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Cases of Epidermoid Cyst of the Buccal Floor Simulating: A Tumour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1
作者 Aminata Mbaye Ndeye Fatou Thiam +3 位作者 Ababacar Diegane Faye Mouminatou Seye Houra Ahmed Cire Ndiay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23年第5期301-308,共8页
Dermoid cyst of the oral floor is rare benign tumour, who having three histological aspects: dermoid, teratoid and epidermoid. This on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 squamous stratified epithelium with cutaneo... Dermoid cyst of the oral floor is rare benign tumour, who having three histological aspects: dermoid, teratoid and epidermoid. This on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 squamous stratified epithelium with cutaneous remnants. It may occur in any part of the body, however their frequency in the ENT sphere is relatively scarce. Seven per cent (7%) only of epidermoid cysts occur in the cervico-facial area, 1.6% of which locate at the floor level. When they are located submandibular, they can pose diagnostic difficulties and look like a tumour of the submaxillary gland. We report two cases of epidermoid cyst of the floor. Both patients suffered from swelling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not requested due to lack of resources. However, surgery allowed in both cases the excision of a cyst next to a normal submandibular gland. Patients did well post oper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rmoid Cyst mouth floor Submandibular Gland SURGERY TUMOUR
下载PDF
Massive low-grade myxoid liposarcoma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2
作者 Takuma Kugimoto Yuko Yamagata +5 位作者 Toshimitsu Ohsako Hideaki Hirai Naoto Nishii Kou Kayamori Tohru Ikeda Hiroyuki Harad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4期12742-12749,共8页
BACKGROUND Oral liposarcoma is an extremely rare lesion that is often clinically misdiagnosed as a benign tumor due to its asymptomatic and indolent clinical course.Here,we report a case of massive low-grade myxoid li... BACKGROUND Oral liposarcoma is an extremely rare lesion that is often clinically misdiagnosed as a benign tumor due to its asymptomatic and indolent clinical course.Here,we report a case of massive low-grade myxoid liposarcoma(MLS)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CASE SUMMARY A 71-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a huge mass in the left floor of the mouth.A biopsy was performed,and a diagnosis of a myxoid tumor suspicious for lowgrade MLS or myxoma was made.Gadolinium-enhanced T1-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ed an intensely enhanced tumor lesion that occupies the left sublingual space and extends to the submandibular space.Submandibular dissection,tumor resection,and reconstruction with a radial forearm flap were performed.The surgical specimen exhibited histologically low-grade MLS.Fused in sarcoma(FUS,also known as TLS)and 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3(DDIT3,also known as CHOP)break-apart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The tumor was completely encapsulated and did not require additional treatment.Furthermore,no recurrence was reported 40 mo after surgery.CONCLUSION We experienced an extremely rare,massive,low-grade MLS emerging from the floor of the mouth.Oftentimes,an ML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lacks significant clinical findings and is often misdiagnosed.Although no FUS-DDIT3 fusion gene was detected,a low-grade MLS was ultimately diagnosed based on the histological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xoid liposarcoma floor of mouth SURGER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Sublingual space Case report
下载PDF
Two sequential surgeries in infant with multiple floor of the mouth dermoid cysts: A case report
3
作者 Nan-Nan Liu Xin-Yue Zhang +1 位作者 Yan-Yan Tang Zhi-Mi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3期2885-2892,共8页
BACKGROUND Multiple intraoral dermoid cysts of large magnitude generally appear in the second or third decade of life.They are rare in infants and are usually solitary.In this case,a large mass was identified in utero... BACKGROUND Multiple intraoral dermoid cysts of large magnitude generally appear in the second or third decade of life.They are rare in infants and are usually solitary.In this case,a large mass was identified in utero during prenatal exams.CASE SUMMARY We introduce a rare case on multiple dermoid cysts in the floor of the mouth of an infant who underwent two surgeries for this.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firmed a large well-circumscribed cystic lesion that originated at the former midline region in the floor of the mouth in which a suspicious lesion of minute size was likely compressed by the bulkier mass and overlooked.Therefore,the infant underwent two surgeries by an intraoral approach within 9 mo.At 5 mo after the second operation,a routine follow-up ultrasound showed evidence of an additional cyst.No further surgery was planned because the tumor had no immediate effect.CONCLUSION This repor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arefully analyzing preoperative imaging to avoid multiple operations for a seemingly isolated oral c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Dermoid cysts floor of the mouth INFANT Case report RECURRENT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的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戴柯 沈刘情 +2 位作者 刘荣场 查光玉 曹明国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
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列线图构建。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间美国SEER数据库中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 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列线图构建。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间美国SEER数据库中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方差分析对训练集及验证集的基本临床特征进行比较。通过生存分析及logistic回归,对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预后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建立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共纳入1946例患者,其中训练集1362例,验证集584例。方差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各变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相较于无淋巴转移者,伴有淋巴转移者预后较差(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种族、Grade分级、是否为首要恶性肿瘤、T分期、M分期及肿瘤大小与淋巴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年龄小于等于60岁、较高的Grade分级、为首要恶性肿瘤及较大的肿瘤尺寸,是口底鳞癌患者发生淋巴转移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成功构建了预测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风险的列线图。ROC曲线、校准曲线及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较高的临床获益。本研究确定了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了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作为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口底鳞状细胞癌 淋巴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摩根摩根菌引起口底多间隙感染及纵隔脓肿一例
5
作者 黄云帆 张志坚 +1 位作者 彭礼波 陈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94-1796,共3页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随着诊治水平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本病已极其罕见。但如果诊治不及时,病情及并发症发展快速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一例由摩根摩根菌引...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随着诊治水平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本病已极其罕见。但如果诊治不及时,病情及并发症发展快速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一例由摩根摩根菌引起的口底多间隙感染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根摩根菌 口底多间隙感染 纵隔脓肿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超声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志燕 徐伟 +3 位作者 唐文成 冯小凤 常小霞 葛环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 分析产后6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超声参数,结合临床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进行规范化产检、分娩及产后6周复查盆底超声的152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 目的 分析产后6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超声参数,结合临床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进行规范化产检、分娩及产后6周复查盆底超声的152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SUI分为SUI组(64例)和非SUI组(88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盆底超声参数和临床因素的不同,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探索产后SU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UI组和非SUI组在产次、妊娠期漏尿症状、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肛提肌裂孔面积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膀胱颈移动度(OR=1.284,95%CI:1.134~1.454,P<0.001)、尿道内口漏斗形成(OR=5.475,95%CI:1.335~22.459,P=0.018)和妊娠期漏尿症状(OR=8.838,95%CI:2.229~35.037,P=0.002)是产后6周女性SU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后6周女性SU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和妊娠期漏尿症状,临床应尽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预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膀胱颈移动度 尿道内口漏斗形成 漏尿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深水气田储层差异及主控因素
7
作者 吴文娟 戴建文 +3 位作者 王华 宋刚 吴宇翔 潘雪徵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为了分析珠江口盆地荔湾气区同一深水盆底扇两相邻气田的储层物性差异及主控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分析资料,对2个气田的岩石组分、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沉积及成岩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 为了分析珠江口盆地荔湾气区同一深水盆底扇两相邻气田的储层物性差异及主控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分析资料,对2个气田的岩石组分、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沉积及成岩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质量宏观上受控于沉积作用,A气田位于扇体远端,粒度较细,分选好;B气田靠近扇根位置,粒度较粗,分选差,粒间充填泥质杂基,沉积组分差异对储层物性有一定影响。2)造成储层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不同埋深影响引起的差异化成岩作用。受深埋藏强压实作用,塑性组分含量高的储层,粒间泥质杂基易挤压变形,降低储层的原生孔隙体积;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多呈丝缕/丝片状充填于粒间和次生孔隙中,导致储层渗透性大幅度降低。研究成果对区域深水盆底扇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质量差异 成岩作用 深水盆底扇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基于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的口底鳞状细胞癌长链非编码RNA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余长云 张倩倩 +5 位作者 薛彬彬 张彩 张晨 李金映 曹华 吉倩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建立口底鳞状细胞癌(简称口底鳞癌)患者预后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口底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相关数据,在R软件中通过edgeR包对口底鳞癌组...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建立口底鳞状细胞癌(简称口底鳞癌)患者预后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口底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相关数据,在R软件中通过edgeR包对口底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lncRNA;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和建立lncRNA风险预测模型;绘制风险评分曲线、患者生存状态散点图、lncRNA表达热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风险模型与口底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从TCGA数据库中得到54例口底鳞癌组织和3例对应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使用R软件edgeR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筛选标准:P≤0.001,倍数变化≥2)得到差异lncRNA 138个。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基于3个lncRNA(MIR1-1HG、HOXC13-AS、RAMP2-AS1)的多变量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系数为0.77。患者风险评分、生存状态散点图显示,风险评分越高口底鳞癌患者的死亡率越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口底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风险口底鳞癌患者(P<0.001)。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3个具有临床意义的lncRNA,为口底鳞癌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基于MIR1-1HG、HOXC13-AS、RAMP2-AS1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口底鳞癌患者的预后,有望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 COX回归模型
下载PDF
胸乳入路和口底入路在微创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颜喜胜 徐月红 +1 位作者 章波 王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和口底入路在微创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06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口底入路组(n=51)和胸乳入路组(n=55),均进行微创甲状腺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等,以及手术前后促甲状腺激素...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和口底入路在微创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06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口底入路组(n=51)和胸乳入路组(n=55),均进行微创甲状腺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等,以及手术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差异。结果口底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胸乳入路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胸乳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29、12.26,P均<0.05);口底入路组术后TSH、T4和FT3水平低于胸乳入路组,而FT4水平明显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7、6.90、5.63、-21.22,P均<0.05);口底入路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45、-7.11、-3.82,P均<0.05);口底入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2、0.00、0.00、0.44、0.34,P均>0.05)。结论胸乳入路和口底入路在微创甲状腺癌手术中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口底入路的手术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乳入路 口底入路 微创甲状腺癌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颏部外伤后导致口底蜂窝织炎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10
作者 周志霖 解孟佳 +4 位作者 高娟娟 邵苗苗 黄锦华 李松南 常财旺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183-1186,共4页
口底蜂窝织炎(CFM)是一种涉及双侧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的弥散性蜂窝组织炎,而高血糖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会加剧上述的颌面部感染,从而引起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和病死率较高。本文报道一例我院近期收治的颏... 口底蜂窝织炎(CFM)是一种涉及双侧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的弥散性蜂窝组织炎,而高血糖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会加剧上述的颌面部感染,从而引起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和病死率较高。本文报道一例我院近期收治的颏部外伤后导致CFM伴CNF的糖尿病患者,以期为临床多学科诊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性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 口腔感染性疾病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及CT血管造影在修复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世洪 肖金刚 +5 位作者 孙黎波 张力 曾梁楠 夏德林 周航宇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前应用CTA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结果 16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的口底、舌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理想,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肿瘤局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T4N2M0期)在术后10个月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CTA能精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重建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缺损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肌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保留完整性下颌骨及牙列行舌癌和口底癌联合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真华 葛家华 +4 位作者 汤喜 叶果 吴剑 杨鑫 周晓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13-2914,共2页
目的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下颌骨 牙列 口底癌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口腔舌癌与口底癌患者预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莎莎 周旋 +1 位作者 张浏阳 张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比较口腔舌癌患者与口底癌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首次治疗的口腔癌患者病历资料,据肿瘤所在部位分为口腔舌癌组(舌癌组)与口底癌组,按性别、年龄、T分期与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匹配,最终确定舌癌组100例和口底癌... 目的比较口腔舌癌患者与口底癌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首次治疗的口腔癌患者病历资料,据肿瘤所在部位分为口腔舌癌组(舌癌组)与口底癌组,按性别、年龄、T分期与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匹配,最终确定舌癌组100例和口底癌组50例。Kaplan-Meier分析比较2组总生存率(OS)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对2组基本特征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3年和5年总OS分别为舌癌组65%、51%;口底癌组40%、28%。3年和5年DSS分别为舌癌组61%、46%;口底癌组38%、26%。2组间OS与D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RR=1.431,P=0.019)与局部淋巴结转移(RR=1.526,P=0.043)为影响舌癌与口底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舌癌组的预后优于口底癌组。两者预后与复发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根据肿瘤部位不同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舌癌患者的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疾病特征 口底 预后 回归分析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8
14
作者 喻建军 周晓 +6 位作者 陈杰 李赞 黄文孝 戴捷 田嗥 包荣华 单振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42-944,共3页
目的:评价股前外侧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10例。皮瓣大小为12cm×5cm至6cm×4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口腔功能基... 目的:评价股前外侧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10例。皮瓣大小为12cm×5cm至6cm×4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口腔功能基本恢复。随访2月到26个月,10例患者均健在。其中1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结论: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血管口径大,供瓣区隐蔽。是一种适合口底缺损修复的游离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 游离皮瓣 肿瘤 缺损
下载PDF
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术式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海林 黄文孝 +6 位作者 陈杰 唐瑶云 包荣华 王俊琦 李晋芸 钟外生 谭平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舌癌口底区淋巴结转移分布的特点,探讨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舌-口底-颈联合根治的舌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骨舌侧骨膜与舌骨之间患侧口底组织贯通切除的手术方式,将口底区标本分成舌淋巴结和舌... 目的分析舌癌口底区淋巴结转移分布的特点,探讨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舌-口底-颈联合根治的舌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骨舌侧骨膜与舌骨之间患侧口底组织贯通切除的手术方式,将口底区标本分成舌淋巴结和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两组进行病理分析,观察术后口底瘘发生几率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舌淋巴结出现率23.1%(7/26);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出现率15.3%(4/26)。在出现舌淋巴结患者中转移率为71.4%(5/7);在出现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患者中转移率为50.0%(2/4)。术后口底瘘的发生率为7.7%(2/26)。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经口进食。随访期内4例患者发生对侧颈部或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全部26例患者未见原发灶、患侧颌下、患侧舌骨区、患侧颈部复发。结论舌癌贯通口底切除术式符合淋巴引流规律,彻底清扫了口底淋巴引流通路及可能出现的舌淋巴结及舌动脉起始端淋巴结,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肿瘤局部及区域转移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舌淋巴结 舌动脉起始端淋巴结 口底 贯通切除
下载PDF
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潘孟雄 马祥伟 +3 位作者 覃小荣 毛峻武 李波 刘治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2-23,26,共3页
目的探讨用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整复舌及口底缺损,丰富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整复方法。方法选取5例舌及口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用对侧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整复,观察疗效。结果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有足够的血管蒂到达对侧口底舌腹,修复皮... 目的探讨用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整复舌及口底缺损,丰富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整复方法。方法选取5例舌及口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用对侧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整复,观察疗效。结果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有足够的血管蒂到达对侧口底舌腹,修复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切取简单,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供区再次损伤畸形小,不影响根治,有望成为舌口底恶性肿瘤切除后即刻修复常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口底缺损 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 舌口底恶性肿瘤
下载PDF
舌及口底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2
17
作者 阮宏莹 杨宝琦 +1 位作者 熊本芳彦 小宫山壮太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修复技术在舌及口底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3例舌及口底癌患者,接受舌部分或全切后应用3种皮瓣进行舌及口底缺损的1期修复。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PMMC)9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RAM)3例,游离肩胛皮瓣1例。结果:除1例... 目的:探讨修复技术在舌及口底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3例舌及口底癌患者,接受舌部分或全切后应用3种皮瓣进行舌及口底缺损的1期修复。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PMMC)9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RAM)3例,游离肩胛皮瓣1例。结果:除1例患者因下咽癌曾行全喉、下咽及食道切除外,其余患者均在切除病变的基础上保存了喉,术后均能发音并可经口进食无误吸,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修复技术应用于进展期舌及口底癌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口底 口腔肿瘤 舌肿瘤 肿瘤切除手术
下载PDF
颌骨骨折合并颅底损伤患者经口底入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4 位作者 彭健泓 谭玉莲 杨磊 何善志 王友元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底隧道入路气管插管在手术治疗颌骨骨折伴颅底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颅底损伤合并颌骨骨折。因不能采用常规经口腔或经鼻腔入路... 目的探讨经口底隧道入路气管插管在手术治疗颌骨骨折伴颅底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颅底损伤合并颌骨骨折。因不能采用常规经口腔或经鼻腔入路插管,7例患者均选用口底隧道入路插管。结果 7例患者术后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颌面部皮肤瘢痕隐蔽,没有脱管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口底隧道入路行气管插管麻醉适用于颌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入路 气道管理 颌骨骨折 气管切开术 麻醉
下载PDF
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和脉管畸形的MR-DWI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文静 艾松涛 +2 位作者 余强 王平仲 孙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目的:评价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SCC)和脉管畸形的MR扩散加权成像(MR-DWI)特点。方法:对治疗前行常规MRI和MR-DWI检查的65例舌和口底SCC和11例脉管畸形(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MR-DWI上,分别于b值为500 s/mm2和1000 s/mm2时获... 目的:评价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SCC)和脉管畸形的MR扩散加权成像(MR-DWI)特点。方法:对治疗前行常规MRI和MR-DWI检查的65例舌和口底SCC和11例脉管畸形(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MR-DWI上,分别于b值为500 s/mm2和1000 s/mm2时获取其ADC均值,并进行t检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b值分别为500 s/mm2和1000 s/mm2时,SCC的ADC均值分别为1.23×10-3mm2/s和0.904×10-3mm2/s;脉管畸形的ADC均值分别为1.79×10-3mm2/s和1.17×10-3mm2/s。统计分析显示两组b值情况下的ADC均值在SCC和脉管畸形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舌和口底SCC和脉管畸形之间具有不同MR-DWI特点,两者之间的差异能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 肿瘤 鳞状细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口底重症多间隙感染41例患者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乔波 张浚睿 +3 位作者 陆斌 孔亮 刘芳 封兴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口底重症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的诱因、症状、初步诊断、重要伴发疾病、合并症、临床诊断、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及疗程)、手术干预及转归等方面进行总结及系...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口底重症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的诱因、症状、初步诊断、重要伴发疾病、合并症、临床诊断、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及疗程)、手术干预及转归等方面进行总结及系统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2.4∶1,年龄10~93岁(平均46.23岁),农村城市比例为3∶1。14.6%患者初步诊断不准确。31%患者在发病后5 d 内就诊。82.9%患者为牙源性感染,35%患者初诊时炎症已扩散至咽旁间隙、翼下颌间隙或者合并颈部感染,7.5%患者感染扩散至纵膈;2例患者入院后已合并严重纵膈及肺部感染,转呼吸内科治疗,1例因肾衰转泌尿外科治疗;38例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尽早完成切开引流,痊愈出院,平均住院21 d。结论:牙源性感染的重症口底多间隙感染最多见,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维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尽早切开引流、综合治疗去除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 蜂窝织炎 牙源性感染 呼吸道 脓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