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胶导尿管在扩张法耳再造术后持续负压吸引中的应用
1
作者 冉力 李娅萍 +1 位作者 王凡 陈勤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由硅胶导尿管、一次性吸引管及20 ml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负压引流装置在扩张法耳再造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扩张法耳再造患者19例,采用该装置进行术后引流,观察其引流效... 目的:探讨一种由硅胶导尿管、一次性吸引管及20 ml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负压引流装置在扩张法耳再造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扩张法耳再造患者19例,采用该装置进行术后引流,观察其引流效果,负压调整次数,吸闭次数,术后并发症情况,耳廓与亚结构的显现情况。结果:临床小实验结果显示,两次抽吸引流管内空气后,普通一次性引流管变软,略有变形;输液器引流管完全吸闭;硅胶导尿管无变形吸闭现象。硅胶导尿管作为引流管引流通畅,皮瓣血运良好,耳廓形态满意无一例出现吸闭、感染现象,术区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平均日引流量为8~17 ml,拔管时间为4~7 d。结论:该装置既能使皮瓣与耳支架紧密贴合,保证再造耳满意形态,又能充分引流,实现零吸闭,其抗菌抗感染的材质及双腔结构还能减少感染概率并且提供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冲洗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导尿管 耳再造术 引流 临床小实验 零吸闭 扩张法
下载PDF
静脉导管用的涂层改性硅橡胶材料制备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素 王茜茜 +1 位作者 姚瑶 王婷 《粘接》 CAS 2023年第10期18-21,共4页
针对传统静脉导管医用硅橡胶材料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功能涂层改性硅橡胶材料的制备,并对其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CS∶Cu复合功能涂层中CS∶Cu为100∶1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 针对传统静脉导管医用硅橡胶材料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功能涂层改性硅橡胶材料的制备,并对其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CS∶Cu复合功能涂层中CS∶Cu为100∶1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均达到了95%以上,经过生理盐水浸泡后,CS∶Cu复合功能涂层的抗菌性几乎不受影响。对铜离子溶出率进行测试,随浸泡时间的增加,铜离子溶出量几乎保持为恒定状态。细胞浓度并未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制备的复合功能涂层铜离子浓度均在生物安全范围内,可以作为生物植入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硅橡胶材料 抗菌性能 生物植入 涂层改性
下载PDF
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帅 刘政 +3 位作者 曾伟 张云凤 黄薇 武迪蒙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适应临床需求的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方法利用热固化亲水润滑涂层涂覆硅胶导尿管,经包装、灭菌制得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对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及空...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适应临床需求的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方法利用热固化亲水润滑涂层涂覆硅胶导尿管,经包装、灭菌制得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对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及空白硅胶导尿管进行分析;参考YY/T 1536-2017对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进行摩擦性能测试;参考GB/T 16886.5-2017和GB/T 16886.10-2017的试验方法,评价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的生物安全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接触角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的摩擦力(<0.10 N)和接触角明显降低,人工尿液浸泡前后经200次测试仍保持较低的摩擦力(<0.30 N),同时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结论运用亲水润滑涂层可对硅胶导尿管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润滑涂层 无菌亲水润滑硅胶导尿管 涂层牢固性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水合条件对血管内导管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陈洪建 黄丽萍 +4 位作者 杨倩 艾冲冲 王常斌 李元彧 卢文博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38-40,43,共4页
血管内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导管(PORT)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由于导管功能的不同及临床血液环境的复杂性,在人体内留置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其最长可达一年之久。因此,研究水... 血管内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导管(PORT)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由于导管功能的不同及临床血液环境的复杂性,在人体内留置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其最长可达一年之久。因此,研究水合条件对血管内导管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指导企业生产及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重点对不同浸泡时间、浸泡介质下聚氨酯导管、硅橡胶导管的峰值拉力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浸泡介质对血管内导管峰值拉力的影响不显著,浸泡时间对不同材料血管内导管峰值拉力的影响差异较大。与硅橡胶导管相比,浸泡时间对聚氨酯导管峰值拉力的影响较显著,在浸泡2 h~180 d时间段,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聚氨酯导管的峰值拉力呈现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导管 聚氨酯导管 硅橡胶导管 水合条件 浸泡时间 浸泡介质 峰值拉力
下载PDF
全硅橡胶和乳胶导尿管留置导尿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位耀 韦莉萍 +2 位作者 纪玉桂 徐德兴 莫建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对尿道黏膜的影响,以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将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每组各为30例,分别检测尿常规、记录留置导尿管期间病人的感觉。结果插管初期硅橡胶导尿...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对尿道黏膜的影响,以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将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每组各为30例,分别检测尿常规、记录留置导尿管期间病人的感觉。结果插管初期硅橡胶导尿管比乳胶导尿管镜下血尿发生率低,插管期间硅橡胶导尿管组病人不适感觉少见。结论插管过程中内固定囊压迫膀胱黏膜或者病人活动牵拉导管可能是造成尿道或膀胱损伤的原因之一。全硅橡胶导尿管相对于乳胶导尿管对尿道黏膜损伤轻,建议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尽量使用对尿道刺激和损伤小的全硅橡胶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硅橡胶导尿管 乳胶导尿管 留置导尿
下载PDF
乳胶与全硅橡胶导尿管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欧景才 韦莉萍 +1 位作者 纪玉桂 徐德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选择导尿管,并采取积极有效 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60例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分别对尿道口周围 皮肤、中段尿、拔管后导尿管尖端进...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选择导尿管,并采取积极有效 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60例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分别对尿道口周围 皮肤、中段尿、拔管后导尿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随插管时间延长,菌尿发生率增高,两组 菌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对照组为36.67%,实验组为40%,两组差异 无显著意义。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和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的细菌种类分布相似,细菌培养病原菌种类 依次排列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咽链球菌等。 结论 两类导管均不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结论 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与导管材料 性质无关,导尿管腔外逆行感染是细菌侵入尿路的主要感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 导尿 导管相关感染
下载PDF
国内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硅胶导尿管更换时间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荣 张玉芳 +4 位作者 张静 梁丹 刘海龙 肖淑萍 王光秀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硅胶导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已发表的有关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硅胶导尿管更换时间研究的临床对...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硅胶导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已发表的有关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硅胶导尿管更换时间研究的临床对照试验,观察指标为留置导尿管患者硅胶导尿管不同更换频率(每2周更换、每3周更换及每4周更换1次)下的泌尿系感染率。干预有效性的效应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结果共检索到11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硅胶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与每4周更换1次、每3周更换1次与每4周更换1次发生泌尿系感染的RR值分别为0.51[95%CI(0.40,0.66),P<0.001]、0.79[95%CI(0.58,1.08),P=0.14],每2周更换1次者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高于每4周更换1次者,但每3周更换1次者与每4周更换1次者泌尿系感染率没有差异。结论结合硅胶导尿管的材料性质及其观察指标,根据临床最优原则,得出硅胶导尿管每4周更换1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 硅胶导尿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3种导尿管材料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兰萌 韦莉萍 +3 位作者 周洁 彭永正 施永德 李玲 《护理学报》 2008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导尿管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经细菌孵育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材料膜片制备生物... 目的研究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导尿管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经细菌孵育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材料膜片制备生物膜模型,通过菌落计数法确定粘附于导尿管材料生物膜内菌落数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结果3种不同导尿管材料的生物膜内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滑1、超滑2分别与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标准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滑1与超滑2导尿管标准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扫描电镜观察,硅化处理导尿管材料制备的生物膜表面可以观察到有细菌团块聚集和纤维素样物质交联;但超滑1与超滑2导尿管材料制备的生物膜表面仅有少许细菌团块,纤维素样物质交联不明显。结论超润滑导尿管材料不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临床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的患者尽可能选用超润滑材料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润滑导尿管 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 大肠埃希氏杆菌生物膜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双囊四腔硅橡胶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109例报告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怀瑾 缪廷杰 +1 位作者 马永江 吴阶平 《实用男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于1982~1994年研制并应用双囊四腔硅橡胶导管注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及白色念珠菌性前列腺炎109例,平均年龄36.5岁,平均病程6.2年,病人均按Meare方法诊断,每3~4d治疗... 于1982~1994年研制并应用双囊四腔硅橡胶导管注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及白色念珠菌性前列腺炎109例,平均年龄36.5岁,平均病程6.2年,病人均按Meare方法诊断,每3~4d治疗1次,8~10次为一疗程,病史越短,治疗次数越少,效果越好。本法用药途径合理,造影证明药物能直接进入前列腺小管,并很快弥散到整个腺体。治疗效果:细菌性前列腺炎101例,治愈51例,好转26例,无效24例,治愈好转率为76%。白色念珠菌性前列腺炎8例,治愈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囊四腔 硅橡胶导管 前列腺炎 药物注射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吻合环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树泓 张世华 宋青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57-215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环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13-05/2015-05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共同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114例114眼,按照吻合环形置管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泪道鼻腔环形置管3...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环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13-05/2015-05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共同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114例114眼,按照吻合环形置管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泪道鼻腔环形置管36眼,B组为鼻内全泪道环形置管术33眼,C组为上下泪点间环形置管术45眼。观察三组术后1、3wk,1、3mo,1a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治愈31眼,好转2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1.7%;B组治愈27眼,好转3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0.9%;C组治愈40眼,好转2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3.3%。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眼部影响: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78,P=0.002),A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3.5±0.8、2.3±0.7分,A组和B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05);A组和C组及C组和B组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41、17.472,均P<0.05)。鼻部影响: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8.581,P=0.001),B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6.6±0.8、0.9±0.7分;三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262、18.247、16.647,均P<0.05)。外形影响: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113,P=0.002),A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5.8±0.9、1.2±0.6分;B组和C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05);A组和C组间及A组和B组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62、27.532,均P<0.05)。拔出风险: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121,P=0.003),A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6.5±0.7、1.5±0.7分;三组间两两的对比差异均有意义(t=19.642、20.153、18.345,均P<0.05)。A组出现下睑外翻8眼,下泪小点扩张5眼,出现打喷嚏、鼻痒、流涕症13眼。B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现打喷嚏、鼻痒、流涕症20眼。C组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组的治疗方案疗效类似,对患者泪道的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其中上下泪点间环形置管术治疗过程中材料使用少,且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环形吻合置管术 硅胶管
下载PDF
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凤春 田锋 许学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21-3722,共2页
目的:观察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91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46例,胸腔内置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2周后比较有效率、脱管及堵管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 目的:观察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91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46例,胸腔内置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2周后比较有效率、脱管及堵管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8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堵管8例、脱管5例,治疗组堵管2例、无脱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少,优于中心静脉导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球囊导尿管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下载PDF
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在鼻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使用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宏权 施磊 +2 位作者 赵宁 李惠萍 柳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4061-4064,共4页
目的比较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和凡士林油纱条在控制鼻腔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223例成年患者采用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进行治疗(实验组),病例采集时间为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照组为相同时间范围内采取凡士林油纱条进行... 目的比较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和凡士林油纱条在控制鼻腔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223例成年患者采用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进行治疗(实验组),病例采集时间为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照组为相同时间范围内采取凡士林油纱条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45例。观察患者疼痛、通气和止血效果。每项指标设定5个级别,对3项主要指标分配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和凡士林油纱条均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过程中,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在保持鼻腔通气和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凡士林油纱条(P<0.01)。结论和凡士林油纱条相比,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治疗鼻出血在保证止血效果的同时,更加兼顾了患者鼻腔通气和减轻疼痛等问题,提升了鼻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 鼻出血 鼻腔填塞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两种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比较及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邱伟兰 刘琪雄 +4 位作者 卢叶明 黎晓辉 邵洁莹 张小琴 阮杏菲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以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长期导管为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治疗的充分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其中留置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导管的患者32例,自身动静脉内瘘的患者33例。对比... 目的探讨以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长期导管为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治疗的充分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其中留置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导管的患者32例,自身动静脉内瘘的患者3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并发症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KT/V、URR、PCR差异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内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的尿素氮、血肌酐以及尿酸水平都明显低于透析前的水平(P<0.05)。导管组血流不畅、血栓栓塞以及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动静脉内瘘组的患者(P<0.05),而出血发生率低于动静脉内瘘组(P<0.05)。结论对于心肺功能差或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难以建立的患者,采用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长期导管为血液透析通路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涤纶套隧道双腔导管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对策
下载PDF
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治疗全程泪道阻塞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欣 谭文静 +1 位作者 尹红 张敬先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1期5-6,共2页
目的:在泪道插管术中发现U型硬膜外导管插管术只能治疗泪小管阻塞,而Y型硅胶管植入术只能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中观察到U型硬膜外导管拔出后鼻泪管阻塞仍存在,Y型硅胶管植入术对泪小管阻塞无作用,所以我们改进方法观察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 目的:在泪道插管术中发现U型硬膜外导管插管术只能治疗泪小管阻塞,而Y型硅胶管植入术只能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中观察到U型硬膜外导管拔出后鼻泪管阻塞仍存在,Y型硅胶管植入术对泪小管阻塞无作用,所以我们改进方法观察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治疗全程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35眼)泪道阻塞患者行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此为治疗组;另外对28例(34眼)泪道阻塞患者行单纯U型硬膜外导管植入术或硅胶导管植入术,此为观察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通畅率均为91.4%,术后半年及1年有6例(8眼)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通畅率为77.1%和71.4%。观察组术后第1个月通畅率为73.5%,术后第3个月通畅率为64.7%,术后半年通畅率为50%,术后1年通畅率为47.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对治疗全程泪道阻塞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泪道阻塞 Y型硅胶导管 硬膜外导管
下载PDF
以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导管为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剑文 刘日光 +3 位作者 陈浩雄 陈林 秦曙光 傅君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以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导管为血管通路与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选我院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置管患者36例,动静脉内瘘患者89例,观察... 目的探讨以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导管为血管通路与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选我院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置管患者36例,动静脉内瘘患者89例,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置管患者与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较,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尿素清除指数、尿素降低率及蛋白质分解代谢率值无显著差异,两组透前及透后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均无明显差异。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置管患者血流不畅、血栓栓塞及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动静脉内瘘患者(P<0.001),而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动静脉内瘘患者(P<0.001)。结论以带涤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是血液透析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导管功能不良及相关感染的措施,导管的使用寿命可以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涤纶套隧道双腔深静脉置管 动静脉内瘘 透析充分性 营养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天然胶乳和硅橡胶气囊导尿管的成型工艺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志锋 陶金龙 +3 位作者 孔娜 赵鹏飞 关杰 丁宏达 《橡胶工业》 CAS 2021年第7期552-559,共8页
气囊导尿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对比天然胶乳与硅橡胶气囊导尿管的性能、成型工艺和应用。天然胶乳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采用多次浸渍工艺可制作各种规格和型号的气囊导尿管,但天然胶乳制品生物相容性差,天然胶乳气囊导尿管临床上存在过... 气囊导尿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对比天然胶乳与硅橡胶气囊导尿管的性能、成型工艺和应用。天然胶乳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采用多次浸渍工艺可制作各种规格和型号的气囊导尿管,但天然胶乳制品生物相容性差,天然胶乳气囊导尿管临床上存在过敏症、亚硝胺诱导致癌和残留硝酸钙刺激等安全风险。硅橡胶气囊导尿管临床上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较好,置留时间较长,但价格相对偏高。两种气囊导尿管各有市场需求,预计硅橡胶气囊导尿管将逐渐替代天然胶乳气囊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硅橡胶 球囊 导尿管 成型工艺 留置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阴囊纵膈皮瓣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建昌 柳建军 许志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53例,均行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首先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以松解伸直阴茎,再采用阴囊纵膈皮瓣形成新尿道,并随访6个月~4年... 目的探讨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53例,均行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首先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以松解伸直阴茎,再采用阴囊纵膈皮瓣形成新尿道,并随访6个月~4年。结果 53例患者中,一期尿道成形手术41例(77.4%),二期尿道成形术12例(22.6%)。手术时间2.5~4.5 h,平均3.5 h;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50 mL;阴囊纵膈皮瓣最小为2.0 cm×1.5 cm,最大为8.0 cm×2.0 cm;术后分别留置气囊尿管或自制多侧孔硅胶支架管7~21 d,平均12 d。53例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4年。术后7例出现尿瘘须再次手术治疗,5例出现尿道狭窄行3~5次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年龄较大患者术后阴茎勃起正常,阴茎无明显弯曲,外观基本正常。结论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材料充裕,血供丰富,手术成功率高。阴囊纵隔皮瓣是治疗尿道下裂尿道成形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囊纵膈皮瓣 尿道成形术 多侧孔硅胶支架管 自制 疗效
下载PDF
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气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洪胜 肖承佐 +1 位作者 董功航 郝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0期3053-3054,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的气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硅胶组和静脉组各40例。静脉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硅胶组使用硅胶引流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肺复张... 目的比较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的气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硅胶组和静脉组各40例。静脉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硅胶组使用硅胶引流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肺复张时间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6,P=0.411)。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在静脉组较硅胶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7,P=0.000)。皮下气肿和管周痛疼病例在硅胶组均较静脉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肿:χ2=5.00,P=0.025;痛疼:χ2=43.378,P=0.000)。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伤口愈合较快,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硅胶引流管
下载PDF
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专用体表标记尺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希 田卫群 +1 位作者 李六生 闫志群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8期90-92,95,共4页
目的观察一种实用新型专利"长期中心静脉置管体表标记尺"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一种实用新型专利"长期中心静脉置管体表标记尺"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专利标记尺,术前用记号笔进行体表标记;对照组采用术中直接用导管比对,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手术时间、一次导管位置成功率、透析血流量及患者对导管出口位置的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分别为(24.8±2.97)min和(31.7±4.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导管置入血管中的目标位置首次成功率高达96.8%,与对照组的8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导管出口位置的满意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分别为(3.89±0.88)分和(3.25±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体表标记尺能使置管过程更为安全、高效和顺利,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尺 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 血液透析 硅胶管
下载PDF
留置导尿管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位耀 郭洪娟 +1 位作者 刘瑛 莫建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8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以其指导临床选择导尿管,并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对60例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临床常用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分别进行中段尿培养、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以其指导临床选择导尿管,并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对60例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临床常用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分别进行中段尿培养、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菌均随插管时间延长,菌尿发生率增高,两组菌尿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对照组阳性率为36.67%,实验组阳性率为40%,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类导管均不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及细菌的生物膜的形成,提示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与导管材料的性质无关,导尿管腔外逆行感染是细菌侵入尿路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硅橡胶导尿管 留置导尿 乳胶导尿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