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n paste filling stope 被引量:5
1
作者 Xu Ying Chang Qingliang +3 位作者 Zhou Huaqiang Cao Zhong Li Xiushan Chen Jianh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6期863-868,共6页
We combined the similar simulation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 tion features of overlying strata caused by paste backfill mining, study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s of the overl... We combined the similar simulation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 tion features of overlying strata caused by paste backfill mining, study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n paste backfill mining, structural movement of the stope strata as well as the stope stress distribution laws. Furthermore, authors also explored the key factors to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n paste backfill mi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caving zone existed in the bending zone only in the overlying strata of the paste backfill mining. Compared with the roof caving mining, the degree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area of influence in the paste filling stope were apparently smaller. And the degree of destruction and area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decreased prominently. Also, there was no apparent strata behavior in the working face. Lastly, the filling ratio was the key to control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Combined with a specific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author prov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extension of the paste backfill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 backfill mining movement of overlying strata Stope stress Similar simulation
下载PDF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of recovering standing pillars with solid backfilling by phys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An Baifu Miao Xiexing +2 位作者 Zhang Jixiong Ju Feng Zhou 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01-307,共7页
To analyze the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law of recovering room mining standing pillars with solid backfilling.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sponge and wood as the backfilling simulation material were tested.Th... To analyze the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law of recovering room mining standing pillars with solid backfilling.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sponge and wood as the backfilling simulation material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i) The covering-rock mechanics of the overly strata comes from "two-arch structures + hinged girder + bend beam" to "backfilling material + hinged girder + bent beam" by increasing the fill ratio from 0%to 85%,the beginning of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appears later and the total duration of subsidence velocity increased from zero to the highest value increases.The trend of "single polarization" of the subsidence velocity curves becomes noticeable and the velocity variation trend becomes stable,(ii) The equiponderate aeolian sand was added to improve the anti-pressure ability of the loess,and the corresponding ground processing & transport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m mining standing pillars Solid backfilling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下载PDF
Height of fractured zone inside overlying strata under high-intensity mining in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Wenbing Guo Gaobo Zhao +1 位作者 Gaozhong Lou Shuren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SCD 2019年第1期45-49,共5页
The height of fractured zone(HFZ) at the high-intensity longwall mining panel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afety analysis of coal mining under bodies of water. This paper described definitions of the highintensity minin... The height of fractured zone(HFZ) at the high-intensity longwall mining panel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afety analysis of coal mining under bodies of water. This paper described definitions of the highintensity mining. The processes of overburden failure transfer(OFT) were analyzed,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termination stag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limited suspension-distance and the limited overhanging distance were proposed to judge the damage of each stratum. Mechanical models of strata suspended integrity and overhanging stability were established.A theoretical method to predict the HFZ at the high-intensity longwall mining panel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processes of OFT. Taking a high-intensity longwall mining panel(No. 11915 panel) as an example, the theoretical method proposed, the engineering analogy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s in the Regulation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HFZ.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ngineering analogies' result and empirical formulas' result. The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proposed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intensity MINING OVERBURDEN failure HEIGHT of fractured zone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下载PDF
Strata behavior in extra-thick coal seam mining with upward slicing backfilling technology 被引量:1
4
作者 Deng Xuejie Zhang Jixiong +1 位作者 Kang Tao Han Xiao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587-592,共6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 of upward slicing backfilling mining and the condition of Gonggeyingzi coal mine in Inner Mongolia,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udies of the strata behavior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proc... Based on the character of upward slicing backfilling mining and the condition of Gonggeyingzi coal mine in Inner Mongolia,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udies of the strata behavior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backfilling mining in extra-thick coal seams.This was achieved by setting up and analyzing the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odel using the ABAQUS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 that:(1) With the gradual mining of different slices,the roof appears to bend continuously but does not break.The vertical stress in the roof decreases and the decreasing amplitude reduces,while the tensile stress in the roof grows with the mining slices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will not exceed the allowable tensile stress.(2) The front vertical stress at the working face exceeds the rear vertical stress and both show a trend of decrease with decreasing amplitude of decrease.(3) The slices mined early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than the later ones.Similarly,the strata behavior experiences the same trend.The field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the roof does not break during the mining proces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thick coal seam Upward slicing backfilling mining strata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strata behavior
下载PDF
矿山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卫兵 王晓振 +3 位作者 谢建林 赵波智 宁杉 许家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具备适应深井高承压水特厚煤层开采复杂地质条件、多层位动态监测、高精度远程实时在线传输等技术特点,可为矿山企业开展顶板灾害防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煤炭开采应用实践背景出发,系统回顾了采动覆岩内部... 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具备适应深井高承压水特厚煤层开采复杂地质条件、多层位动态监测、高精度远程实时在线传输等技术特点,可为矿山企业开展顶板灾害防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煤炭开采应用实践背景出发,系统回顾了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进展和应用效果。结合我国矿压理论及岩移监测技术发展历史,全面介绍了矿山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的重要阶段,阐述了该技术在多维实时协同监测、无人在线监测和深部岩移监测3个方面所取得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结合补连塔煤矿、同忻煤矿、高家堡煤矿等矿井监测工程实例,展示了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并探讨了该技术在不同类型矿区、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矿山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原位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精确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即通过优化传感器性能和布置方案等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分析和预测,将原位监测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覆岩 内部岩移监测 顶板灾害 矿压显现 冲击地压 岩层控制 关键层
下载PDF
红庆河煤矿双煤柱开采矿压显现特征
6
作者 马祥 曾接兵 +4 位作者 张德兵 黄锐 张润兵 常笑笑 李许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8,共6页
由于红庆河煤矿首采区3-1103工作面和3-1101采空区之间留设双区段煤柱和顶板岩层结构的影响,3-1103工作面回采期间新辅助运输巷冲击危险水平高、动力显现明显,对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双煤柱开采矿... 由于红庆河煤矿首采区3-1103工作面和3-1101采空区之间留设双区段煤柱和顶板岩层结构的影响,3-1103工作面回采期间新辅助运输巷冲击危险水平高、动力显现明显,对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双煤柱开采矿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柱区应力集中水平高,1#煤柱主要威胁废弃的3-1103工作面旧辅助运输巷,2#煤柱主要威胁正在使用的3-1103工作面新辅助运输巷;随着2#煤柱宽度的增加,1#煤柱、2#煤柱和3-1103新辅助运输巷处的应力均逐渐降低,旧辅助运输巷两帮应力下降较缓慢,新辅助运输巷两帮应力下降较快;3-1103工作面回采引起的矿震主要集中在煤柱区,104 J以上矿震超前工作面平均约214 m,水平距离煤柱平均约3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煤柱 数值模拟 冲击危险性 矿震 矿压显现 岩层移动
下载PDF
特大采高综采面关键层结构形态及其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被引量:214
7
作者 许家林 鞠金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7-1556,共10页
通过对我国首个7.0 m支架综采工作面开采的现场实测、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就神东矿区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结构形态及其对矿压显现的影响规律与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特大采高工作面采高... 通过对我国首个7.0 m支架综采工作面开采的现场实测、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就神东矿区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结构形态及其对矿压显现的影响规律与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特大采高工作面采高明显增大,覆岩亚关键层1易进入垮落带中,不能形成"砌体梁"结构,而呈"悬臂梁"结构周期性破断,形成工作面的周期来压,周期来压的持续长度与支架控顶距接近,较关键层"砌体梁"结构来压持续长度明显偏大。一定条件下,覆岩亚关键层2的周期破断会引起亚关键层1的提前破断,并造成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呈一大一小的周期性变化。提出了特大采高综采面不同覆岩关键层结构形态时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方法,并依此确定了补连塔煤矿22303工作面7.0 m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为17 612 kN,现有支架额定工作阻力16 800 kN,在工作面部分区域略显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岩层移动 特大采高 矿压显现 关键层结构形态 绿色开采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66
8
作者 周楠 张强 +1 位作者 安百富 聂守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96,共5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采场矿压控制问题,根据某煤矿地质条件及工作面布置方式,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距离煤层上煤层开采完毕后,采空区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采空区下采场...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采场矿压控制问题,根据某煤矿地质条件及工作面布置方式,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距离煤层上煤层开采完毕后,采空区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采空区下采场覆岩运动规律;由于上煤层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垮落,老顶岩层完整性受到破坏,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采场覆岩构成"块体-散体-块体"的复合老顶结构,从而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小-大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的矿压显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煤层开采 工作面矿压 矿压显现 覆岩运动 物理相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围岩响应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杨 杨天鸿 +1 位作者 侯宪港 汪泓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58,共5页
将微震监测系统引入西部高强度开采的典型矿区——小纪汗煤矿,实现了整个监测区域的"空间"监测,更为全面地捕捉围岩内部破裂信息,基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了煤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岩层运动规律和围岩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将微震监测系统引入西部高强度开采的典型矿区——小纪汗煤矿,实现了整个监测区域的"空间"监测,更为全面地捕捉围岩内部破裂信息,基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了煤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岩层运动规律和围岩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11203工作面的不断开采,微震事件的演化呈周期性变化,与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密切相关,且周期来压平均步距为23 m.划分得到了工作面"三带"的范围及工作面开采扰动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的支护设计和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开采 矿压显现规律 岩层运动规律 微震监测
下载PDF
耿村煤矿综放开采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翟新献 孙乐乾 +2 位作者 涂兴子 李如波 卢德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山压力和围岩控制一直是综放开采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义马矿区耿村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观测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综放工作面上... 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山压力和围岩控制一直是综放开采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义马矿区耿村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观测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综放工作面上方老顶形成"三铰拱"形砌体结构,该结构初次失稳和周期性失稳造成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老顶来压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趋于稳定,主要表现在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和塑性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2)综放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步距14.4~17.5 m,平均16.2 m,顶板来压动载系数1.81~2.04,平均1.92,顶板来压明显但较缓和。顶板来压期间支架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为其额定工作阻力的72.2%,选用ZF8600/18/35D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合理。研究结果可为义马矿区综放开采围岩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 覆岩变形移动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运动形式及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于雷 闫少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4,59,共6页
为得到综放开采顶板运动形式及其对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影响,采用相似材料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顶板呈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而组合悬臂梁存在5种基本运动形式,即组合悬臂梁-直接垮落式、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转化式、... 为得到综放开采顶板运动形式及其对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影响,采用相似材料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顶板呈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而组合悬臂梁存在5种基本运动形式,即组合悬臂梁-直接垮落式、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转化式、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交替式、组合悬臂梁-搭桥-反向回转式以及组合悬臂梁-搭桥-直接垮落式。通过分析这5种基本运动形式对矿压规律的影响,揭示了较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顶板结构发生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交替式运动;揭示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结构发生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转化式、组合悬臂梁-搭桥-反向回转或组合悬臂梁-搭桥-直接垮落式引发小周期来压;铰接岩梁结构回转引起组合悬臂梁结构同时失稳引起大周期来压,此时组合悬臂梁结构运动形式多为直接垮落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顶板运动形式 矿压显现
下载PDF
浅埋煤层综放开采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相似模拟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冰 贾立锋 孙维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9期30-35,共6页
浅埋煤层综放开采因煤层埋藏浅、采出空间大,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仍不清楚。以辛安矿14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建立相似模拟试验模型,研究放顶煤开采过程覆岩破断、沉降规律和覆岩应力演化及模拟液压支架受力等规律。试验... 浅埋煤层综放开采因煤层埋藏浅、采出空间大,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仍不清楚。以辛安矿14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建立相似模拟试验模型,研究放顶煤开采过程覆岩破断、沉降规律和覆岩应力演化及模拟液压支架受力等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辛安矿1402工作面放顶煤开采初次来压来压步距是73m、周期性来压步距是31.5m、垮落角是59°;支架工作阻力88%分布在5000~7000kN,且分布呈现正弦波形,分布合理;上覆岩层垮落后在采空区内可形成"应力拱"结构,拱脚的应力大,沉降量多,应力拱结构支撑上覆垮落岩层;老顶垮落后可形成铰接结构,形成铰接结构的岩层旋转的角度可以通过函数公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综放开采 覆岩活动规律 模拟支架 相似模拟
下载PDF
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磊 蓝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29,共5页
基于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强矿压显现问题,笔者通过现场实测、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其围岩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应力演化规律。研究表明: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围岩运动受采掘扰动影响较大,主要集... 基于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强矿压显现问题,笔者通过现场实测、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其围岩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应力演化规律。研究表明: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围岩运动受采掘扰动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开采水平及以下范围;水平应力是影响围岩运动与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在开采水平及以下范围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水平应力呈类似"马鞍"形分布,主要影响范围为开采水平往下延深0~50 m,峰值位置位于开采往下30 m左右,应力集中系数达到了1.55,上覆采空区围岩破坏形态为近直立的半圆拱形。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场在开采水平与下一水平多次发生的强底鼓等矿压显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特厚煤层 围岩运动 矿压显现 应力演化
下载PDF
马脊梁煤矿浅埋煤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模拟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纯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搞清"两硬"浅埋煤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以大同煤业集团马脊梁煤矿为原型,在实验室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发现"两硬"浅埋煤层刀柱开采发生的大面积来压其实是多米诺效应引起的覆岩大面积切冒,垮落从直接顶开始,逐... 为了搞清"两硬"浅埋煤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以大同煤业集团马脊梁煤矿为原型,在实验室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发现"两硬"浅埋煤层刀柱开采发生的大面积来压其实是多米诺效应引起的覆岩大面积切冒,垮落从直接顶开始,逐步扩展至松散层。地表下沉最大处出现在地表沉陷区的中部,上覆岩层的运移以垂直位移为主,呈倒梯形整体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脊梁煤矿 浅埋煤层 覆岩活动规律 两硬
下载PDF
工作面过大巷连续回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宝贵 宋晓波 +4 位作者 李永亮 王俊涛 邢俊泷 郭海龙 李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
为保证回风大巷下方工作面连续回采,在冀中能源邢台矿5702工作面采用过大巷连续回采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5702工作面过上方回风大巷连续开采时野青灰岩层能否形成关键层进行判定。基于工作面上方关键层对回风大巷的保护作... 为保证回风大巷下方工作面连续回采,在冀中能源邢台矿5702工作面采用过大巷连续回采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5702工作面过上方回风大巷连续开采时野青灰岩层能否形成关键层进行判定。基于工作面上方关键层对回风大巷的保护作用,对5702工作面过上方210回风大巷连续回采进行了实践研究。实测结果表明:5702工作面过210回风大巷连续回采过程中,210回风大巷只产生局部破坏,巷道未发生严重变形,能保证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大巷 连续回采 关键层 巷道变形 覆岩移动
下载PDF
浅埋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破断特征和来压规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庆享 贺雁鹏 +3 位作者 李锋 王碧清 李军 苗彦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44,共8页
为了揭示浅埋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破断运动结构特征,在张家峁煤矿22201工作面辅运顺槽内施工3组钻孔,现场观测不同层位的顶板位移量,钻孔窥视顶板破断位置,实测统计对应的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架工作阻力。结果表明:工作面上... 为了揭示浅埋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破断运动结构特征,在张家峁煤矿22201工作面辅运顺槽内施工3组钻孔,现场观测不同层位的顶板位移量,钻孔窥视顶板破断位置,实测统计对应的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架工作阻力。结果表明:工作面上方顶板分层垮落,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效应;顶板破断超前于工作面来压,超前破断距离约15~20 m;顶板冒落带高度15~18 m,平均顶板破断角65°;初次来压形成非对称三铰拱结构,周期来压形成台阶岩梁结构;端头区域内倾向不同层位的顶板呈弧形拱状冒落。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2 m,来压时支架的平均工作阻力11 448 kN/架,周期来压步距为10~15.8 m,平均13 m,来压时支架的平均工作阻力10 343 kN/架,支架选型合理且利用率高;回风顺槽侧超前支承压力显现较明显,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于工作面前方5 m内,显著影响范围约为10 m,一般影响区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薄基岩 大采高 覆岩运动 矿压显现 超前支承压力
下载PDF
多因素协同作用浅埋深薄基岩覆岩活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云瑞 刘长武 +2 位作者 康亚明 黄常玲 卢邦稳 《铜业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2-16,共5页
根据浅埋深薄基岩煤层赋存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松散层厚度、基岩厚度、采高和推进速度对浅埋深薄基岩厚松散层岩层活动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岩层活动影响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岩层活动影响的重... 根据浅埋深薄基岩煤层赋存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松散层厚度、基岩厚度、采高和推进速度对浅埋深薄基岩厚松散层岩层活动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岩层活动影响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岩层活动影响的重要性从岩层活动的不同指标来看是不一样的。针对初次来压,基岩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周期来压,松散层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采高为地表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来看,对于浅埋深薄基岩厚松散层采场岩层活动影响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基岩厚度→松散层厚度→采高→推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薄基岩 厚松散层 多因素 岩层活动规律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开采顶板岩层活动规律及其矿压控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义顺 勾攀峰 +1 位作者 包美星 李德海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8-13,20,共7页
依据现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式开采采场矿压显现和顶板岩是活动规律,介绍了工作面矿压控制方法。
关键词 大倾角 顶板岩层 活动规律 矿压控制 采煤 煤层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宏生 张宏伟 +1 位作者 陈超 朱志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1,23,共6页
为深入研究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以六家煤矿SⅡN_26-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顶板运动规律、围岩应力规律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UDE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上部6-6号煤层开采的影响下,SⅡN_... 为深入研究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以六家煤矿SⅡN_26-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顶板运动规律、围岩应力规律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UDE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上部6-6号煤层开采的影响下,SⅡN_26-7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均有所降低,应力峰值由24.1 MPa降低至17.0 MPa,影响范围由40 m增大至120 m。通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监测,在上部采空区作用下,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偏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29.9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3.6 m,周期来压期间动载系数约为1.13。研究表明:在上部采空区作用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顶板来压步距均有所降低,矿压显现强度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规律 覆岩运动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计平 查文华 宋新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1,15,共5页
为得到极近距离煤层不同采煤工艺下联合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现场实测法对错距为20 m的上下煤层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通过观测得出上煤层因为采高小、顶板坚硬,造成工作面没有明显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超前影响剧烈范围为工作面... 为得到极近距离煤层不同采煤工艺下联合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现场实测法对错距为20 m的上下煤层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通过观测得出上煤层因为采高小、顶板坚硬,造成工作面没有明显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超前影响剧烈范围为工作面前方20 m,工作面巷道围岩塑性区深度为1.5~2.0 m;下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平均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27.4和15.5 m,超前剧烈影响范围为工作面前方30 m,工作面巷道围岩塑性区深度2 m,在这种条件下,20 m锚距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采煤工艺 联合开采 覆岩移动 矿压显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