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踏车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赵斌 高晶 +3 位作者 王丽娜 周宇 吴云岚 何璐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踏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门诊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中医推拿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踏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门诊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中医推拿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踏车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Berg平衡量表(BB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别评定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组间GMFM-88(D区、E区评分及总分)、PDMS-GM(姿势评分、移动能力评分、实物操作评分)、BB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GMFM-88(D区、E区评分及总分)、PDMS-GM(姿势评分、移动能力评分、实物操作评分)、BB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踏车可有效提升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踏车 痉挛型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改善超稠油高周期吞吐效果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轮阶段后,存在着吞吐效果变差,周期产油量下降、吨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认真分析了影响高轮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采取了组合式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多元式吞吐等多种技术对策,打...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轮阶段后,存在着吞吐效果变差,周期产油量下降、吨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认真分析了影响高轮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采取了组合式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多元式吞吐等多种技术对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吞吐模式,提高了热利用率,改善了高轮井吞吐效果。这些技术措施对其它超稠油和稠油油藏开发是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组合式吞吐 间歇蒸汽吞吐 多元式吞吐 高轮吞吐
下载PDF
微生物场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纪海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112-113,共2页
针对微生物单井吞吐成功率不高、一些井单轮吞吐效果不明显的状况,根据微生物生长特性,提出通过微生物场的概念来改善吞吐效果、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提高微生物采油在现场应用的广泛性。
关键词 微生物场 微生物采油 原油 采收率 多轮吞吐 菌种
下载PDF
稠油化学堵调降黏复合驱油体系构建及驱油机理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郑昕 姚秀田 +4 位作者 夏海容 张仲平 崔文富 王吉涛 孟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28,共7页
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井间存在热连通和高耗热通道,热效率低,开发效果差。化学堵调降黏复合驱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有效开采接替技术,研究其复合驱油机理对于指导油田现场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试验区油藏特征,筛选化学剂,... 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井间存在热连通和高耗热通道,热效率低,开发效果差。化学堵调降黏复合驱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有效开采接替技术,研究其复合驱油机理对于指导油田现场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试验区油藏特征,筛选化学剂,构建化学堵调降黏复合驱油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稠油化学堵调降黏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机理,结果表明高黏度堵调剂降低油水流度比,提高小孔径孔隙剩余油的动用程度,有效抑制黏性指进,起到改善流度、调整流场的作用;降黏剂吸附在原油表面,改善油相流动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同时乳液液滴卡堵相应尺寸喉道,提高窜流通道的渗流阻力,扩大波及范围,起到乳化降黏、乳液调剖作用;堵调剂降黏剂协同增效,堵调剂提高了降黏剂的乳化能力,促进降黏剂进入低渗透区,提高整体动用,堵调剂动用边部剩余油、降黏剂动用残余油,显著降低剩余油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驱 驱油机理 矿场试验 稠油 协同增效 多轮次吞吐
下载PDF
长、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晶晶 曹梦璐 +3 位作者 姚雨君 邹凤 李亚军 喻皇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815-2819,共5页
目的对比长、短效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使用长、短效两种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经多周期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对比长、短效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使用长、短效两种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经多周期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17例,其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短效,rhG-CSF组)54例,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长效,PEG-rhG-CSF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经治疗后PEG-rhG-CSF组患者WBC/ANC恢复至正常值范围所需的时间为(3.53±1.38)d,短于rhG-CSF组(4.52±1.78)d(P<0.01)。WBC/ANC升至正常范围后的维持时间在PEG-rhG-CSF组是(11.07±2.98)d,而rhG-CSF组是(6.04±2.4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G-CSF治疗3 d后rhG-CSF组患者WBC/ANC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比例为59.20%,而PEG-rhG-CSF组患者为69.80%。结论rhG-CSF和PEG-rhG-CSF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WBC/ANC的恢复PEG-rhG-CSF组优于rhG-CS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恶性肿瘤 多周期化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