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Lithium(Ⅰ)-organic Framework Showing Unusual kgm Topology Based on Mucate Acid Ligand
1
作者 吕耀康 陈静 +1 位作者 王晓娟 冯云龙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483-1488,共6页
A new MOF [Li2(muc)(H2O)2] (1,H2muc = muc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4.7884(1),b = 19.4618(5),c = 5.3639(2) ,β = 96.... A new MOF [Li2(muc)(H2O)2] (1,H2muc = muc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4.7884(1),b = 19.4618(5),c = 5.3639(2) ,β = 96.628(2)°,V = 496.53(2) 3,Z = 2,Mr = 258.04,Dc = 1.726 Mg/m3,F(000) = 268,μ = 0.164 mm-1,the final R = 0.0311 and wR = 0.0845 for 946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Ⅰ). The 2D undulating layers are extended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via hydrogen bonds. The 2D layer structure can be rationalized as an unusual binodal 4-connected network with kgm topology. Cyclic voltammetry curves exhibit one pair of redox peaks and two reduction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ucic acid crystal structure hydrogen bond topology cyclic voltammetry
下载PDF
碱土金属—粘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延民 翁诗甫 +1 位作者 许振华 吴瑾光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采用凝胶法合成了碱土金属—粘液酸配合物的晶体.样品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研究,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粘液酸的两个羧基和四个羟基均能参与配位键的形成,而中心离子 Ca^(2+)、Sr^(2+)、Ba^(2+)与配体粘液酸的配位状况存... 采用凝胶法合成了碱土金属—粘液酸配合物的晶体.样品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研究,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粘液酸的两个羧基和四个羟基均能参与配位键的形成,而中心离子 Ca^(2+)、Sr^(2+)、Ba^(2+)与配体粘液酸的配位状况存在着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 粘液酸 凝胶法 络合物
下载PDF
一个新的粘液酸锰(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英文)
3
作者 吕耀康 冯云龙 +4 位作者 刘继伟 詹才宏 陈静 王晓娟 蒋战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1-796,共6页
合成了1个以粘液酸为配体的锰(Ⅱ)配合物Mn[(muc)(H2O)3].H2O(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由一维链组成,其三维网络结构可以简化为dia拓扑。初步的电化学实验表明,配合物1在电化学储... 合成了1个以粘液酸为配体的锰(Ⅱ)配合物Mn[(muc)(H2O)3].H2O(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由一维链组成,其三维网络结构可以简化为dia拓扑。初步的电化学实验表明,配合物1在电化学储能上有应用潜力,可以作为氢氧化镍电极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Ⅱ)配合物 粘液酸 晶体结构 氢氧化镍电极 添加剂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余甘子总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亓旗 崔雅萍 +5 位作者 梁文仪 李师 梁林金 叶婷 吴玲芳 张兰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优选余甘子总酚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总酚、诃黎勒酸、没食子酸和粘酸-2-O-没食子酸酯提取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并进行验证,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余甘子总酚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总酚、诃黎勒酸、没食子酸和粘酸-2-O-没食子酸酯提取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并进行验证,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余甘子总酚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90 min。结论:本文优化获得的余甘子总酚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为余甘子产业化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总酚 诃黎勒酸 没食子酸 粘酸-2-O-没食子酸酯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粘液酸镨的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
5
作者 杨延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用流变相反应合成了粘液酸镨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组成为Pr2L3.6.5H2O(L=OOC(CHOH)4COO2-),并对4000-400 cm-1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所有Pr3+离子的成键情况完全相同.每个Pr3+离子与两个粘... 用流变相反应合成了粘液酸镨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组成为Pr2L3.6.5H2O(L=OOC(CHOH)4COO2-),并对4000-400 cm-1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所有Pr3+离子的成键情况完全相同.每个Pr3+离子与两个粘液酸根和一个水分子结合,其配位数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酸镨 流变相 合成 红外光谱 配合物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余甘子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16
6
作者 沙磊 张兰珍 +1 位作者 徐义侠 郭亚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干燥成熟果实)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醋酸水溶液(19:81,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干燥成熟果实)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醋酸水溶液(19:81,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线性范围分别为0.235~1.176μg、0.185~0.924μg、0.418~2.09μg;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5%,99.20%,101.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余甘子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诃黎勒酸 没食子酸 粘酸-2-O-没食子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果胶D-半乳糖醛酸生物转化制备黏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谭黄虹 王静 +2 位作者 刘青 郑兆娟 欧阳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6-677,共12页
黏酸属于己糖二酸,可以由果胶的主要成分D-半乳糖醛酸氧化制备。黏酸结构、性质与葡萄糖二酸类似,可应用于重要平台化合物、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葡萄糖二酸合成相比,黏酸合成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果... 黏酸属于己糖二酸,可以由果胶的主要成分D-半乳糖醛酸氧化制备。黏酸结构、性质与葡萄糖二酸类似,可应用于重要平台化合物、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葡萄糖二酸合成相比,黏酸合成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果胶是一种廉价、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以果胶为原料生物转化制备黏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文中主要综述了果胶的结构及其水解,微生物代谢D-半乳糖醛酸的生物途径、调控及基于相应途径代谢改造菌株生产黏酸的方法,并展望了黏酸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生物法制备黏酸的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酸 D-半乳糖醛酸 生物合成 果胶 糖醛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余甘子药材表面白霜的化学成分及“析霜”科学内涵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庆刍 黄浩洲 +6 位作者 林俊芝 仇敏 李莞 谭鹏 樊三虎 韩丽 张定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87-3495,共9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药材表面白霜的化学组成及析霜对其生津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余甘子“析霜者佳”的传统认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余甘子药材表面形成的白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UPLC-Q-TOF-M... 目的研究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药材表面白霜的化学组成及析霜对其生津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余甘子“析霜者佳”的传统认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余甘子药材表面形成的白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药材在贮藏过程中表面形成的白霜的化学成分;采用电子舌(E-tongue)结合志愿者的感官评定,研究药材表面析霜前后生津作用的变化;采用质谱成像技术对余甘子中化合物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其“析霜”代谢物的可能变化规律。结果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余甘子药材表面析出白霜主要由细小的团簇晶体结构组成,能谱仪分析表明白霜主要为有机物组成,主要含有R-COOH、C-C、C-O等官能团;UPLC-Q-TOF-MS研究发现,白霜的主要成分是小分子有机酸和多酚,如粘酸、柠檬酸、DL-(+)-苹果酸和没食子酸等。感官评价及E-tongue研究发现,表面析霜后,余甘子药材滤液的酸味、涩味和苦味均不同程度增加,生津作用更加明显;质谱成像结果发现随着余甘子的干燥,其内部的DL-(+)苹果酸、没食子酸等成分会发生表面迁移。结论余甘子药材表面白霜主要是小分子有机酸及多酚类物质,“析霜”后酸味、涩味和苦味有所增强,有效成分含量增加,生津与健胃消食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成分变化 析霜 感官评价 粘酸 柠檬酸 DL-(+)苹果酸 没食子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