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variety and seed dressing on emergence of high-oleic peanut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oil humidity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Chuantang Wang Zhiwei Wang +4 位作者 Ying Wei Yueyi Tang Feifei Wang Hongwei Han Yan Sun 《Oil Crop Science》 CSCD 2021年第4期164-168,共5页
Low temperature coupled with high soil moisture during sowing to emergence generally results in poor peanut stand,thereby posing a non-negligible threat to peanut production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Five high-olei... Low temperature coupled with high soil moisture during sowing to emergence generally results in poor peanut stand,thereby posing a non-negligible threat to peanut production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Five high-oleic(HO)peanut cultivars and 4 seed dressing treatment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several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long with untreated checks were used to find the best combinations to cope with the dual stresses during sowing to emergence period.High broad-sense hereditability estimates of seedling emergence indicated great potential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this trait.Analysis of variance in the split-plo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main effects of variety and seed dressing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seedling emergence were significant.Seed dressing treatments increased seedling emergence percentage by 2.09–35.00 percent points.Four of the 5 HO peanut cultivars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For Huayu 665,Huayu 668 and Huayu 965,Huweisanbao may be the best option;for Huayu 962,Weilidan was highly acceptable.These combinations will be evaluated further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before large-scale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NUT High oleate Seed-coating Split-plot design emergence percentage Chill stress High soil moisture
下载PDF
氟啶酮与赤霉素组合对沙米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
2
作者 孙琳 魏林源 +6 位作者 马全林 陈芳 张德魁 邹枝慧 郭方君 姚泽 王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2-809,共8页
种子萌发出苗是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成功实现自然更新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其人工栽培的重要因素。选取当年采收的沙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氟啶酮(fluridone,FL)不同浓度、浸种时长以及与赤霉素(gibberellin... 种子萌发出苗是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成功实现自然更新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其人工栽培的重要因素。选取当年采收的沙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氟啶酮(fluridone,FL)不同浓度、浸种时长以及与赤霉素(gibberellin,GA3)组合对沙米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筛选有效促进沙米萌发和出苗的FL+GA3组合。研究结果表明,FL溶液浸种能有效打破沙米种子的休眠,其浓度大小和浸种时长决定沙米种子萌发速度的快慢和发芽率的高低,0.1%~10%浓度范围内沙米种子发芽率随FL浓度增大而逐渐提高;3~24 h浸种时间内沙米种子发芽率随时长逐渐增大,浸种时长在24 h发芽率达到最高。单一FL适宜浓度为5.0μmol·L−1,浸种时长为24 h。在FL溶液加入GA3后,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低浓度FL溶液的出苗率,也解决了单一FL溶液处理幼苗死亡率高的问题。优选出5.0μmol·L^(−1)FL+2.0 g·L^(−1)GA3组合,该组合处理后,沙米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发芽速度加快,且幼苗的保存率也达到最高,可为沙米大田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 萌发率 出苗率 氟啶酮 赤霉素 播种深度 存活率
下载PDF
基于ERA5的巴彦淖尔市冬旱发生模式分析
3
作者 红格尔 贾子奇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以ERA5再分析气象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时空模式挖掘方法分析了近70年研究区冬旱发生的变化模式。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巴彦淖尔市冬旱状况由西北至东南逐渐降低;从时间上看,总降水量逐年呈下降趋势...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以ERA5再分析气象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时空模式挖掘方法分析了近70年研究区冬旱发生的变化模式。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巴彦淖尔市冬旱状况由西北至东南逐渐降低;从时间上看,总降水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冬季干旱发生率为27.5%,其中中旱频率为10%,轻旱频率为17.5%。冬旱发生时空模式主要为震荡的冷点和热点,说明研究区在90%的时间步长内冬季降水量有显著减少(冷点)或增加(热点)趋势,并在最后的时间步长内也显著减少或增加,也不排除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显著冷点或热点。从逐月分析中能看出当年10月和翌年的3月以震荡的冷点为主,而其他月份均出现了震荡的冷点和热点,其中西北部地区模式为震荡的冷点,东南部地区为震荡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旱 ERA5 新兴时空热点分析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任鸿濛 李迎超 +3 位作者 贾仕军 李威 张姿 田梦妮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634-638,共5页
为探索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柴胡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为柴胡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ABT 1号和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GGR 8号溶液对柴胡种子进行浸种12 h处理,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 为探索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柴胡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为柴胡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ABT 1号和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GGR 8号溶液对柴胡种子进行浸种12 h处理,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20、25、30、40、50 mg/L)浸种处理下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ABT 1号处理组中,20 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49.33%,5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44.45%,相比清水和赤霉素处理未表现出优势;在GGR 6号处理组中,20 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53.33%,3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44.45%,相比清水和赤霉素处理未表现出明显且稳定的优势;在GGR 8号处理组中,30 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60.00%,3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63.89%,均显著优于清水和赤霉素浸种处理。综合比较,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8号30 mg/L浸泡柴胡种子12 h后播种,发芽率比赤霉素处理提高了15.38%,出苗率比清水对照提高了12.21%,是较为适合柴胡种子播前处理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种子 浸种 ABT GGR 发芽率 出苗率
下载PDF
云南重楼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翠 杨丽云 +2 位作者 吕丽芬 赵琪 袁理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979-1983,共5页
目的:缩短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所需时间,提高其出苗率;提出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云南重楼种子有性繁殖育苗方法。方法: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地膜覆盖)等因素对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 目的:缩短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所需时间,提高其出苗率;提出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云南重楼种子有性繁殖育苗方法。方法: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地膜覆盖)等因素对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云南重楼种子胚后熟和萌发的最适温度在18~20℃,在此温度下处理3~4个月以后,转至0~10℃低温处理2~4个月,可在翌年4月出苗;适宜的播种时间是4月份以前,育苗土覆盖厚度为1cm左右,播种后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可提高出苗率。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云南重楼种子育苗提供操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子 发芽率 出苗率
下载PDF
四种沙埋深度对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马红媛 梁正伟 +2 位作者 闫超 陈渊 黄立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03-2007,共5页
模拟羊草种子自然埋藏深度状况,设计了0、1、2和3cm共4种沙埋深度实验,研究了其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对沙埋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羊草种子出苗率随埋深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cm时出苗率最高为89.3%,1和2cm时分别为81.5%和78.5%,3cm时最低(73.5... 模拟羊草种子自然埋藏深度状况,设计了0、1、2和3cm共4种沙埋深度实验,研究了其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对沙埋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羊草种子出苗率随埋深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cm时出苗率最高为89.3%,1和2cm时分别为81.5%和78.5%,3cm时最低(73.5%),与前三者具有显著差异。埋深对地上株高生长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播种后25d,0~2cm处理的羊草幼苗地上株高均高于3cm处理;播种后36d,4种处理的地上株高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随着埋深的增加,羊草幼苗的根长、根数、根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数呈下降趋势,绝对株高则呈上升趋势。表明1~2cm沙埋深度更适宜于羊草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而0或3cm埋深不利于其出苗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出苗率 幼苗 沙埋深度
下载PDF
马蔺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本美 孙运涛 +2 位作者 宋宇航 李锐丽 郭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2,72,共3页
马蔺种子休眠是由于胚被厚实的胚乳紧紧包围所致。室内萌发及田间出苗实验证实,温度和水份是种子萌发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北京地区干籽预浸,即在25~30℃中吸胀1~2d,并于6~7月播种,田间萌发效果最佳。
关键词 马蔺 发芽率 出苗率 生长势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65
8
作者 赵旭 王林权 +1 位作者 周春菊 尚浩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150mmol/LNaCl处理对小偃6号和NR9405发芽的抑制作用较小,50、100mmol/LNaCl处理对陕229和RB6的发芽有一定促进作用;150~200mmol/L的盐浓度可能...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150mmol/LNaCl处理对小偃6号和NR9405发芽的抑制作用较小,50、100mmol/LNaCl处理对陕229和RB6的发芽有一定促进作用;150~200mmol/L的盐浓度可能是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临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下降,且活力指数对盐害反应最为敏感。盐胁迫抑制小麦发芽期间芽和根生长,且在低盐浓度(50mmol/L)下根受抑制敏感程度大于芽;盐浓度上升则相反。小麦根数在低盐浓度(50mmol/L)下增加,高盐浓度(>150mmol/L)下减少。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出苗延迟,出苗率下降。不同基因型小麦发芽过程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小麦种子耐盐性存在基因型差异,4个冬小麦品种中,小偃6号种子耐盐性相对较好,NR9405次之。陕229和RB6耐盐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出苗
下载PDF
棉子营养成分与发芽率及出苗率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延琴 杨伟华 +3 位作者 周大云 许红霞 冯新爱 夏俊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研究了棉子的物理性状及化学营养成分对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与子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43 ),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r=0.523 ),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出苗率与子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772 ),与仁... 研究了棉子的物理性状及化学营养成分对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与子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43 ),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r=0.523 ),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出苗率与子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772 ),与仁子比显著正相关(r=0.594 ),与其它成分间相关不显著。蛋白质百分含量与发芽率和出苗率均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子 营养成分 发芽率 出苗率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燕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出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芦翔 汪强 +2 位作者 赵惠萍 张晓亮 韩燕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81,共5页
应用培养试验研究了50-250mmol/LNaCl对4个燕麦Arena sativa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燕麦品种在盐渍土上的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旨在为燕麦耐盐性研究和进行耐盐燕麦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50~250m... 应用培养试验研究了50-250mmol/LNaCl对4个燕麦Arena sativa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燕麦品种在盐渍土上的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旨在为燕麦耐盐性研究和进行耐盐燕麦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50~250mmol/LNaCl浓度范围内.随着盐分浓度的升高,各燕麦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其中活力指数对盐分胁迫最敏感;与V-2006、内散2号相比,M-2002和白燕6号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盐分浓度升高下降较为缓慢。随NaCl浓度升高,燕麦萌发期间芽和根生长均下降,且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50~100mmol/LNaCl对燕麦根数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当NaCl浓度达150mmol/L以上时,各燕麦品种的根数在NaCl胁迫下开始下降。在盐渍土上,4个燕麦品种出苗率和苗期干质量差异显著,其中M-2002和白燕6号出苗率和干质量显著高于V-2006和内散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胁迫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出苗
下载PDF
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 被引量:42
11
作者 丁琼 王华 +1 位作者 贾桂霞 郝玉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3-639,共7页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由于其分布的环境条件特殊,现存植被天然更新困难,人工育苗、造林存在一定问题。为改善种皮透水性,获得整齐一致的发芽,分别用21.5(室温)、40、60、80和90℃的温水浸种5min。结...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由于其分布的环境条件特殊,现存植被天然更新困难,人工育苗、造林存在一定问题。为改善种皮透水性,获得整齐一致的发芽,分别用21.5(室温)、40、60、80和90℃的温水浸种5min。结果表明:60℃温水浸种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显著地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并有效地降低硬实率。对比分析了15、20、25、30、35和40℃环境温度下种子萌发的特性,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30℃,而胚根及下胚轴伸长最快的温度为25~30℃。较低温度下种子发芽延续时间较长,并且种子萌发后下胚轴和胚根伸长缓慢,易形成畸形(胚根严重扭曲、缢裂)幼苗。15℃时畸形幼苗占发芽种子数的28.1%,而30~40℃时仅占5.2%~8.6%。温度过高不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40℃时,吸胀种子绝大部分丧失活力,发芽种子在35℃以上温度下生长2~3d,胚根胚轴组织呈水渍状坏死。另外,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在河沙中子叶出土最快,出土率可达63%,显著高于在粘质壤土中出土率(11%)。不同粒径的种子播种后幼苗生长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粒径5mm以下小粒种子播种后幼苗长势弱,苗期成活率低,生长70d后幼苗成活率仅为35.4%,而粒径5mm以上种子同期幼苗成活率达56.2%。据上述试验结果,结合自然分布区内环境条件的资料,分析了沙冬青濒危原因,并为植被恢复育苗措施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浸种 温度 粒径 发芽率 幼苗出土
下载PDF
贮存后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国红 鲁新 +2 位作者 李丽娟 丁岩 刘宏伟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42-43,52,共3页
通过对贮存后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和雌蜂出蜂率的分析认为,米蛾卵的贮存时间长短对赤眼蜂的寄生影响较大,对羽化出蜂有一定影响,对雌蜂出蜂率没有影响。采用米蛾卵繁殖赤眼蜂时,在4℃冰箱中贮存米蛾卵不宜超过15 d,贮存... 通过对贮存后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和雌蜂出蜂率的分析认为,米蛾卵的贮存时间长短对赤眼蜂的寄生影响较大,对羽化出蜂有一定影响,对雌蜂出蜂率没有影响。采用米蛾卵繁殖赤眼蜂时,在4℃冰箱中贮存米蛾卵不宜超过15 d,贮存时间超过50 d,赤眼蜂几乎不能够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蛾卵 赤眼蜂 贮存时间 寄生率 羽化出蜂率 雌蜂出蜂率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种床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宏波 何进 +3 位作者 李洪文 王庆杰 李问盈 刘文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0-67,共8页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粮食产量高、秸秆量大,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时需要对秸秆进行适宜的处理。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于2016—2018年在河北涿州试验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与种床位置关系对种床土壤含水率、地温、水稳性...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粮食产量高、秸秆量大,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时需要对秸秆进行适宜的处理。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于2016—2018年在河北涿州试验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与种床位置关系对种床土壤含水率、地温、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冬小麦出苗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秸秆混埋(SM)、少量秸秆混埋(HSM)、秸秆覆盖(SC)和秸秆不还田(CK)。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秸秆不还田对照组CK,秸秆还田可以提高0~30 cm种床土壤含水率,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SC、HSM、SM;显著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 0. 25 mm)含量,SM、HSM、SC分别提高6. 3、4. 9、4. 8个百分点;对地温变化呈现出"缓解效应",其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SC、SM、HSM,导致越冬期土壤回暖变慢;增加冬小麦出苗率,HSM、SC、SM平均增加40. 1%、34. 1%、14. 8%,且HSM在第1年显著高于SM;提高产量,SC、HSM、SM平均增产17. 2%、10. 9%、2. 9%,且第1年SM产量显著低于SC。本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地温有负面影响,但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因此最终提高了小麦产量; 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由于秸秆混埋(SM)使土壤含水率、出苗率、产量均最低,且对地温影响较大,因此优先推荐秸秆覆盖(SC)和少量秸秆混埋(H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冬小麦 出苗率 种床 地温 产量
下载PDF
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苗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翠 杨丽云 +2 位作者 吕丽芬 赵琪 袁理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706-710,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植时间、土壤湿度、基质等因素对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潜伏芽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BA 2 mg/L和生根粉ABT1适宜浓度能提高云南重楼根茎切段的繁殖率。其中6-BA 2 mg/L处理云南重楼根茎切段可显著提高...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植时间、土壤湿度、基质等因素对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潜伏芽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BA 2 mg/L和生根粉ABT1适宜浓度能提高云南重楼根茎切段的繁殖率。其中6-BA 2 mg/L处理云南重楼根茎切段可显著提高切段多芽率。大田常规切段种植时,冬季是进行根状茎切段种植的合适时间;集中育苗时,切段在壤土中进行潜伏芽的萌发效果较好。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可使繁殖材料损失率降低到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根状茎潜伏芽 多芽率 总有芽率 生根率 繁殖材料损失率
下载PDF
不同播种深度对羊草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闫超 梁正伟 +2 位作者 马红媛 陈渊 黄立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1-35,共5页
利用盆栽研究了7种播种深度(0cm、1cm、2cm、3cm、4cm、5cm和6cm)对羊草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出苗率与种子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47),而与播深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08)。在浅播(0~2cm)条件下,羊草初始出苗时... 利用盆栽研究了7种播种深度(0cm、1cm、2cm、3cm、4cm、5cm和6cm)对羊草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出苗率与种子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47),而与播深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08)。在浅播(0~2cm)条件下,羊草初始出苗时间为5.0~7.7d,最终出苗率为70.0%~80.7%;在深播(4~5cm)条件下,初始出苗时间延迟到16.3~20.0d,羊草种子萌发率下降到41.0%~43.0%,但出苗率不足7%,株高不超过2cm;当播深在6cm以上时,其萌发率为37.0%,但出苗率为0。此外,播种深度显著影响羊草幼苗株高、茎叶鲜重及叶片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播种深度 萌发率 出苗
下载PDF
国家库贮藏20年以上种子生活力与田间出苗率监测 被引量:17
16
作者 辛霞 陈晓玲 +1 位作者 张金梅 卢新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4-940,共7页
对34种作物14706份的国家库贮存种子进行了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存20年后,92.9%被监测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但有155份种子(占被监测份数的1.1%)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发芽率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发芽率显著下降的作物包括蚕豆... 对34种作物14706份的国家库贮存种子进行了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存20年后,92.9%被监测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但有155份种子(占被监测份数的1.1%)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发芽率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发芽率显著下降的作物包括蚕豆、小豆、黄麻、蓖麻、甜菜、西瓜、烟草、牧草。小麦等8种作物2078份种子的田间出苗率调查表明,所有种质均有出苗,但有8份种质的出苗率低于10%。出苗率与入库初始平均发芽率存在差别,平均出苗率最高的作物为普通菜豆86.2%,仅比该批入库初始发芽率平均值低9.3%;平均出苗率最低作物为谷子39.2%,比该批种子的入库初始发芽率平均值低51.3%。总体而言,国家库内保存的作物种子中,多数可安全保存20年以上,尤其是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种子,但对于蚕豆、小豆等平均监测发芽率出现显著下降的作物种子需要增加监测频率,以确保种子的长期安全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库 长期贮藏 生活力 出苗率
下载PDF
甜玉米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海燕 张文明 +2 位作者 姚大年 郑文寅 岳海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93-1594,1622,共3页
以7个甜玉米品种的种子为试材,采用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5种常用方法测定种子活力,并与其种子的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抗冷测定... 以7个甜玉米品种的种子为试材,采用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5种常用方法测定种子活力,并与其种子的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抗冷测定的发芽率和模拟田间出苗率与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该研究认为,幼苗生长测定、抗冷测定和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均是甜玉米种子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种子活力 田间成苗率
下载PDF
除草剂土壤处理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鑫 原向阳 +2 位作者 郭平毅 姚满生 王宏富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283,286,共3页
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单用及混用对绿豆田绿豆植株的安全性。通过测定绿豆的出苗率、光合速率、蒸腾强度、气孔导度、产量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7(乙草胺750ml+丙炔氟草胺15... 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单用及混用对绿豆田绿豆植株的安全性。通过测定绿豆的出苗率、光合速率、蒸腾强度、气孔导度、产量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7(乙草胺750ml+丙炔氟草胺150g)对绿豆田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且对绿豆植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土壤处理 出苗率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苦豆子种子形态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进 张勇 +2 位作者 陈叶 罗光宏 颜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6-490,共5页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长为3.865mm,宽为3.358mm,厚为2.321mm,千粒重为20.775g,硬实率达99%;破除硬实处理适宜的H2SO4浓度为65%,时间是20min;0.02%GA3对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幼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PEG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苦豆子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12%,播种的最适深度是1~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种子发芽 出苗率 土壤水分 播种深度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系丰产性与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田间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传堂 唐月异 +6 位作者 王秀贞 吴琪 王志伟 宫清轩 冯昊 杜祖波 李秋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10-114,共5页
对18份高油酸花生品系进行产量鉴定、品质分析,并通过春季分期提早播种的方式鉴定其对低温高湿的反应。结果获得3期(4月13日、4月16日和4月19日)播种出苗率均不低于60%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S14、18L64)、3期出苗率均不低于43.33%的高油... 对18份高油酸花生品系进行产量鉴定、品质分析,并通过春季分期提早播种的方式鉴定其对低温高湿的反应。结果获得3期(4月13日、4月16日和4月19日)播种出苗率均不低于60%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S14、18L64)、3期出苗率均不低于43.33%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L46、18S5),明显优于两个普通油酸对照品种(花育20号和花育33号)。其中18S14第1期播种出苗最早,始苗积温287.10℃,比其它同期参试材料低81℃。本研究为耐低温高湿高油酸花生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 花生 低温 高湿 耐性 出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