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near and nonlinear torsional free vibr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icro/nano-tubes based on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被引量:2
1
作者 A.R.SETOODEH M.REZAEI M.R.ZENDEHDEL SHAHR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6期725-740,共16页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torsional free vibration analyses of functionMly graded micro/nuno-tubes (FGMTs) are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ouple stress theory. The employed non-classical continuum theory ...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torsional free vibration analyses of functionMly graded micro/nuno-tubes (FGMTs) are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ouple stress theory. The employed non-classical continuum theory contains one material length scale parameter, which can capture the small scale effect. The FGMT model accounts for the through-radius power-law variation of a two-constituent material. Hamilton's principle is used to develop the non-classical nonlinear governing equation.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wo types of end conditions, i.e., fixed-fixed and fixed-free, are considered. The derived boundary value governing equation is of the fourthorder, and is solved by the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HAM).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Taylor series with an embedded parameter and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very good approximations by means of only a few terms, if the initial guess and the auxiliary linear operator are properly selected.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are developed for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natural frequencies, which can be conveni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dimensionless length scale parameter, the material gradient index, and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FGM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sional vibration nonlinear vibration micro/nano-tube functionallygraded material (FGM) couple stress theory size effect
下载PDF
Nano-tube TiO_2 as a new catalyst for eco-friendly synthesis of imines in sunlight 被引量:2
2
作者 Mona Hosseini-Sarvar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47-550,共4页
Nano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s suit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many organic reactions.Herein nano-tube TiO_2 has been reported as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for synthesis of imines in sunlight at room temperature ... Nano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s suit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many organic reactions.Herein nano-tube TiO_2 has been reported as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for synthesis of imines in sunlight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The condensation of less electrophilic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poorly nucleophilic amines was afforded imines in excellent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tubes TiO_2 IMINES SOLVENT-FREE SUNLIGHT
原文传递
POROUS SILICA NANO-TUBE AS HOST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Haomin Ding Lixiong Wen Jianfeng Chen 《China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0-273,共4页
With their hollow morphology and large openings, the as-synthesized porous silica nano-tubes (NTPS), prepared through a sol-gel routine by using nano-sized needle-shaped CaCO3 particles as templates, were used as hos... With their hollow morphology and large openings, the as-synthesized porous silica nano-tubes (NTPS), prepared through a sol-gel routine by using nano-sized needle-shaped CaCO3 particles as templates, were used as host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Bioimmobilization study showed that enzyme molecules could not only be adsorbed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NTPS but also entrapped in their inner hollow cores, leading to higher enzyme loading capacities of NTPS (more than 350 mg/g silica) in a shorter time, as compared to common porous silica (less than 50 mg/g) and most conventional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 (less than 10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silica nano-tube nanosized CaCO_(3) LYSOZYME enzyme immobilization
原文传递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颗粒增韧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涵怡 柯红军 +2 位作者 汪东 张洋 李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582,共8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容易在层间发生开裂。层间增韧是一种有效的增韧方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基体树脂粘度的情况下对特定区域进行增韧,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本文介绍了层间断裂模式并总结了层间断裂韧性(ILFT)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了聚合物颗粒与无机纳米颗粒(主要是碳纳米管)的颗粒种类、增韧机制、引入方式,并主要通过层间断裂韧性评价了各种颗粒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层间增韧 层间断裂韧性 聚合物颗粒 无机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下载PDF
CNTs/Cu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和性能研究
5
作者 徐雪霞 王勇 +4 位作者 李文彬 董国振 李国维 刘洹钰 丁海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9-72,共4页
采用扩散结合法将分散后的碳纳米管附着在铜箔表面,经裁剪、堆叠和预压后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的CNTs/Cu层状复合材料。使用SEM、EDS和XRD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导电率检测仪... 采用扩散结合法将分散后的碳纳米管附着在铜箔表面,经裁剪、堆叠和预压后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的CNTs/Cu层状复合材料。使用SEM、EDS和XRD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导电率检测仪等对样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热压烧结过程中,一定量铜扩散到CNTs层中,有效改善了碳纳米管层和铜层的结合能力。相比于纯铜,CNTs/Cu层状复合材料在硬度提高45%的同时,在平行于碳纳米管层方向导电率达到91%IACS,而垂直于碳纳米管层方向也仍具有80.6%IACS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扩散结合法 CNTs/Cu复合材料 导电性
下载PDF
正渗透离子截留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杨洛鹏 王战 +2 位作者 田永生 张林华 张慧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正渗透离子截留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为纳米孔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文章采用正渗透膜纳米通道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孔径和亲水性纳米通道对离子的截留行为,分析了通道内离子截留率与离子水化数... 正渗透离子截留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为纳米孔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文章采用正渗透膜纳米通道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孔径和亲水性纳米通道对离子的截留行为,分析了通道内离子截留率与离子水化数、离子水化半径及平均力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离子进入纳米通道需克服的能量势垒是由离子水化物的脱水引起,随纳米通道孔径的增大,离子水化物需脱去的水分子数减少;Na+和Cl-的截留率随孔径的增大而降低,当孔径≥1.356 nm时,二者均可通过膜纳米通道;离子进入纳米通道需克服的能量势垒、膜纳米通道对离子的截留率均随亲水性的增强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截留性能 正渗透 纳米通道 孔径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MWCNT_(s)/PVA定向导热复合纤维膜
7
作者 谭桂珍 胡子悦 +5 位作者 张英明 吴伟健 侯哲瀚 余坚 陈相 郝志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将浓HNO_(3)和浓H_(2)SO_(4)酸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_(s))加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MWCNT_(s)含量的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FT-IR分析表明,酸化后的MWCNT_(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TEM分析表明... 将浓HNO_(3)和浓H_(2)SO_(4)酸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_(s))加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MWCNT_(s)含量的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FT-IR分析表明,酸化后的MWCNT_(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TEM分析表明,MWCNT_(s)在PVA内部呈定向线性排列。有效导热通道的形成,使得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的水平导热系数显著增大,5%MWCNT_(s)/PVA的水平导热系数为1.32W/(m·K),为纯PVA纤维膜导热系数的6.6倍。同时,MWCNT_(s)的添加提高了复合纤维膜的热稳定性,5%MWCNT_(s)/PVA的热分解温度达到295.7℃,比纯PVA纤维膜提高了14.4℃。利用红外热像仪探测了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应用于LED灯的散热效果,5%MWCNT_(s)/PVA纤维膜能有效降低LED灯珠的附近温度约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多壁碳纳米管 聚乙烯醇 复合纤维膜 导热性能
下载PDF
缠绕型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刚度和应力分析
8
作者 宋瑞兰 罗冬梅 汪文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5-233,共9页
以直线型、余弦波型和缠绕型空心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三维特征体积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满足精确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均质化法计算该模型的有效弹性模量和局部应力,分析碳纳米管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力学特性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以直线型、余弦波型和缠绕型空心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三维特征体积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满足精确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均质化法计算该模型的有效弹性模量和局部应力,分析碳纳米管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力学特性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经典混合法则、Halpin-Tsai法及其他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几何缠绕特性对横向变形有较好的限制作用;缠绕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曲线变化,比直线型和余弦波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更容易受几何特性的影响:缠绕型碳纳米管的最大轴向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随碳纳米管外径的增大而增大,但碳纳米管的各向异性会降低碳纳米管的最大应力,导致缠绕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传递应力的能力减弱;双尺度均质化法和有限元法结合能有效反映力学性能的变化特征,是分析具有复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化法 缠绕型碳纳米管 陶瓷基复合材料 有效力学性能 局部应力分布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RGO/CNT-CNP涂层吸光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黄颖璞 朱丽慧 +2 位作者 陈涵 黄清伟 何志聪 《上海金属》 CAS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获得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具有优异吸收性能的吸光涂层,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作框架、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 particles,CNP)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s,CNT)作附着物,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RGO/CNT_(... 为获得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具有优异吸收性能的吸光涂层,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作框架、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 particles,CNP)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s,CNT)作附着物,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RGO/CNT_(x)-CNP吸光涂层(x为CNT的直径),研究了CNT的直径对RGO/CNT_(x)-CNP涂层形貌和吸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CNP涂层对波长为400~1400 nm的光的平均吸收率为90.5%;加入CNT使RGO以一定角度倾斜堆叠,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尺寸光学腔的复合结构,RGO/CNT_(x)-CNP涂层的光吸收性能显著改善;随着CNT直径的增大,CNT覆盖RGO框架的面积增加,RGO/CNT_(x)-CNP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微米级和纳米级光学腔的数量增加,从而涂层的吸光率提高;采用直径为20 nm的CNT制备的RGO/CNT20-CNP涂层具有最佳的吸光性能,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平均吸收率达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涂层 碳纳米管 还原氧化石墨烯 高压静电喷涂技术 光吸收率 光学腔
下载PDF
喷砂凹坑复合微纳换热管管外蒸发换热实验研究
10
作者 吴俊杰 张江辉 +3 位作者 高宇 程洪 李小利 何燕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2,118,共9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R32在外径为19.05 mm的不锈钢喷砂管、凹坑管、凹坑/喷砂管以及光滑管管外环形区域蒸发换热特性,分析了质量流速(50~140 kg/(m^(2)·s))、干度(0.2~0.8)、饱和温度(279~288 K)对制冷剂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坑/喷... 本文实验研究了R32在外径为19.05 mm的不锈钢喷砂管、凹坑管、凹坑/喷砂管以及光滑管管外环形区域蒸发换热特性,分析了质量流速(50~140 kg/(m^(2)·s))、干度(0.2~0.8)、饱和温度(279~288 K)对制冷剂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坑/喷砂管表面传热系数最高、凹坑管次之、光滑管最低;表面传热系数和摩擦压降均与质量流速成正相关,与饱和温度成负相关;高质量流速下平均干度对表面传热系数影响较大。引入强化因子η_(EF)和性能评价因子η_(PEF)对强化换热效果进行量化,凹坑/喷砂管结合了喷砂与凹坑表面的优点展现出最佳的蒸发换热性能,其η_(EF)值和η_(PEF)值最高可达2.84和2.31。喷砂与凹坑复合处理换热管表面,增加传热面积和汽化核心数量,提高湍流强度,拉伸减薄液膜促进管外蒸发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换热 复合微纳换热管 表面传热系数 摩擦压降 环形区域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聚氨酯复合管的制备及其用于人工输尿管的潜力
11
作者 杜晨瑜 陈琳 洪枫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当输尿管受到损伤时,目前尚未有理想的人工输尿管进行尿路替代,因此亟需开展新型人工输尿管材料研究。本研究以两种细菌纳米纤维素(bacterial nano-cellulose,BNC)管为基底,浸渍复合不同浓度聚氨酯(PU)制备BNC/PU复合管,对复合管结构、... 当输尿管受到损伤时,目前尚未有理想的人工输尿管进行尿路替代,因此亟需开展新型人工输尿管材料研究。本研究以两种细菌纳米纤维素(bacterial nano-cellulose,BNC)管为基底,浸渍复合不同浓度聚氨酯(PU)制备BNC/PU复合管,对复合管结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表征,探究其作为人工输尿管的潜力。结果表明BNC/PU-25%复合管的轴向和径向拉伸性能、缝合强度、爆破压等指标均优于BNC管,且不受人工尿液环境影响,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源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毒害作用。综合评估后认为两种BNC/PU-25%复合管在人工输尿管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纳米纤维素 聚氨酯 复合管 人工输尿管 生物材料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富含介孔结构的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高效电催化还原CO_(2)为CO
12
作者 刘丙泽 钮东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72,共13页
氮掺杂材料中的吡啶氮被认为是电还原CO_(2)为CO的最活跃的氮催化位点.以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A)为氮源,氧化碳纳米管(carbon oxide nanotubes,CNTs-O)为分散剂,通过静电吸附-煅烧法制备了富含吡啶氮的氮化碳/碳纳米管(CN_(x)/CNTs... 氮掺杂材料中的吡啶氮被认为是电还原CO_(2)为CO的最活跃的氮催化位点.以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A)为氮源,氧化碳纳米管(carbon oxide nanotubes,CNTs-O)为分散剂,通过静电吸附-煅烧法制备了富含吡啶氮的氮化碳/碳纳米管(CN_(x)/CNTs)介孔复合催化剂.通过改变DCDA与CNTs-O的质量比,合成了具有不同石墨化氮化碳(g-C_(3)N_(4))含量的复合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及电化学测试得出,当DCDA/CNTs-O质量比为0.5时,得到的CN_(0.5)/CNTs具有最优的还原CO_(2)为CO的电催化性能.在-1.0 V vs.RHE下CN_(0.5)/CNTs的CO法拉第效率(Faradaic efficiency,FE)高达94.1%,生成CO的电流密度为-13.27 mA/cm^(2),通过24 h长时间电解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法拉第效率(FECO>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还原CO_(2) CO 介孔 石墨化氮化碳 碳纳米管
下载PDF
电去离子系统复合型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臧永静 袁朋 +2 位作者 李燕 乐茜蓉 杨德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0-86,91,共8页
电去离子技术(CDI)是基于双电层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绿色高效的脱盐技术,其吸附电极是电去离子装置的最核心部件,决定了装置的吸附能力。电去离子装置的电极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合理的孔径分布和良好的导电性,国... 电去离子技术(CDI)是基于双电层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绿色高效的脱盐技术,其吸附电极是电去离子装置的最核心部件,决定了装置的吸附能力。电去离子装置的电极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合理的孔径分布和良好的导电性,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均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在电去离子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但是以上4种材料也存在着循环寿命短、化学稳定性差、能量回收率低等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进行研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技术 活性炭 碳纳米管 石墨烯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下载PDF
CNT网络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金雨林 赵军华 《轻工机械》 CAS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究力学载荷作用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网络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笔者建立了CNT网络材料的粗粒化模型,运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NT网络在力学载荷作用下的微观结构变化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NT网络材料的取... 为探究力学载荷作用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网络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笔者建立了CNT网络材料的粗粒化模型,运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NT网络在力学载荷作用下的微观结构变化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NT网络材料的取向程度在拉伸应变增加初期增大速率较快,后续随着拉伸应变的增加取向程度趋于平稳,最终会趋近于稳定值0.95;在压缩载荷作用下,CNT网络材料的取向程度会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且最后减小至0.15;力学载荷速率不会影响CNT网络取向程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CNT网络材料 微观结构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 取向程度
下载PDF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Other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fluids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OH) Mwcnt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in Distilled Water
15
作者 Alexandre Melo Oliveira Amir Zacarias Mesquita +2 位作者 João Gabriel de Oliveira Marques Enio Pedone Bandarra Filho Daniel Artur Pinheiro Palma 《Advances in Nanoparticles》 CAS 2023年第1期32-52,共21页
A possible way to increas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working fluids, while keeping pressure drop at acceptable levels, is through nanofluids. Nanofluids are nano-sized particles dispersed in conventional working fluids.... A possible way to increas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working fluids, while keeping pressure drop at acceptable levels, is through nanofluids. Nanofluids are nano-sized particles dispersed in conventional working fluids. A great number of materials hav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nanoparticles production and then in nanofluids;one of them i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 Tubes (MWCNT). They have thermal conductivity around 3000 W/mK while other materials used as nanoparticles like CuO ha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76.5 W/mK. Due to this fact, MWCNT nanoparticles hav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nanofluids production, aiming to increase heat transfer rate in energy systems. In this context, the main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from the synthesis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 samples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OH) MWCNT nanoparticles. They will be analyzed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ization degrees (4% wt, 6% wt, and 9% wt). In addition, it will be quantified other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dynamic viscosity, specific heat and specific mass) of the synthetized nanofluids. So, the present work can contribut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at will help researches in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MWCNT nanofluid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maximum increment obtained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was 10.65% in relation to the base flui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 Tubes (MWCNT) Functionalization Degree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大型电厂锅炉高温热腐蚀防护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明生 庄文斌 张国兴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0-44,共5页
电厂锅炉炉内受热面的氧化、热腐蚀等现象是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严重隐患,采用防护涂层是改善锅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金属涂层和陶瓷涂层两种技术的工艺特点,分析了传统金属涂层面临的问题,总结了陶瓷... 电厂锅炉炉内受热面的氧化、热腐蚀等现象是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严重隐患,采用防护涂层是改善锅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金属涂层和陶瓷涂层两种技术的工艺特点,分析了传统金属涂层面临的问题,总结了陶瓷涂层工艺的研究进展,为低成本、高性能的工业化防护涂层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防护涂层 纳米陶瓷涂层 耐蚀性
下载PDF
纳米材料制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63
17
作者 倪永红 葛学武 +2 位作者 徐相凌 陈家富 张志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5,共7页
综述了纳米材料领域在纳米金属(或合金)粉末、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纳米棒)、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纳米半导体材料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等制备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一些新方法相对于一般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优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纤维 半导体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制备 进展
下载PDF
界面扩散聚合法制备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管或纳米纤维及其电化学电容行为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辛凌云 张校刚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41,共5页
利用界面扩散聚合法制得了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管或纳米纤维.扫描电镜(SEM )和透射电镜(TEM)表明所生成的聚苯胺纳米管径与樟脑磺酸浓度成反比,且低浓度的苯胺和掺杂剂有利于管状及纤维状聚苯胺的形成.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纳... 利用界面扩散聚合法制得了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管或纳米纤维.扫描电镜(SEM )和透射电镜(TEM)表明所生成的聚苯胺纳米管径与樟脑磺酸浓度成反比,且低浓度的苯胺和掺杂剂有利于管状及纤维状聚苯胺的形成.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纳米管在5mA放电时电容值可达2 4 9F g ,比相同条件下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比电容高14 . 7% ,而比聚苯胺粉末的比电容高4 1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管 纳米纤维 界面扩散 酸掺杂 电化学电容 行为研究 樟脑 聚合法 扫描电镜(SEM) 制备 透射电镜 比电容 酸浓度 电测试 纤维状 掺杂剂 低浓度 电容值 管状 粉末
下载PDF
机械球磨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 被引量:17
19
作者 聂俊辉 贾成厂 +2 位作者 张亚丰 史娜 李一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50,共7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铜复合材料。利用SEM和TEM对材料组织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球磨时间、CNTs含量、SPS烧结压力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的CNTs可在铜基体中... 采用机械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铜复合材料。利用SEM和TEM对材料组织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球磨时间、CNTs含量、SPS烧结压力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的CNTs可在铜基体中获得良好分散;CNTs与铜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有利于应力在基体与CNTs之间传递,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球磨时间大于120 min以后,粉体形貌和粒径不再发生明显改变;烧结压力和温度分别为40 MPa和850℃时,质量分数为1%CNT/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纯铜提高了59.6%,导电率可以达到纯铜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界面
下载PDF
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万斌 沈嘉年 +3 位作者 陈鸣波 王东 张新荣 李谋成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1-1306,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Ti表面制备出结构整齐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不同溶液体系对TiO2纳米管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所制备的TiO2纳米管.20V反应15h,0.5wt%HF+1mol/L(NH4)H2PO4溶液中TiO2纳米...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Ti表面制备出结构整齐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不同溶液体系对TiO2纳米管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所制备的TiO2纳米管.20V反应15h,0.5wt%HF+1mol/L(NH4)H2PO4溶液中TiO2纳米管直径为70~90nm,长度约2.2μm,在500℃的空气气氛下退火1h,纳米管薄膜以锐钛矿结构为主,在该条件下所制备TiO2纳米管的光电流密度达到3.2mA/cm2.以该纳米管薄膜为光阳极,施加0.45V(vs.SCE)的外加偏压,在125W紫外光照射5h后,初始摩尔浓度为20×10-6mol/L的酸性红G(C18H13N3Na208S2)在pH=3时,降解率达到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TIO2纳米管 酸性红G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