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城市商业区语言景观中的互文性——以店名标牌为例
1
作者 刘芬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店名标牌是商业区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语言,具有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的意义。广州商业区的店名标牌包含多种互文,如语码互文、体裁互文和多模态互文等类型,这些互文通过文本的语境重构实现... 店名标牌是商业区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语言,具有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的意义。广州商业区的店名标牌包含多种互文,如语码互文、体裁互文和多模态互文等类型,这些互文通过文本的语境重构实现店名标牌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通过话语和社会实践的重构,体现经济文化意义,有效传递商铺的定位、商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等信息,折射出广州城市多元经济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广州商业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包容,其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跨文化、跨区域融合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店名标牌 互文性 语境重构
下载PDF
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华文化自信建构——以《中国佬》《接骨师之女》为个案
2
作者 雷馥源 易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9期16-20,共5页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接受和信任。海外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着无法抹去的中华文化烙印,展示着传承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美国华裔文学既有西方文化的元素,更...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接受和信任。海外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着无法抹去的中华文化烙印,展示着传承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美国华裔文学既有西方文化的元素,更有中华文化的显现,其中所反映的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海外华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求和在异域文化下对自身中华文化的自信、坚守和传承。该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关注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以文本细读的方式研究《中国佬》和《接骨师之女》两部著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从戏仿的写作方式和“小历史”的叙事手法入手,聚焦文本中的华裔历史重构和中华文化传承,以此建构中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文化自信 互文性 历史重构 《中国佬》 《接骨师之女》
下载PDF
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文本解构和重构过程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家驷 时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文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 ,探讨了翻译中文本的解构和重构过程。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 ,认为先期文本无论在文本的解构或文本的重构过程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先期文本互文性的分析可加深我们对翻译过程的理解 ,想象与联想的方... 文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 ,探讨了翻译中文本的解构和重构过程。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 ,认为先期文本无论在文本的解构或文本的重构过程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先期文本互文性的分析可加深我们对翻译过程的理解 ,想象与联想的方式对文本重构有着特殊的意义。对语类互文性、主题互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解构 文本重构 语类 先期文本
下载PDF
经典的重构:论《马戏团之夜》的互文性手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唐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3,共5页
著名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在其创作成熟期所作的《马戏团之夜》中运用的互文性写作策略,彰显了她对传统文类范式,经典文学文本的利用和颠覆;再现了在官方文献中被抹去的历史。在经典的重构中,折射出她对于历史、社会、女性问题的... 著名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在其创作成熟期所作的《马戏团之夜》中运用的互文性写作策略,彰显了她对传统文类范式,经典文学文本的利用和颠覆;再现了在官方文献中被抹去的历史。在经典的重构中,折射出她对于历史、社会、女性问题的深度问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经典的重构 互文性 《马戏团之夜》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小琪 周秀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6-25,共10页
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 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再造中国器物表征与再造中国化视觉空间,旨在通过“发现”中国来言说自我。运用互文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文体、句法结构、立意进行仿拟,对中国字和句进行直接粘贴,意在通过“师法”中国文学和文化来丰富自我。运用相反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将混乱、称霸的美国与和谐、友善的中国进行对比,意在通过“正视”中国来反思自我。可以说,这三种想象中国的方式,在20世纪美国的不同历史情势下,都成为这一时期美国诗人具有积极意义的批判性武器,它们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系,对美国现实进行了社会和审美等方面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中国形象 再造性想象 互文性想象 相反性想象
下载PDF
论《堂吉诃德》中戏拟手法的艺术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文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463-467,共5页
滑稽模拟骑士小说的戏拟手法,给《堂吉诃德》带来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堂吉诃德》中戏拟手法主要表现为讥讽嘲弄与文本互涉(互文),它们使得文本在滑稽模拟骑士小说的过程中,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解构与笑谑,而更多的是读者在文本理解中... 滑稽模拟骑士小说的戏拟手法,给《堂吉诃德》带来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堂吉诃德》中戏拟手法主要表现为讥讽嘲弄与文本互涉(互文),它们使得文本在滑稽模拟骑士小说的过程中,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解构与笑谑,而更多的是读者在文本理解中所不断发觉的文义自增性与多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 戏拟 解构 重构 文本间性 自增性 多重性
下载PDF
杨柳青戏出年画对三国故事的“误读”与“重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洪畅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149-156,共8页
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年间的杨柳青"三国戏"年画,作为《三国演义》原著书稿与"三国戏"舞台演出的接受者,创造了一套与案头文学及舞台场景相对应的形象资料。这类画作不仅保留了其对原著的形象摹写、对舞台的刹那写真,... 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年间的杨柳青"三国戏"年画,作为《三国演义》原著书稿与"三国戏"舞台演出的接受者,创造了一套与案头文学及舞台场景相对应的形象资料。这类画作不仅保留了其对原著的形象摹写、对舞台的刹那写真,也存在着其自身对三国故事的"接受""误读"与"重构"的过程,建构了"案头文学—舞台演出—民间美术"的动态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出年画 误读 重构 动态互文 三国戏
下载PDF
程抱一作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牛竞凡 《云梦学刊》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现为法兰西学院四十位“不朽者”之一的法籍华裔程抱一先生,近年来逐渐走入国内学术研究的视野。他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古典绘画理论的垦拓、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构主义式”的诠释,新颖... 现为法兰西学院四十位“不朽者”之一的法籍华裔程抱一先生,近年来逐渐走入国内学术研究的视野。他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古典绘画理论的垦拓、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构主义式”的诠释,新颖独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解释 重构 接受 互动
下载PDF
交叉互文与重构——《走失在秋天的夜晚》与《秋天的声音》的文体实验
9
作者 张自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7-22,共6页
甫跃辉的两篇短篇小说《秋天的声音》和《走失在秋天的夜晚》在故事情节上是基本一样的,但写作方法和视角却迥然不同,它们构成了相互交叉、互文见义的合抱结构,形成了对文学文本的另类探索和尝试,从而体现出作者文学创作的开拓性和新锐性。
关键词 交叉 互文 重构 合抱 文体实验
下载PDF
从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独特性——《押沙龙,押沙龙!》的个案研究
10
作者 韩海琴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9-91,共3页
互文性的写作策略是福克纳创作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有益尝试,其创作凸显了作者对文学传统和以往作品的利用和模仿,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否定颠覆和创新发展。以《押沙龙,押沙龙!》为个案研究,从文本叙事模式、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角度对文... 互文性的写作策略是福克纳创作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有益尝试,其创作凸显了作者对文学传统和以往作品的利用和模仿,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否定颠覆和创新发展。以《押沙龙,押沙龙!》为个案研究,从文本叙事模式、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以求对文本独特性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狂欢 位移 重构
下载PDF
《头号玩家》:网游时代下的物恋想象与文化重构
11
作者 范金梅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2-75,共4页
2018斯皮尔伯格导演作品《头号玩家》讲述了一个未来网游虚拟空间的故事。而影片中浩如烟海的流行文化互文指涉,在网络上掀起一股“寻找彩蛋”风潮。文章对电影文本中虚拟形象的符号意义进行解读。文化符码的互文性指涉构成了影片的基... 2018斯皮尔伯格导演作品《头号玩家》讲述了一个未来网游虚拟空间的故事。而影片中浩如烟海的流行文化互文指涉,在网络上掀起一股“寻找彩蛋”风潮。文章对电影文本中虚拟形象的符号意义进行解读。文化符码的互文性指涉构成了影片的基本叙事策略:通过勾起不同年龄观众的怀旧式物恋想象,达到了一种文化重构的目的。而在好莱坞意识形态化的宏大叙事下,一个(美国)白人男性的英雄救世神话在数码空间得到了变奏式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号玩家》 网游叙事 互文性 物恋想象 文化重构
下载PDF
“影响”解构与“主体”重建:《百年孤独》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翠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
后现代语境中诞生的理论术语"互文性"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解构术语。既然文本只是一个符号空间,"作者"这个文本的主体就自动"消亡"。然而,如果给予互文性概念一个特殊的参照点,它将成为建构术语。传统的&qu... 后现代语境中诞生的理论术语"互文性"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解构术语。既然文本只是一个符号空间,"作者"这个文本的主体就自动"消亡"。然而,如果给予互文性概念一个特殊的参照点,它将成为建构术语。传统的"影响"研究就可以作为互文性的参照点,因为"影响"是从一个作家到另一个作家的、单向的、不可逆的过程,属于时间范式。注重空间范式的互文性能够解构"影响",寻找作品的原创性,由此重新建构创作主体——"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重构 影响 互文性 泛文本
下载PDF
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文本转换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冠冠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85-87,共3页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了翻译中的文本重构的过程。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而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即分析互文在语类、文章标题、文化典故、以及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得出互文性...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了翻译中的文本重构的过程。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而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即分析互文在语类、文章标题、文化典故、以及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得出互文性理论应该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翻译 转换
下载PDF
从《寒冬夜行人》看后现代语境下的戏仿之作
14
作者 周小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戏仿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方式,其精神实质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变。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成功地利用了戏仿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精神实质,通过对象置换、结尾缺失的具体策略完成了对传统侦探小说文本结构的瓦解,以此为文学活动中各个因素的平... 戏仿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方式,其精神实质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变。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成功地利用了戏仿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精神实质,通过对象置换、结尾缺失的具体策略完成了对传统侦探小说文本结构的瓦解,以此为文学活动中各个因素的平等对话、交互作用提供了场所,体现了无中心和互文性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仿 重构 无中心 互文性
下载PDF
叶君健英文小说《山村》自译中的互文性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梦恬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5期88-97,共10页
双语甚至多语写作日趋普遍,自译研究正当其时,而非母语创作和母语自译这一特殊的翻译形式更是值得引起当下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叶君健的英文自译作品《山村》为例,探讨叶君健自译中的三种互文性策略:文化还原、写译结合和互文性对话,... 双语甚至多语写作日趋普遍,自译研究正当其时,而非母语创作和母语自译这一特殊的翻译形式更是值得引起当下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叶君健的英文自译作品《山村》为例,探讨叶君健自译中的三种互文性策略:文化还原、写译结合和互文性对话,揭示互文性视角对自译研究的启示,以期为当代自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母语创作 母语自译 互文性策略 文化还原
下载PDF
Image De-occlusion via Event-enhanced Multi-modal Fusion Hybrid Network
16
作者 Si-Qi Li Yue Gao Qiong-Hai Dai 《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 EI CSCD 2022年第4期307-318,共12页
Seeing through dense occlusions and reconstructing scene images is an important but challenging task.Traditional framebased image de-occlusion methods may lead to fatal errors when facing extremely dense occlusions du... Seeing through dense occlusions and reconstructing scene images is an important but challenging task.Traditional framebased image de-occlusion methods may lead to fatal errors when facing extremely dense occlusions due to the lack of valid information available from the limited input occluded frames.Event cameras are bio-inspired vision sensors that record the brightness changes at each pixel asynchronously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However,synthesizing images solely from event streams is ill-posed since only the brightness changes are recorded in the event stream,and the initial brightness is unknown.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n event-enhanced multi-modal fusion hybrid network for image de-occlusion,which uses event streams to provide complete scene information and frames to provide color and texture information.An event stream encoder based on the 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is proposed to encode and denoise the event stream efficiently.A comparison loss is proposed to generate clearer results.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 largescale event-based and frame-based image de-occlusion dataset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 camera multi-modal fusion image de-occlusion 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 image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语言效忠——小说《坚硬如水》的革命叙事伦理
17
作者 张海城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坚硬如水》是一场革命与爱情的狂欢。革命与爱情是高爱军与夏红梅生命之全部,也是阎连科叙事的焦点。以主题而论,阎连科并未超越前人,甚至是重复。他的叙事策略是以革命话语与爱情话语的并行重构革命历史,挖出历史的淤泥。故而,《坚... 《坚硬如水》是一场革命与爱情的狂欢。革命与爱情是高爱军与夏红梅生命之全部,也是阎连科叙事的焦点。以主题而论,阎连科并未超越前人,甚至是重复。他的叙事策略是以革命话语与爱情话语的并行重构革命历史,挖出历史的淤泥。故而,《坚硬如水》是一场革命与爱情话语的狂欢。语言效忠、权威转授与重构革命是其汪洋恣肆的革命、爱情叙事表征,也是叙事伦理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 语言效忠 权威转授 斗争 爱情叙事 重构革命
下载PDF
中医翻译的话语连贯重建
18
作者 柴改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3-80,共8页
本文根据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对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中医学导论》翻译”进行反思性研究,提出中医翻译的话语连贯重建原则,即以推进中医“走出去”为目的的中医翻译应观照译语的语内连贯,以及译语和原语之间的语际连贯。语内连贯要以... 本文根据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对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中医学导论》翻译”进行反思性研究,提出中医翻译的话语连贯重建原则,即以推进中医“走出去”为目的的中医翻译应观照译语的语内连贯,以及译语和原语之间的语际连贯。语内连贯要以深入理解中医话语的内涵为前提,对中医话语进行逻辑解构和重构;语际连贯要忠实于中医和中国文化,同时通过采用译文加注、增补实例、适度压缩权威诉求等翻译策略来观照读者的认知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翻译 话语连贯重建 语内连贯 语际连贯
下载PDF
《哀希腊》复译中的互文性解构与重构
19
作者 信萧萧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拜伦名诗《哀希腊》自1902年经由梁启超译介以来,一而再,再而三被翻译家复译。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学更好地解释一作多译和不断复译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互文性理论,对比了《哀希腊》4个复译本(译者分别是马君武、苏... 拜伦名诗《哀希腊》自1902年经由梁启超译介以来,一而再,再而三被翻译家复译。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学更好地解释一作多译和不断复译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互文性理论,对比了《哀希腊》4个复译本(译者分别是马君武、苏曼殊、胡适、查良铮),力图挖掘文本间的互文关系,进而指导诗歌翻译的互文性解构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希腊》 互文性 解构与重构
下载PDF
文化预设与中国神话的多模态互文重构——以《山海经》英译为例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敏 罗选民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100,共9页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文化预设概念为出发点,对作为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的《山海经》的英译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文本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神话的对外传播不能单凭经典文本的语际翻译来完成,而是要在一个宏观的多模态的叙...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文化预设概念为出发点,对作为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的《山海经》的英译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文本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神话的对外传播不能单凭经典文本的语际翻译来完成,而是要在一个宏观的多模态的叙事体系下,有意识地将其与语内翻译、语内互文改写以及符际翻译相结合,形成一个动态的相互交织的互文空间,共同促进中国神话的多模态互文重构及其在海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预设 中国神话 多模态互文重构 《山海经》英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