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erties, Application and Synthesis Methods of Nano-Molybdenum Powder
1
作者 Pengfa Feng Weicheng Ca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6年第9期36-44,共9页
Nano molybdenum powder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industrial fields in forms of lubricant additives, metallurgical additives, powder sintering additives, and one of raw material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cleaner and sm... Nano molybdenum powder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industrial fields in forms of lubricant additives, metallurgical additives, powder sintering additives, and one of raw material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cleaner and smoke suppressor. The processes, mechanisms and prospects of its synthesis methods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sized, including plasma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technology (PPVD), reduction of MoCl<sub>4</sub> vapor, activated reduction technology, electro-explosion of molybdenum wire (Elex process), pulsed wire discharge technolog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ng method, hybrid plasma process, vapor phase reduction of MoO3, and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PCVD),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molybdenum powder PROPERTIES SYNTHESIS APPLICATION
下载PDF
Molybdenum Carbide Nano-Powder for Production of Mo-99 Radionuclides
2
作者 Vladimir D. Risovany Konstantin V. Rotmanov +5 位作者 Genady I. Maslakov Yury D. Goncharenko Grigory A. Shimansky Aleksandr I. Zvir Irina M. Smirnova Irina N. Kuchkina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2期58-63,共6页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ways to produce 99Mo in a reactor: 1) fission process—from U fission product by reaction 235U (n, f) 99Mo and 2) activation process—by radiation capture reaction 98Mo (n, γ) 99Mo. This pap...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ways to produce 99Mo in a reactor: 1) fission process—from U fission product by reaction 235U (n, f) 99Mo and 2) activation process—by radiation capture reaction 98Mo (n, γ) 99Mo.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performed with molybdenum carbide nano-powder to produce 99Mo. These results sh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idea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IDE nano-powder molybdenum-99 ACTIVATION PROCESS FISSION PROCESS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钼粉 被引量:20
3
作者 程起林 赵斌 +1 位作者 刘兵海 张宗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31-734,740,共5页
阐述用微波等离子法制备纳米金属钼粉的原理,探讨了此法制备纳米钼粉颗粒的工艺与影响因素,并以羰基钼为原料制得纳米级钼粉,平均粒径小于50nm。还研究了钼粉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钼粉 热稳定性 制备 微波等离子体法 纳米粒子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Mo纳米粉末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闯 魏世忠 +3 位作者 周志红 张国赏 李继文 徐流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3,118,共7页
以四钼酸铵、柠檬酸、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均匀的Al2O3/Mo纳米粉末,分析了柠檬酸在凝胶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优化了制胶工艺并推导出柠檬酸与四钼酸铵的配比关系,利用XRD、SEM、TEM对制备过程中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 以四钼酸铵、柠檬酸、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均匀的Al2O3/Mo纳米粉末,分析了柠檬酸在凝胶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优化了制胶工艺并推导出柠檬酸与四钼酸铵的配比关系,利用XRD、SEM、TEM对制备过程中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的添加量与四钼酸铵的质量及Al2O3与Mo的体积比有关;初始溶液pH值为1.5,可制备出蓬松多孔、海绵状结构的干凝胶;在560℃左右的空气氛围中焙烧时,能完成除胶过程;Al2O3的加入有助于得到超细Mo粉;混合粉末由Mo和Al2O3组成,Al2O3颗粒均匀分布于Mo颗粒间,平均尺寸约为60nm,Mo粉颗粒尺寸约为5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2O3 Mo纳米粉末 柠檬酸 Mo粉
下载PDF
热分解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江虹 翟玉春 田彦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以硫钼酸铵为原料,热分解法制备出了二硫化钼纳米粉末,采用TEM,SEM,XRD和ED等方法检测了产物的形貌、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灰黑色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为几十纳米;XRD谱图与标准衍射谱比较,产物属六方晶系,a=0 316nm,c=1.2... 以硫钼酸铵为原料,热分解法制备出了二硫化钼纳米粉末,采用TEM,SEM,XRD和ED等方法检测了产物的形貌、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灰黑色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为几十纳米;XRD谱图与标准衍射谱比较,产物属六方晶系,a=0 316nm,c=1.229nm;基本无杂质,较纯净;ED分析还表明纳米颗粒为多晶,晶化程度好,(0004)、(0110)、(0112)等晶面的衍射环连续、清晰,与XRD的分析结果一致。并对二硫化纳米粉末形成的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层厚度、反应气体流速、反应物的粒度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纳米粉末 热分解法 表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稀土镧掺杂钼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继文 张二召 +1 位作者 魏世忠 张国赏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4期523-530,共8页
采用液-液掺杂方式将仲钼酸铵、硝酸镧以及柠檬酸溶液混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稀土镧掺杂钼粉。研究初始溶液pH值和柠檬酸添加量对成胶效果的影响,讨论干凝胶的除胶工艺,分析稀土镧在掺杂钼粉中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当初始溶液的p... 采用液-液掺杂方式将仲钼酸铵、硝酸镧以及柠檬酸溶液混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稀土镧掺杂钼粉。研究初始溶液pH值和柠檬酸添加量对成胶效果的影响,讨论干凝胶的除胶工艺,分析稀土镧在掺杂钼粉中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当初始溶液的pH值为1且柠檬酸的添加量为仲钼酸铵质量的1.5倍时,可制备出疏松多孔、网状结构、成胶效果良好的干凝胶。采用直接烧结法在560℃焙烧可将胶体很好地除去,两段还原后得到颗粒为球形且十分均匀的纳米掺杂Mo粉。在掺杂MoO3粉中,镧以La2O3或La-Mo复合氧化物形式存在,稀土颗粒粘附在MoO3颗粒表面。在MoO3的还原过程中La-Mo复合氧化物分解,镧以La2O3的形式存在于Mo粉中。钼粉颗粒尺寸在500 nm左右,掺杂La2O3的尺寸约1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钼粉 稀土掺杂 液-液掺杂
下载PDF
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掺杂Mo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琰华 李继文 +3 位作者 魏世忠 徐流杰 宫方方 赵晶晶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8,共4页
采用超声波震荡-静置法制备前驱体溶液,随后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溶液pH值、合成温度及填充率等条件,制备出超细稀土掺杂MoO3粉末,最后采用二段氢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稀土掺杂Mo粉。利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的MoO3产品进行结构表征。... 采用超声波震荡-静置法制备前驱体溶液,随后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溶液pH值、合成温度及填充率等条件,制备出超细稀土掺杂MoO3粉末,最后采用二段氢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稀土掺杂Mo粉。利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的MoO3产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0.5、合成温度180℃、填充率90%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时,所制得纳米稀土Mo粉细小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震荡-静置 水热合成 氢还原 稀土掺杂Mo粉 纳米粉末
下载PDF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若冰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94-96,107,共4页
研制了一种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研究了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超细滑石粉、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和聚四氟乙烯树脂以及过氧化苯甲酰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硫化钼和纳米石墨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研制了一种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研究了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超细滑石粉、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和聚四氟乙烯树脂以及过氧化苯甲酰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硫化钼和纳米石墨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耐磨性能和自润滑性能有显著影响,二硫化钼和纳米石墨用量各占3%时,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可以达到很好的耐磨和自润滑效果.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中加入超细滑石粉,可以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硬度,加入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可以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流动性能,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可以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与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超细滑石粉的交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二硫化钼 纳米石墨 超细滑石粉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 聚四氟乙烯树脂 过氧化苯甲酰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Mo–La_(2)O_(3)纳米粉体及烧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鹏起 台运霄 程继贵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利用溶液燃烧法制备氧化镧(La_(2)O_(3))掺杂Mo粉前驱体,对前驱体粉末还原、烧结,研究La_(2)O_(3)掺杂量(质量分数)对Mo–La_(2)O_(3)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00℃下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在100~220 nm的La_(2... 利用溶液燃烧法制备氧化镧(La_(2)O_(3))掺杂Mo粉前驱体,对前驱体粉末还原、烧结,研究La_(2)O_(3)掺杂量(质量分数)对Mo–La_(2)O_(3)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00℃下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在100~220 nm的La_(2)O_(3)掺杂Mo粉。Mo–La_(2)O_(3)粉末经过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后相对密度达95%以上,但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提升,其相对密度逐渐降低。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增加(质量分数在0~1.0%范围内),显微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在La_(2)O_(3)掺杂量为0.7%时,Mo晶粒尺寸为500 nm左右,材料显微硬度最高,达到了HV_(0.2)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 纳米粉体 MO合金 氧化物弥散强化 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