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atistically refined Bouc-Wen mode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es under tri-directional seismic excitations
1
作者 LIN Jeng-w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09年第5期22-29,45,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istically refined Bouc-Wen model of tri-axial interac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al systems under tri-directional seismic excitations. Through limited vibration measurements in th...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istically refined Bouc-Wen model of tri-axial interac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al systems under tri-directional seismic excitations. Through limited vibration measurements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Taiwan conducting model-based experiments, the 3-D Bouc-Wen model has been statistically and repetitively refined using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estimated structural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i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a multiple regression setting. When the parameters' confidence interval covers the "null" value, it is statistically sustainable to truncate such parameters. The remaining parameters will repetitively undergo such parameter sifting process for model refinement until all the parameter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annot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ined model has been shown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sampling errors, of coupled restoring forces in tri-directions, and of the under-over-parameterization of structural systems. Sifted and estimate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tiffness, and its corresponding natural frequency, resulting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ology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carefully observed for system vibration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c-Wen model refinement 95% confidence interval multiple regression natural frequency estimation
下载PDF
Wind-Driven,Double-Gyre,Ocean Circulation in a Reduced-Gravity,2.5-Layer,Lattice Boltzmann Model
2
作者 钟霖浩 冯士德 +1 位作者 罗德海 高守亭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61-578,共18页
A coupled lattice Boltzmann (LB) model with second-order accuracy is applied to the reduced-gravity, shallow water, 2.5-layer model for wind-driven double-gyre ocean circulation.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order integ... A coupled lattice Boltzmann (LB) model with second-order accuracy is applied to the reduced-gravity, shallow water, 2.5-layer model for wind-driven double-gyre ocean circulation.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order integral approximation for the collision operator, the model becomes fully explicit. The Coriolis force and other external forces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with second-order accurac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cretization accuracy of the LB equation. The feature of the multiple equilibria solutions is found in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based on this LB scheme.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increasing from 3000 to 4000, the solution of this model is destabilized from the anti-symmetric double-gyre solution to the subtropic gyre solution and then to the subpolar gyre solution.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these equilibria states are also found in some parameter ranges. The time-dependent variability of the circulation based on this LB simulation is also discussed for varying viscosity regimes. The flow of this model exhibits oscillations with different timescales varying from subannual to interannual. The corresponding statistical oscillation modes are obta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By analyzing the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s of these modes, it is found that the subannual oscillation with a 9-month period originates from the barotropic Rossby basin mode, and the interarmual oscillations with periods ranging from 1.5 years to 4.6 years originate from the recirculation gyre modes, which include the barotropic and the baroclinic recirculation gyre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2.5-layer reduced-gravity model wind-driven ocean circulation multiple equilibria solutions low-frequency mode
下载PDF
基于曲波域模型优化的多次波压制方法在浅地层剖面的应用
3
作者 王小杰 刘欣欣 +2 位作者 颜中辉 刘鸿 杨佳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浅地层剖面主要用来探查海底的浅部构造和浅部资源,但因地震数据采集时受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多次波极其发育,并且多次波能量强、频带宽,常规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压制效果。基于此,将地震数据自身褶积产生... 浅地层剖面主要用来探查海底的浅部构造和浅部资源,但因地震数据采集时受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多次波极其发育,并且多次波能量强、频带宽,常规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压制效果。基于此,将地震数据自身褶积产生的多次波模型分为低频段模型和高频段模型,同时,将原始数据分为低频段数据和高频段数据,利用多个自适应相减法优化低频段模型;而对于高频段数据和高频段模型,将其转换到曲波域,比较其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差异,然后,对高频段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高频段模型和低频段模型相加,得到最终优化后的多次波模型,再将其从原始数据中直接减去,以达到压制浅地层剖面中多次波的目的。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多阶的海底相关多次波和强界面产生的多次波的压制效果较好,剖面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有效信号得以凸显,有利于后期资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频率 曲波变换 多次波模型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闭循环单程传播算子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
4
作者 钟世超 叶月明 +3 位作者 范国章 陈见伟 王兆旗 曹晓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4-1969,共16页
海面与海底存在的强波阻抗界面,导致海洋地震资料中普遍发育多次波与鬼波.广泛使用的双程波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方法无法分离不同阶次的多次波及鬼波,不能在偏移和反演迭代中利用多次波,限制了多次波成像方法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多次波和鬼... 海面与海底存在的强波阻抗界面,导致海洋地震资料中普遍发育多次波与鬼波.广泛使用的双程波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方法无法分离不同阶次的多次波及鬼波,不能在偏移和反演迭代中利用多次波,限制了多次波成像方法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多次波和鬼波的模拟及分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闭循环单程传播算子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首先,通过推导单程传播算子,得到传统一次反射波传播模型.其次,在水面或不同深度加载上一轮模拟的反射波信号,利用多次闭循环迭代计算,得到表面和层间多次波传播模型,实现不同阶次的多次波模拟与分离.然后,将震源置于水面以下,改变震源信号加载顺序,提出了海洋地震数据的鬼波传播模型及公式.通过透镜体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不同阶次表面多次波、层间多次波和鬼波的模拟与分离.并利用Marmousi模型对所提方法与传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类方法具有相当的精度.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获得任意阶次的多次波及鬼波,可较好融入后续偏移成像和反演迭代过程,以提高成像照明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鬼波 地震波正演 单程传播算子 频率域
下载PDF
基于反射率法正演模拟的含气储层反射系数频变规律研究
5
作者 蒯正杨 梁锴 +2 位作者 张世鑫 韩文明 曹丹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8,共11页
振幅随偏移距/入射角的变化(AVO/AVA)技术已在油气勘探中广泛应用,其随频率的变化特征对岩性研究、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频变特征不仅与含气储层自身吸收衰减产生的速度频散有关,还与地震波在储层顶底之间发生的多次... 振幅随偏移距/入射角的变化(AVO/AVA)技术已在油气勘探中广泛应用,其随频率的变化特征对岩性研究、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频变特征不仅与含气储层自身吸收衰减产生的速度频散有关,还与地震波在储层顶底之间发生的多次反射有关。本研究基于反射率法建立层状介质的频变反射系数递推公式,利用Chapman模型引入频散速度,提出一种充分考虑含气储层本身吸收衰减与层状结构的AVO精细模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含气储层的厚度、含气饱和度、孔隙度及渗透率与频变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为采用频变规律开展含气储层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储层 速度频散 多次反射 反射率法 频变反射系数 Chapman模型
下载PD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Frequency(30-m/15-da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Estimation over China Using Multiple Remote Sensing Datasets: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被引量:4
6
作者 Xihan MU Tian ZHAO +8 位作者 Gaiyan RUAN Jinling SONG Jindi WANG Guangjian YAN Tim RMCVICAR Kai YAN Zhan GAO Yaokai LIU Yuanyuan WANG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128-147,共20页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product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n demand to monitor and research land surface processes. This paper develops an algorithm to estim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product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n demand to monitor and research land surface processes. This paper develops an algorithm to estimate FVC at a 30-m/15-day resolution over China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sensors: the 30-m resolution sensor on the Chinese environment satellite(HJ-1) and the 1-k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The algorithm was implemented for each main vegetation class and each land cover type over China. First, the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was acquired by using the continuous correction(CC)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Then, FVC was generated with a nonlinear pixel unmixing model. Model coefficients were obtain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ODIS NDVI.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evaluated based on in situ FVC measurements and a global FVC product(GEOV1 FVC). Direct validation using in situ measurements at 97 sampling plots per half month in 2010 showed that the annual mean errors(MEs) of forest, cropland, and grassland were-0.025, 0.133, and 0.160,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FVCs derived fro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ere consistent with ground measurements [R2 = 0.809,root-mean-square deviation(RMSD) = 0.065]. An inter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oposed FVC and GEOV1 FVC demonstrated that the two products had good spatial–temporal consistency and similar magnitude(RMSD approximates 0.1). Overall, the approach provides a new operational way to estimate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FVC from multiple remote sensing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data fusio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pixel unmixing model multiple remote sensing datasets
原文传递
340 GHz基于肖特基二极管未匹配电路倍频源(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蒋均 张健 +4 位作者 邓贤进 缪丽 康小克 张香波 黄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28-4034,共7页
太赫兹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在过去20年,太赫兹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倍频器是太赫兹差分接收机重要技术,主要运用在天文、大气和行星科学射频前端。太赫兹空白的存在主要因素是缺少高效太赫兹源和探测器。通过倍频器技术和放... 太赫兹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在过去20年,太赫兹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倍频器是太赫兹差分接收机重要技术,主要运用在天文、大气和行星科学射频前端。太赫兹空白的存在主要因素是缺少高效太赫兹源和探测器。通过倍频器技术和放大技术,可以得到高稳定低相噪的倍频源。340 GHz是太赫兹大气传输窗口之一,所以340 GHz倍频源能够运用在各种通信成像系统中。肖特基二极管倍频源可以工作在常温和低温下。倍频器是倍频链路最关键的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3D电磁仿真设计了一个340 GHz倍频器。实验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为4.8dBm,最大效率为3%,在331-354.5GHz输出功率大于0dBm。实验结果证明电路仿真和建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倍频 仿真模型 倍频效率 倍频源 肖特基二极管 平衡倍频器
下载PDF
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模型及发电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袁江波 谢涛 +1 位作者 单小彪 陈维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2,共6页
单悬臂梁压电振子俘获环境中振动能时,对环境振动频率敏感且频带有限,在谐振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不匹配的情况下,会导致压电振子俘能效率低下。基于此,设计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并建立其振动模型,采用激光测振仪对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 单悬臂梁压电振子俘获环境中振动能时,对环境振动频率敏感且频带有限,在谐振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不匹配的情况下,会导致压电振子俘能效率低下。基于此,设计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并建立其振动模型,采用激光测振仪对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进行扫频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谐振频率范围为56~72Hz,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相比于单悬臂梁压电振子,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有效地拓宽了其谐振频带,易于实现与环境振动源振动频率匹配以提高压电发电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型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测试,在负载为820?,工作频率为60Hz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9mW,产生的能量能够满足网络传感器等低耗能微电子产品的供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发电 复合型压电振子 振动模型 频带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设计的RFID应用组合测试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禹 朱智源 +1 位作者 关强 杨一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4-1680,共7页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已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复杂的应用环境和多样化的产品设备也给RFID应用部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RFID应用测试中的组合爆炸问题,本文提出一种RFID应用...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已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复杂的应用环境和多样化的产品设备也给RFID应用部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RFID应用测试中的组合爆炸问题,本文提出一种RFID应用组合测试优化方法,可以在多因子多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正交设计在所有试验方案中均匀地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试验方案来简化测试,并利用方差分析法获得各因子对测试结果影响的主次因素和变化规律,协助使用者迅速建立对输入输出关系的认识.以RFID标签应用为例进行的组合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对RFID应用组合测试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可以为RFID系统部署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组合测试 试验设计 多因子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跟踪的空间锥体目标微多普勒频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邵长宇 杜兰 +1 位作者 李飞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72-2977,共6页
该文在等效散射中心模型下,分析了光滑空间锥体目标进动和章动时回波的微多普勒频率与运动参数的关系。针对目标微多普勒频率的复杂形式,该文提出一种在时频分布(TFD)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跟踪(MTT)技术分离空间锥体目标各等效散射中心... 该文在等效散射中心模型下,分析了光滑空间锥体目标进动和章动时回波的微多普勒频率与运动参数的关系。针对目标微多普勒频率的复杂形式,该文提出一种在时频分布(TFD)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跟踪(MTT)技术分离空间锥体目标各等效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变化曲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经典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回波的TFD,然后将目标在TFD上的时频曲线看作机动目标的航迹,利用MTT技术跟踪TFD上的时频曲线,从而达到提取目标各等效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的目的。实验中利用电磁仿真数据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微动 微多普勒频率 等效散射中心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变结构多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红娟 牛竹云 +2 位作者 张春涛 冯小琴 谢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6-39,共4页
针对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在跟踪多模式机动目标存在的问题,即用少数几个模型难以匹配真实的运动情况,但增加模型个数会引起模型之间的竞争,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多模型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采用匀速模型、"当前"统计模型以... 针对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在跟踪多模式机动目标存在的问题,即用少数几个模型难以匹配真实的运动情况,但增加模型个数会引起模型之间的竞争,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多模型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采用匀速模型、"当前"统计模型以及转弯模型组成的模型集进行交互,通过实时更新机动频率和转弯角速度,实现了模型集的自适应。仿真结果表明,在非机动、机动转弯和直线机动情况下,该算法对目标的跟踪精度都优于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多模型 当前统计模型 机动频率
下载PDF
基于UT变换的机动辐射源单站被动跟踪IMM算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争斌 郭福成 周一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跟踪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观测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对机动辐射源进行跟踪的UKF-IMM算法。将其和传统推广卡尔曼滤波交互多模型(EKF-IMM)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 针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跟踪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观测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对机动辐射源进行跟踪的UKF-IMM算法。将其和传统推广卡尔曼滤波交互多模型(EKF-IMM)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UKF-IMM方法增强了EKF-IMM的滤波稳定性,提高了滤波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跟踪 无源定位 多普勒频率 交互多模型
下载PDF
MTMD参数设计控制拱桥竖向振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西 李磊 +1 位作者 钟厉 刘建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07,135,共5页
以金沙江通阳大桥的振动控制为研究背景,介绍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手段设计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参数的方法:利用有限元确定受控模态、质量比、MTMD的安装位置。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实验室建立模型拱桥作为控制对象。采用就此方法设计... 以金沙江通阳大桥的振动控制为研究背景,介绍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手段设计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参数的方法:利用有限元确定受控模态、质量比、MTMD的安装位置。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实验室建立模型拱桥作为控制对象。采用就此方法设计出的一组MTMD优化方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模型拱桥的竖向位移进行控制,最大控制效果可达到36.03%,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改变质量比另拟定一组方案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两种方案控制效果的比较,反映了MTMD参数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受控模态 自振频率
下载PDF
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志刚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8,119,共7页
为了满足宽频域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计算要求,针对单频涡动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数值方法来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模型.以转子多频单向涡动位移作为激励信号,采用非定常方法和动... 为了满足宽频域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计算要求,针对单频涡动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数值方法来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模型.以转子多频单向涡动位移作为激励信号,采用非定常方法和动网格技术进行了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数值求解,从而获得了袋型阻尼密封的瞬时流体激振力.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计算了10个频率的8个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基于多频单向涡动模型的数值方法能够可靠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转子动力特性 多频单向涡动模型
下载PDF
稳定分析用同步机模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平 安宁 +5 位作者 李亚楼 田芳 赵敏 高波 胡建勇 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1126,共12页
回顾了稳定分析用同步机传统实用模型的特点、发展和不足。将近几十年稳定分析用同步机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划分为5个方面:互抗不相等同步机模型;提高同步机参数准确性的方法;基于静止频率响应试验的模型;多转子回路模型;模拟磁化过程的... 回顾了稳定分析用同步机传统实用模型的特点、发展和不足。将近几十年稳定分析用同步机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划分为5个方面:互抗不相等同步机模型;提高同步机参数准确性的方法;基于静止频率响应试验的模型;多转子回路模型;模拟磁化过程的方法。总结了这些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特点以及发展状况。描述了为弥补传统实用模型采用大量简化假设导致仿真结果不精确的缺陷所采取的各种改进措施。最后,指出这些研究达到的效果以及稳定分析用同步机建模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机模型 参数准确性 静止频率响应试验 多转子回路模型 饱和效应
下载PDF
迭代IMM机动目标被动单站跟踪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争斌 郭福成 周一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4-310,共7页
单站无源定位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的观测量受限,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以及机动跟踪的特点,为改善IMM(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算法在单站无源定位中的性能,对IKF(Iterat... 单站无源定位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的观测量受限,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以及机动跟踪的特点,为改善IMM(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算法在单站无源定位中的性能,对IKF(Iterated Kalman Filter)进行改进,将改进的IKF和IMM结合,提出基于迭代的IMM算法。该算法对IMM算法中模型滤波器的输出进行迭代运算,并在滤波迭代中引入交互,从而减小模型滤波误差,改善模型滤波融合效果。对本文方法和IMM方法的仿真比较表明,本文方法在出现大的估计误差时可以得到比IMM更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跟踪 无源定位 交互多模型 多普勒频率
下载PDF
基于多点输入的地铁引起房屋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楼梦麟 李守继 +1 位作者 丁洁民 陆秀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87,共4页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利用同样的计算模型,采用一致输入和行波输入计算结构的振动强度;比较三种激励方式的计算结果,从而考察行波效应等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对地铁引起房屋振动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输入 二维有限元模型 频域分析 振动加速度级 振动评价
下载PDF
基于IMM的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解距离模糊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娜 谭顺成 +1 位作者 王国宏 刘兆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70-1977,共8页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high pulse-repetition frequency,HPRF)雷达多假设解距离模糊方法在模糊区间发生变化时会出现解距离模糊错误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的混合滤波解距离模糊方法。通过把...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high pulse-repetition frequency,HPRF)雷达多假设解距离模糊方法在模糊区间发生变化时会出现解距离模糊错误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的混合滤波解距离模糊方法。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待估计状态,对离散的脉冲间隔数、间隔变化量和连续的目标状态(径向距离和速度)进行混合滤波,从而将解距离模糊转换为混合滤波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第一个驻留时间内,在两帧以上同时检测到目标和只有一帧检测到目标两种情况下,该方法均可以克服现有多假设方法的不足,随着模糊区间的变化,正确地解距离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交互式多模型 混合滤波 脉冲间隔数
下载PDF
基于自由搜索算法的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伟 曾以成 +1 位作者 陈莉 杨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09-213,共5页
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的作用是同时处理数字信号中多个特定频率分量。传统设计方法通过级联多个单频陷波系统实现,仅适用于陷波频率间隔较大的情况,且存在频率响应不均匀、过渡带增益不对称以及陷波频率点之间增益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为此... 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的作用是同时处理数字信号中多个特定频率分量。传统设计方法通过级联多个单频陷波系统实现,仅适用于陷波频率间隔较大的情况,且存在频率响应不均匀、过渡带增益不对称以及陷波频率点之间增益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为此,以改进的自由搜索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改进陷波系统结构,约束参数空间,建立优化模型,优化配置极点位置,实现具有稳定特性的数字多频陷波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在实现准确陷波的同时,可使得过渡带增益对称且可控,通带内频率响应均匀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陷波滤波器 自由搜索算法 数字信号 陷波频率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塔中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学军 费建博 +1 位作者 王建斌 陈松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8,528,共6页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环节是该区奥陶系缝洞系统可靠成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研究区缝洞系统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较前期有明显提高,成像剖面上断裂特征清晰、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特征突出,大大提高了该区奥陶系风化面及内幕岩溶特征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系统成像 配套处理技术 叠前保护低频去噪 反褶积 速度建模 多次波消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