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ye-movement Patterns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during the Stroop Test 被引量:2
1
作者 WU Yu Jia YANG Wen Han +4 位作者 WANG Qing Xiong YANG De Sheng HU Xiao Yun JING Jin LI Xiu Ho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77-685,共9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ye-movement patterns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DD children) with those of non-dyslexic children as they perform the 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SCWT), and to explore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ye-movement patterns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DD children) with those of non-dyslexic children as they perform the 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SCWT),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eye-movement patterns and interference effect. Methods An EyeLink II was used to record the eye-movement parameters of 32 DD children and 37 non-dyslexic children as they performed the SCWT. The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repeated measures were used to analyze behavioral and eye-movement parameters.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Chinese DD children presented lower accuracy(F = 8.488), slower response time(F = 25.306), and larger interference effect(t = 2.29); Chinese DD children also exhibited lower frequency of fixations(F = 6.069), greater numbers of saccades(F = 7.914) and fixations(F = 5.272), and shorter mean saccade distance(F = 4.03). All behavioral and eye-movement paramete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tasks in the SCWT.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ps and tasks in accuracy(F = 5.844), and margin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in response time(F = 3.040). Chinese DD children tended to have lower accuracy and longer response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lor-word naming' task. Conclusion Compared to non-dyslexic children, Chinese DD children are subject to a stronger interference effect. When performing the SCWT, Chinese DD children exhibit abnormal eye-movement patterns, namely shorter mean saccade distance, lower frequency of fixations, and more fixations and saccades. These abnormal eye movements may be relatively stable oculomotor patterns of DD children performing visual processing, and not influenced by impaired interferenc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dyslexia Chinese children Eye movement 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a Drums Alive<sup>®</sup>Kids Beats Intervention on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Motor Skill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2
作者 Carrie Ekins Peter R. Wright +3 位作者 Marianne Liebich Jacqueline Wright Henry Schulz Dean Owens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1年第4期832-839,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original pilo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the Drums Alive<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up>&reg;</sup></span> Kids Beats intervention could provide stati... The objective of this original pilo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the Drums Alive<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up>&reg;</sup></span> Kids Beats intervention could provid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to physical and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on participant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DD) using the Dusseldorf Motor-Proficiency-Test for children (MOT 4-6) model. The researchers selected the research-based Drums Alive Kids Beat intervention because of its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ology that in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positive effects on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neurological, educational, rhythmical, and socio-emotional literacy. Facilitators used standardized Drums Alive approved lesson plans and equipment to conduct the intervention through a battery of music, movement and drumming-centered exercises and activities. The 30 participants were German students between 4.9 and 10.2 years of age, without any inclusion or exclusion characteristics, who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sisting of two intervention groups: IG Kindergarten (IG Kinder), IG Elementary<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G Elem) with varied physical, social, and emotional DD that affected gross and fine motor skills, movement, coordination, and behavioral control;and, a Control Group (CG) that had normal physical and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able 1</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Drums Alive Kids Beats intervention provid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hysical and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DD, namely, 24% improvement (IG Kinder), 14% (IG Elem) vice a minor 4% improvement (CG). Of note, during this study to measure physical capability pre- and post-intervention, the facilitators notic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behavior in both IG groups;therefore, they chose to conduct a collateral study to measure six behavioral domains which will be documented in a future publication to demonstrate the exclu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ums Alive Kids Beats intervention and improvement in behavior.</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SCIPLINARY Music movement Drumming developmental Delay Behavior
下载PDF
FOXG1相关综合征3例患儿临床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孙殿荣 王岩艳 +2 位作者 李加山 张雷红 候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5-810,共6页
目的分析FOXG1相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FOXG1相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结果。结果纳入3例FOXG1相关综合征患儿,均为男性,生后起病,均有早发性运动障碍、全面性发育迟... 目的分析FOXG1相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FOXG1相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结果。结果纳入3例FOXG1相关综合征患儿,均为男性,生后起病,均有早发性运动障碍、全面性发育迟缓、产后小头畸形的表现。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3例患儿均具有FOXG1基因致病性变异。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特点为额叶皮层和/或胼胝体发育不良或髓鞘化延迟。例1为FOXG1基因N-末端结构域位点c.256dupC(p.Gln 86 Profs*35)移码突变,例2为FOXG1基因叉头结合域c.595G>T(p.Glu 199*)无义突变,例3为FOXG1基因JARID1B结合域c.1178C>A(p.S 393*)无义突变,例3临床表型和脑部异常改变轻于其他2例患儿。其中例2和例3患儿的突变之前未见文献报道,扩展了该疾病的基因变异谱。结论对于有早发性运动障碍、发育迟缓、小头畸形和特异性颅脑影像学表现的个体,应考虑FOXG1基因变异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G1基因 运动障碍 发育迟缓 小头畸形
下载PDF
眼动技术在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钠 童梅玲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阅读技能的学习障碍,它会导致儿童阅读能力低下,并对其身心健康及远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眼动技术可以通过捕捉阅读过程中的眼动信息来客观分析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和认知特点。该文对眼动技术在研究发展...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阅读技能的学习障碍,它会导致儿童阅读能力低下,并对其身心健康及远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眼动技术可以通过捕捉阅读过程中的眼动信息来客观分析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和认知特点。该文对眼动技术在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认知特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眼动技术 早期识别与干预
下载PDF
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进行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娜 崔欣华 +2 位作者 王立云 陈庚 邵艳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44-49,共6页
目的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结果,给予高危儿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并进行效果分析,旨在观察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高危儿早期干预提供研究线索。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儿童... 目的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结果,给予高危儿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并进行效果分析,旨在观察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高危儿早期干预提供研究线索。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儿童保健科随访并且GMs扭动运动评估结果异常的高危儿460例,分为观察组(n=261)和对照组(n=199)。对照组接受儿童保健科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儿童不安运动(FMs)结果分布情况,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对两组儿童6月龄和12月龄(早产儿采用矫正月龄)的发育商(D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GMs扭动运动异常结果分布无差异(χ^(2)=1.568,P=0.210)。干预后,观察组正常FMs比例(末次)高于对照组(χ^(2)=6.803,P=0.009)。Gesell发育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6月龄(近期效果)粗动作能、精细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D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2.035~4.728之间,P<0.05);6个月后(12月龄),观察组儿童除外语言能DQ,对照组儿童除外粗动作能DQ,两组儿童其余能区均较6月龄时增加(均P<0.05);观察组12月龄(远期效果)各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距增大(t值介于6.861~9.305之间,P<0.05)。结论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可提高正常FMs的发生率,促进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进行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扭动运动 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 Gesell发育评估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眼动学的影响
6
作者 罗雪梅 黄任秀 +3 位作者 杨孝霞 胡怡佳 覃中华 蒋蓓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930-93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眼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发展性阅读障碍患儿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纯读写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einsen-S...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眼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发展性阅读障碍患儿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纯读写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评分、视觉流畅、视线转移、视线停留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评分、视觉流畅、视线转移、视线停留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评分、视觉流畅、视线转移、视线停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患儿眼球控制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儿童眼动学 针刺疗法 读写训练
下载PDF
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特点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思民 于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与4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于加长;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环 动作编排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阎国利 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1年第4期25-28,56,共5页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过程 眼动特征 心理学 眼动分析法 阅读技能
下载PDF
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态势前瞻——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评述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长俭 丁元英 +3 位作者 韩华 戴瑞磊 王爱华 宋正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1-493,50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运用高难动作的技巧串(二连接或三连接)是获得难度价值分的主要形式,使用无连接价值的低难度...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运用高难动作的技巧串(二连接或三连接)是获得难度价值分的主要形式,使用无连接价值的低难度连接来增加或弥补成套动作完成的类型.能增强全套动作的节奏感和观赏性,而完成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将是优秀选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标赛 竞技体操 第39届 成套A分动作 编排特征 平衡木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静 刘苓 袁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高危儿,分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结合临床诊断确定是否有脑性瘫痪(脑瘫)、发育迟缓和发育偏离。并随访至12...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高危儿,分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结合临床诊断确定是否有脑性瘫痪(脑瘫)、发育迟缓和发育偏离。并随访至12月龄以上有明确的随访结局。计算GMs质量评估的预测效度。结果:160名高危儿随访结局:脑瘫11例(6.9%),发育迟缓32例(20.0%),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正常59例(36.8%)。GMs评估对神经学发育异常的预测效度:扭动阶段敏感性73.27%,特异性55.93%,阳性预测值74.00%,阴性预测值55.00%;不安阶段敏感性16.83%,特异性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41.26%。结论:GMs质量评估结合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并坚持长期随访,可协助临床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到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
下载PDF
中文阅读及发展性阅读障碍眼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庆荣 邓铸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5年第3期284-288,240,共6页
中文阅读眼动特征的评估参数主要包括注视点停留位置、眼跳、回视和注视时间等。基于眼动技术,并结合生理技术,研究者已揭示出正常读者中文阅读的多方面特点和规律。但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国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从上述两个角度出... 中文阅读眼动特征的评估参数主要包括注视点停留位置、眼跳、回视和注视时间等。基于眼动技术,并结合生理技术,研究者已揭示出正常读者中文阅读的多方面特点和规律。但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国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这里总结了正常读者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并探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眼动特征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眼跳 回视 注视 发展性阅读障碍
下载PDF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及眼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庆荣 邓铸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2,共7页
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国外研究者,基于认知和生物因素,先后提出了语音缺陷论、小脑缺陷论、一般性大细胞功能障碍论等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解释,并考察了患者的眼动特征,提出了有效的诊治方法。目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主要局限在语... 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国外研究者,基于认知和生物因素,先后提出了语音缺陷论、小脑缺陷论、一般性大细胞功能障碍论等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解释,并考察了患者的眼动特征,提出了有效的诊治方法。目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主要局限在语音和正字法领域,也涉及局部脑区的功能缺陷,但还未从多角度测查其成因,如眼动。这里,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眼动特征,如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回视等,及视觉加工的眼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眼动心理学 一般性大细胞功能障碍论
下载PDF
世界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向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6,30,共4页
依据第35~37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与发展趋向:以多个高难度的静止力量性动作及其连接构成'直接'加分,并形成一套高... 依据第35~37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与发展趋向:以多个高难度的静止力量性动作及其连接构成'直接'加分,并形成一套高起评分动作的主干加分,继而采用稳定性较高的空翻为下法,是当前世界优秀选手吊环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选用更难的用力性动作和改变静力性动作的完成方法,是吊环动作技术发展的总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运周期 吊环 成套动作 编排特征 发展趋向
下载PDF
词边界信息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朗读和默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学军 张明哲 +2 位作者 孟红霞 谭珂 王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4-602,共9页
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和阅读能力相匹配的儿童为对象,要求他们朗读或默读正常呈现或以词间空格形式呈现的文本,采用眼动仪记录儿童的眼动轨迹,目的是探讨词边界信息的引入对三组儿童朗读和默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儿... 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和阅读能力相匹配的儿童为对象,要求他们朗读或默读正常呈现或以词间空格形式呈现的文本,采用眼动仪记录儿童的眼动轨迹,目的是探讨词边界信息的引入对三组儿童朗读和默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儿童,阅读障碍儿童需要更多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更短的平均眼跳距离;与默读相比,所有儿童在朗读方式下的阅读加工更困难;相较于默读,词边界信息更多促进了儿童的朗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默读 朗读 发展性阅读障碍 眼动
下载PDF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发育性眼动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英 邢秀丽 +2 位作者 王立书 陈丽萍 王彦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分析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发育性眼动(DEM)测试结果及其与识字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9-12月天津10所小学的5年级学生1243人,其中男664人,女579人;平均年龄(10.68+0.53)岁。对所有受检者进行中文识字量和智... 目的分析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发育性眼动(DEM)测试结果及其与识字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9-12月天津10所小学的5年级学生1243人,其中男664人,女579人;平均年龄(10.68+0.53)岁。对所有受检者进行中文识字量和智力测验,将识字量在平均值以下的85名阅读障碍儿童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54名阅读能力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2个组儿童进行DEM测试,分别测试纵向时间、横向校对时间、横纵时间比和错误总数。比较不同性别检出率、2个组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及2个组间DEM测试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2个组儿童的识字量与纵向时间、横向校对时间、横纵时间比和错误总数的相关性。结果阅读障碍儿童的总检出率为6.83%(85/1243),其中男生检出率为9.33%(62/664),高于女生的3.97%(23/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4,P<0.001)。对照组不同性别儿童年龄、识字量、纵向时间、横向校对时间和横纵时间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女生识字量多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27),不同性别间年龄、纵向时间、横向校对时间和横纵时间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纵向时间和横向校对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8、-4.297,均P<0.001)。2个组横纵时间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P=0.900)。试验组错误总数为0(0,1)个,多于对照组的0(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79,P=0.001)。2个组儿童的识字量与纵向时间、横向校对时间和错误总数均呈负相关(r=-0.397,P<0.001;r=-0.355,P<0.001;r_(s)=-0.180,P=0.034),与横纵时间比无明显相关性(r=0.038,P=0.656)。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的DEM测试得分偏高,不同性别间各DEM测试值无明显差异。识字量得分与DEM测试值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障碍 儿童 语言测试 识字量 发育性眼动测试 检出率 中文
下载PDF
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病儿心理、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陈毅克 黄敏菁 +1 位作者 黎素清 覃聪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分析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MR)病儿心理功能、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MR病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2例)... 目的分析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MR)病儿心理功能、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MR病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2例)实施以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两组均干预7个月,对比两组智力发育指标[中国韦氏婴幼儿及儿童智力量表智商指数(IQ)、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应行为商数(ADQ)]优良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 88)评分、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病儿近亲属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SI SF)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病儿近亲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Q、ADQ优良率分别为90.48%、92.86%,高于对照组69.05%、66.67%(P<0.05);观察组干预后GMFM 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I SF(41.12±6.88)、HAMA(13.02±2.25)评分低于对照组(53.74±8.26)、(17.35±2.19)分(P<0.05);观察组病儿近亲属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69.05%(P<0.05)。结论以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能改善MR病儿智力发育情况与心理功能,提高病儿运动功能,改善病儿近亲属心理状态,减轻近亲属亲职压力,提高近亲属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 记忆 情景 运动 运动功能 近亲属主导 情景训练 智力发育 心理功能
下载PDF
空格减少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拥挤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敬欣 李莎 +2 位作者 郝立莎 张雪 张阔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4-840,共7页
使用眼动仪记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正常年龄匹配和能力匹配儿童阅读插入空格文本时的眼动,考察在字、词以及非词间插入空格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字间空格条件下平均注视时间减少... 使用眼动仪记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正常年龄匹配和能力匹配儿童阅读插入空格文本时的眼动,考察在字、词以及非词间插入空格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字间空格条件下平均注视时间减少的程度大于正常儿童,注视次数在字间和词间空格条件下未见显著增加,能力匹配儿童的注视次数在这两种空格条件下却显著增加。结果说明,字间和词间空格不能促进能力匹配组儿童的阅读,但能减少阅读障碍儿童句子的总阅读时间。说明空格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主要是由于空格减少了其视觉拥挤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空格 拥挤效应 眼动
下载PDF
创艺疗育:当代戏剧研究新视角及实践探析——兼记2019年首届中国国际创艺疗育峰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宗会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0-67,共8页
戏剧治疗学作为戏剧艺术发展新学科体系,从创立至今只有50余年的历史,凸显了戏剧研究的时代性。从戏剧治疗学衍生的创艺疗育,为当代戏剧研究提供了新思考角度。从纯文本与舞台表演剥离,从舞动、音乐、绘画视阈独立成篇,形成舞动治疗、... 戏剧治疗学作为戏剧艺术发展新学科体系,从创立至今只有50余年的历史,凸显了戏剧研究的时代性。从戏剧治疗学衍生的创艺疗育,为当代戏剧研究提供了新思考角度。从纯文本与舞台表演剥离,从舞动、音乐、绘画视阈独立成篇,形成舞动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戏剧治疗单元,将戏剧文本实践化,体现了戏剧治疗学的跨学科性,并诞生了发展转换论等戏剧研究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治疗学 创艺疗育 舞动治疗 发展转换理论
下载PDF
国外儿童词汇识别发展眼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国利 张莉 +1 位作者 李赛男 王亚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1-356,共6页
近年来,国外儿童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已逐渐成为阅读研究热点领域。本文聚焦国外儿童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系统梳理了儿童词汇识别的一般眼动特征、儿童提取词汇视觉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儿童词汇加工的有关因素,揭示了儿童在词... 近年来,国外儿童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已逐渐成为阅读研究热点领域。本文聚焦国外儿童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系统梳理了儿童词汇识别的一般眼动特征、儿童提取词汇视觉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儿童词汇加工的有关因素,揭示了儿童在词汇识别的基本规律。最后,文章从眼动研究范式、统计方法等方面对儿童阅读词汇识别的方法论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中文儿童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阅读 发展研究 词汇识别 眼动
下载PDF
发育性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斌让 静进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发育性阅读障碍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其发病率高达 10 %。从不同角度对其机制的研究分化出两种基本理论。眼动技术可探测阅读活动中的即时加工过程 ,反映认知活动。
关键词 发育性阅读障碍 眼动 视觉大细胞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