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5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rdinated control of coastal multi-source multi-load system with desalination load: a review 被引量:3
1
作者 Ming Zhong Lu Jin +3 位作者 Jiyu Xia Ling Cheng Peiyu Chen Rong Ze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9年第4期300-309,共10页
Traditional seawater desalination requires high amounts of energy, with correspondingly high costs and limited benefits, hindering wider applications of the proces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 Traditional seawater desalination requires high amounts of energy, with correspondingly high costs and limited benefits, hindering wider applications of the proces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s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the desalination load can be combined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and ocean energy or with the power grid to ensure its effective regulation. Utilizing energy internet(EI) technology, energy balance demand of the regional power grid,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between coastal multi-source multi-load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esalination load is reviewed herein.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oordinated control of coastal multi-source multi-load system with seawater desalination load, flex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combined control of coastal multi-source multi-load storage system with seawater desalination load,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doption of the flex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is beneficial for solving water resource problems,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dissipate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balancing and increasing grid loads,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coastal power grids, and achieving coordinated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ower grids,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coastal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ALIN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grids MULTI-SOURCE multi-load COORDINATED control
下载PDF
SIMPLE SHAKEDOWN OF STRUCTURES UNDER VARIABLE MULTI-LOADINGS 被引量:2
2
作者 Yuall Yuall Yingqiang Xu Guozhi L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8年第2期141-148,共8页
The shakedown analysis of structures under variable multi-loadings is conside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mple shakedown condi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Distribution of fixed stresses field is given, and the sel... The shakedown analysis of structures under variable multi-loadings is conside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mple shakedown condi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Distribution of fixed stresses field is given, and the self-equilibrium of fixed stresses field is analyzed. Elastic shakedown and plastic shakedown condition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fixed stresses field. The theorem is convenient to evaluate the shakedown limit of structures under cyclical variable multiloadings through solving positive scalar fields and fixed stresses field factors at a series of dangerous positions of the structure, and tedious computations are avoided. Finally the theorem is applied to a thick-walled cylindrical tube under variabl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rolling contact problem.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some computation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down limit residual stress field variable multi-loadings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Excitation Control of Multi-machine Multi-load Power Systems Using Hamiltonian Function Method 被引量:10
3
作者 LIU Yan-Hong LI Chun-Wen WANG Yu-Zhe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925,共7页
关键词 哈密顿函数方法 电力系统 微分代数 分析方法
下载PDF
考虑最小平均包络熵负荷分解的最优Bagging集成超短期多元负荷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姜飞 林政阳 +3 位作者 王文烨 王小明 奚振乾 郭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7-1788,I0009,共13页
多元负荷预测技术是保证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供需平衡与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石。但具有强随机性与波动性的IES负荷加剧了超短期多元负荷准确预测的难度。为此,提出考虑最小平均包络熵负荷分解的最优Bagging集成超... 多元负荷预测技术是保证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供需平衡与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石。但具有强随机性与波动性的IES负荷加剧了超短期多元负荷准确预测的难度。为此,提出考虑最小平均包络熵负荷分解的最优Bagging集成超短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构建基于最小平均包络熵的变分模态分解参数优化模型,将IES多元负荷分解为本征模态分量集合;基于统一信息系数法筛选多元负荷预测的日历、气象与负荷强相关特征;结合负荷本征模态分量集合、日历规则、气象环境与负荷数据,构建Bagging集成超短期多元负荷预测模型,并建立基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决定系数的集成策略优化模型,进而得到最优集成策略与最终预测结果。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校区IES为对象展开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电、热、冷负荷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9486%、2.0585%、2.5331%,相比其他预测方法具有更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集成学习 海洋捕食者算法 包络熵
下载PDF
考虑加载历史的小半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向东 宋浩 敬海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9-1089,共11页
目前,大部分考虑加载历史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都集中在直线桥梁上,针对曲线桥梁,尤其是小半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理想弹塑性滞回阻力模型模拟扣件纵向阻力,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以城东特大桥为研究对象的钢轨-桥梁... 目前,大部分考虑加载历史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都集中在直线桥梁上,针对曲线桥梁,尤其是小半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理想弹塑性滞回阻力模型模拟扣件纵向阻力,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以城东特大桥为研究对象的钢轨-桥梁-墩台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计算模型,研究曲线半径对于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探究了多荷载耦合作用、往复荷载作用以及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加载历史效应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情况,并提出“拉力百分比”以及“压力百分比”的概念以便分析曲线半径对传统线性叠加法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桥梁中梁轨纵、横向相互作用分别与曲线半径成正、反比,相关数据改变幅度与曲线半径成反比且当曲线半径超过800 m时基本收敛,此时可采用“以直代曲”的简化算法;曲线半径对于横向梁轨相互作用影响程度大于纵向,相较于挠曲、制动工况,伸缩工况受曲线半径影响更加显著;多荷载耦合作用下,采用传统线性叠加法相较于考虑加载历史更为保守且温度荷载起主要贡献;考虑加载历史时钢轨在往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残余内力,且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将会产生收敛于第1次往复荷载下的残余内力,这是扣件纵向阻力的弹塑性滞回特性决定的;线性叠加法误差与曲线半径具有相关性,相较于挠曲、制动工况,伸缩工况下对其更为敏感。研究结果可为考虑加载历史下曲线桥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历史 曲线半径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多荷载耦合 线性叠加法误差
下载PDF
基于多能流耦合规律的综合能源系统潮流及流分析
6
作者 李鹏 苏航 +3 位作者 周畅 刘世通 赵文升 韩中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258,共10页
从能量流和流两个角度分析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耦合规律,建立系统能流稳态潮流模型和流模型,根据模型特点研究系统潮流和流分布计算方法,以算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计算数据,验证流机理模型相比于黑箱模型在局部分析方面的优越... 从能量流和流两个角度分析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耦合规律,建立系统能流稳态潮流模型和流模型,根据模型特点研究系统潮流和流分布计算方法,以算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计算数据,验证流机理模型相比于黑箱模型在局部分析方面的优越性。以算例数据为例,分析其潮流及流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算例系统中能源转换环节的地方损最大,为系统薄弱环节,值得着重改进;同时电、热网络也有部分管段损较大,优化局部网络时也应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耦合 潮流计算 多能流耦合 分析 黑箱模型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智能楼宇异构负荷协同调度研究
7
作者 董燕 陈乙瑞 +2 位作者 朱永胜 刘勇 胡泽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0-217,共8页
为应对大规模具有异构特性的灵活负荷接入智能楼宇,解决可再生能源随机性与灵活异构负荷不确定性造成楼宇的负荷波动问题,需对灵活异构负荷进行合理管控,提出一种计及多时间尺度下智能楼宇异构负荷协同调控方法。首先,考虑异构负荷用电... 为应对大规模具有异构特性的灵活负荷接入智能楼宇,解决可再生能源随机性与灵活异构负荷不确定性造成楼宇的负荷波动问题,需对灵活异构负荷进行合理管控,提出一种计及多时间尺度下智能楼宇异构负荷协同调控方法。首先,考虑异构负荷用电特性及响应特性差异,将智能楼宇内异构负荷等效为可转移负荷与可削减负荷。进而,综合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异构负荷时域互补性,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算例仿真表明,异构负荷之间协调互动和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能有效减少系统负荷波动,显著提升整体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可再生能源 能量管理 异构负荷 多时间尺度
下载PDF
多轮荷载作用下的高模量沥青道面力学响应特性
8
作者 钟科 卢铸 +1 位作者 孙明志 徐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55-5565,共11页
飞机起落架多轮荷载作用下,道面内部应力应变等力学响应将产生叠加与干涉。针对高模量沥青机场道面,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道面结构力学响应计算,分析飞机多轮荷载对道面力学响应敏感性,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机场道面中的应用效果... 飞机起落架多轮荷载作用下,道面内部应力应变等力学响应将产生叠加与干涉。针对高模量沥青机场道面,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道面结构力学响应计算,分析飞机多轮荷载对道面力学响应敏感性,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机场道面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飞机主起落架的六轮荷载作用下,道面结构层中产生的应力与路表弯沉的峰值最大,且道面的疲劳寿命最小,在进行道面结构计算与材料组成设计时,应以六轮荷载作为最不利荷载工况;机轮荷载分布的对称性越强,结构内应力与路表弯沉的峰值点位置越靠近荷载包围区域中心;沥青道面变形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卸载后路表弯沉不能立即恢复并存在残余变形,且主起落架轮数越多,滞后时间越长,保留的残余变形越大;中面层采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可降低道面各层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的应力水平,进而有效地减少机场沥青道面轮辙与疲劳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多轮荷载 有限元仿真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力学响应特性
下载PDF
多执行器载荷差异储能均衡系统特性
9
作者 梁涛 权龙 +2 位作者 冯克温 王永进 郝云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阀控多执行器复合作业系统节流损失大、动势能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执行器载荷差异储能均衡原理。首先对多执行器系统功率分配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载荷差异产生节流损失的原因是动力源压力与最大负载相匹配,导致其他执行器控... 针对阀控多执行器复合作业系统节流损失大、动势能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执行器载荷差异储能均衡原理。首先对多执行器系统功率分配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载荷差异产生节流损失的原因是动力源压力与最大负载相匹配,导致其他执行器控制阀产生过大的压力损失。然后建立了载荷储能均衡液压挖掘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设计电液储能单元控制各执行器进油腔的压力相等,从而消除执行器载荷差异造成的节流损失。在动臂、铲斗同时动作时,与流量匹配系统相比,所提系统节流损失降低达75%,系统效率提升39%;同时,电液储能单元实现了传统压力补偿器的压差调控功能,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多执行器系统 载荷差异均衡 能量回收 节流损失
下载PDF
内力加载机构基于模型前馈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
10
作者 殷俊 陈华 +1 位作者 李祥 石英托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1,共5页
针对某圆筒形分体式构件对心加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四电机驱动的内力加载机构,可向结构件施加超过15 000 N的总加载力,但实际加载过程中由于结构不对称等原因,易造成加载偏载,结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影响装配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 针对某圆筒形分体式构件对心加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四电机驱动的内力加载机构,可向结构件施加超过15 000 N的总加载力,但实际加载过程中由于结构不对称等原因,易造成加载偏载,结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影响装配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前馈的比例-微分(PD)控制方法用于多电机的同步运动控制,建立了交流伺服电机的给定信号与角速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的目标速度设计了前馈补偿,以增强多电机同步控制时的响应速度。同时,设计了PD反馈控制参数,以提高同步控制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交叉耦合同步算比较,基于模型的PD同步控制算法同步误差减少了约40%,电机同步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 内力加载 多电机同步 前馈控制
下载PDF
特种车辆多维载荷谱加速方法及在振动环境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11
作者 韩庆 房强 +1 位作者 范伟光 王帅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
目的 解决车辆多轴轴耦合台架试验耗时长、花费大以及振动环境模拟精度低等问题。方法 将雨流投影方法运用到多维载荷加速处理中,利用传统雨流滤波法和多轴雨流投影滤波方法分别对特种车辆部件实际所受的多轴载荷进行加速处理,对加速后... 目的 解决车辆多轴轴耦合台架试验耗时长、花费大以及振动环境模拟精度低等问题。方法 将雨流投影方法运用到多维载荷加速处理中,利用传统雨流滤波法和多轴雨流投影滤波方法分别对特种车辆部件实际所受的多轴载荷进行加速处理,对加速后的多维载荷信号开展基于时域波形再现的振动环境模拟,以更有效地利用轮式车多轴轴耦合试验台开展加速疲劳试验。结果 对比加速前后的多维载荷信号,在时域、频域、损伤域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多维载荷信号时间压缩了50%,多轴振动环境的模拟精度大于80%。结论 采用该方法开展车轮加速疲劳试验,能够精确再现被试件的实际振动环境。通过实际试验验证,可以很好地再现故障出现的时间和形式,与实际野外路试结果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疲劳试验 多维载荷信号处理 雨流滤波 RP滤波方法 时域波形再现 等效里程
下载PDF
计及气象因素与分时电价影响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力 金立 +1 位作者 任炬光 刘小兵 《综合智慧能源》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用能高峰时段,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使其用能需求量短时持续上升,导致供需矛盾加剧;同时,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转换与蓄放单元的电驱动特点(如冰蓄冷空调、电制冷制冰)致使其用能成本受分时电价影响进一步增加。以供冷... 用能高峰时段,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使其用能需求量短时持续上升,导致供需矛盾加剧;同时,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转换与蓄放单元的电驱动特点(如冰蓄冷空调、电制冷制冰)致使其用能成本受分时电价影响进一步增加。以供冷季用能高峰时段综合能源系统冷-电供需调控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包含冷负荷需求自身调节与供冷功率主动控制的两阶段递进式调控策略,旨在实现多能供需平衡空间的拓展与用能成本的降低。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并考虑综合气象因素与分时电价的影响,选取调控时段;在第1阶段构建了温-湿舒适度最佳与冷能需求量最低的多目标负荷调节模型,在第2阶段提出了用能成本最低和运行能耗最小的多目标供冷输出功率主动控制策略;选取某校园综合能源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算例仿真,采用ε-约束法以及多维偏好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多目标求解,并基于用能舒适度变化的运行能耗、用能成本等指标,对比分析负荷需求在用能高峰时段调控优化前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满足用能舒适度的同时,能削减约13%的负荷需求,并降低约1.9%系统用能成本,有效缓解多能供需矛盾,增强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调控 多目标优化 综合气象因素 分时电价
下载PDF
相变墙体应用于办公建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13
作者 王刚 李祥立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以寒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建立了相变材料应用于建筑南外墙内侧的仿真模型,利用jEPlus+EA平台的NSGA-Ⅱ算法对建筑冷、热负荷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应用乌托邦点法对帕累托前沿解集进行了均衡决策,并对优化方案的相变时间和... 以寒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建立了相变材料应用于建筑南外墙内侧的仿真模型,利用jEPlus+EA平台的NSGA-Ⅱ算法对建筑冷、热负荷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应用乌托邦点法对帕累托前沿解集进行了均衡决策,并对优化方案的相变时间和节能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寒冷地区典型办公建筑合理的相变温度范围为17~25℃;以南外墙内侧采用相变材料的房间为计算基准的年均节能率可达7.2%,建筑冷、热负荷可分别减小7.78%、6.04%;最优解方案对于建筑热负荷的增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墙体 办公建筑 建筑负荷 多目标优化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多楔带轮旋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14
作者 李卫民 杨瀚文 +2 位作者 张凯璇 付松松 刁家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5,共6页
针对多楔带轮旋压过程中成形质量较差和旋轮寿命较低的问题,以东安513型发动机多楔带轮为研究对象,基于Deform平台对冷轧钢板08Al多楔带轮成形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筛选旋压工艺参数,确定设计变量,并分析主轴转速、旋轮进给速度和旋轮... 针对多楔带轮旋压过程中成形质量较差和旋轮寿命较低的问题,以东安513型发动机多楔带轮为研究对象,基于Deform平台对冷轧钢板08Al多楔带轮成形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筛选旋压工艺参数,确定设计变量,并分析主轴转速、旋轮进给速度和旋轮半径对毛坯等效应力、旋轮成形载荷的影响;基于Design-Expert软件对旋压过程的各设计变量以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的可靠性。经过优化后,成形后的带轮等效应力减少了39 MPa,旋轮所受成形载荷减小了1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楔带轮 旋压工艺参数 成形载荷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牵引网电压和空载电压的多储能系统区间能量管理策略
15
作者 钟志宏 李炎 +2 位作者 米佳雨 林飞 杨中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583-4598,共16页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推动,储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呈现出点到线的发展趋势。当一条线路中有多站安装储能装置时,想要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节能效果,必须要解决不同站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策略个性化设计,以及多储能...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推动,储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呈现出点到线的发展趋势。当一条线路中有多站安装储能装置时,想要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节能效果,必须要解决不同站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策略个性化设计,以及多储能间协调控制这两个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牵引网电压和空载电压的多储能系统区间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基于多个牵引变电站的空载电压和牵引网电压,对能量管理区间内的列车状态和列车剩余功率进行辨识,基于此计算区间内储能装置的充放电阈值基准值初值及基准值变化的斜率。为进一步提升节能和稳压效果,该策略基于充放电周期、牵引网电压超限频次及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等参数,对基准值及其更新斜率进行实时校正。该文在北京地铁的实际线路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本站空载电压的能量管理策略,提出的策略在降低系统能耗和稳定牵引网电压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空载电压 多储能 能量管理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参数研究
16
作者 魏娟 胡定贤 +3 位作者 李杰 任思敏 常嘉乾 杨广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提高果树振动采摘响应均匀性,同时提高果实采收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果树与果实的损伤,设计一种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主要由偏心块、传动齿轮、传动轴、箱体等组成。建立振动装置-果树振动系统,并分析6种不同的偏心块转速比与偏心矩比... 为提高果树振动采摘响应均匀性,同时提高果实采收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果树与果实的损伤,设计一种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主要由偏心块、传动齿轮、传动轴、箱体等组成。建立振动装置-果树振动系统,并分析6种不同的偏心块转速比与偏心矩比组合产生的非圆周载荷效果。首先,采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获取果树三维模型;然后,运用ANSYS进行果树谐响应分析得到激振装置的最佳工作频率;最后,运用ADAMS建立果树动力学仿真模型,比较非圆周载荷、直线载荷、圆周载荷下的果树加速度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当两偏心块转速比为3∶1、偏心矩比为1∶1时,果树在非圆周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均值为194.35 m/s^(2),高于直线载荷下的(186.28m/s^(2)),略低于圆周载荷下的(204.41 m/s^(2));非圆周载荷的加速度响应变异系数为0.575,低于直线载荷的(0.625)和圆周载荷的(0.622),说明非圆周载荷有更均匀的加速度响应。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的采摘率为92.2%,果实损伤率为4.6%,优于单偏心激振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 果实振动采摘 非圆周载荷 多视角重建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Venlo型温室柱脚螺栓节点力学性能
17
作者 李雄彦 徐航 +3 位作者 徐开亮 闫冬梅 张秋生 曹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50,共11页
为研究连栋温室柱脚节点尺寸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依托珠海某Venlo型温室项目,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以及《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对中柱基础短柱和边柱柱脚节点的构造进行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和节点试验研究... 为研究连栋温室柱脚节点尺寸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依托珠海某Venlo型温室项目,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以及《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对中柱基础短柱和边柱柱脚节点的构造进行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和节点试验研究了中柱基础短柱柱脚节点的抗弯性能、边柱柱脚节点的抗剪性能以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2种节点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随着节点构造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其破坏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极限承载力阶段。中柱基础短柱柱脚节点破坏模式为受拉侧混凝土锥形破坏,边柱柱脚节点的破坏模式为混凝土楔形体破坏,研究结果可为连栋温室柱底地脚螺栓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荷载 力学性能 连栋温室 柱脚节点 优化分析
下载PDF
爆炸分离冲击下中远场连接界面多点时域载荷反演方法研究
18
作者 胡杰 方叶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82-88,共7页
目的建立产品在爆炸分离冲击剖面下,中远场关键连接界面上多点激励时域载荷历程的识别方法,并分析评估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方法采用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杜哈梅积分离散化,建立时域范围内产品上多个测点(包括多个自由度)与关键界... 目的建立产品在爆炸分离冲击剖面下,中远场关键连接界面上多点激励时域载荷历程的识别方法,并分析评估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方法采用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杜哈梅积分离散化,建立时域范围内产品上多个测点(包括多个自由度)与关键界面上受到的力载荷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通过载荷识别获得该力激励,特别是在载荷识别过程中采用最速下降法克服识别算法的不适定性,最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到识别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为评估结构动力学响应提供依据。结果反演获得了爆炸螺栓盒与产品连接关键界面上多点多个自由度的时域载荷,该载荷所产生的响应仿真值与多个测点实测数据吻合,并分析获得了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分布。结论提出了一种针对爆炸载荷传递路径上中远场关键界面的多点动力学载荷的识别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支撑结构的动力学响应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分离 多点激励 载荷识别 杜哈梅积分 不适定性 优化
下载PDF
一种多控制器的网络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调度策略
19
作者 胡柳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6期146-148,共3页
为提高网络服务器集群中心宽带利用率、降低网络访问及传输时延,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DN的多控制器负载均衡调度策略。首先,构建多控制器的网络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调度的总体框架,通过转发层采集网络交换设备的状态信息;然后,在多控制器单... 为提高网络服务器集群中心宽带利用率、降低网络访问及传输时延,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DN的多控制器负载均衡调度策略。首先,构建多控制器的网络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调度的总体框架,通过转发层采集网络交换设备的状态信息;然后,在多控制器单元生成全局网络视图,采用自适应网络大小流进行调度,以提高网络及传输时延为目标构建网络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调度策略模型。最后,控制器单元更新流量表并对OpenFlow交换层设备进行更新,以实现网络服务器集群中心的网络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网络服务器 多控制器 负载均衡
下载PDF
多品种电力市场交易下负荷聚合商投标策略及市场均衡分析
20
作者 王鹏 贺焕然 +2 位作者 伏凌霄 王雁凌 戴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2,共12页
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灵活资源短缺等问题,亟须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随着电网与负荷双向交互越发频繁,更多负荷聚合商通过整合辖区灵活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以往由发电侧占主导的市场均衡被打破。为研究多主体负荷聚合商博弈策略... 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灵活资源短缺等问题,亟须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随着电网与负荷双向交互越发频繁,更多负荷聚合商通过整合辖区灵活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以往由发电侧占主导的市场均衡被打破。为研究多主体负荷聚合商博弈策略,构建了能量-备用电力市场下负荷聚合商双层投标模型,并引入多场景描述非决策者投标不确定性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通过强平稳算法(SSM)将多个双层模型转化为带均衡约束的均衡问题(EPEC)模型,并采用大M法、二进制展开法等线性化方法进行线性化。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及求解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表明基于EPEC模型的负荷聚合商最优投标策略更加契合实际市场规则,有助于系统优化负荷曲线,缓解灵活资源供需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多品种电力交易 投标策略 双层优化 市场均衡 强平稳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