山区气候区划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谊光 《山地研究》 CSCD 1989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在研究横断山区气候区划时发现,以往采用的划分区内气候带指标不连续,带谱不衔接.经采用统一的划分指标后,在横断山区内部划分出了一个山地暖温带。该带带域虽较窄,但填平了一条“鸿沟”,使青藏高寒和东部季风两个气候大区得以自然... 本文在研究横断山区气候区划时发现,以往采用的划分区内气候带指标不连续,带谱不衔接.经采用统一的划分指标后,在横断山区内部划分出了一个山地暖温带。该带带域虽较窄,但填平了一条“鸿沟”,使青藏高寒和东部季风两个气候大区得以自然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气候区划
下载PDF
禅心写境:禅宗与宋元之际的山水画转型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1,共8页
宋元之际山水画曾出现了一次重大的转型。以禅宗影响为透视角度,分析此次山水画转型中的题材和审美境界问题,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即:描绘题材变得平淡;从真实静谧的审美境界中拓展出虚幻静寂的审美境界;强调画家应通过创作行为体道并在此... 宋元之际山水画曾出现了一次重大的转型。以禅宗影响为透视角度,分析此次山水画转型中的题材和审美境界问题,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即:描绘题材变得平淡;从真实静谧的审美境界中拓展出虚幻静寂的审美境界;强调画家应通过创作行为体道并在此基础上使画面的真实感大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山水画 审美境界 美术史 佛教艺术
下载PDF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谈王维山水诗与宋山水画中禅宗美学观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昕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中国唐宋时期的山水诗,山水画体现出禅宗“无心自然”的思想,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借物抒情,常流露出无我境界。而宋代的山水画则寓情于景,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禅境推崇为最高艺术境界,从而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山水诗 山水画 禅学 意境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类调查研究(双翅目:虻科)
9
作者 温小军 陈汉彬 +1 位作者 张春林 康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虻科 调查 东洋界
下载PDF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10
作者 程亚青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4-79,共6页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昆虫区系 古北界 东洋界
下载PDF
论元遗山词对大定、明昌词的继承和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梅仙 《阴山学刊》 2005年第2期22-26,共5页
根基于大定、明昌词坛的金末元遗山词的突起把词心和词境都推向了一个纵深的境界,遗山词是在既有金词的土壤上多方承继和创新的丰硕成果,其不仅与金的特定时代、地理环境有关,更与金文化中传统主流思潮儒家文化的失重及多元文化空间的... 根基于大定、明昌词坛的金末元遗山词的突起把词心和词境都推向了一个纵深的境界,遗山词是在既有金词的土壤上多方承继和创新的丰硕成果,其不仅与金的特定时代、地理环境有关,更与金文化中传统主流思潮儒家文化的失重及多元文化空间的形成有关;而金中期词表现出的旷逸、恬淡、清新、朴质的多重风格无疑是遗山词最直接的丰厚土壤。遗山词率真尚情的主观抒发是对于金词主情观念高扬的承继;山水田园在遗山词中的境界变得更为阔大;遗山词具有盛唐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山词 大定词 明昌词 主情观念 山水境界 盛唐胸怀
下载PDF
自然悟性的最高境界——读徐志摩《天目山中笔记》
12
作者 高红樱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01-103,共3页
读徐志摩《天目山中笔记》,通过清丽的文笔 ,可以看到诗人的彻悟 :清净的佛国 ,无法逃避俗世的气息 ,幽静的山地已无美妙的幻梦可寻 ,平静的生活表面之下 ,总掩着迅急的对流 ,永不停息的心灵抵达的前方 ,却总是驿站。
关键词 徐志摩 《天目山中笔记》 境界
下载PDF
试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珍 《巢湖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深受佛学思想影响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由于不符合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思想标准 ,曾长期遭受冷落。事实上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 ,将佛学思想引进诗歌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境界。它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对今天的文学发展... 深受佛学思想影响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由于不符合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思想标准 ,曾长期遭受冷落。事实上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 ,将佛学思想引进诗歌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境界。它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对今天的文学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主体性 境小意大
下载PDF
Paleogene-Neogene stratigraphic realm and tectonic-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their surrounding areas 被引量:2
14
作者 YANG LiRong LI JianXing +8 位作者 YUE LePing WANG HongLiang GUO HuaiJun ZHU XiaoHui ZHU Tao DU Kai ZHANG Rui ZHANG YunXiang GONG HuJ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92-1009,共18页
The Cenozoic uplift of Qilian Mountains is critical to comprehend the uplift and exten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teps in China's topography. This study summarized d... The Cenozoic uplift of Qilian Mountains is critical to comprehend the uplift and exten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teps in China's topography. This study summarized dynamic stratigraphic realm comprehensively on the basis of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different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region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adjacent mountains. This facilitated the re-creation of the tectonic-sedimentary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their surrounding are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the Early Paleogene(Paleocene-Eocene), the Qilian Mountains were part of an uplift realm. During the Oligocene, Guide-Xining-Lanzhou-Linxia sag basin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West Qinling Mountains came into being and was subjected to sedimentation. The Suli Basin locat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Qilian paleo-uplifts began to form and undergo sedimentatio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extrusion and basin detachment occurred at the Qilian Mountains during the Miocene, which caused successive uplifts of various mountains, including the Laji, South Qinghai,Jishi, Liupan, and South Shule Mountains. Until Pliocene, Qilian Mountains uplifted continuously and resulted in the shrink,extinction and being eroded of the basins, and aeolian red clay started to accumu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积演化 地层对比 祁连山 新近纪 古近系 邻区 沉积盆地 盆地形成
原文传递
站点影响域与社区生活圈的空间耦合——以山地城市环境重庆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乔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210,共9页
基于重庆轨道交通和地形地貌数据面板,以步行行为-环境为视角,构建站点影响域和社区生活圈空间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gis测算邻近度、耦合度、协调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表明:重庆轨道站点与周边社区空间的连通度已... 基于重庆轨道交通和地形地貌数据面板,以步行行为-环境为视角,构建站点影响域和社区生活圈空间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gis测算邻近度、耦合度、协调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表明:重庆轨道站点与周边社区空间的连通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耦合度和协调度普遍较低,且在不同区域三者差异悬殊。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山地城市链接空间的建设方针和发展对策,以期实现公共交通、高密度和良好空间体验之间的平衡,塑造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点影响域 社区生活圈 TOD 居住区规划 山地城市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砌石与寒山诗》“禅境”英译研究
16
作者 李学敏 陈国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2期18-21,共4页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其诗语言通俗直白,风格简洁明快,表现山林雅趣与佛教出世的思想,蕴含着人生哲理。而作为“中学西传”的成功译介自然少不了译者的功劳。该文以寒山诗英译本在目的语读者中接受度最高的加里·斯奈德的英译本为...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其诗语言通俗直白,风格简洁明快,表现山林雅趣与佛教出世的思想,蕴含着人生哲理。而作为“中学西传”的成功译介自然少不了译者的功劳。该文以寒山诗英译本在目的语读者中接受度最高的加里·斯奈德的英译本为例,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分析《砌石与寒山诗》中加里·斯奈德选译的二十四首,探究译者对寒山禅诗“物我两忘”“真实洒脱”和“深沉超脱”三种禅境的理解与表达。以期读者能够在具体的文本中进一步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体悟中国文化的“禅”境在异语文化中的表现方式,进而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及其海外传播与接受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加里·斯奈德 寒山 禅境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园林假山营造的地形学理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凯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4期28-45,共18页
中国传统园林假山是特色鲜明的一类地形造景内容,但在当代景观理论视野中尚未得到深入而有效的探讨。本文从地形学的视角分析典型的中国传统园林假山营造,依据戴维·莱瑟巴罗关于建筑与景观营造文化中地形特征的理论结构认识,从形... 中国传统园林假山是特色鲜明的一类地形造景内容,但在当代景观理论视野中尚未得到深入而有效的探讨。本文从地形学的视角分析典型的中国传统园林假山营造,依据戴维·莱瑟巴罗关于建筑与景观营造文化中地形特征的理论结构认识,从形态、空间、时间三个方面探讨假山的地形造景理论。对于假山景象形态的营造,山、水二者的脉势都是关键考虑对象;对假山的空间体验,可从静、动两方面关注山境的安排;假山中的时间经营也是重要方面,无论景物自身还是游人体验都应关注山水在时间维度的生机活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假山的地形造景艺术,并对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假山营造 地形学 形态 空间 时间
原文传递
精品欣赏
18
作者 赵玮玮 黄阿莎 《航空港》 2004年第4期42-43,共2页
是沧桑还是稚嫩?是持重还是飞逝? 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如茵绿草,无论是黄沙大漠还是山涧流溪,他们或在生命的某一点,或在时间长河的某一刻,达到幻美如诗的境界。
关键词 流溪 REALM LISTEN 超尘 ENJOY STandING MOUNTA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