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in seed size and seed mass related to tree growth over 5 years for 23 provenances of Quercus acutissima from across China
1
作者 Hui Zhang Xiuqing Yang +2 位作者 Mukui Yu Youzhi Han Tonggui W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17-924,共8页
The origin of a seed strongly impacts its traits, and both origin and seed traits influenc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development. However, in many instances, this effect on the seedling does not persist into adul... The origin of a seed strongly impacts its traits, and both origin and seed traits influenc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development. However, in many instances, this effect on the seedling does not persist into adulthood,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seed traits and original environment affect seedling/tree growth over time. In this study, seed size, seed mass, seedling/tree growth and origin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rmined for 23 provenances of Quercus acutissima from across China. Origin variables correlated well with seed size and seed mass. In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a longitudinal aridity index explained 49.2-68.7% of the total variation in seed size and mass, while only seed width was correlated with seedling/tree height (H) and diameter at the ground (D) from seed traits and origins. The total variance in H and D explained by the models decreased over time, for example, the R <sup>2</sup> value of the models for H declined from 0.477 in the first year to 0.224 in the fourth year; no models was significant in the fifth yea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ed size, regulated by the longitudinal aridity index strongly impacted seedling and tree growth, but the strength of the influence decreased over time, and disappeared after 4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size Seed mass provenance trial Seedling/tree growth Origins Quercus acutissima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西伯利亚红松种源引种试验初步评价
2
作者 计家宝 宋淑媛 +1 位作者 李开隆 刘桂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西伯利亚红松是材果兼优的珍贵树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的寒温带地区,种内变异丰富。开展不同种源引种试验,选出优良种源,为后期的大规模引种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该树种的种源区划,在主要种源区的7个采种点采集种子,... 【目的】西伯利亚红松是材果兼优的珍贵树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的寒温带地区,种内变异丰富。开展不同种源引种试验,选出优良种源,为后期的大规模引种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该树种的种源区划,在主要种源区的7个采种点采集种子,育苗及造林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了7年生和9~18年生的树高,以及7、15和18年生的胸径,也调查了18年生时的保存率。针对调查的性状进行了种源间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分析,估算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开展了性状与造林地的温度、降水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进行了不同种源树高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等。【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在17%~65%之间,大多在25%左右,树高性状变异系数基本呈现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各项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大多数在70%以上。当年高生长量与造林地的温度、降水相关分析表明:造林地的温度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因子,较高的年均温、3月及7月均温,不但促进西伯利亚红松当年高生长,尤其明显促进第2年的生长。树高曲线模型拟合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均表明:在引进的各西伯利亚红松种源中,托木斯克种源、乌兰乌德种源表现突出,被确定为优良种源,其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73%和3.09%、4.68%和9.50%。【结论】西伯利亚红松种源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明显变异,造林地的温度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因子,较高的温度不但对当年高生长有利,也明显促进第2年的高生长;基于各种源树高曲线及多重比较,选择托木斯克种源和乌兰乌德种源为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引种 种源试验 优良种源选择
下载PDF
Research on Assessment Method of Economic Performances of Provenance Trial and Popularization Project of Pinus massoniana L.
3
作者 YANGZhangqi WENZhiho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1期31-40,共10页
Applying the economic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th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sbrought by forestry research achievement throug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economic performanc... Applying the economic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th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sbrought by forestry research achievement throug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economic performances of provenance popularization of Pinus massoniana L. The article also brings in theoption method to fully display the value of forest research achie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种源试验 种质推广 种源选择 经济效益分析
原文传递
白桦苗期种源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姜静 杨传平 +2 位作者 刘桂丰 由香玲 王玉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共3页
对白桦16个种源的1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用各种源的苗高、地径与地理、气候因子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与各种源的地理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用16个种源的苗高、地径聚类... 对白桦16个种源的1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用各种源的苗高、地径与地理、气候因子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与各种源的地理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用16个种源的苗高、地径聚类分析.结合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素。可将16个白桦种源区划为5个种源区。即六盘山及祁连山种源区、辽东及长白山种源区、小兴安岭及完达山种源区、大兴安岭种源区和新疆北部种源区,根据白桦苗期的生长表现。初步选择出最佳种源为汪清、凉水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规律 最佳种源选择
下载PDF
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与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润辉 张伟红 +8 位作者 郑会全 晏姝 韦如萍 胡德活 植毓永 罗平峰 黄小平 吴雄光 何汉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34,共7页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始兴都亨、仁化长江和江西龙南,材积增益达11.95%~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优良种源试验 多点试验 优良种源选择
下载PDF
樟子松种源试验的研究(Ⅳ)——种源区的划分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桂丰 杨书文 +3 位作者 吕清友 夏德安 杨传平 张培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103-107,共5页
在研究樟子松地理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具有明显规律性的代表性状,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樟子松自然分布区划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种源区;大、小兴安岭过渡带黑龙江沿岸种源区;呼伦贝尔沙地种源区。并对各种源区的概况进行... 在研究樟子松地理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具有明显规律性的代表性状,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樟子松自然分布区划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种源区;大、小兴安岭过渡带黑龙江沿岸种源区;呼伦贝尔沙地种源区。并对各种源区的概况进行描述;选出樟子松分布区内外的最佳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种源试验 种源区划
下载PDF
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 被引量:5
7
作者 史彦江 宋锋惠 +1 位作者 卡得尔 陈同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7,共3页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 ,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 ,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 2个种源区和 4个种源亚区 ,即阿尔泰山种源区 (编号Ⅰ ) ,含西部种源亚...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 ,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 ,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 2个种源区和 4个种源亚区 ,即阿尔泰山种源区 (编号Ⅰ ) ,含西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1)和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2 ) ;天山种源区 (编号Ⅱ ) ,含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1)和中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Ⅱ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落叶松 种源试验 种源区划 落叶松
下载PDF
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顺恒 林星华 +3 位作者 郑文国 洪长福 李宝福 吴八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闽南山地引种的 19个不同桉树种 /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 ,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 ,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 35.3~ 53.3m3 · hm-2 ,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 ,... 闽南山地引种的 19个不同桉树种 /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 ,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 ,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 35.3~ 53.3m3 · hm-2 ,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 ,经示范推广收效显著 ,是闽南山地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的首选树种 ,值得大力推广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山地 桉树树种 种源 造林试验 适应性 抗逆性 生长量差异
下载PDF
樟子松种源试验的研究(Ⅲ)——地理变异规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桂丰 杨书文 +3 位作者 夏德安 吕清友 杨传平 张培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96-102,共7页
本文在24个参试点中,对4个有代表性参试点的材料进行地理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种源间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子代生长、形态、物候的变异主要受年积温和绝对湿度的影响、湿度大的地区,高生长快,冠幅大,其物候呈现萌动晚,停止生长也... 本文在24个参试点中,对4个有代表性参试点的材料进行地理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种源间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子代生长、形态、物候的变异主要受年积温和绝对湿度的影响、湿度大的地区,高生长快,冠幅大,其物候呈现萌动晚,停止生长也晚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下载PDF
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种源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韦睿 滕文华 +3 位作者 赵光仪 彭红梅 穆怀志 刘桂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16,共3页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源区内采集7个种源的种子,并于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太平沟林场育苗、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造林。通过对各种源的苗高(幼树高)、地径与对照红松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7年生幼...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源区内采集7个种源的种子,并于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太平沟林场育苗、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造林。通过对各种源的苗高(幼树高)、地径与对照红松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7年生幼树高、地径的F值分别为12.59、4.13,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大于75%。根据幼树高、地径等性状多重比较结果,选出乌兰乌德为最佳种源,其幼树高、地径较生长量最低的后杭爱种源分别提高了44.95%、12.77%。苗高(幼树高)、地径与各个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地理纬度对地径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引种的种源范围内,西伯利亚红松的地径生长量随着纬度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影响这种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水分;生长季节内,7月份的均温、相对湿度、年降水、5—8月降水等与苗高(幼树高)、地径呈现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苗高(幼树高)、地径与种源的海拔高度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西伯利亚红松这种地理变异呈现为连续的冷—暖变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引种试验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粗枝木麻黄在海南的种源试验与早期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妮 张勇 +5 位作者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胡盼 王仁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5-440,共6页
木麻黄科(Casuafinaceae)植物有4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具有速生、抗风、固沙、耐盐碱和瘠薄等特点,其中,
关键词 粗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下载PDF
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试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仲崇禄 施纯淦 +3 位作者 王维辉 白嘉雨 苏金权 K.Pinyopusarerk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5,共8页
对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 16个性状的两试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除 PBA和 PBL 外 ,其它性状在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 ,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地点分别进行种源筛选 ;除 1年生树高、2~ 3年生单株材积外 ,其它数量性状在种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 对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 16个性状的两试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除 PBA和 PBL 外 ,其它性状在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 ,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地点分别进行种源筛选 ;除 1年生树高、2~ 3年生单株材积外 ,其它数量性状在种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4年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PBD、PBT、PBL在种源×地点 ( P× S)互作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量比例计算结算表明 ,2~ 4年生时 ,除 4年生单株材积方差分量比例略有降低外 ,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地点方差分量比例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比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质量性状 SFA、SFS、PBD和 PBT,地点方差分量比例最大 ,而种源或加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 <10 %。当不考虑 P× S互作效应时 ,种源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均比考虑互作效应时相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大。4年生树高、胸径、保存率、SFA和 SF S等 6个性状 ,按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结果为 :试验 E94 6中 ,优良种源为 180 86、18118、183 55、180 13、182 4 4、18119、182 88、183 4 8、180 15和 180 0 8;试验 E94 4中优良种源有 18154、183 55、1812 8、18143、18153、1812 7、1813 4、142 3 3和 182 88。这些种源均好于国内对照种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优良种源选择 华南地区
下载PDF
桤木地理种源/家系选择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春惠 谭琼 +2 位作者 熊冬连 张全发 陈旭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选出适宜湖北省发展的桤木优良地理种源/家系,对桦木科桤木属的15个桤木种源124个家系和江南桤木3个种源2个家系总计18个种源126个家系进行了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并对苗期生长及造林后的幼林生长进行了年度生长测定调查,通过6 a的观... 为选出适宜湖北省发展的桤木优良地理种源/家系,对桦木科桤木属的15个桤木种源124个家系和江南桤木3个种源2个家系总计18个种源126个家系进行了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并对苗期生长及造林后的幼林生长进行了年度生长测定调查,通过6 a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桤木各种源、家系高生长迅速,远远优于江南桤木;桤木各种源之间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仅有四川剑阁种源家系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有金堂盐井、金堂长乐、金堂淮口、盐亭、珙县等5个种源长势较优,适宜在湖北省推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遗传育种学 桤木 种源试验 家系选择 江南桤木
下载PDF
基于高紫杉醇质量分数的东北红豆杉优良种源选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马德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20,共3页
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国内主要分布区选取8个种源,分别在3个地点开展了种源试验,测定了12年生东北红豆杉根皮紫杉醇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不同种源间紫杉醇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P<0.01),大兴沟种源紫... 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国内主要分布区选取8个种源,分别在3个地点开展了种源试验,测定了12年生东北红豆杉根皮紫杉醇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不同种源间紫杉醇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P<0.01),大兴沟种源紫杉醇质量分数最高(22.767μg/g),是最低种源(和龙)的1.69倍,因此选育出高紫杉醇质量分数的东北红豆杉优良种源——大兴沟种源。各种源紫杉醇质量分数与地点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说明某一种源紫杉醇质量分数会因立地条件和气候不同而变化。东北红豆杉优良种源适宜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种植,在空气湿润、pH值小于7.0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可采用播种和扦插方式繁殖苗木,营林方式以林下造林较好,以3~5株/穴块状造林方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紫杉醇 优良种源 区域试验
下载PDF
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与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勇 仲崇禄 +3 位作者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王仁开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27.6%、44.3%、184.1%、13.0%、15.2%和25.5%。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介于0.54-0.91之间,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遗传选择潜力。按20%的入选率,利用Smith-Hazel指数选择法进行选择,入选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和主干通直度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7%、25.9%、76.6%、2.8%和10.7%,共有3个种源C11、C08和C20被选择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源,可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下载PDF
不同种源厚朴的遗传变异和有效成分的选择(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再康 曾燕如 斯金平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1,82,共5页
采集厚朴7年生种源试验林13个种源,每种源15个单株共195份树皮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和厚朴酚比值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采集厚朴7年生种源试验林13个种源,每种源15个单株共195份树皮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和厚朴酚比值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小凸尖型的鄂西种源酚类含量最高,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4个厚朴质量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其种源遗传力为0.8342~0.9871,且呈经向为主,经、纬双向地理变异。从中选出了鄂西五峰、恩施和鹤峰3个优良种源和10个优质单株。表6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种源试验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桤木种源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转运 王军辉 +1 位作者 顾万春 张守攻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对桤木13个种源在5个测试点进行了生长性状的遗传测定.结果表明,AMMI(加性主效应和复合交互效应)模型和传统稳定性分析模型相比较,AMMI分析和生态价法的结果较吻合,而与回归分析法的结果有所差异,但排序结果基本是一致的.AMMI的Di值法... 对桤木13个种源在5个测试点进行了生长性状的遗传测定.结果表明,AMMI(加性主效应和复合交互效应)模型和传统稳定性分析模型相比较,AMMI分析和生态价法的结果较吻合,而与回归分析法的结果有所差异,但排序结果基本是一致的.AMMI的Di值法相对比较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种源试验 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 AMMI模型
下载PDF
胡枝子种-种源苗期生长和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健 尤文忠 +3 位作者 陆爱君 吴锈钢 赵杰 徐宝友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胡枝子是优良的畜牧饲料树种,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从美国和国内河南、河北等地引进的胡枝子种子,在辽宁的铁岭和阜新章古台地区进行了种-种源苗期试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间生长量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岭试验点,5#、13#、1... 胡枝子是优良的畜牧饲料树种,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从美国和国内河南、河北等地引进的胡枝子种子,在辽宁的铁岭和阜新章古台地区进行了种-种源苗期试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间生长量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岭试验点,5#、13#、1#和3#种源,苗高遗传力为36.3%,遗传增益为10.8%;地径相应为80.0%和27.3%。章古台试验点,7#种源,苗高遗传力为26.7%,遗传增益为12.3%,但由于树干受冻害严重,尚待观察。2个地点综合分析检验结果,5#、3#1、3#属优良种源。同时,对选择的种源进行了生长节律分析,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美国短梗胡枝子是在辽宁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美国二色胡枝子虽然在章古台生长优良,但冻干害严重,而美国美丽胡枝子在辽宁生长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枝子 引种 种-种源 苗期测定
下载PDF
马褂木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建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9,共9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 (15个种源 ) 8年生测定材料 ,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 ,结果显示 ,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 (15个种源 ) 8年生测定材料 ,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 ,结果显示 ,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著 ,但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等 ,除木材基本密度受产地经度影响外 ,上述诸性状多呈随机分布 ,不存在典型的倾群变异模式。通过系统聚类仅可将马褂木粗略地划分成 2个聚类大组和 4个聚类亚组 ,并按照纸浆材和胶合板材不同培育目标 ,分别选择确定了相应的优良种源。研究发现 ,马褂木对立地环境反应敏感 ,种源与立地环境互作显著 ,在商品林建设时应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试验 地理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不同红松种源材质性状和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慧梅 夏德安 +1 位作者 王文杰 杨书文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80,337,共4页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选择了26个17年生红松种源实验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木材材质性状和生长性状的调查。材质性状包括解剖学性状和物理学性状。解剖学性状测试指标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壁腔比。物理学性状指标测定...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选择了26个17年生红松种源实验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木材材质性状和生长性状的调查。材质性状包括解剖学性状和物理学性状。解剖学性状测试指标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壁腔比。物理学性状指标测定了: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生长轮密度。生长性状方面调查了树高和胸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材质性状和生长性状指标在种源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证明各项材质性状均受一定的遗传效应控制;红松的生长性状指标在不同种源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红松的树高和胸径也受遗传效应的控制;但是,多数材质指标表现为一定的以经向为主的地理变异规律,而红松的生长性状指标如树高和胸径均呈现出一定的纬向变异规律,无经向变异规律。图2表5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种源 材质性状 地理变异 遗传变异 生长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