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河源市2014年3月30日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降水是属于华南前汛期中纬多波型暴雨;200 h Pa高空急流与850 h P...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河源市2014年3月30日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降水是属于华南前汛期中纬多波型暴雨;200 h Pa高空急流与850 h Pa低空西南急流的配置产生耦合作用,为该次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边界层弱冷空气东路侵入触发不稳定能量,是该次暴雨的触发抬升机制;高、低空急流的建立分别使高层由辐合区转为辐散区,低层由辐散区转为辐合区,形成抽吸作用,使该次暴雨过程中低层水汽通量散度辐合、高层辐散、垂直上升运动、假相当位温锋区等物理量的分布都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河源市2014年3月30日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降水是属于华南前汛期中纬多波型暴雨;200 h Pa高空急流与850 h Pa低空西南急流的配置产生耦合作用,为该次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边界层弱冷空气东路侵入触发不稳定能量,是该次暴雨的触发抬升机制;高、低空急流的建立分别使高层由辐合区转为辐散区,低层由辐散区转为辐合区,形成抽吸作用,使该次暴雨过程中低层水汽通量散度辐合、高层辐散、垂直上升运动、假相当位温锋区等物理量的分布都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