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structure of the sensilla on antennae and mouthparts of larval and adult 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Plutellidae) 被引量:4
1
作者 LI Yi-ping DU Xiao +2 位作者 LIU Fang-fang LI Yin LIU Tong-xi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409-1420,共12页
Plutella xylostella (L.) (Plutellidae)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est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y of antennal and mouthpart sensilla in the larvae and adults of P. xylostella (L.) was ... Plutella xylostella (L.) (Plutellidae)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est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y of antennal and mouthpart sensilla in the larvae and adults of P. xylostella (L.) was observed by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larval antennae possess six sensilla basiconica, two sensilla chaetica and one sensillum styloconicum. Larval mouthparts possess six types of sensilla: sensilla chaetica, sensilla digitiformia, sensilla epipharyngeal, sensilla basiconica, sensilla styloconica and sensilla placodea. In the adult, seven types of sensilla are found on the antennae in males and six types of sensilla (sensilla basiconica absent) occur in females. Sexual dimorphism is also found i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se sensilla on the antennae of adults. We describ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ive types of sensilla on the mouthparts of the adult of P. xylostella. This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function of these sensilla,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pest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tella xylostella antenna mouthpartS SENSILLA ULTRASTRUCTURE
下载PDF
桃红颈天牛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超微结构特征
2
作者 赵伟薇 谢广林 王文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1-295,共15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毛形感器2亚型、耳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口器均分布有感器类型6型10亚型,即刺形感器2亚型、锥形感器4亚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板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跗节表面均有感器类型3型6亚型,即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以及毛形感器1亚型,且雌雄虫间各部位感器无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触角 口器 跗节 感器
下载PDF
Drag Reduction in the Mouthpart of a Honeybee Facilitated by Galea Ridges for Nectar-Dipping Strategy 被引量:4
3
作者 Chuchu Li Jianing Wu +2 位作者 Yunqiang Yang Rengao Zhu Shaoze Ya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70-78,共9页
Some nectarivorous animals have evolved highly specialized tongues to gather nectar from flowers. Here we show that the Italian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uses the uniformly-distributed ridges on the internal... Some nectarivorous animals have evolved highly specialized tongues to gather nectar from flowers. Here we show that the Italian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uses the uniformly-distributed ridges on the internal wall of the mouthpart to reduce drag while drinking nectar. We discovered that the tip of the tongue is covered with bushy setae and resembles a brush, and the ridges are parallel distribu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galeae. Using high-speed camera, we record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mouthpart when dipping the sucrose water. Considering the ridges and the movement rule of the glossa, we proposed 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drag reduction. Theoretical estimation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dipping frequency indicates that the erectable bushy hairs and the ridg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friction when a honeybee drinks nectar. Results show that dimensions of the ridges play a key role in reducing fric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idges on the galeae of honeybee's mouthpart can reduc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y 86% 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 efficient S = 40. Finally, the capability of drag reduction in the mouthpart of honeybee may inspire a creative concept for de- signing efficient viscous micropu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EYBEE mouthpart RIDGES drag reduction MICROPUMP
原文传递
Design of bionic locust mouthparts stubble cutting device 被引量:4
4
作者 Jiale Zhao Mingzhuo Guo +2 位作者 Yun Lu Dongyan Huang Jian Z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0年第1期20-28,共9页
Give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maize stubble breaking efficiency,large cutting torque and high power consumption faced during springtime no-till planting in Northeast China,we designed a high-performance coupling... Give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maize stubble breaking efficiency,large cutting torque and high power consumption faced during springtime no-till planting in Northeast China,we designed a high-performance coupling bionic stubble cutting device capable by integrating the structure(multi-segment and serrate)and cutting mode(isokinetic and symmetrical)of locust mouthparts.Methods of bionic construction,mechanism design,theoretical analysis,parameter optimization,Arduino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were combined to design a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and an intelligent speed control system.In particular,the bionic cutting blade could reconstruct the multi-segment and serrate structure of locust mouthparts,while the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and the intelligent speed control system jointly comprised the bionic drive system,which could simulate the isokinetic and symmetrical cutting mode,thereby bionically coupling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nd movement patterns.Analysis of comparative tests showed the coupling bionic cutting device could reduce the cutting torque by 26.6%-31.6%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by 21.9%-26.1%.This work confirmed that coupling bionic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ubble cutting efficiency,which was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gn of stubble cutting device for no-till pla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ICS locust mouthparts cutting device corn stubble
原文传递
艾菊瓢虫口器及其感器的超微形态特征观察
5
作者 石亚萍 王科 +3 位作者 刘长仲 郝亚楠 郝昕 马瑞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研究昆虫口器的形态是探究昆虫取食机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部分的超微形态,以及口器感器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探究植食性瓢虫口器各结构的功能及协调机制,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结构的超微形态及口器... 研究昆虫口器的形态是探究昆虫取食机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部分的超微形态,以及口器感器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探究植食性瓢虫口器各结构的功能及协调机制,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结构的超微形态及口器感器进行详细观察,并与其他食性瓢虫口器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艾菊瓢虫的口器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根据感器的形态、长度及分布共鉴定出7种感器,即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表皮孔、板形感器以及分枝刷状结构,其中分枝刷状结构在瓢虫中首次报道。艾菊瓢虫口器基本组成及主要形态与其他食性瓢虫种类相似,但在细微形态上均有差别,这些形态差异与取食习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菊瓢虫 口器 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形态
下载PDF
榛实象成虫头部、喙、口器感器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晓乾 尚尔雨 +2 位作者 高宇 孙妍 申国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4期20-26,共7页
明确榛实象(Curculio dieckamanni)雌雄成虫头部、喙及口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榛实象雌雄成虫头部、喙及口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在榛实象雌雄成虫头部发现有3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鳞形感器... 明确榛实象(Curculio dieckamanni)雌雄成虫头部、喙及口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榛实象雌雄成虫头部、喙及口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在榛实象雌雄成虫头部发现有3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鳞形感器、臼窝状感器和表皮孔,雌雄虫头部感器类型不存在雌雄异型现象;其中鳞形感器数量雌虫中显著高于雄虫(P<0.05),臼窝状感器数量在雌雄虫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皮孔在雌雄虫头部均仅分布有1个。在榛实象雌雄成虫的喙,发现1种感器为腔锥形感器,该感器数量在雌虫中显著高于雄虫(P<0.05)。在榛实象雌雄成虫口器上发现有4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锥形感器、柱形感器、鱼鳍形感器和轴承短锥形感器,榛实象成虫口器感器种类在雌雄间无异型现象,锥形感器、柱形感器、鱼鳍形感器和轴承短锥形感器分布数量在雌雄间相同。该项研究对榛实象成虫头部、喙及口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榛实象的行为生态学及生理学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实象 头部感器 喙部感器 口器感器 扫描电镜 形态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对半翅目害虫具有活性的Bt杀虫蛋白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晓妮 曹蓓蓓 +3 位作者 束长龙 耿丽丽 王泽宇 张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0-398,409,共10页
半翅目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时间长,给我国农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用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替代化学杀虫剂防治半翅目害虫,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保护动物及人类生命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 半翅目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时间长,给我国农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用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替代化学杀虫剂防治半翅目害虫,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保护动物及人类生命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产生的杀虫蛋白对多种害虫展现出高效特异的杀虫活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为全球农业、林业和卫生害虫的绿色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综述了我国农林业中重要的半翅目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主要防治手段,重点归纳了Bt杀虫蛋白对半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研究进展以及挖掘具有半翅目杀虫活性的Bt杀虫蛋白基础,并针对Bt杀虫蛋白在半翅目害虫绿色防控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刺吸式口器 苏云金芽胞杆菌 杀虫蛋白 杀虫活性
下载PDF
甜菜夜蛾幼虫触角及口器上感器形态描述(鳞翅目,夜蛾科)(英文)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建勋 王进军 +3 位作者 邓威 杨波 李娟 刘怀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甜菜夜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其幼虫识别寄主取食的机理及转主危害取决于其嗅觉感器的识别机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甜菜夜蛾幼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 甜菜夜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其幼虫识别寄主取食的机理及转主危害取决于其嗅觉感器的识别机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甜菜夜蛾幼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试图解析昆虫的取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感器 幼虫 触角 口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三种夜蛾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娜 魏劲松 +2 位作者 党露 王建波 花保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7-884,共8页
为确定不同种类夜蛾口器及其感器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夜蛾H.assulta(Guenée)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Staudinger)3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为确定不同种类夜蛾口器及其感器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夜蛾H.assulta(Guenée)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Staudinger)3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重要农业害虫雌、雄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夜蛾雌、雄成虫口器感器类型均无明显差异。棉铃虫和烟夜蛾口器感器在类型和形状上十分类似,均具有毛形、锥形和栓锥形感器;喙管末端的栓锥感器粗、密,棱纹明显。银纹夜蛾口器感器与两种铃夜蛾区别明显,除上述3类感器外,还具有腔锥形感器;其喙管末端的栓锥感器细、疏,棱纹不明显。结果显示口器感器可用于夜蛾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科 棉铃虫 烟夜蛾 银纹夜蛾 感器 口器 喙管 超微形态
下载PDF
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海英 张珏锋 +1 位作者 李芳 陈建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目的】为明确二化螟不同寄主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对上述结构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二化螟两种群梗节具2个刺... 【目的】为明确二化螟不同寄主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对上述结构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二化螟两种群梗节具2个刺形感器、3个锥形感器;上唇具6对刺形感器;上颚切齿叶具7个端齿,基外侧具2个刺形感器;轴节和茎节各具1个刺形感器;外颚叶具3个锥形感器、2个刺形感器和2个栓锥感器;下颚须侧缘具1个指形感器;下唇须端部有1个刺形感器。两种群间鞭节和下颚须感器数目存在差异:茭白种群鞭节具1个栓锥感器和2个锥形感器,水稻种群则具1个栓锥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茭白种群下颚须具5个锥形感器和3个柱形感器,而水稻种群具4个锥形感器和4个柱形感器。在感器长度上,茭白种群部分龄期幼虫的部分刺形感器(分布于梗节、轴节、茎节)、锥形感器(分布于梗节、下颚须、外颚叶)、栓锥感器(分布于鞭节、外颚叶)显著长于水稻种群的相应感器。茭白种群(1~5龄)的部分柱形感器(分布于下颚须)、3~5龄幼虫部分刺形感器(分布于外颚叶)显著短于水稻种群的相应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口器 触角 感器 超微形态
下载PDF
陕南早寒武世具口部的磷酸盐化Punctatus及其胚胎化石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云焕 李勇 +5 位作者 邵铁全 朱志新 于波 王焯 张琬茜 李荣西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94,共13页
报道陕西南部灯影组宽川铺段地层中发现的Punctatus锥体标本、保留精美软组织特征的口部标本和可能的胚胎标本。对Punctatus软组织及整体形态功能研究表明,Punctatus在分类上可能更接近于腔肠动物的水螅型,代表初具原始触手的腔肠动物... 报道陕西南部灯影组宽川铺段地层中发现的Punctatus锥体标本、保留精美软组织特征的口部标本和可能的胚胎标本。对Punctatus软组织及整体形态功能研究表明,Punctatus在分类上可能更接近于腔肠动物的水螅型,代表初具原始触手的腔肠动物早期演化类型。在上万枚与Punctatus共生的球状化石中,发现若干枚可能的原肠期胚胎及胚胎发育晚期标本,在此基础上提出PunctatusemeiensisHe,1980花冠状口部可能经历的胚胎发育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NCTATUS 口部构造 腔肠动物 胚胎化石 梅树村期 灯影组宽川铺段 陕南
下载PDF
昆虫口器及其进化简史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明 任东 谭京晶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2,607,共6页
昆虫口器有着很高的分化率,可细分为34个现生和2个化石类型,大部分出现在自泥盆纪以来的5个历史发展时期:早泥盆、中石炭、早二叠、三叠-侏罗、侏罗-白垩。文章依据时间线索,介绍每种口器的特征以及所属主要类群,对整个昆虫纲的口器做... 昆虫口器有着很高的分化率,可细分为34个现生和2个化石类型,大部分出现在自泥盆纪以来的5个历史发展时期:早泥盆、中石炭、早二叠、三叠-侏罗、侏罗-白垩。文章依据时间线索,介绍每种口器的特征以及所属主要类群,对整个昆虫纲的口器做出了归类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化石 口器 演化历史 昆虫纲 口器 简史 进化 发展时期 分化率 泥盆纪 时间线 化石
下载PDF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信号分子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艳敏 白建保 +3 位作者 刘剑君 陈翔 周晓峰 程新胜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2,共7页
为揭示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体内信号分子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利用烟蚜(Myzus persicae,刺吸式口器)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咀嚼式口器)取食烟草,测定取食后第3、6、10和15天烟叶中生物碱和蔗糖酯(Sucrose ester,SE)的含量,以... 为揭示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体内信号分子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利用烟蚜(Myzus persicae,刺吸式口器)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咀嚼式口器)取食烟草,测定取食后第3、6、10和15天烟叶中生物碱和蔗糖酯(Sucrose ester,SE)的含量,以及取食后第3、6、9和12小时烟叶与根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茉莉酸(Jasmine acid,JA)的含量。结果表明:(1)烟蚜和斜纹夜蛾取食烟株后,烟叶中的降烟碱、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6天达到最高。烟蚜取食后,烟碱、降烟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9.80%、27.92%和82.20%;斜纹夜蛾取食后,烟叶中的烟碱、降烟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4.06%、34.31%和79.15%。(2)烟蚜和斜纹夜蛾取食烟株后,烟叶中的蔗糖酯含量均在第10天达到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60.14%和65.90%。(3)烟蚜和斜纹夜蛾取食烟株后,NO含量在叶部和根部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9 h后达到最高。处理组叶部与根部的JA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叶部JA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根部则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蚜 斜纹夜蛾 次生代谢物 信号分子 口器
下载PDF
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胡想顺 刘小凤 赵惠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是用来记录刺吸式口器昆虫口针在寄主组织中刺探行为的电信号变化特征的技术,主要用于昆虫刺探(取食)、传毒行为,植物抗虫机制等的研究,本文对其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波形特征和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 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是用来记录刺吸式口器昆虫口针在寄主组织中刺探行为的电信号变化特征的技术,主要用于昆虫刺探(取食)、传毒行为,植物抗虫机制等的研究,本文对其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波形特征和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吸式口器昆虫 刺探电位图谱(EPG) 电生理
下载PDF
钩臀蚁蛉头部附器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方梅 扶胜兰 +4 位作者 乔利 潘鹏亮 尹健 洪枫 刘红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8,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分别是B&#x00F6;hm氏鬃毛、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4种)、腔乳头形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不同感器在触角和口器下颚须、下唇须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雌、雄成虫之间无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感器功能的相关研究等,对钩臀蚁蛉的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臀蚁蛉 扫描电镜 触角 口器 感器
下载PDF
山茱萸蛀果蛾幼虫触角和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静 花保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索寄主范围不同的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幼虫感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为害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单食性蛀果害虫———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 Kim老熟幼虫触角... 【目的】探索寄主范围不同的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幼虫感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为害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单食性蛀果害虫———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 Kim老熟幼虫触角和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结果】山茱萸蛀果蛾幼虫触角柄节未见感器分布,梗节上有2个刺形感器和3个锥形感器,鞭节上有1个栓锥感器和3个锥形感器。口器上共有6种感器:刺形感器数量多,分布广;栓锥感器主要分布在颚叶、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指形感器位于内唇和下颚须端节侧缘;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仅存在于下颚上;内唇感器为内唇所特有。【结论】蛀果蛾幼虫触角和口器的感器与寄主范围之间未发现严格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蛀果蛾 幼虫 触角 口器 感器 超微形态
下载PDF
2种尺蛾成虫口器感器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方梅 洪枫 +3 位作者 潘鹏亮 尹健 赵琦 金银利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为确定茶银尺蠖和灰茶尺蠖2种尺蛾成虫口器及其感器的超微结构,探讨其取食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对2种尺蛾雌、雄成虫口器及感器的超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种尺蛾雌、雄成虫口器形态均无明显差异。茶银尺蠖口器感器具有3类6个亚型,即... 为确定茶银尺蠖和灰茶尺蠖2种尺蛾成虫口器及其感器的超微结构,探讨其取食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对2种尺蛾雌、雄成虫口器及感器的超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种尺蛾雌、雄成虫口器形态均无明显差异。茶银尺蠖口器感器具有3类6个亚型,即毛形感器3个亚型、锥形感器2个亚型和栓锥形感器;灰茶尺蠖口器感器具有3类5个亚型,即毛形感器2个亚型、锥形感器2个亚型和栓锥形感器。2种尺蛾口器感器均具有3类,在结构和分布上十分类似,但形态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蛾科 茶银尺蠖 灰茶尺蠖 口器 感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白蜡虫若虫口器超微结构特征与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杰军 陈晓鸣 +3 位作者 王自力 叶寿德 陈勇 王绍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7-454,共8页
超微结构表明,白蜡虫雌、雄若虫口器结构相同,均由外部的口针、下唇和唇基板,以及内部的口针囊和幕骨组成,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口器具口针囊,幕骨发达;(2)上唇退化,下唇短小、不分节;(3)下颚针具T型锁紧密相扣;(4)口器刚毛稀疏,感器... 超微结构表明,白蜡虫雌、雄若虫口器结构相同,均由外部的口针、下唇和唇基板,以及内部的口针囊和幕骨组成,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口器具口针囊,幕骨发达;(2)上唇退化,下唇短小、不分节;(3)下颚针具T型锁紧密相扣;(4)口器刚毛稀疏,感器单一。其中,口器上、下唇退化,幕骨发达,口针束伸缩可能主要受幕骨和口针囊控制,而口器感器退化则可能与其取食行为的高度特化有关。白蜡虫雌、雄虫口针长度和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而1龄、2龄若虫口针长度和直径差异显著(P<0.05)。1龄若虫由于口针较短,口针束较柔软,适宜穿刺较薄的叶片,故生活在叶片上,而2龄若虫由于口针较长,口针束较为坚硬,适宜穿刺比叶片厚的树皮,故返回枝条生活,且若虫从叶片转移到枝条上生活,可能是基于寻求安全栖息地和稳定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口器 超微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叶甲科口器比较形态学研究 (鞘翅目,叶甲科)(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斯琴 崔俊芝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652,共7页
叶甲科成虫为植食性昆虫 ,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本文对叶甲科 3亚科 9属 9种 (Chrysomelinae :CrositaaltaicaaltaicaGebler,Chrysolinaexanchalcea (Wiedemann) ,Humbacyanicollis (Hope) ;Galerucinae :GalerucanigrolineataManner he... 叶甲科成虫为植食性昆虫 ,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本文对叶甲科 3亚科 9属 9种 (Chrysomelinae :CrositaaltaicaaltaicaGebler,Chrysolinaexanchalcea (Wiedemann) ,Humbacyanicollis (Hope) ;Galerucinae :GalerucanigrolineataManner heim ,Gallerucida gloriosaBaly ,Atrachyamenetriesi (Faler mann) ;Alticinae :Ophridaspectabis (Baly) ;Podontialutea(Olivier) ;EuphitreamicansBaly)的口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 ,并对其形态演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科 比较形态学 口器 亚科 植食性昆虫 鞘翅目 成虫
下载PDF
东方蝼蛄口器结构与表皮纳米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吭 李玉柱 +1 位作者 佟金 孙霁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227,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观察了东方蝼蛄口器表面及断面几何结构特征,对口器的表皮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口器组织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东方蝼蛄口器具有中空结构,断面材料呈层状复合结构;采用切片法对东方蝼蛄口器进行了外形重...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观察了东方蝼蛄口器表面及断面几何结构特征,对口器的表皮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口器组织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东方蝼蛄口器具有中空结构,断面材料呈层状复合结构;采用切片法对东方蝼蛄口器进行了外形重构;利用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东方蝼蛄口器表皮材料进行了测试,发现东方蝼蛄口器的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较高。经比较发现,东方蝼蛄口器表皮的纳米硬度大于雄臭蜣螂唇基表皮的纳米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蝼蛄 口器 微观结构 纳米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