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集体人民公司何以推进共同富裕?——一种基于资源拼凑理论的实证解析
1
作者 李红玲 周子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但其发展普遍面临资源制约。资源拼凑强调识别被忽略的资源,将其转化为可充分利用的战略资源,故能缓解当前集体经济资源困境。2021年以来,湖北省广水市近300个行政村成立了村集体人民公司,通过公...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但其发展普遍面临资源制约。资源拼凑强调识别被忽略的资源,将其转化为可充分利用的战略资源,故能缓解当前集体经济资源困境。2021年以来,湖北省广水市近300个行政村成立了村集体人民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激活大量闲置资源,通过集体资产运营重建乡村社会资本网络,通过选择性拼凑确保人民公司的资源拼凑主动权。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人民公司坚持资源基础观,优化公司内外部情境因素以改善拼凑绩效,并逐渐摆脱对资源拼凑的过度依赖;地方政府尊重人民公司的市场化属性,减少行政力量干预;人民公司坚持提高资源识别能力,将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村社人力资源等纳入拼凑范围,以优化资源拼凑环境,释放人民公司在共同富裕中的活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资源拼凑理论 人民公司 农村集体经济 湖北省广水市 资源基础观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与实践理路
2
作者 任鹏 刘丹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带领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历经了“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四个阶段。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每一个阶段一方面被扬弃在后来的阶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内在环节,另...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带领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历经了“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四个阶段。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每一个阶段一方面被扬弃在后来的阶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内在环节,另一方面又把之前的若干环节包括在自身内部,从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全体。由此,这些不同阶段的幸福观念构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其中“独立自主”是人民幸福的前提条件;“艰苦奋斗”是实现路径;“共同富裕”是物质基础;“美好生活”是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体人民在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幸福观 独立自主 艰苦奋斗 共同富裕 美好生活
下载PDF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经验凝练与现实启示
3
作者 方芳 王成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9,共5页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以及和谐相处生活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践行新发展观、遵循大生态观及彰显大智慧观,始终围绕增加人民福祉,一...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以及和谐相处生活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践行新发展观、遵循大生态观及彰显大智慧观,始终围绕增加人民福祉,一心一意促发展,始终坚持不断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坚持构建和谐共生的新型中国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力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大智慧观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新时代共同富裕探析
4
作者 林宝煌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15,共8页
马克思劳动观指出劳动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劳动解放构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图景,对于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坚持马克思劳动观,深入考察社会劳动领域的发展实际,切实解决好劳动生产力、劳... 马克思劳动观指出劳动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劳动解放构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图景,对于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坚持马克思劳动观,深入考察社会劳动领域的发展实际,切实解决好劳动生产力、劳动关系、劳动分配、劳动观念等复杂问题,进而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热情和潜力,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核心要义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漳州非遗民俗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以“送王船”和“磕尪”为例
5
作者 刘莹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多姿多彩、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农村作为传统民俗的发源地,是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源泉。繁荣传统民俗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通过深度观察“送王船”和“磕尪”两项非遗民俗,展现生活在其... 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多姿多彩、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农村作为传统民俗的发源地,是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源泉。繁荣传统民俗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通过深度观察“送王船”和“磕尪”两项非遗民俗,展现生活在其中的人对于民俗活动的态度,深掘历史,追根溯源,结合实际,找到非遗民俗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闽南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内生力 乡村振兴战略 非遗民俗
下载PDF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4期43-44,45,46,共4页
刘天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投身音乐事业的。他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1927年后的一些文稿中,这时正是他对人生与音乐艺术的见解日臻纯熟的时期。其美学思想受到"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与&q... 刘天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投身音乐事业的。他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1927年后的一些文稿中,这时正是他对人生与音乐艺术的见解日臻纯熟的时期。其美学思想受到"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潮,以及"平民文学"和蔡元培提出的"美育"等新观点的影响,强调音乐这门艺术对人类的功用,提倡"音乐要普及到一般民众中",提出音乐的发展要从东西方文化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音乐的社会功能 平民音乐观 审美追求
下载PDF
党对收入分配问题总体认识的历史演进及其特点——基于党的十二大至十九大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全喜 王美玲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通过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系统审视,形成了党对收入分配的总体认识。基于党的十二大至十九大的报告,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对收入分配问题总体认识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党对收入分配问题总体认识的演...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通过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系统审视,形成了党对收入分配的总体认识。基于党的十二大至十九大的报告,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对收入分配问题总体认识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党对收入分配问题总体认识的演进经历了"主体论""主体—补充论""主体—并存论""重点论""双同步论"等阶段。党对收入分配问题总体认识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历史发展现实的关切、对以人为本与共同富裕价值取向的坚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清醒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收入分配观 党代会报告 以人为本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世俗的王安忆——兼与张爱玲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如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1,共6页
本文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的观点出发,指出王安忆本人的作品也具有"世俗"的特征,并在对两位作家的比较中,着重剖析王安忆的"世俗"特征的表现形式、深层意义和形成原因。本文认为,王安忆的"... 本文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的观点出发,指出王安忆本人的作品也具有"世俗"的特征,并在对两位作家的比较中,着重剖析王安忆的"世俗"特征的表现形式、深层意义和形成原因。本文认为,王安忆的"世俗"表现为喜对家常生活形态的描绘,其深层原因是因为她拥有与张爱玲不同的世界观,她喜欢市井之趣,尊重市民精神,并能够从平常人生中找寻到生命的力量,这使她建构了一个与张爱玲的文本表面相似、内核却截然不同的审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 家常 世界观 市井之趣 市民精神 大众关怀
下载PDF
平凡的震撼——读池莉的《所以》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淑青 《德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18,47,共5页
池莉的新作《所以》,延续和深化了她在平凡的人生呈现中挖掘人性和生活本质的艺术特色,以自身敏感的女性体验为导向,立足于平凡而又艰难的现实生活,揭开纷繁复杂的生活表层、人生矫饰,直逼生存的自然状态和人性的粗鄙,让读者产生强烈的... 池莉的新作《所以》,延续和深化了她在平凡的人生呈现中挖掘人性和生活本质的艺术特色,以自身敏感的女性体验为导向,立足于平凡而又艰难的现实生活,揭开纷繁复杂的生活表层、人生矫饰,直逼生存的自然状态和人性的粗鄙,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平民视角 女性体验
下载PDF
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献玲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7-100,共4页
晏阳初是有世界影响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其伦理特点在于: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晏阳初平... 晏阳初是有世界影响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其伦理特点在于: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现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平民教育 伦理视角
下载PDF
从伦理的视角看“三个代表”
11
作者 王泽应 《伦理学研究》 2002年第2期11-16,49,共7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伦理学上进行分析,饱含着深刻的伦理智慧,浸润着美善和正义的光华,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全新的政治伦理,又可以指谓一种进步的社会伦理,还可以从经济伦理、科技伦理和文化伦理等角度加以阐释与论证。因此,我们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伦理学上进行分析,饱含着深刻的伦理智慧,浸润着美善和正义的光华,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全新的政治伦理,又可以指谓一种进步的社会伦理,还可以从经济伦理、科技伦理和文化伦理等角度加以阐释与论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三个代表”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目标将构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伦理,成为指导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伟大旗帜和促成中华伦理文化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伦理视角 人民伦理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生存型”民生观
12
作者 于伟峰 孙兵兵 宋晓霖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
邓小平"生存型"民生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实现共同富裕是生存型民生的最高目标,"三个有利于"是衡量解决民生问题是否取得成效的有力标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生存型民生的着眼点,增加物质财富... 邓小平"生存型"民生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实现共同富裕是生存型民生的最高目标,"三个有利于"是衡量解决民生问题是否取得成效的有力标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生存型民生的着眼点,增加物质财富、"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是解决生存型民生问题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存型”民生观 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立场及中国共产党的实践
13
作者 马武刚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9-74,共6页
马克思主义立场即马克思主义捍卫无产阶级利益的立场。无产阶级在当代的衍生概念泛指社会中所有处在弱势地位的阶级、阶层或分工集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捍卫无产阶级利益,在当代体现为捍卫弱势群体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起,... 马克思主义立场即马克思主义捍卫无产阶级利益的立场。无产阶级在当代的衍生概念泛指社会中所有处在弱势地位的阶级、阶层或分工集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捍卫无产阶级利益,在当代体现为捍卫弱势群体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起,各个时期、阶段所面对的时代背景、国内状况、党自身的成长状况虽然各有不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任务各有侧重,但始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立场 实践 人民观 共同富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南音演唱发音方式的研究
14
作者 尚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福建南音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继在2009年9月,成功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音乐文化被视为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讲,南音的声乐传承必须要... 福建南音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继在2009年9月,成功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音乐文化被视为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讲,南音的声乐传承必须要坚持它的原真性、整体性、传统性,这是无可非议的原则。然而,在当今的南音保护传承中却恰恰出现了多数人听不懂的现实,使南音的传承受众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演唱 发声方式 研究
下载PDF
到底是“乐”(Yuè)还是“乐”(l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水有 陈武英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6-78,共3页
《庄暴见孟子》“臣请为王言乐”中的“乐” ,1987年之前的统编教材注为“音乐”的“乐” ,之后的教材却注为“快乐”的“乐”。但细推原文 ,细推《孟子》 ,细推孟子及齐宣王的言谈举止 ,细推儒学有关“乐”(Yu埁)的著作 ,细推齐宣王时... 《庄暴见孟子》“臣请为王言乐”中的“乐” ,1987年之前的统编教材注为“音乐”的“乐” ,之后的教材却注为“快乐”的“乐”。但细推原文 ,细推《孟子》 ,细推孟子及齐宣王的言谈举止 ,细推儒学有关“乐”(Yu埁)的著作 ,细推齐宣王时代以及其前其后有关田猎的历史文献和文学描写 ,我们仍然觉得 ,这句话中的“乐”还是以理解为“音乐”的“乐”为好。这样 ,原文的内容就仍旧是深刻而丰富的 ,而不像现在的教材所理解的那样 ,变得肤浅 ,贫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暴见孟子》 中学 语文教学 儒家思想 齐宣王
下载PDF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懿 于鸿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倡导全...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倡导全面、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主张建立全球联动的健康防控和治理体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对共同体之“虚幻性”的超越,运用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和世界历史理论;贯穿整体思维、辩证思维、联动思维等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系统观在新时代的践行和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 人民健康观 共同体思想 辩证系统观
下载PDF
从“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看大众的音乐审美倾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倩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年第1期164-165,共2页
"快乐男声""超级女声"是当下我国流行音乐界最时尚的名词,它的成功使社会不断地讨论它所产生的效应。由于是大众选出来的"快男、超女",而且大家喜欢的音乐占据了很大部分,所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众的审... "快乐男声""超级女声"是当下我国流行音乐界最时尚的名词,它的成功使社会不断地讨论它所产生的效应。由于是大众选出来的"快男、超女",而且大家喜欢的音乐占据了很大部分,所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众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男声” “超级女声” 音乐审美 大众
下载PDF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要义:以人为本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征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5-117,共3页
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把尊重看成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转向真实的生活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把尊重看成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转向真实的生活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中小学 音乐教育 教学观
下载PDF
人民主体观:新时代人民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石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文新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36-151,共16页
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也是贯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的哲学精髓,表现为人民历史主体观、人民公有制度论、人民党性宗旨观、人民历史价值观、人民思维方式论、人民实践方法论、人民改革开放观... 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也是贯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的哲学精髓,表现为人民历史主体观、人民公有制度论、人民党性宗旨观、人民历史价值观、人民思维方式论、人民实践方法论、人民改革开放观,以及人民共享发展观、人民发展道路观和人民红色江山论等十个方面,是人民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石。以此为基础,将人民主体观落实于社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以人民为主体推进构筑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人民社会砥柱架构,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文化体系,进而拓展到建设以人民为主体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福祉和和谐社会体系,惠民利民为民的生态文明体系,以及人民主体的国家安全、国防和外交体系等,最终形成以五位一体为基本架构、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各事务充分发挥人民主体能动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主体观 人民社会 美好生活需要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平民史观”与“个体叙事”——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两个思想维度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少虎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27,31,共6页
当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一种与人类内在精神相关联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表达”.以当下的目光审视,当代画家在创作中主动地改变了传统的史学套路,以平民视角看待历史变迁,并试图通过普通人的人际关系呈现出鲜活的历史情境.在注重个性... 当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一种与人类内在精神相关联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表达”.以当下的目光审视,当代画家在创作中主动地改变了传统的史学套路,以平民视角看待历史变迁,并试图通过普通人的人际关系呈现出鲜活的历史情境.在注重个性风格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中,画家更多地考虑如何巧妙地将历史语言纳入到自己的言语表述系统中,在形象塑造上如何呈现平民意识.这些创作带有明显的“个体叙事”痕迹,个体的主观性存在于每个人对自我的瞬间感受中,人类所有的创造性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们从个体对世界认知的独特角度赋予这些主题性绘画以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史观 个体叙事 主题性美术创作 价值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