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lification of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by group cavities in layered half-space (Ⅱ): with saturated poroelastic soil layers 被引量:3
1
作者 Jianwen Liang Ji Zhang Zhenning Ba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4期287-298,共12页
As the continuation study on amplification of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by underground group cavities in layered half-space, this study extends to the case of poroelastic half-space with dry poroelastic and satur... As the continuation study on amplification of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by underground group cavities in layered half-space, this study extends to the case of poroelastic half-space with dry poroelastic and saturated poroelastic soil layers. The influence of poroelastic layers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is studied both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using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 It is shown that for the example of a saturated poroelastic site in Tianjin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Taft wave and E1 Centro wave, the amplification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in poroelastic case i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elastic case, 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PGA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its PRS (peak response spectrum).. can be increased up to 38.8% and 64.6%; the predominant period of response spectra in poroelastic case becomes shorter to some extent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elastic cas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 of underground group cavities in poroelastic half-space on design seismic ground mo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group cavity dry poroelastic saturated poroelastlc amplification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
下载PDF
Amplification of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by group cavities in layered half-space (Ⅰ) 被引量:2
2
作者 Jianwen Liang Ji Zhang Zhenning Ba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4期275-285,共11页
Amplification of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by underground group cavities in layered half-space is studied both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by using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 and the effec... Amplification of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by underground group cavities in layered half-space is studied both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by using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 and the effect of cavity interval and spectrum of incident waves on the amplification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example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may be large interaction between cavities, and group cavities with certain intervals may have 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to seismic ground motion. The amplification of PGA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its PRS (peak response spectrum) can be increased up to 45.2% and 84.4%, for an example site in Tianjin,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Taft wave and E1 Centro wave; and group cavities may also affect the spectra of the seismic ground mo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 of underground group cavities on design seismic ground mo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group cavity amplification IN-PLANE seismic ground motion time domain frequency domain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Harbour Resonance Inside A Harbour with Lateral Cavities
3
作者 YU Yue-min HUANG Xiao-hua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4年第5期838-844,共7页
Wave-induced harbour resonance i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inside a harbour with lateral cavities.The theoretical solutions for the amplification parameter ar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under varying dimensi... Wave-induced harbour resonance i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inside a harbour with lateral cavities.The theoretical solutions for the amplification parameter ar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under varying dimensionless wave number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model in a rectangular harbour at a constant depth.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can correctly calculate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the natural wave height.A range of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for harbour resonance with one pair of lateral cavities,two pairs of lateral cavities and three pairs of lateral cavities,respectively.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amplification parameter decreases both at the primary natural oscillation and the secondary natural oscillation,as the number of lateral cavities increases.The dimensionless wave number reduces as the number of lateral cavities increases both at the primary natural oscillation and the secondary natural oscillation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bour resonance lateral cav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amplification parameter
下载PDF
探地雷达介质谐振天线的原理研究
4
作者 葛薇 张照 +2 位作者 彭正辉 李静 陈娟 《科技风》 2024年第14期90-93,共4页
为了增加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提高探地雷达增益,本文从物理学中周期性力作用下的阻尼振动的角度出发,推导周期信号作用下电磁波在介质谐振天线中的谐振过程,阐述了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谐振放大作用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在周期信... 为了增加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提高探地雷达增益,本文从物理学中周期性力作用下的阻尼振动的角度出发,推导周期信号作用下电磁波在介质谐振天线中的谐振过程,阐述了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谐振放大作用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在周期信号作用下,天线谐振腔内的信号通过谐振形成驻波实现能量增强,证明了以时间换取能量是可行的.这种谐振放大作用使天线具有更高的辐射功率,对解决探地雷达的探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谐振天线 探地雷达 驻波 谐振腔 谐振放大
下载PDF
基于增益腔的腔磁力混合系统中的光放大和快慢光传播
5
作者 丛龙江 刘洪雨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了在腔磁力系统中实现可控的磁子诱导透明、磁力诱导透明、光放大以及快慢光传播,建立了一个腔磁力混合系统模型.该模型由含有1个钇铁石榴石(YIG)球的增益腔组成.该模型利用强驱动来驱动YIG球,利用弱探测场探测微波腔.研究表明,通过... 为了在腔磁力系统中实现可控的磁子诱导透明、磁力诱导透明、光放大以及快慢光传播,建立了一个腔磁力混合系统模型.该模型由含有1个钇铁石榴石(YIG)球的增益腔组成.该模型利用强驱动来驱动YIG球,利用弱探测场探测微波腔.研究表明,通过选取最优增益和调节腔-磁耦合强度、磁-力耦合强度可以实现可控的磁子诱导透明、磁力诱导透明、光放大以及快慢光传播.该研究结果可为量子信息操纵、量子信息存储和灵敏光开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磁力混合系统 增益腔 钇铁石榴石 磁子诱导透明 磁力诱导透明 光放大 快慢光传播
下载PDF
Figure-9腔锁模全保偏掺铒光纤飞秒激光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亮 韦佳天 +2 位作者 吕宏伟 陈峰 刘志强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58-62,共5页
针对特殊应用领域对高可靠性、轻量化、输出功率大于100 mW、重频大于50 MHz的飞秒激光器的需求,设计了一种Figure-9腔锁模全保偏掺铒光纤飞秒激光器,通过在腔锁模振荡器中引入π/2相移偏置,降低了振荡器的自启动锁模阈值。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特殊应用领域对高可靠性、轻量化、输出功率大于100 mW、重频大于50 MHz的飞秒激光器的需求,设计了一种Figure-9腔锁模全保偏掺铒光纤飞秒激光器,通过在腔锁模振荡器中引入π/2相移偏置,降低了振荡器的自启动锁模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为130 mW时,振荡器可获得平均功率为12 mW、重频为85.89 MHz、脉冲宽度为249 fs的稳定锁模脉冲序列输出;采用一级正色后向泵浦散掺铒增益光纤放大器进行放大后,最终可获得平均功率为113 mW、脉冲宽度为107 fs的飞秒脉冲序列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 Figure-9腔 激光器 锁模 非线性放大光纤环
下载PDF
内腔四程放大高功率激光系统寄生振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方 粟敬钦 +4 位作者 王文义 胡东霞 周维 刘兰琴 莫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83-1186,共4页
基于小信号增益公式、菲涅耳反射公式和判断内腔四程放大高功率激光系统寄生腔增益与损耗大小,研究了2个光路构型相似,寄生腔构成相近的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装置A和装置B)的系统寄生振荡问题:首先指出了系统中存在可能起振的3个寄生腔,... 基于小信号增益公式、菲涅耳反射公式和判断内腔四程放大高功率激光系统寄生腔增益与损耗大小,研究了2个光路构型相似,寄生腔构成相近的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装置A和装置B)的系统寄生振荡问题:首先指出了系统中存在可能起振的3个寄生腔,然后分析了3个寄生腔中影响损耗的各个因素,根据装置A上的实验结果,判断在仅通过钕玻璃片检偏的情况下,装置B的第3寄生腔存在产生寄生振荡的可能性,最后采取加入一组偏振片的方法抑制寄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固体激光 内腔四程放大 寄生腔 寄生振荡
下载PDF
地下衬砌洞室对Rayleigh波的放大作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梁建文 纪晓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31,共8页
本文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半空间中圆形衬砌洞室引起的Rayle igh波散射问题的一个级数解,并通过对求解技术的改进,获得了高频解答。论文通过入射波长、洞室直径、衬砌刚度和埋置深度等参数分析,研究了地下洞室对Rayle igh波的放大作... 本文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半空间中圆形衬砌洞室引起的Rayle igh波散射问题的一个级数解,并通过对求解技术的改进,获得了高频解答。论文通过入射波长、洞室直径、衬砌刚度和埋置深度等参数分析,研究了地下洞室对Rayle igh波的放大作用。数值结果表明,地下洞室情况下地表位移幅值可以达到无洞室情况的2.6倍以上;多数情况下,柔性衬砌洞室情况地表位移幅值最大,无衬砌洞室情况次之,刚性衬砌情况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洞室 RAYLEIGH波 散射 放大作用 级数解 高频解答
下载PDF
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对入射平面P波的放大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建文 尤红兵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4,共9页
文中利用间接边界元法,在频域内求解了层状弹性半空间中洞室对入射平面P波的放大作用问题。通过自由场反应分析,求得假想洞室边界上各单元的应力响应。在洞室边界各个单元上施加虚拟分布荷载,求得位移和应力的格林函数。根据应力边界条... 文中利用间接边界元法,在频域内求解了层状弹性半空间中洞室对入射平面P波的放大作用问题。通过自由场反应分析,求得假想洞室边界上各单元的应力响应。在洞室边界各个单元上施加虚拟分布荷载,求得位移和应力的格林函数。根据应力边界条件确定虚拟分布荷载,将自由场位移响应和虚拟分布荷载产生的位移响应叠加起来,即得到问题的解答。比较了层状半空间和均匀半空间中洞室对入射平面P波的放大作用,结果表明,层状半空间情况有可能导致较大的地表位移幅值,尤其是对于较低频率入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半空间 洞室 平面P波 散射 放大作用
下载PDF
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无限长洞室对斜入射平面SH波的三维散射(Ⅰ)——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13
10
作者 梁建文 陈健琦 巴振宁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5-792,共8页
利用间接边界元法,求解了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无限长洞室对斜入射平面SH波的三维散射问题.通过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与工程中常用的二维模型比较表明,工程中将三维散射问题简单地分解为平面内问题和平面外问题的做法... 利用间接边界元法,求解了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无限长洞室对斜入射平面SH波的三维散射问题.通过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与工程中常用的二维模型比较表明,工程中将三维散射问题简单地分解为平面内问题和平面外问题的做法存在较大误差.文中并研究了斜入射角度对散射的影响,表明斜入射角度对地表位移幅值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层状半空间 无限长洞室 斜入射 平面SH波 三维散射 放大作用
下载PDF
层状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地震动的时域放大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建文 张季 巴振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2-157,共6页
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和频域变换方法研究了层状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地震动的出平面时域放大作用,并以天津地区典型场地为例分析了洞室间距和入射地震动频谱对放大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洞室群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非常大,与自由场相比,地表加速... 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和频域变换方法研究了层状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地震动的出平面时域放大作用,并以天津地区典型场地为例分析了洞室间距和入射地震动频谱对放大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洞室群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非常大,与自由场相比,地表加速度峰值放大32.1%,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放大85.2%,洞室群对地震动的频谱也有明显影响;洞室间距越小,洞室之间的相互影响越大,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越大。研究对于地铁沿线设计地震动的估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室群 地震动 放大作用 间接边界元 层状半空间
下载PDF
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对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梁建文 巴振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4,共11页
利用间接边界元法,求解了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问题,并以基岩上单一土层中洞室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本文模型的特点之一是考虑了层状场地的动力特性,因而更接近于实际工程;特点之... 利用间接边界元法,求解了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问题,并以基岩上单一土层中洞室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本文模型的特点之一是考虑了层状场地的动力特性,因而更接近于实际工程;特点之二是计算精度非常高。研究表明,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对波的放大作用与均匀半空间中情况有着本质的差别;层状半空间中洞室附近地表动力响应由土层动力特性和洞室对波的散射二者共同决定。土层动力特性不仅影响洞室附近地表位移的幅值,还会影响地表位移的频谱。在土层的前几阶共振频率附近,随着基岩与土层剪切波速比的增大,土层的影响随之增大,而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层的影响随之减小,并逐渐趋于均匀半空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半空间 洞室 平面SH波 放大作用 基岩上单一土层 散射
下载PDF
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无限长洞室群对斜入射P1波的三维散射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建文 韩冰 巴振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3-159,共7页
给出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无限长洞室群对斜入射P1波的三维散射问题的一个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与文献的比较验证方法的计算精度。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洞室之间距离、入射波频率、边界渗透条件等因素对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洞室之间存在相互... 给出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无限长洞室群对斜入射P1波的三维散射问题的一个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与文献的比较验证方法的计算精度。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洞室之间距离、入射波频率、边界渗透条件等因素对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洞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当洞室之间距离较小时,相互作用明显,地表位移峰值显著增大。饱和情况与干土情况地表位移存在明显差别。由于洞室之间相互作用,影响范围显著增大,可以达到40倍的洞室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饱和半空间 无限长洞室群 斜入射 平面P1波 三维散射 放大作用
下载PDF
理论研究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脉冲放大特性
14
作者 王刚 罗斌 潘炜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5,49,共6页
从速率方程和薄膜光学理论出发,对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Vertical Cavity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简称VCSOAs)在脉冲工作情况下的动态增益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计算中考虑了载流子和光强沿光轴方向的不均匀性,以及腔内介质折... 从速率方程和薄膜光学理论出发,对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Vertical Cavity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简称VCSOAs)在脉冲工作情况下的动态增益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计算中考虑了载流子和光强沿光轴方向的不均匀性,以及腔内介质折射率的不连续性对光波传输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反射模式下VCSOA在脉冲通过时载流子密度和瞬时增益的变化、输出光脉冲的畸变以及抽运光功率、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istributed Bragger Reflector,简称DBR)周期数、输入脉冲能量以及脉冲宽度等参量对脉冲放大中的能量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增益随抽运光功率增大而增加;在峰值功率一定时输入脉冲宽度的增加将减小能量增益;输入脉冲能量的增加也会引起能量增益的下降,而适当减少顶部DBR的周期数可以改善这种脉冲放大的能量增益饱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件 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 速率方程 脉冲放大 能量增益
下载PDF
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洪泉 崔涛 《西北水电》 2012年第S01期1-5,共5页
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主要包括:空腔的危害性,空腔危害的范围,空腔危害的基本原因,空腔危害的动力来源及空腔的2种主要危害形式。文章对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证,用空腔危害理论解释了补气的作用原理,探... 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主要包括:空腔的危害性,空腔危害的范围,空腔危害的基本原因,空腔危害的动力来源及空腔的2种主要危害形式。文章对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证,用空腔危害理论解释了补气的作用原理,探讨了该理论对水力机械稳定性研究的作用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稳定性 空腔 危害 压力脉动 补气 可压缩 放大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微腔的光放大和耦合腔的滤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梅洛勤 张辉 +3 位作者 马书炳 王保明 陈宇 储德林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用传输矩阵法(TMM)研究了由SiO2和TiO2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微腔的放大特性和耦合腔光子晶体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在微腔光子晶体的缺陷层中掺杂一定浓度的Er+3,则对中心波长λ0=1.532μm,可以实现光放大;而二耦合腔或三耦合腔光子晶体... 用传输矩阵法(TMM)研究了由SiO2和TiO2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微腔的放大特性和耦合腔光子晶体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在微腔光子晶体的缺陷层中掺杂一定浓度的Er+3,则对中心波长λ0=1.532μm,可以实现光放大;而二耦合腔或三耦合腔光子晶体可以作为二波长或三波长的滤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矩阵法(TMM) 微腔 耦合腔 光放大 滤波片
下载PDF
1064nm超短腔DBR单频掺镱硅酸盐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金 孙博 +2 位作者 贾静 张学强 白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掺杂硅酸盐增益光纤、输出波长为1 064nm的超短腔单频光纤激光器.该单频光纤激光器采用分布布拉格反射式腔型结构,有效腔长为2cm,其增益介质为1.1cm长的高浓度掺Yb3+光纤.通过恰当的温度控制,获得了线宽为4.8kHz的稳定...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掺杂硅酸盐增益光纤、输出波长为1 064nm的超短腔单频光纤激光器.该单频光纤激光器采用分布布拉格反射式腔型结构,有效腔长为2cm,其增益介质为1.1cm长的高浓度掺Yb3+光纤.通过恰当的温度控制,获得了线宽为4.8kHz的稳定单频激光输出.当注入泵浦光为378mW时,输出功率为13mW,斜效率为3.4%.在频率大于1 MHz时,测得该光纤激光器的相对噪声强度值约为-132dB/Hz.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对该单频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放大.当放大增益光纤长度选取为56cm时,得到了325mW的最大输出功率,其斜效率为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单频 分布布拉格反射式 掺镱硅酸盐光纤 超短腔 主振荡功率放大
下载PDF
GaAlAs/GaAs半导体功率放大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妍 杨琏 +2 位作者 朱明方 刘杰 任大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29,共2页
研究一种GaAlAs/GaAs材料的高功率半导体功率放大激光器(LD-SLA)。器件为双异质结增异导引氧化物条形结构。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将半导体激光器(LD)与半导体功率放大器(SLA)集成一体,使单管芯输出光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并在器件端面镀高... 研究一种GaAlAs/GaAs材料的高功率半导体功率放大激光器(LD-SLA)。器件为双异质结增异导引氧化物条形结构。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将半导体激光器(LD)与半导体功率放大器(SLA)集成一体,使单管芯输出光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并在器件端面镀高反射膜和增透膜,使器件端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由不镀膜时的29%、71%提高到90%以上,进一步提高激光输出。保护器件端面、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功率放大激光器 GAALAS/GAAS 直接耦合 谐振腔
下载PDF
腔模可调的高平均功率飞秒激光再生放大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鹏 滕浩 +3 位作者 张宁华 刘阳阳 王兆华 魏志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0-57,共8页
介绍了一种腔模可调的高平均功率飞秒激光再生放大器.通过调节再生腔内模式大小补偿热透镜效应,从而获得高效率、高平均功率的激光放大.利用该再生放大结构,在1 kHz重复频率、20 W功率抽运下,获得了平均功率为6.5 W的放大光输出,压缩后... 介绍了一种腔模可调的高平均功率飞秒激光再生放大器.通过调节再生腔内模式大小补偿热透镜效应,从而获得高效率、高平均功率的激光放大.利用该再生放大结构,在1 kHz重复频率、20 W功率抽运下,获得了平均功率为6.5 W的放大光输出,压缩后的功率为4.8 W、脉冲宽度为35 fs.腔型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腔型结构能很好地用于高平均功率飞秒激光放大,是进一步进行后续放大的理想前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脉冲激光放大 腔模可调 热透镜效应 再生腔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ulse-front distortion of arbitrary shapes in high-power ultrashort laser systems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言磊 蒋东镔 +4 位作者 朱启华 董军 曾小明 黄小军 黄征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pulse-front distortion by measuring the spectral interference of two point-diffraction fields in their overlapped district.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pulse-front distortion by measuring the spectral interference of two point-diffraction fields in their overlapped district.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ulse-front distortion of the pulse from a complex multi-pass amplification system, which exists in almost all high-power laser systems, and obtain the irregular pulse-front distribution. The method presented does not need any reference light or assumption about the pulse-front distribution, and has an accuracy of several femtosec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front distortion multi-pass amplification high-power laser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